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首诊于眼科的颅脑肿瘤的发病率、病种分类和临床诊断特点,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7年眼科门诊初诊的经CT或MRI检查确诊、部分病理检查证实的颅脑肿瘤患者共128例的病例资料.结果 128例颅脑肿瘤患者中,垂体瘤患者主诉多为视力下降、复视、头痛,可出现视神经萎缩、视野改变等;脑膜瘤患者主诉多为视力下降、眼前暗点伴头痛,5例肿瘤位于蝶骨嵴,7例位于鞍结节;鼻部肿瘤多以流泪、复视、间歇性头痛转为持续性头痛为主诉,眼部检查可见眼球突出、眼球运动受限等.每种疾病的临床体征和影像检查、视野等有各自的特点.结论 首诊眼科的颅脑肿瘤以垂体瘤最常见,其次为鼻部肿瘤.结合临床体征、影像检查、视野检查作出正确诊断,以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
首诊于眼科的鞍区肿瘤误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蝶鞍区肿瘤可损害视神经导致视力减退、视野缺损,患者往往首诊于眼科。近年来随着自动视野计、CT、核磁共振(MRI)的应用,早期诊断多无困难。但个别病例症状不典型或医生经验不足,未详细询问病史,未作视野、影像学检查,以及药物掩盖症状等,造成误诊,现将19...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鞍区肿瘤的早期眼科临床表现,以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首诊于眼科,确诊为鞍区肿瘤的45例患者,眼科门诊常规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瞳孔反射、散瞳眼底检查、眼压、计算机辅助中心视野检查(Humphrey)、鞍区CT平扫和加强,对其临床表现、病程、体征、辅助检查以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视力:无光感5眼;光感~0.1者6眼;0.12~0.4者35眼,0.5~0.8者39眼,≥1.0者5眼。散瞳检查眼底:早期视乳突水肿42眼,视神经乳头色红,边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多在1.00~2.00D以下,视网膜静脉充盈、变粗。病程后期视神经乳头水肿34眼,视神经乳头直径变大,呈菌型隆起,多在3.00D以上,11眼视神经乳头表面有出血,视网膜静脉怒张、迂曲。视神经萎缩14眼。中心视野检查:双眼颞侧偏盲27例,单眼颞侧偏盲15例。鞍区CT扫描和加强:发现垂体瘤30例,颅咽管瘤8例,鞍结节脑膜瘤4例,碟骨嵴脑膜瘤3例。结论:鞍区肿瘤大多首诊于眼科,熟悉鞍区的解剖,加强神经眼科知识的学习,重视临床表现,完善辅助检查特别是重视眼底表现和视野改变可以提高鞍区肿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5.
6.
首诊眼科的视交叉周围肿瘤3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自1992年11月至1997年12月间,首诊于眼科,经手术证实的视交叉周围肿物37例,并对其临床表现和误诊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从眼科角度提高对这类颅内肿瘤的早期认识。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37例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 相似文献
7.
首诊于眼科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科临床工作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rani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误诊的常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误诊情况。结果本组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者4例,视物模糊6例,头痛伴视物模糊4例,一过性黑朦2例,视力下降3例,视物变形1例,眼前黑影飘动1例。本组21例眼底检查均表现为视盘水肿。其中首诊时8例误诊为视神经乳头炎,3例误诊为视盘血管炎,2例误诊为视神经网膜炎,2例误诊为屈光不正、弱视,1例误诊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例误诊为视盘玻璃膜疣。4例没有明确诊断,只诊为视盘水肿。结论采集病史和体检不够全面以及对CVST的临床特征缺乏深入的认识是眼科临床工作中CVST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回顾首诊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4例蝶窦疾病患者。转至眼眶病科时患眼矫正视力为无光感~0.1。4例患者均经MRI及CT检查发现蝶窦混浊,于鼻科行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病理学检查2例真菌性蝶窦炎、1例蝶窦囊肿伴真菌性鼻窦炎、1例蝶窦受累的肉芽肿性多血管炎。2例真菌性蝶窦病变患者因颅内真菌病转神经内科治疗,1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蝶窦受累者转风湿免疫科治疗。平均随访(45.3±18.0)个月,2例双眼失明,1例死亡。以突发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蝶窦病变因少见而易误诊,及时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眼科,2023,32:351-354) 相似文献
9.
鞍区疾病首诊眼科5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青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1):45-47
鞍区疾病常引起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往往首先就诊于眼科。本文分析53例首诊眼科的鞍区疾病情况,其视力减退率、视野缺损率、眼底改变率和内分泌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另占例数的100%、96.2%、79.2%和41.5%;误诊率为33.9。分析了误诊情况,强调视野检查、头颅X线及CT检查的重要性,认为对眼部情况难以解释的视力减退或视神经萎缩,均应作视野检查和头颅X线检查,必要时作头颅CT检查,以降低鞍区疾病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视野检查是了解视觉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视路上发生的病变,通常会产生相应的视野改变。视路在颅内占有相当的范围,有大约50%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一定程度的视野改变。充分认识颅内疾患在眼科的表现,尤其是自动静态视野的表现,从眼科角度提高对颅内疾患的早期认识,以促进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首诊于眼科的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诊于眼科的特发性颅内压增高患者6例12眼的发病诱因、自觉症状、视力、眼底、视野、同视机、头部磁共振平扫(MRI)、头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V)、腰椎穿刺脑脊液(CSF)压力和常规生物化学等检查。结果:患者6例12眼的发病诱因分别是感冒、紧张焦虑和口服多西环素,症状是阵发性眼前发黑、双眼复视、头痛眼痛,视力正常或轻度下降,眼底双侧视乳头水肿,同视机结果提示双侧或单侧外直肌麻痹,视野无缺损或生理盲点扩大,MRI和MRV未见明显异常,CSF压力升高在250~300mmH2O之间,常规生物化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对于以眼部视乳头水肿和外直肌麻痹症状首诊于眼科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以确诊或除外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首诊于眼科的糖尿病患者3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首诊于服科后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眼鄢情况。方法 对38例(70只眼)以视另下降、酿红、眼胀、畏光流泪及复视等症状就诊的患者给予眼前节、眼后节、裂隙灯显微镜及血糖,尿糖检查。结果 38例患者均为Ⅰ型糖尿病。70只眼中42只眼有不同形态、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占60.0%;12只眼诊断为葡萄膜炎,占17.1%,眼外肌麻痹3只眼,占4.2%,视网膜病变4只眼,占5.7%;视神经病变1只眼,占1.4%,屈光异常8只眼,占11.4%。结论 糖尿病常因眼部并发症而首诊于眼科,临床工作中应加以重视,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肖向前 《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5,2(11):1046-1047
脑垂体瘤是一种位于蝶鞍区的颅内肿瘤,该肿瘤往往会侵犯视路,使患者首先出现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而就诊于眼科。因肿瘤侵犯的位置不同,诊查的不仔细,使之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的病例时有发生。笔者4年来共遇此类患者3例,现将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18.
资料 患者女性,51岁.因“双眼视力下降3d”,于2013年6月29日入院.入院3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感双眼视力下降,入院1d前仅能看到眼前约2 m远的物体.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眼部外伤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见异常,贫血貌,血压为110/60 mm Hg(1 mm Hg =0.133 kPa).双眼视力为0.15,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房水闪辉(-),角膜后沉着物(KP)(-),虹膜纹理清,瞳孔直径为3 mm,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玻璃体透明.右眼眼底视盘边界清,C/D =0.3,A/V=2/3,视网膜血管纹理清,黄斑区及视盘鼻侧视网膜见局限性隆起,约6 DD晕轮,黄斑反光不清,余视网膜平伏,颞下方视网膜可见小片状出血(图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首诊于眼科的抽动障碍(TD)的临床特征及其被误诊或漏诊的原因.方法 分析2009年2~11月以眨眼为主诉首诊于眼科618例患者中诊断为T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最终诊断为TD者187例,占眨眼为主诉患儿的30.3%,男女均列为4.2:1,其中短暂性抽动(TTD)102例(54.5%),慢性抽动(CTD)62例(33.2%),多发性抽动(TS)23例(12.3%).(2)主诉为单纯眨眼123例(65.8%),伴眼部其他不适64例(34.2%);78例(41.7%)眼部无阳性体征,67例(35.8%)有结膜充血、滤泡或乳头,42例(22.5%)伴有眼部其他体征;全部以运动抽动首发,37例伴发声抽动;抽动部位主要位于头面部(73.7%),抽动形式主要为简单抽动(91.7%);合并有精神损害47例(25.1%),其中35例为ADHD.(3)误诊情况:243例有外院就诊史的眨眼患者最终被诊断为TD81例,其中58例漏诊或误诊(23.9%).结论 (1)抽动障碍是异常眨眼的主要原因之一.(2)首诊于眼科的TD多为TTD,抽动部位多位于头面部,以运动抽动为主,抽动形式主要为简单抽动;合并精神行为损害较少.(3)首诊于眼科的TD可合并眼部器质性病变同时存在;(4)误诊的原因主要是眼科医生认识混乱以及病情较轻,易被忽视所致;而与眼部器质性病变同时存在则是漏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