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内脏利什曼病(VL)正成为巴西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城市化以及环境的变迁加速了这种疾病的发生。巴西北部至少有3个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先后爆发此病。控制犬宿主以及带虫者对阻止寄生虫的扩散无效。20世纪80年代以前,属热带气候的Piaui省首府特雷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对新疆喀什人源型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当地人群内脏利什曼病的感染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在喀什地区伯什克拉姆乡的3个大队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住户,采用Ka24单抗抑制ELISA法测定居民血清抗利什曼前鞭毛体可溶性抗原Ka24抗体。结果调查1642人,人群内脏利什曼病血清学阳性302人,阳性率为18.39%;既往利什曼病病人血清学阳性率为48.76%(59/121),无病史者阳性率为15.98%((243/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0.26,P〈0.01)。距发病时间越近,检测的阳性率越高(Х^2=11.55,P〈0.01)。而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利什曼病患者血清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喀什人群利什曼病血清学阳性率较高,该地区仍为利什曼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需加强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4.
患者,74岁,日照莒县人,1957年在山东省莒县当地医院诊断为内脏利什曼病,予以五价锑治疗6 d后好转。1964年移居安徽省马鞍山市,2014年10月回日照莒县省亲半个月后返回马鞍山市,2020年7月移居安徽省亳州市,期间均否认白岭叮咬,家中无养犬,无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及病犬接触史。2020年7月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2021年4月出现头晕症状,2021年6月无明显诱因突发高热,乏力及头晕加重。患者骨髓涂片查见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骨髓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检出利什曼原虫属序列30 366条,其中杜氏利什曼原虫种序列128条;血清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患者为内脏利什曼病复发。予五价锑(0.6 g/d,肌内注射,总量6 g,疗程10 d)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电话随访,患者无发热症状,但未遵医嘱到医院复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和掌握2005-200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内脏利什曼病(VL)的流行和防治.方法 通过对流行乡村居民和在校中、小学生体检(触诊肝、脾)的方法进行普查,宣传VL防治知识,并动员乡村医务人员和群众提供疑似患者和(或)死亡者的线索,对已治愈的患者进行随访.以上一年发现患者的家庭为中心,对半径50 m内的住宅和畜圈内、外墙面喷洒高效氯氟氰菊酯灭蛉.结果 2005-2008年VL患者共41例,其中普查14 888人,查出现患病例33例,自行上门就诊者8例.2005-2008年病例数依次为15、10、6和10例.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80.49%(33/41),21岁以上的占19.51%(8/41).随访41例已治疗患者,治愈康复35例,复发4例,死亡2例.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发放防治VL宣传单10 000余张,张贴宣传画1 000余张,中、小学发放折页画3 500余张.培训患者家属及其邻里、乡村干部和中、小学教师共585人.2005-2008年348户喷洒杀虫剂,面积约9万m2.喷洒前白蛉密度为41~70只/人工小时.喷洒后为2~21只/人工小时.结论 阿图什市的VL仍然流行.白蛉季节前开展喷洒杀虫剂灭蛉和普查普治患者可减少传染源和传播媒介,降低发病率,达到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现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对伽师县卧里托格拉克乡20村1组所有居民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既往有无疑似内脏利什曼病病史,部分居民进行利什曼素皮内试验,对3岁以下婴幼儿皮内试验阴性者进行查体(触诊肝、脾)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在居民住宅内、外捕集白蛉,解剖鉴定并检查前鞭毛体有无自然感染.结果 接受利什曼素皮内试验149人,阳性率为68.46%(102/149);3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为11.76%(2/17),4~7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75.76%(100/132).3岁以下年龄组皮内试验阴性者有15人接受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1例阳性者(女,1岁),确认为临床诊断病例.2001-2008年7月有既往病史者52例,其中治愈50例,死亡2例.捕获的374只雌蛉,经解剖鉴定为吴氏白蛉(Phlebotomus wui),其中3只雌蛉体内查见自然感染的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结论 伽师县仍有内脏利什曼病流行.  相似文献   

7.
新疆喀什地区再度流行内脏利什曼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喀什地区位于新疆南部边陲 ,辖 12县、市。早在 2 0世纪3 0年代 ,该地即有内脏利什曼病 (visceralleishmaniasis ,VL)的报道 ,5 0年代初确定当地为VL疫区 ,70年代中期在疏附三角洲 (喀什、疏附和疏勒三县市 )VL曾一度流行 ,年发病人数在2 0 0例左右 ,经 1977~ 1983年反复防治 ,至 1989年新发病人数降至 11例 ,基本控制了当地VL的流行。当前 ,除泽普、叶城和塔什库尔干 3县尚未发现该病外 ,其余 9县市 (包括喀什、疏附、疏勒、巴楚、英吉沙、麦盖提、伽师、岳普湖、莎车 )均有VL发生。2 0 0 3年 8月 ,作者对该地区VL的流行状况进行了短…  相似文献   

8.
2011年9月,山西省长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1例幼儿内脏利什曼病新发病例。围绕该病例展开了相关的临床个案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患儿,2岁,山西省长治市黄碾镇人。临床检查示患儿肝脾肿大,血常规检查示全血细胞呈持续性降低,骨髓病理涂片发现利杜体,rK39免疫诊断试条检测示强阳性,确诊为内脏利什曼病。患儿经葡萄糖酸锑钠治疗1个疗程(总剂量为150~200 mg/kg,分6 d注射,1次/d)后,症状明显好转。现场调查该病例所在地区无内脏利什曼病既往病例。居民家中犬和家养动物的数量较多。采用rK39免疫诊断试条对周围人群(17人)及部分家养动物(3只犬、1头羊和1只猫)血样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推测该地区存在内脏利什曼病潜在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新疆伽师县的白蛉种类、季节消长等生态学特性。方法 2009年5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伽师县卧里托克拉克乡的居民点和野外采集白蛉,鉴定后计算蛉种组成和性别比例,统计白蛉数量和密度,观察白蛉通宵活动情况。解剖白蛉,分析雌蛉生殖营养周期,检查白蛉体内利什曼原虫自然感染情况;以油纸、捕蛉罩等方法调查白蛉栖息地。结果捕获白蛉4540只,其中99.9%为吴氏白蛉,微小司蛉新疆亚种仅占0.1%。人房处在5月底6月初出现第1个密度高峰,8月中旬出现第2个密度高峰。白蛉的活动主要集中在22:00~次日4:00,午夜0:00达到活动最高峰。生殖营养周期分析表明吴氏白蛉为野生野栖蛉种,主要在户外吸血,有较强的嗜人血习性;在4只白蛉体内查到内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野外(3只)的自然感染率高于人房内(1只)。栖息地调查发现畜圈内墙壁缝隙等处是白蛉的栖息地。结论新疆伽师县的优势蛉种为吴氏白蛉,其每年有2个世代,主要栖息在各种隐蔽、恒温的洞穴和缝隙中。  相似文献   

10.
内脏利什曼病是全球被忽视的传染病之一,危害严重。而利什曼原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感染对流行地区造成的威胁更甚。利什曼原虫与HIV存在相互作用,合并感染者在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其病死率及复发率均高于HIV阴性的内脏利什曼病患者。本文对利什曼原虫-HIV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喀什地区黑热病地理分布特征和趋势。方法采用趋势面分析方法,对喀什试点地区1990~2005年黑热病累计发病率资料进行分析,建立趋势面数学模型。采用趋势面拟合适度的R检验及显著性F检验、趋势面适度的逐次检验和根据疾病的地理流行病学特征直观判断4种方法确定最终模型阶次。结果根据趋势面数学模型绘制的各界次的趋势面图经过4种方法综合分析,3阶趋势面方程为最适模型,其拟合方程为:z=132.040 533 3.430 846 5x-2.569 720y-0.125 046x~2 0.026 609 2xy 0.023 260 9y~2-0.000 101 7x~3 0.002 537 7x~2y- 0.001 609 9xy~2-0.000 397y~3(R~2=0.693 7,P=0.017 4),从理论和实际上能较好的反映黑热病的空间分布情况。结论趋势面分布图显示喀什地区黑热病累计发病率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分布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黑热病的控制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犬源性和野生动物源性内脏利什曼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内脏利什曼病在整个演化过程中反映出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从原始野生动物经犬到人的三个演化阶梯,即野生动物源性内脏利什曼病、犬源性内脏利什曼病和人源性内脏利什曼病。我国陇南川北山区是内脏利什曼病自然疫源地和犬源性内脏利什曼病并存的疫区。人偶尔可直接从野生动物宿主经野生中华白蛉而感染,而更多的是野生动物宿主通过野生白蛉由犬再经白蛉传染给人。阐明这一传播关系,从理论上探讨内脏利什曼病的起源和演化规律,按其各自的特点和规律来制定计划,将对内脏利什曼病和媒介白蛉的预防与控制的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8年全国内脏利什曼病的疫情状况。方法收集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全国内脏利什曼病病例信息,剔除疑似病例、重复病例以及皮肤利什曼病病例,建立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对内脏利什曼病病例的三间分布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8年全国11个省份的78个县共报告内脏利什曼病180例,病例主要分布于甘肃(66例)、山西(38例)和陕西(27例)等3个省。其中40个县属于流行区,共报告本地感染病例134例,其余38个县属于非流行区,共报告输入性病例46例。其中甘肃省舟曲县(22例)、宕昌县(18例)和武都区(10例)为主要流行县,报告病例占全国总报告病例数的27.8%(50/180)。陕西省渭南市化州区和临渭区再现本地感染病例,为内脏利什曼病复燃流行县。内脏利什曼病发病高峰为4-6月,男女病例比为1∶0.7。农民和儿童是我国内脏利什曼病高风险人群,分别占全部病例数的42.2%(76/180)和34.5%(55/180)。内脏利什曼病病例主要分布于≥15岁年龄组,不同流行类型病例年龄分布明显不同,野生动物源型病例主要分布于0~2岁婴幼儿,人源型与犬源型病例主要分布于≥15岁农民。结论我国内脏利什曼病呈低度流行态势,但流行区范围逐渐蔓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1996~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内脏利氏曼病的流行情况,为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汇总喀什市1996~2007年的"内脏利氏曼病病人报告表",采用EPI DATA 2.1b和EPI INFO 2002录入和分析。结果1996~2007年喀什市有内脏利氏曼病病人994例。喀什市的8个乡中的6个乡有流行,并主要集中在伯什克然木乡(占74.14%),其余乡呈散发状态;男女患者比例为1∶1.14;0~5岁和6~10岁年龄组人群病例数最多,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8.87%和28.77%,随年龄的增大病例数呈减少趋势;发病人数自1996年起逐年增多,2002年达到最高峰(200例),其后逐年下降。结论喀什市仍然是内脏利氏曼病的高发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甘肃陇南地区2005-2013年黑热病的发病情况,分析黑热病流行的原因及其受汶川地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5-2012年黑热病的发病例数,计算发病率,分析地震前后黑热病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在2005-2013年期间,陇南地区黑热病总发病数为825例,年发病率为3.36/10万;黑热病年发病人数在2005-2008年期间有明显上升趋势,2010-2013年期间有明显下降趋势,2008-2010年期间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年份(P < 0.01)。结论 黑热病是陇南地区最常见的人兽共患病,汶川地震所产生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利于黑热病流行。因此,本研究充分证明,地震有利于黑热病流行,地震后黑热病应得到更加严格的防控。  相似文献   

16.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El Brazilar, Curarigua, Lara State, Venezuela, a small rural focus of visceral leishmaniasis (VL) to investigate the burden and the evolution of Leishmania infection in the human and canine population.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from February 1998 to February 2002 was recorded and two cross-sectional surveys using the leishmanin skin test (LST) and immuno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 (IFAT) were carried out. The dipstick test with recombinant r-K39 antigen was also applied in 2002.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per year among the population (n=118) during the period of study was 0.004. The rate of new infections per year was 0.0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 CI): 0.15-1.09].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measured by LST was not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2002 (43.2%) than in 1998 (28.3%), but it was with IFAT [16.3%vs. 4.6%; odds ratio (OR): 4.01; 95% CI: 1.03-22.78; P=0.022] which would indicate an increasing transmission. The dipstick test only detected infection in children up to 10 years (19.4%). Prevalence in dog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2002 (57%) vs. 1998 (33%). The parasite was isolated from dogs and identified by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based on telomeric sequences as Leishmania chagasi/infant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