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胃肠激素对胃运动和排空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胃-幽门-十二脂肠协调运动促使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这是胃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胃排空过程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控,胃肠激素在这两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它们以内分泌、神经内分泌方式或作为肽能神经递质对胃排空进行精细的调节。本文简要综述了胃泌素/胆囊收缩素族、PP肽族、促胰液素/胰高糖素族及其他常见胃肠激素对胃运动和胃排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充血性心衰(CHF)临床常见而危害严重。据报导美国约有2.3百万CHF,每年约40万新病人发生,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Framingham研究强调症状性CHF预后不良,从开始症状后5年病死率约50%,CHF越重预后越坏,NYHA 2~3级心功2年病死率约30%、4级约75%。 (一)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如手术纠治主动脉瓣狭窄所致后负荷过重、瓣膜返流或左向右分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液体排空和胃感觉阈异常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液体排空和胃感觉阈,以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超声法测定68例FD患者和29例正常对照者饮水500ml后的胃体-底前后径变化,以了解胃液体排空情况;同时记录受检者摄入温水后出现上腹不适感觉时的饮水量以表示胃最小感觉容量(感觉阈).结果FD患者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较正常人明显延迟(FD患者31.06min±10.29min,正常人24.63min±4.86min,P<0.001),胃感觉阈显著下降(FD患者412.50ml±94.47ml,正常人478.33m1±35.78m1,P<0.001),50%(34/68)的患者胃感觉过敏.胃感觉阈与胃液体半排空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胃感觉阈越低,排空延迟越明显(P<0.05).结论FD患者不但存在胃排空延迟,还存在胃感觉过敏,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收缩功能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的现代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单纯“舒张衰竭”的 CHF 与心收缩力降低的 CHF 在病因、发生机理、治疗和预后方面有显著不同。本文综述有关“舒张衰竭”的 CHF 发生机理及其治疗的现代临床认识。  相似文献   

5.
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50年中,随着对心力衰竭(心衰,HF)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其药物治疗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从最初的“钠、水潴留”模式给予利尿剂治疗,以及随后的“血液动力学异常”模式给予强心和扩血管治疗,到最近几年才认识的“神经内分泌”模式给予神经内分泌阻滞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抗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6.
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别差异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预后的影响己受到重视。但有关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性别差异的证据不多且有争议 ,国内尤其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为此 ,我们对一组住院的CHF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 ,以了解性别在CHF病因、并发症以及预后方面是否存在差异。1 对象与方法2 0 0 0年 1~ 1 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NYHAⅡ~Ⅳ级的CHF患者。对同一患者1年内多次住院的取最后一次入选。所有病例均记录年龄、CHF主要病因、NYHA分级、并发症以及住院期间的预后。当多种病因并存时 ,取出院第一诊断为主要病因。2   …  相似文献   

7.
充血性心力衰竭与电解质紊乱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充血性心衰(CHF)患者的电解质紊乱贯穿于整个病程之中。CHF的病理生理改变本身及几乎所有治疗CHF的药物均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又可影响心衰治疗药物的疗效,增加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它还可以加重心衰,增加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率。预防电解质紊乱的关键在于对CHF者的任一治疗都需考虑是否影响电解质的平衡及仔细监测血电解质浓度。值得强调的是,血电解质的改变并不总能反映体…  相似文献   

8.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回顾和评价了近20年来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理、治疗对策及早期预防等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有关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大规模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0.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燕云 《心脏杂志》2000,12(1):61-61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伴室性心律失常 (VA)极为常见 ,且可能是尔后出现严重甚至致死性 VA的前兆 ,CHF患者的 VA多与猝死密切相关 ,且常无明显症状 ,故有重要临床意义。作者对其发生率、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   CHF患者 16 5例均为住院病例 ,其中伴 VA者 12 0例 ,男 79例 ,女 41例 ,年龄 2 4~ 73岁 ,平均 5 9.3岁。基本病因为冠心病 6 4例 ,扩张型心肌病 16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15例 ,风湿性心脏病 16例 ,糖尿病心肌病 4例 ,围产期心肌病 2例 ,病毒性心肌炎 3例。所有病例均根据病史 ,体检、X…  相似文献   

11.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检测,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指标。CEC用免疫荧光VIII因子相关抗原鉴定,并测定血中脂质过氧化物(MDA)变化。本文对42例有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与正常人、无CHF的心脏病患者及治疗前后对照。结果显示,CHF患者CEC数和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及无CHF的心脏病患者,两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75),CEC数与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这提示,CHF时伴有明显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还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本文讨论了血管内皮损伤在CHF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意义,并提出CEC检测可能作为临床判断病情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胺碘酮静脉应用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的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首剂给予胺碘酮3~5mg/kg,10min内缓慢注入,15~30min若无效,再重复突击量1.5~3mg/kg,随后以1.0~1.5mg/min静脉滴注维持,依病情逐渐减量,静脉应用同时加用口服胺碘酮600mg/天。结果第1个24小时胺碘酮静脉平均用量为1690±499.4mg,维持静脉点滴平均4.3±1.7天,总有效率87.5%,静脉应用早期对PR、QRS、QTc间期均无影响。不良反应15.6%,用药期间无因胺碘酮导致或加重的心功能不全。结论大剂量胺碘酮静脉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并发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14.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神经肽Y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4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神经肽Y(NPY)的含量,结果发现心衰病人血浆NPY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366±28ng/L,正常人89±22ng/L,P<0.001),并发现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血浆NPY含量逐渐升高。并观察了20例经抗心衰治疗,病情好转的病人,血浆NPY含量下降(由333±42ng/L降至157±25ng/L,P<0.01)。进一步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显示血浆NPY是影响心衰及心衰程度的重要和独立起作用的因素。初步探讨了NPY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病理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阿米洛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地高辛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10例服用地高辛14日(0.25mg/日)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地高辛浓度(SDC)达稳定状态后联用阿米洛利5mg、10mg各14日。期末SDC分别增高29.61%(P<0.01)和26.75%(P<0.01)。SDC增高,似与阿米洛利的剂量大小无关,而与疗程有关,但联用2周后SDC可达稳定状态。故两药联用时应密切注意观察临床表现和SDC变化,防止出现不良反应。本文还对SDC升高的机制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盲法观察到,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可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下简称心衰)并稀释性低钠血症者的心肾功能、运动耐量及临床症状,矫正低血钠及水潴留。治疗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的降低及前列腺素E_2、I_2的升高与血钠升高相关良好。并用呋喃苯胺酸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普罗帕酮与毛花苷丙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室率的即时效应及安全性.方法46例房颤患者,心室率≥120次/min,心功能Ⅱ级以上(NYHA).采用随机方法分组,分别静脉应用普罗帕酮与毛花苷丙.结果普罗帕酮、毛花苷丙组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0%和609%(P<005);心室率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35%和25%(P<001);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231±82)min和(507±104)min(P<001).普罗帕酮有1例出现症状性低血压,1例出现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无心衰加重表现.结论静脉应用普罗帕酮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控制房颤并发充血性心衰患者的快速心室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检测65例CHF患者血浆NO和ET含量,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CHF患者血浆NO和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心衰程度越重,NO和ET水平越高。直线相关分析表明:NO与ET呈正相关(r=0.6457,P<0.001)。结论 血浆NO和ET水平增高是CHF病理生理特征之一。NO和ET共同参与CHF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国人对米力农的治疗反应,本实验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为对象,观察了米力农单剂静脉注射的血液动力学效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4例CHF患者分为4组,剂量分别为25Vg/kg、37.5μg/kg、50μg/kg及75μg/kg。结果表明,米力农静脉注射可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且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对国人来说,37.5~50μg/kg为比较合适的给药剂量。单次给药后,维持时间短暂,故应继之以静脉滴注维持。用药过程中患者一般耐受良好,可见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2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儿茶(?)胶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显示:心衰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且与心衰程度呈正相关。心衰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左室收缩时间间期舅定的PEP、PEP/LVET比值呈正相关,与LVET量负相关。血浆肾上腺素水平与射血前间期(PEP)、左室射血间期(LVET)、PEP/LVET比值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