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纯  温馨  黄乐  赵宁 《上海口腔医学》2022,31(5):550-555
目的: 应用颅面部锥形束CT(CBCT)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上、下颌后牙倾斜角度、牙弓及基骨弓宽度进行分析,通过模拟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分析上、下颌矢状向变化对上、下颌骨宽度协调关系的影响,对骨性Ⅲ类错前方牵引治疗中上颌牙弓扩大的必要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20例,Ⅰ类个别正常患者20例,共4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拍摄颅面部CBCT,使用Mimics 20.0软件测量2组患者第一磨牙的颊舌向倾斜度,上、下磨牙牙弓宽度及磨牙间基骨弓宽度。对Ⅲ类错患者上颌前方牵引进行三维模拟,对上、下颌骨矢状关系改变后的牙弓和基骨弓宽度进行测量。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Ⅲ类错患者上颌磨牙颊侧倾斜,下颌磨牙舌侧倾斜 (P<0.01);Ⅲ类和Ⅰ类错患者下颌基骨弓宽度无显著差异,上颌基骨弓宽度Ⅲ类患者显著小于Ⅰ类患者(P<0.01),上、下颌基骨弓宽度差Ⅲ类患者显著小于Ⅰ类患者 (P<0.01);而上、下颌牙弓宽度2组间无显著差异。上颌模拟前移3 mm时,Ⅲ类错患者上颌牙弓宽度显著大于下颌 (P<0.05);上颌模拟前移4 mm时,上、下颌牙弓宽度差Ⅲ类患者显著大于Ⅰ类患者 (P<0.05);上颌模拟前移2 mm时,上颌基骨弓宽度和上、下颌基骨弓宽度差Ⅲ类患者显著小于Ⅰ类患者(P<0.05);前移3 mm时,上颌基骨弓宽度和上、下颌基骨弓宽度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恒牙早期骨性Ⅲ类患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上颌基骨宽度不足,上颌磨牙颊向和下磨牙舌向代偿性倾斜;但在上颌前牵引矫形治疗中,上、下牙弓和基骨弓宽度的协调程度随着上颌前移及下颌后下旋转的量而改变。上、下颌骨的矢状向变化是上颌骨是否需要扩弓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如变化量超过3 mm,多数患者不需要在前方牵引治疗中配合上颌扩弓。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上颌固定式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面具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早期以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7例恒牙早期以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病例,采用附殆垫的上颌固定式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面具前方牵引进行阻断矫治,并在矫治8或9周内对牙弓行反复扩缩,对前方牵引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Johnston分析法评价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的硬组织变化,了解牙性及骨性变化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6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病例进行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进行矫治,拍摄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利用Johnston分析法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矢状方向上,上颌骨相对颅底前移1.24mm,下颌骨相对颅底后移1.65mm,上下颌骨相对位置(ABCH)变化了2.89mm(p<0.001);上下磨牙及上切牙均明显前移,下切牙略后移,矫治后磨牙关系及前牙覆盖分别改变了4.25mm(p<0.001)、4.49mm(p<0.001)。结论: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使用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能使上下颌骨和牙齿发生有利的变化,并以骨性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比较上颌单纯快速扩弓和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前方牵引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例恒牙早期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10例,快速扩弓1周后行上颌前方牵引;B组10例,反复快速扩缩5周后行上颌前方牵引.分别在治疗前(T0)和治疗后(T1)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相关测量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后半年,2组均发生较显著的颅颌面结构变化.A点前移,SNA、ANB、上唇-审美平面距(UL-EP)增大,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U1-PP增大,SN-MP、面下高/全面高、Wit's值均增加;L1-MP、下唇-审美平面距(LL-EP)减小,其变化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前方牵引,上颌反复快速扩缩使上颌骨显著前移,更有利于改善侧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Johnston分析法评价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硬组织变化,了解牙性及骨性变化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6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进行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进行矫治,拍摄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利用Johnston分析法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矢状方向上,上颌骨相对颅底前移1.24mm,下颌骨相对颅底后移1.65mm,上下颌骨相对位置(ABCH)变化了2.89mm(p〈0.001);上下磨牙及上切牙均明显前移,下切牙略后移,矫治后磨牙关系及前牙覆盖分别改变了4.25mm(p〈0.001)、4.49mm(p〈0.001)。结论: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使用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能使上下颌骨和牙齿发生有利的变化,并以骨性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在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2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患者,用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矫治后,SNA角增大3.5°,SNB角减少1.0°,ANB角增大4.5°,覆盖增加5 mm。上唇相对E平面向前,下唇相对E平面更靠后。结论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矫治器,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作用,使前牙反牙合解除,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评价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联合治疗骨性 类错的疗效。方法 应用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对 15例 (平均年龄 10 .5岁 )生长发育期儿童的骨性 类错进行治疗 ,并比较治疗前后的面型及 X线头影测量变化。结果 经过 4~ 11个月 (平均 6个月 )的牵引所有患者的侧貌明显改善。平均 SNA角增大 3.2 7°,上颌长度增加 2 .5 7mm,SNB和 SND分别减少 1.0 5°和 1.2 1°,下面高 ANS- Me增加 2 .86 mm。结论 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能刺激上颌发育 ,有利于骨性 类错的矫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Pitchfork分析法研究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的骨性和牙性矫治效果,为早期矫治的时机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9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非治疗观察6个月后(观察期),应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早期矫治6个月(治疗期),随后直接进入固定矫治器治疗.应用Pitchfork分析法对比观察期和治疗期功能性(牙合)平面上骨骼及牙齿的位置改变.结果 在功能性(牙合)平面上早期矫治造成磨牙关系改变了7.9 mm,包括骨性改变4.2 mm、牙性改变3.7 mm;骨性改变中上颌骨贡献了0.7 mm,下颌骨贡献3.6 mm,牙性改变中上磨牙贡献了1.5 mm,下磨牙贡献2.2 mm.结论 恒牙早期阶段开始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的早期矫治Ⅲ类错(牙合)可取得较大的牙(牙合)关系改善,但对上颌骨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上颌反复快速扩缩结合前方牵引与单纯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在治疗上颌发育不足骨性Ⅲ类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34例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儿童,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7例,采用上颌反复快速扩缩结合前方牵引,并分为低角和高角两组;对照组17例,采用单纯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对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投影测量分析。 结果 两组病例扩弓并进行前方牵引后上颌显著前移,下颌向下后方旋转,两组间对比:观察组A-Np和A-Y的距离分别增加了2.50 mm和3.47 mm,大于对照组的1.37 mm和2.05 mm。 结论 使用上颌反复快速扩缩法结合前方牵引的治疗方法比单纯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的方法获得更多的上颌前移量。此方法中高角患者上颌前移量少于低角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牵引对安氏Ⅲ类错患者咽腔和舌位置的影响。方法:对17名不伴有呼吸障碍的青少年安氏Ⅲ类错患者实施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牵引矫治。于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对矫治后舌位置、上气道矢状径及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结束后患者反解除,上齿槽座点(A点)前移,下颌发生顺时针旋转,舌姿势处于与腭穹更加接近的位置,上气道矢状径增加。结论: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牵引矫治可以在短期内增加上气道矢状径及改善舌位置,矫治结果有利于口颌形态及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前方牵引治疗不同骨龄骨性安氏Ⅲ类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前牵引治疗不同骨龄组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的硬组织变化,并探讨骨龄与前牵引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上颌后缩的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均采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且根据治疗前头颅侧位片上颈椎成熟程度将其分为3组:生长加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Ⅰ~Ⅱ期),生长峰值期组(颈椎成熟度Ⅲ期),生长减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Ⅳ~Ⅵ期)。结果:生长加速期及生长峰值期2组间患者的上颌骨前移量没有明显差异;生长减速期患者上颌骨前移量减小,但其牙槽反应增加;3组间下颌向下后旋转、面下1/3高度增加、磨牙萌出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诊断和治疗设计时应重视骨龄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及牙的变化。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7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前方牵引进行治疗,配合快速扩弓,并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矫治结束后覆盖及磨牙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前牙反解除,患者凹面型改善;SNA角平均增加1.37°,A点前移,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ANB角趋于正常。结论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由于生长潜力有限,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前方牵引是有效的矫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上颌骨前牵引是早期矫治上颌发育不足行之有效的方法.微种植支抗的应用增强了上颌骨前牵引的骨性效应,提高了早期矫治的稳定性.上颌扩弓有激活或打开上颌骨缝的作用,在上颌骨前牵引中配合扩弓能否增强牵引的临床效果已经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对骨性Ⅲ类错畸形早期矫治的取舍、不同前牵引方法的有效性及上颌扩弓对前牵引矫治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快速扩弓联合前牵引治疗不同骨龄组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的硬组织变化,并探讨骨龄与前牵引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上颌发育不足或位置后缩的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均采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根据治疗前头颅侧位片上颈椎成熟程度将其分为三组:生长加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Ⅰ期),生长高峰期组(颈椎成熟度Ⅱ期),生长减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Ⅲ-Ⅴ期)。结果(1)生长加速期及高峰期患者的上颌前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生长减速期患者的前移量较小;(2)生长减速期患者牙槽反应明显;(3)三组间下颌向下后旋转、面下1/3高增加、磨牙萌出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诊断和治疗设计时应重视骨龄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上颌前方牵引治疗青少年骨性反He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铭 《口腔医学》2005,25(2):75-77
目的分析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青春快速生长期减速阶段的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患者,在治疗前及使用上颌前方牵引器械解除反牙合后,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投影测量分析.结果覆盖增加(3.90±0.40)mm(P<0.001),A点矢状方向增加(1.80±0.37)mm(P<0.05),B点矢状方向减少(0.60±0.19)mm(P<0.05),Wits增加(3.10±0.57)mm(P<0.05),ANB增加(3.00±0.57)°(P<0.05),其中41%为骨性改变,59%为牙性代偿.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对于错过青春快速生长期,由上颌骨发育不足造成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应用上颌快速扩弓和前方牵引联合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头影测量变化。方法 对 12例以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进行了近 8个月的联合治疗 ,选择与治疗组在人数、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未经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作为对照组 ,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的头影测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A点和ANS明显前移伴有SNA、ANB和NA/Pg的显著性增加。上颌逆时针旋转 ,下颌顺时针旋转。治疗组较对照组在SNA ,ANB ,NA/Pg角的增加 ,A点ANS和PNS的前移以及Pg下移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上颌快速扩弓和前方牵引能使上颌明显前移 ,同时下颌顺时针旋转更有利于患者侧面外形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颌前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对儿童骨性Ⅲ类错的矫治效果。方法:对28例儿童骨性Ⅲ类错病人(7~10岁)进行上颌前牵引治疗,在前牵引前快速扩弓1周。分别在治疗开始(T0)和结束(T1)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分析。结果:①硬组织变化:ANB角增加5.37°(P<0.05),Wit’s值增加5.74 mm(P<0.05),Ptm-A增加2.49 mm(P<0.05),Yaxis增加1.82°(P<0.05);SNB角减小0.75°(P>0.05),Go-Me、Co-Gn分别增加0.64 mm、2.21 mm,但P>0.05,SN-PP减小0.61°(P>0.05),PP-MP增加5.54°(P<0.05),下面高、下面高/全面高分别增加3.98(P<0.05)、1.61(P>0.05);U1-NA角增加3.10°(P<0.05),L1-NB角减小1.23°(P<0.05),Ms6-PP距增加1.13 mm(P<0.05);②软组织测量项目变化:面型角增大5.98°,颏唇角减小2.45°、H角增大5.2°,上唇-E线距增大1.42 mm,下唇-E线距减小1.18 mm(P<0.05)。结论:前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儿童骨性Ⅲ类错,可产生显著治疗效果,能促进上颌骨的生长,使面型改善,但下颌出现顺时针旋转,高角病人慎用。  相似文献   

18.
前方牵引治疗不同骨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前牵引治疗不同骨龄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硬组织变化,并探讨骨龄与前牵引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上颌后缩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且根据治疗前头颅侧位片上颈椎成熟程度将其分为3组:生长加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Ⅰ~Ⅱ期),生长峰值期组(颈椎成熟度Ⅲ期),生长减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Ⅳ~Ⅵ期)。结果:生长加速期及生长峰值期2组间患者的上颌骨前移量没有明显差异;生长减速期患者上颌骨前移量减小,但其牙槽反应增加;3组间下颌向下后旋转、面下1/3高度增加、磨牙萌出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诊断和治疗设计时应重视骨龄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替牙早期及恒牙早期两个不同矫治时机对治疗安氏Ⅲ类错的影响。方法选择26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6个月,术前术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26例患者的上颌骨移位均有显著性变化,SNA增大2.2°±0.3°,A点前移3.3mm±1.3mm,上中切牙切端唇向移动3.8mm±1.2mm,其中替牙早期组表现更多的骨骼、更少的牙齿改变。结论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是简便、有效的安氏Ⅲ类错治疗装置,在替牙早期比恒牙早期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垫式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在恒牙早期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8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的患者,用垫式快速扩弓器加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许多标志点在水平方向上都有明显变化,上颌骨明显前移(P<0.05)。结论 垫式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矫治器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作用,可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有效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