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对小儿术后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及躁动发生率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4年1月~ 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需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患儿60例入选本研究,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均20例.60例患者均肌注戊乙奎醚0.01mg·kg-1、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舒芬太尼0.5μg·kg-1,罗库溴铵1mg·kg-1,行气管插管后泵注(4 ~6) mg/(kg·h)丙泊酚、瑞芬太尼0.1μg/(kg·min)及间断静注罗库溴铵维持麻醉深度.手术结束即刻停止丙泊酚泵入,低剂量组静注50μg· kg-1地佐辛,中剂量组静注100μg·kg-1地佐辛,高剂量组静注120μg· kg-1地佐辛,比较三组患者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躁动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拔管即刻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均低于低剂量组,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P<0.05).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躁动情况均优于低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呼吸抑制剂嗜睡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而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躁动发生率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手术结束时静注100μg· kg-1地佐辛有助于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且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高珊  杨镭镭  彭坚 《中国药师》2022,(7):1195-1198
摘要:目的:观察瑞马唑仑用于烧伤患者全身麻醉下行清创植皮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清创植皮术的烧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R组最终纳入54例,给予瑞马唑仑0.3 mg·kg-1诱导+舒芬太尼0.3μg·kg-1;P组最终纳入49例,诱导丙泊酚2 mg·kg-1+舒芬太尼0.3μg·kg-1。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诱导起效时两组患者的HR、MAP及不良事件如注射痛、术后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的发生率。结果:R组患者的麻醉诱导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均长于P组(P<0.05)。R组患者未出现注射痛,而P组有13例(26.5%)患者发生注射痛(P<0.05)。麻醉诱导药物起效时两组患者的HR、MAP均较基础值下降,但R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可安全用于烧伤患者全身麻醉下行清创植皮手术的麻醉诱导和维持。  相似文献   

3.
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梅  周清河  肖旺频 《医药导报》2007,26(9):1002-1003
[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全麻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老年患者随机分成3组,F组、R1组和R2组,每组20例。F组静脉诱导用药:咪达唑仑0.05 mg·kg-1,芬太尼3 μg·kg-1,丙泊酚1 mg·kg-1,待入睡后注入维库溴铵0.1 mg·kg-1气管插管;R1组用瑞芬太尼1 μg·kg-1代替芬太尼;R2组用瑞芬太尼1.5 μg·kg-1代替芬太尼。观察诱导时血压、心率的变化,同时记录使用阿托品和麻黄碱情况。结果R2组最低血压(MAP1 )、最高血压(MAP2)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 R2组 最低心率(HR1)、最高心率(HR2)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以用于老年患者的全麻诱导,但在诱导时要密切注意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4.
瑞芬太尼、福尔利在婴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瑞芬太尼、福尔利在婴儿手术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实验一:选择20例婴儿常诊手术,麻醉诱导以福尔利0.3mg/kg,瑞芬太尼1μg/kg,万可松0.1mg/kg进行诱导插管。维持以福尔利20μg·kg-1·min-1~25μg·kg-1·min-1,瑞芬太尼0.4μg·kg-1·min-1~0.8μg·kg-1·min-1,并辅以异氟醚吸入。观察患儿诱导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停药后患儿麻醉恢复情况和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患儿有无发生不良反应。实验二:选择20例婴儿,麻醉诱导同实验一,麻醉维持仅以瑞芬太尼0.4μg·kg-1·min-1~0.8μg·kg-1·min-1,并辅以异氟醚吸入。停用福尔利维持,观察患儿麻醉恢复情况。结果:患儿插管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福尔利可以安全应有于婴儿手术麻醉诱导与维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全麻维持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60例颌面整形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联合组(R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各30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相同,术中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但两组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不同,RS组为瑞芬太尼0.4μg·kg-·1min-1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0.2μg·kg-1·h-1,R组单用瑞芬太尼0.4μg·kg-·1min-1维持。观察两组病人术中循环情况、苏醒质量、术后早期(即拔管后15分钟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循环情况无明显差异,但拔管时RS组循环波动明显小于R组(P〈0.05);两组病人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苏醒期躁动程度RS组明显低于R组(P〈0.05);RS组术后早期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R组(P〈0.05),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率也明显少于R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全麻维持完全可行,并具有提高苏醒质量、减少和降低瑞芬太尼麻醉术后早期出现的疼痛以及对阿片类镇痛药的需求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尚宇  顾佩菲  赵璠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0):814-817
目的:观察喉显微手术应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清醒过程的影响。方法:105例ASAⅠ~Ⅱ级择期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丙泊酚组(P组),芬太尼+丙泊酚组(FP组)和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EP组),每组35例。P组采用2%丙泊酚2.0~2.5 mg·kg~(-1),琥珀胆碱1.5 mg·kg~(-1)诱导,FP和REP组分别于诱导前静注芬太尼3.0μg·kg~(-1)和瑞芬太尼1.0μg·kg~(-1)。术中间断推注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诱导前、插管前1 min、插管后1 min、置支撑喉镜时及拔管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并记录丙泊酚用量及麻醉恢复时间。结果:三组在诱导后插管前HR,SBP,DBP较诱导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P组在气管插管后、置支撑喉镜及拔管时SBP,DBP,HR较诱导前有明显升高(P<0.05),而FP组和REP组与诱导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FP组和REP组各时间点SBP,DBP,H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丙泊酚追加量和总用药量P和FP组显著高于REP组(P<0.05),苏醒时间P和FP组显著长于REP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喉显微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时间短,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在儿童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 组),另一组为芬太尼+丙泊酚组(F组).R组:予以瑞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mg/kg 60s内缓慢推注诱导,术中以瑞芬太尼0.05~0.1μg·kg-1·min-1和丙泊酚5mg·kg-1·h-1持续微泵输注,必要时追加丙泊酚1~2mg/kg;F组:予以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mg/kg推注诱导,术中以丙泊酚8mg·kg-1·h-1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必要时追加丙泊酚1~2mg/kg,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肠镜检查操作.监测操作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pO2 值、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患儿的体动率.结果 R组在睫毛反射消失和操作时SpO2下降较F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镜操作检查时,F组血压、心率升高较R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F组诱导时间和术中体动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用量F组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两组相比较,R组比F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微泵输入可安全应用于儿童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LC手术4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试验组),每组20例。2组均以咪达唑仑0.1 mg·kg~(-1),丙泊酚2 mg·kg~(-1),瑞芬太尼2μg·kg~(-1)和维库溴铵0.1 mg·kg~(-1)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对照组用2%异氟醚吸入,试验组按丙泊酚6 mg·kg~(-1)·h~(-1)和瑞芬太尼0.5μg·kg~(-1)·min~(-1)的速度用微量泵输入。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5 min、气腹毕和术毕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拔管时间和清醒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镇静评分(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气腹后5min的HR,SBP,DBP及气腹后5min、气腹结束、术毕的HR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的基础值(P<0.05),试验组术中无明显变化;气腹后5min、气腹结束及术毕对照组的HR和SBP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气腹后5min、气腹结束时对照组的DBP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LC手术比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围术期麻醉更平稳,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9.
刘宇锋  刘德元  艾喜芝 《医药导报》2006,25(12):1291-129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联合用于老年患者术中镇静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老年患者280例,随机分成A、B、C、D 4组各70例,手术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和芬太尼。A组:咪达唑仑0.03 mg·kg-1+芬太尼0.75μg·kg-1;B组:咪达唑仑0.03 mg·kg-1+芬太尼1.0 μg·kg-1; C组:咪达唑仑0.05 mg·kg-1+芬太尼0.75 μg·kg-1;D组:咪达唑仑0.05 mg·kg-1+芬太尼1.0 μg·kg-1。观察患者术中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C、D 3组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D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A、B、C组(P<0.05),C、D组血压下降患者明显较A、B组多(P<0.05)。结论老年患者术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1和芬太尼1.0 μg·kg-1可达到理想的术中镇静效果,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喉罩-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与喉罩-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2种麻醉方法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优缺点,为前列腺电切术寻求安全、快捷的麻醉方法提供参考。方法40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喉罩-瑞芬太尼-七氟醚(S)组与喉罩-瑞芬太尼-丙泊酚(P)组。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唑安定0.03~0.06 mg.kg-1,芬太尼3μg.kg-1,阿曲库胺0.5 mg.kg-1,S组吸入七氟醚0.5%~3%,P组静注丙泊酚0.5~1 mg.kg-1,待下颌松弛置入喉罩后,S组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15μg·kg-1·min-1及吸入七氟醚0.5%~3%维持麻醉,P组则泵入瑞芬太尼0.15μg.kg-1.min-1及丙泊酚3~8 mg.kg-1.h-1维持麻醉。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均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S组MAP、HR在手术开始前已基本恢复到诱导前水平,而P组术中各个时间点MAP及HR仍明显低于诱导前,且较S组麻醉前水平及对应时间点水平低(P〈0.05)。结论喉罩-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或喉罩-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都能提供满意的麻醉,七氟烷比丙泊酚可控性更佳,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更为迅速,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川  杨士平  张翼 《河北医药》2005,27(3):181-182
目的 观察异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中加大瑞芬太尼用量控制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3 0例患者在吸入异氟醚 0 .4~ 0 .8MAC下行全髋置换术的同时用微量泵泵注瑞芬太尼 0 .0 5 μg·kg-1·min-1维持麻醉。在术中需要控制性低血压时 ,加快瑞芬太尼的泵注速度至 0 .0 8μg·kg-1·min-1,使MAP降至 ( 71.6± 1.2 )mmHg后 ,泵注速度减为 0 .0 6~ 0 .0 7μg·kg-1·min-1维持。主要操作完成后 ,停止泵入瑞芬太尼至血压升至降压前水平后继续以初始速度泵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降压前后及降压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及PETCO2 进行监测以观察降压效果及血压恢复情况。结果 加快瑞芬太尼泵注速度 ( 4 .5±0 .4)min后MAP降至 ( 71.6± 1.2 )mmHg ,瑞芬太尼泵注速度为 0 .0 6~ 0 .0 7μg·kg-1·min-1时可维持这一低血压水平 ,停用瑞芬太尼 ( 5± 0 .5 )min后 ,血压自然恢复 ,无“反跳”现象。降压期间除HR明显减慢外 ,CVP、SpO2 、PETCO2 和ECG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本法控制性低血压安全、效果确切 ,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2.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小儿眼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麻醉诱导和维持,与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诱导、吸入药物维持,证明瑞芬太尼在小儿眼斜视矫正术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2~14岁择期行小儿斜视矫正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芬太尼单次静注诱导(F)组和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诱导和维持(R)组,F组诱导时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以吸入氧化亚氮和异氟烷维持麻醉,R组诱导时设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4 ng·mL~(-1),以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3 ng·mL~(-1)持续静脉输注和吸入氧化亚氮维持麻醉,观察麻醉起效时间、呼吸恢复时间、麻醉时间及各时间点的血压(B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_2):入室、入睡、插管、插管后3 min及手术开始、手术结束、拔管和拔管后3 min。观察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诱导量,术后呕吐、躁动和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麻醉起效时间和呼吸恢复时间两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两组HR在插管后3 min和手术开始时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R组的HR显著低于F组的HR;两组平均动脉压(MAP)插管时和插管后3 min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R组的MAP显著低于F组的MAP。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呕吐、躁动及疼痛)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复合丙泊酚和肌肉松弛剂行麻醉诱导,持续血浆靶控输注复合氧化亚氮吸入维持麻醉,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眼斜视矫正术的麻醉,并具有起效迅速、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特点,与芬太尼比较,术后并发症未见增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中及术后镇痛镇静作用,比较两种药物对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进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40)和瑞芬太尼组(R组,n=40).S组以舒芬太尼0.2μg/kg快速诱导,以0.2μg·kg-1·h-1术中维持,手术结束前30分钟停药.R组以瑞芬太尼2μg/kg快速诱导,以6μg·kg-1·h-1术中维持,手术结束前5分钟停药.分别观察两组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患儿镇痛镇静程度.结果 两组在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拔管后5分钟时S组MAP较基础值无明显差异;R组MAP较基础值明显增高(P<0.05).S组患儿在术后Ramsay评分较适宜,VAS评分较低.结论 两种药物均适用于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舒芬太尼可提高术后麻醉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β2和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及该影响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兔按照体质量随机分组,每组6只,分别iv给予生理盐水1 ml·kg-1,瑞芬太尼5,10和15μg·kg-1,纳洛酮200μg·kg-1以及纳洛酮200μg·kg-1+瑞芬太尼15μg·kg-1(间隔5 min)。应用数字脑电地形图仪分别记录给药前30 s及给药后30 s,1,2,3,5,10,15,20和25 min兔左、右脑额、顶、枕和颞8个脑区QPEEG,并定量β2和θ频段功率百分比。结果与给药前相比,生理盐水1 ml·kg-1组、瑞芬太尼5μg·kg-1组和纳洛酮200μg·kg-1组各脑区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无明显变化;瑞芬太尼10和15μg·kg-1组各脑区在给药后30 s~5 min期间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增加(P<0.05);生理盐水1 ml·kg-1,瑞芬太尼5和10μg·kg-1及纳洛酮200μg·kg-1对各脑区θ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无明显影响,瑞芬太尼15μg·kg-1组各脑区在给药后30 s~5 min期间θ频段功率百分比减小(P<0.05);β2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与瑞芬太尼剂量呈正相关(P<0.01);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与瑞芬太尼剂量呈负相关(P<0.01)。与瑞芬太尼15μg·kg-1组相比,纳洛酮200μg·kg-1+瑞芬太尼15μg·kg-1组各脑区β2频段功率百分比降低(P<0.05),θ频段功率百分比增高(P<0.05),与给瑞芬太尼前无明显差异。结论瑞芬太尼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兔QPEEG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同时也以剂量依赖方式减少θ频段功率百分比,纳洛酮可拮抗瑞芬太尼的这种脑电图效应,表明这一作用由阿片受体介导,提示β2和θ频段功率百分比可能成为瑞芬太尼镇痛程度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丙泊酚与芬太尼联用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应用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人工流产手术病人 15 0例 ,符合美国麻醉学家学会Ⅰ~Ⅱ级 ,分为 3组。A组单次静脉注射 (静注 )丙泊酚 2mg·kg- 1。B组单次静注丙泊酚 1.5mg·kg- 1及芬太尼 1μg·kg- 1。C组单次静注丙泊酚 1.5mg·kg- 1及芬太尼 2 μg·kg- 1。观察 3组病人麻醉起效及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B组为 (1.2±s 0 .4 )min ,C组为(1.3± 0 .4 )min ,明显快于A组 (1.8± 0 .7)min ,P <0 .0 1;意识恢复时间B组短于A组。丙泊酚用量B ,C组均少于A组。用药后SPO2 ,RR均下降 ,C组发生率明显高于A ,B两组。结论 :丙泊酚 1.5mg·kg- 1联合应用芬太尼 1μg·kg- 1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用于儿童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有效性及用量。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腭裂(Ⅱ°)修补术病儿30例,年龄(24±s 10)mo,体重(14.9±2.8)kg。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推注阿托品0.01 mg·kg~(-1)、丙泊酚3 mg·kg~(-1)、罗库溴铵0.5 mg·kg~(-1)、瑞芬太尼1.5μg·kg~(-1),1~2 min内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麻醉诱导后即刻静脉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并吸入66%N_2O。围术期不追加罗库溴铵,手术开始后调节丙泊酚泵入量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值40~50,调节瑞芬太尼泵入量维持平均动脉压(MAP)50~55 mmHg。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瑞芬太尼、丙泊酚泵注,手术结束前2 min停N_2O吸入。结果30例病儿术中MAP维持(54±3)mmHg。瑞芬太尼用量0.25~0.65μg·kg~(-1)·min~(-1),呈驼峰型分布,60%病儿(18例)瑞芬太尼用量0.45~0.55μg·kg~(-1)·min~(-1)。30例病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1.5±0.6)min,拔管时间(5.0±2.7)min,麻醉时间(95±16)min;UMSS意识状态评分均为0~1分。术后恶心发生率为33%(10/30),无呕吐、呼吸抑制发生,躁动发生率为53%(16/30)。术后24 h随访无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儿童控制性降压,推荐剂量为1.5μg·kg~(-1)诱导,0.45~0.65μg·kg~(-1)·min~(-1)维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丙泊酚麻醉及瑞芬太尼辅助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结肠镜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51例患者随机分为P组(丙泊酚组)78例,R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组)73例。两组诱导方法采用微量泵泵入丙泊酚1.5mg/kg,2min以上注完,R组诱导时增加盐酸瑞芬太尼0.025μg/(kg?min),诱导后持续泵入丙泊酚保持麻醉状态。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即置入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 R组术中镇痛效果明显好于P组(P<0.01);R组患者、检查者、记录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P组(P<0.01);R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P组(P<0.01),清醒及离院时间亦明显短于P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辅助丙泊酚麻醉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麻醉效果较好、术后清醒快、不良反应发生少、临床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应用于体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实行体表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诱导用异丙酚1.5~2 mg·kg-1静注,维持量100~110μg·kg-1·min-1.B组诱导用地西泮0.2~0.3 mg·kg-1静注,维持量2.5~3μg·kg-1·min-1.两组在诱导后均静注负荷量的氯胺酮2 mg·kg-1,维持量35~40μg·kg-1·min-1.结果A组在用药后5 min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心率(HR)、呼吸(RR)及切皮时HR减慢,但均在正常范围,较用药前差异有显著性;较B组差异有显著性.且A组躁动、苏醒时噩梦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停药后患着清醒时间也短.结论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比氯胺酮复合地西泮静脉全麻更适合于体表手术.  相似文献   

19.
瑞芬太尼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晓三  邓捩根 《江西医药》2005,40(11):747-74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加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可行性,并与芬太尼加丙泊酚无痛肠镜检查比较。方法选择门诊ASAⅠ~Ⅱ级需行肠镜检查者50例,随机分2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5例。R组,瑞芬太尼1.0μg/kg,60s内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2mg/kg静脉推注后,术中以瑞芬太尼0.05μg/kg·min,加丙泊酚100mg/kg·h,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F组,予芬太尼0.05μg,丙泊酚2mg/kg静脉推注后,术中以丙泊酚4mg/kg·h持续输注,必要时追加丙泊酚30mg。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均非常满意,其中F组2例出现肢体扭动征象,追加丙泊酚后缓解;R组出现1例肌僵和呼吸抑制,经面罩加压给氧后缓解。术中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术毕清醒时间F组较R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瑞芬太尼加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时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低位硬膜外麻醉行下腹部手术患者60例,分为A、B、C共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较大剂量的瑞芬太尼(0.06μg.kg-1.min-1),B组给予中等剂量的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C组给予小剂量的瑞芬太尼(0.04μg.kg-1.min-1);3组均经静脉泵注瑞芬太尼,于硬膜外注入利多卡因试验量后5min开始给药,于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泵入。在不同时点监测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潮气量(Vt);着重观察术中患者对牵拉的反应情况,进行改良的OAA/S评分、痛觉视觉模拟(VAS)评分等。结果在T3、T4时点,B组的血压和心率较C组平稳(P〈0.05);A组的SpO2、R和Vt均较B组小(P〈0.05)。在T3时点,C组的内脏牵拉反应级别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改良的OAA/S镇静评分,A组镇静程度最强,B组次之,C组最弱。3组VAS评分均小于2分,A组的评分最低,B组居中,C组最高。结论瑞芬太尼以0.05μg.kg-1.min-1的剂量泵注,辅助应用于低位硬膜外阻滞不全引起的镇痛、镇静不全和内脏牵拉反应,效果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