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浆胆碱酯酶水平的意义。方法:分组比较测定36例VD患者及36例正常老年人(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浆胆碱酯酶的浓度。结果:观察组(VD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对照组(正常老年人组)明显增高(P〈0.01);观察组胆碱酯酶水平较对照组低。但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V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VD发病有关;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VD的危险因素之一;VD患者血浆胆碱酯酶与正常老年人无显著差异,其测定对诊断似乎无确切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和阿尔茨海默病(AD)在血清学中的区别,以及两者与正常对照的鉴别方法。方法前瞻性研究,共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年VD、A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患者各30例。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胆碱酯酶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上述指标,观察AD组和VD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VD组患者和AD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增高(P=0. 0031,P=0. 0042),而叶酸水平在VD组和AD组明显降低(P=0. 0056,P=0. 0025),维生素B12水平在VD和AD两组亦明显降低(P=0. 0073,P=0. 0084)。AD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04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MMSE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显示,AD组患者和VD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r=-0. 732,r=-0. 744)。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胆碱酯酶有可能作为痴呆的血清标志物,有助于VD和AD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电化学检测法测定37例VD患者的血浆总Hcy水平,并与40例正常同龄对照组及40例非痴呆脑梗死组比较,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VD患者血浆总Hcy水平犤(28.79±6.48)μmol/L犦显著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犤(25.34±5.36)μmol/L犦(t=2.553,P=0.005);非痴呆脑梗死组患者血浆总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同龄对照组犤(19.71±2.82)μmol/L犦(t=16.322,P=0.0001)。MTHFR基因型有3种,即纯合子(T/T)型,杂合子(T/C)型,纯合子(C/C)型。3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VD组患者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非痴呆脑梗死组(t=2.329,3.275;P=0.026,0.001);非痴呆脑梗死组患者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对照组(t=3.302,2.328;P=0.001,0.027)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VD发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与不伴脑梗死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无脑梗死高血压患者36例;伴脑梗死高血压患者36例,均经头颅CT证实,其中9例为脑梗死再发;正常对照28例,无心血管病,肝肾功能正常。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取血,测定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量身高、体质量和血压。叶酸和维生素B12测定用放射免疫法;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用惠普HP1100型HPLC,HP1045型荧光探测器。结果:①3组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体质量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3组间空腹血糖和血脂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高血压伴与不伴脑梗死组血压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④高血压伴与不伴脑梗死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高血压伴脑梗死组维生素B12更低(P<0.01)。⑤高血压伴与不伴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高血压伴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更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增加,但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鉴别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AD患者20例(AD组)、VD患者18例(VD组)、正常体检人员20例(正常对照组)空腹静脉血各4mL,离心后使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Hcy水平,并以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VitB12、叶酸水平,进行组间Hcy,VitB12与叶酸水平差异比较以及三者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VD、A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浆Hey水平分别是(17.6±4.3)、(14.7±3.O)μmol/L以及(13.1±2.5)μmol/L,其中VD组与AD组、V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8和P<O.001),而AD组与正常时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O.129).VD、A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间血清VitB12、叶酸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血浆Hey与血清VitB12水平呈负相关(r=-0.340,P=O.021).结论:VD患者平均血浆Hey水平明显高于AD患者,提示血浆Hey水平对于鉴别AD和VD有一定临床意义,但仍应同时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88例(脑梗死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组分为脑梗死A组(有斑块)和脑梗死B组(无斑块),将对照组分为对照组A(有斑块)和对照B组(无斑块)。测定研究对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颈动脉斑块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斑块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密切相关,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偏头痛患者及正常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价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偏头痛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8例无先兆或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及40例健康人血液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浆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比较二者间差异。结果:偏头痛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主要分布8mmol/L以上范围,均值为(11.4±3.6)mmol/L。对照组主要分布在4.9~8.0mmol/L,均值为(6.6±1.1)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3,P<0.001)。而偏头痛组平均血浆维生素B12犤(124.8±38.6)pmol/L犦及叶酸水平犤(9.9±3.9)nmol/L犦较对照组犤(267.4±64.8)pmol/L,(25.8±7.8)nmol/L犦显著下降(t=3.56,t=2.69,P<0.001),对照组及病例组维生素B12、叶酸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3~-0.50,P<0.001)。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偏头痛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电化学检测法测定37例VD患者的血浆总Hcy水平,并与40例正常同龄对照组及40例非痴呆脑梗死组比较,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NS,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VD患者血浆总Hcy水平[(28.79&;#177;6.48)μmol/L]显著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25.34&;#177;5.36)μmol/L](t=2.553,P=0.005);非痴呆脑梗死组患者血浆总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同龄对照组[(19.71&;#177;2.82)μmol/L](t=16.322,P=0.0001)。MTHFR基因型有3种,即纯合子(T/T)型,杂合子(T/C)型,纯合子(C/C)型。3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VD组患者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非痴呆脑梗死组(t=2.329,3.275;P=0.026,0.001);非痴呆脑梗死组患者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对照组(t=3.302,2.328;P=0.001,0.027)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VD发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甲钴胺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震动感觉阈值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甲钴胺,观察组联合采用甲钴胺、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的疗效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阈值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CV及SCV均显著增加,感觉阈值、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MCV、SCV显著高于对照组,感觉阈值、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较好,可有效的改善神经电生理及震动感觉阈值,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叶酸、VitB12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Alzheimer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叶酸、VitB12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Alzheimer病(AD)的影响。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42例AD及40例正常老年人MTHFR基因多态性,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电化学检测法测定42例AD及40例正常老年人血浆总Hcy水平,同时测定血浆叶酸及VitB12水平。结果:MTHFR基因型有3种,即纯合子(T/T)型,杂合子(T/C)型,纯合子(C/C)型。患者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D患者血浆总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t=16.64,P<0.001)。AD组血浆叶酸及Vit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7.24,9.11,P<0.001)。结论:MTHFR基因突变与AD发生无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AD发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心脑血管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对比心脑血管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仪测定心脑血管病患者55例正常人群20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作对比研究。结果冠心病(CHD)患者血清Hcy水平为15.5±4.3μmol/L,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为15.58±4.2μmol/L,健康对照组血浆Hcy水平为7.95±3.2μmol/L;CHD、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与CHD组血浆Hcy水平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为心脑血管病共同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与不伴脑梗死血浆同型半胱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方法:选择无脑梗死高血压患者36例;伴脑梗死高血压患者36例,均经头颅CT证实,其中9例为脑梗死再发;正常对照28例,无心血管病肝肾功能正常。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取血,测定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量身高、体质量和血压。叶酸和维生素B12测定用放射免疫法;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用惠普HP1100型HPLC,HP1045型荧光探测器。结果:①3组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体质量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P&;gt;0.05)。②3组间空腹血糖和血脂差异无显著性(P&;gt;0.05)。③高血压伴与不伴脑梗死组血压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5)。④高血压伴与不伴脑梗死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lt;0.05),且高血压伴脑梗死组维生素B12更低(P&;lt;0.01)。⑤高血压伴与不伴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1),且高血压伴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更高(P&;lt;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增加,但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表达水平,探讨Hcy与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91例,设为脑血管病组,其中60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脑梗死组,31例脑出血患者设为脑出血组,另选择3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受试者空腹血浆Hcy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及脑出血组患者血浆Hcy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患者与脑出血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脑血管病患者需要及时检测Hcy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代谢酶甲硫氨酸合酶A2756G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高血压患者201例(高血压组),血压正常者220例(对照组),应用PCR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检测甲硫氨酸合酶A2756G的基因型;采用酶标免疫吸附检测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高血压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2组男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同组女性(P<0.05).2组甲硫氨酸合酶A2756G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硫氨酸合酶A2756G 3种基因型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硫氨酸合酶基因A2756G位点多态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非新疆哈萨克族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甲硫氨酸合酶基因A2756G点突变可能不是影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重要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与脑梗死的关系以及应用叶酸、维生素B12干预治疗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35例作为病例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及对照组分别空腹抽血测定血浆叶酸、维生素B12及同型半胱氨酸,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在病例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占63%,明显高于对照组14%(P<0.01);病例组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20.42±6.3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同型半胱氨酸[(8.78±3.88)μmol/L]平均水平,血浆叶酸水平为(7.42±4.36)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3.45±3.25)ng/mL,P<0.01],维生素B12水平为(324.56±167.85)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488.44±255.75)pg/mL,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r=-0.345、r=-0.587);对病例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患者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1个月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之前有显著降低.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低于对照组,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可有效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双相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本院172例双相障碍及240例患有精神分裂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进入本院进行检查的12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同组内男性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女性,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障碍组、精神分裂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双相障碍组、精神分裂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精神分裂以及双相障碍诊断的一个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朱文芳  王晓明  巢军 《临床医学》2008,28(11):61-62
目的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索其与健康人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3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包括非透析和透析患者)和30例健康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44±32)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4±2.7)μmol/L,P<0.01。结论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多巴丝肼治疗及体内叶酸和维生素B6水平对加速帕金森病患者痴呆和认知功能障碍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998-11/2001-10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1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其中治疗组口服多巴丝肼,0.25 g/次,2次/d;对照组口服安坦,2 mg/次,2次/d.两组均服用1年,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时测定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6的水平,比较组间的差异性,分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和维生素B6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有1例脱落,1年后纳入结果分析治疗组为13例,对照组为14例.①两组治疗后情况叶酸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组(13.2±10.8)pmol/L,对照组(12.8±10.4)pmol/L];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13.1±5.2)和(8.7±3.3)μmol/L],维生素B6水平低于对照组[(80.2±75.6)和(150.0±89.0)n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t=17.845,12.283;P<0.001).②治疗组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和维生素B6水平呈负相关(r=-0.68,-0.62;P<0.05~0.01),对照组各指标之间无相关关系(r=0.48,0.39,P>0.05).结论多巴丝肼可升高帕金森病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其程度与体内维生素B6水平呈负相关,应用多巴丝肼治疗时需要补充更多的维生素B6才能维持正常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延缓痴呆和认知障碍的发生和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中青年复发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24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分组并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在中青年复发脑梗死组、中青年首发脑梗死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青年复发脑梗死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与糖尿病、血脂等其他观察指标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是中青年复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及40例正常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Hcy水平与梗死灶面积呈正相关(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