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不同镇痛方法对断指再植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凤莲  王亮 《江西医药》2007,42(1):58-59
目的 观察不同的镇痛方法对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行急诊断指再植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所有患者行肌间沟连续臂丛麻醉.随机分为:A组术后静脉接全自动注药泵,配方为曲马多700mg 氟哌利多5mg 生理盐水至100ml;B组术后肌间沟留置管接全自动注药泵,配方为1%罗派卡因20ml 芬太尼0.4mg 生理盐水至100ml,待药物用完后撤注药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评分,再植指毛细血管的血运状况,血栓率及成活率.结果 B组的镇痛效果比A组确切,并且再植指毛细血管的血运状况明显优于A组,手术成功率为96%显著高于A组的84%.结论 经肌间沟连续阻滞自控镇痛,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同时还可以明显提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改良锁骨上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肢)再植术中的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及断指(肢)再植肢体的存活率。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断指(肢)再植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改良锁骨上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A组)和单次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B组),A组术后连接PCA泵行自控镇痛,B组术后按需肌注曲马多100mg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记录两组再植指的血运情况、再植指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及再植指成活率。结果 A组麻醉镇痛有效率达93.3%;B组麻醉镇痛有效率60%。血液循环比较:A组术后再植指指腹充盈红润、弹性皮温正常;B组发现4指颜色苍白,弹性差。A组再植指成活率100%;B组再植指成活率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锁骨上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提高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有效地提高断指(肢)再植肢体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唐松英  胡仁娟 《北方药学》2012,(10):100-101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静脉镇痛泵使用的最佳时机。方法:把100例断指再植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间疼痛、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2011年1~12月,观察组断指再植术后关闭静脉镇痛泵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找出断指再植术后能达到镇痛效果,且副作用降到最低的静脉镇痛泵使用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恩丹西酮不同给药方式预防自控镇痛所致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60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例。3组入室后均予常规麻醉,A组术后静脉推注恩丹西酮4mg,同时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泵中加入恩丹西酮4mg;B组术后在PCEA泵中加入恩丹西酮8mg;C组术后静脉推注恩丹西酮8mg。观察各组术后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对其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A、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恶心呕吐发生程度A组轻于B组,B组轻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丹西酮能有效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经静脉、自控镇痛泵联合使用恩丹西酮4m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鞘内吗啡镇痛、皮下自控镇痛以及鞘内吗啡联合皮下自控镇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300例行剖宫产术患者,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级。随机分为鞘内吗啡镇痛组(A组)、皮下自控镇痛组(B组)和鞘内吗啡联合皮下自控镇痛组(C组),每组100例。A组鞘内吗啡0.6 mg,B组术终前接皮下自控镇痛泵,C组鞘内吗啡0.4 mg+皮下自控镇痛(镇痛泵于术后12 h开启)。记录三组术后4,8,12,24,48 h各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8,12 h的VAS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B组明显低于A组,C组的VAS评分于术后8,12 h明显低于B组,术后24,48 h明显低于A组。结论:鞘内吗啡、皮下自控镇痛均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将鞘内吗啡与皮下镇痛联合应用优于二者单独使用时的镇痛效果,并可减少各自用药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式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B、C组各82例。A组采用静脉自控微量注射镇痛泵镇痛,B组采用硬膜外持续微量注射镇痛泵镇痛,C组未施行镇痛措施。比较3组镇痛效果,并观察3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头痛头晕、皮肤瘙痒、恶心呕吐、排尿不畅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自控微量注射泵镇痛对于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方法用于妇产科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本院行妇产科手术的120例患者分为静脉自控联合注射微量镇痛泵镇痛组(A 组),持续硬膜外微量注射镇痛泵组(B 组),单纯静脉自控镇痛组(C 组),各4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 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0%(38/40),B 组为87.5%(35/40),C 组为77.5%(31/40),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无1例重度镇静,三组轻度镇静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自控联合注射微量镇痛泵镇痛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恩丹西酮不同给药模式下曲马多自控镇痛疗效的影响和恶心呕吐副作用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96例妇科手术病例随机分为3组.A组:恩丹西酮8 mg加入镇痛泵,B组:恩丹西酮16 mg在给曲马多负荷量前5 min缓慢静推8 mg镇痛泵内再加入8 mg,C组:恩丹西酮32 mg加入镇痛泵.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及PONV发生例数及程度.结果 术后8 h与24 hC组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术后4 h,B组PONV发生例数及程度显著低于A组及C组,术后8~24 h区间,C组PONV发生例数及程度显著高于A组与B组.结论 在用恩丹西酮防治曲马多镇痛引发的恶心呕吐时,应尽量避免大剂量(>0.6 mg/h)的恩丹西酮和曲马多混合给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自控肌间沟镇痛(PCBA)对乳酸(LA)及患肢血氧饱和度的影响,间接反映PCBA对断指再植术后血供的影响。方法三指以上完全离断或断腕的再植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15例。采用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并留置套管针。手术结束后,A组患者行术后PCBA。镇痛剂:0.25%罗哌卡因+0.5mg芬太尼稀释至100mL,速率:2mL/h。B组患者术后按需肌注盐酸哌替啶48h。观察两组LA、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乳酸浓度均升高(P<0.05),且B组术后各时点乳酸浓度均较A组升高(P<0.05)。A组所有患者术后再植指指腹红润,平均SpO297%;B组有10指颜色苍白,平均SpO291%。两组比较,P<0.05。A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于B组[(1.25±0.13)svs.(3.67±0.22)s,P<0.05)。结论PCBA可减轻无氧代谢,降低LA水平,改善断指再植指血液循环,有利于再植物的成活。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尿管拔除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留置尿管拔除的最佳时间。方法:将180例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产妇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于剖宫产术后:24h、36h、48h拔除尿管,并对她们的排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A组排尿成功率(52%)明显低于B组(92%)和C组(9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尿管拔除的最佳时间是术后36h。  相似文献   

11.
李家立 《安徽医药》2015,36(7):857-859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对于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按照患者意愿分为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和常规对照组。比较两组在镇痛效果、血管危象发生情况、断指再植成活率以及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术后0~12 h、12~24 h以及24~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4.3±2.3)、(3.6±1.9)、(2.4±1.7)分,镇痛效果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在术后18~24 h、66~72 h、114~120 h VEGF分别为(56.43±19.64)、(98.40±25.46)、(68.67±18.94)pg/mL,各时间点均高于常规对照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断指再植成活率94%高于常规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影响断指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连续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急诊ASA Ⅰ~Ⅱ级单指断指再植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为连续锁骨下臂丛阻滞,B组为单次常规臂丛阻滞.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术后0.5、2、8、12、24、48 h的镇痛效果并观察其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前期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A组VAS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刺激器的引导下,连续锁骨下臂丛阻滞留置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静脉镇痛,利于再植术后镇痛管理及再植的成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硬膜外腔多模式镇痛对妇科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全子宫切除患者90例,随机等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采用硬膜外腔自控镇痛(吗啡5mg+罗哌卡因125mg+氟哌利多2.5mg),术毕时连接PCEA泵;B组:采用吗啡硬膜外腔镇痛,术毕时硬膜外注射吗啡2mg+氟哌利多1.5mg,18h后硬膜外再追加吗啡2mg,拔出硬膜外导管;C组:采用吗啡单次硬膜外腔镇痛术复合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术毕硬膜外注射吗啡2mg+氟哌利多1.5mg后拔出硬膜外导管,18h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8h后重复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观察记录3组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3组均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明显少于A、B组(P〈0.05)。结论:3组均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是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硬膜外镇痛方式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布托啡诺用于静脉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十堰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单胎、足月产妇80例,按布托啡诺用药浓度的不同分为不同组别(A组:0.06%;B组:0.08%;C组:0.1%),另选择同期收治的不用分娩镇痛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结果A、B、C组产妇在治疗过程中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静脉自控泵注浓度为0.1%布托啡诺对于活跃期产妇镇痛效果更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不同浓度布托啡诺用于静脉分娩镇痛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手术镇痛均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尤苴静脉白辛搴虿沣沈睁蜘01%布辑咀E诺不侣且右百梓I输值癌撕栗对母罂影响,I、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B组为O.1%罗哌卡因+2ug/mL芬太尼。镇痛泵背景剂量6mL/h,自控给药量2mL/次,锁定时间15min。观察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记录不良反应,自控给药情况以及是否使用其他镇痛药物。结果在总体镇痛效果方面A组优与B组不良反应方面,恶心,呕吐,A组少于B组;瘙痒,运动神经阻滞两组无明显差异;镇痛泵按压情况A组少于B组。讨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好,对运动神经阻滞轻,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复杂断指再植中指动脉转位与传统静脉移植的修复效果。方法 68例复杂断指再植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传统静脉移植治疗,实验组接受指动脉转位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指功能评分、一次移植成活率、指腹两点辨别距离及治疗满意度、断指修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美观度评分(14.25±2.98)分、运动功能评分(34.68±3.67)分、血液循环状态评分(7.28±1.24)分、感觉恢复评分(15.09±3.06)分及一次移植成活率94.12%均高于对照组的(11.35±3.41)分、(31.07±3.05)分、(5.25±1.04)分、(12.34±2.54)分、76.47%,指腹两点辨别距离(4.23±0.85)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6.11±0.6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断指修复优良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断指再植中应用指动脉转位效果显著,其一次性移植成活率、治疗满意度均相对较高,且手指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3种镇痛方法在分娩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将2007~2008年在我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妇160例,随机分成4组(A、B、C、D4组),A组采用1%罗哌卡N+1.5mg/ml、芬太尼混合液硬膜外麻醉给药,B组给予氯化亚氮,疼痛时面罩吸入给药,C组用双氯芬酸钠栓50mg塞肛,同时肌内注射或静脉推注地西泮10mg,D组未镇痛.阴道自然分娩。结果:4组镇痛质量分数:A组〉B组=C组〈D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A组≈B组≈C组〈D组.出现头痛、下肢运动障碍、麻术、肌无力、恶心、呕吐等不良作用,A组〉B组≈C组〉D组,新生儿阿氏评分、宫缩、胎心音、阴道出血,4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3种镇痛方法中镇痛效果A组有优势,B与C组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与甲氧氯普胺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例在腰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联合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昂丹司琼组(A组)、甲氧氯普胺组(B组)、昂丹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P〈0.05)(C组)、生理盐水(P〈0.05)组(D组)4组,每组30例。4组患者手术后均行PCEA,并通过PCA泵分别将不同止吐药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患者术后24h镇痛效果、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各组间镇痛效果评分、镇静程度评分和吗啡用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恶心发生情况:A、B、C组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与A、B组比较,C组的恶心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4组患者呕吐发生率情况:A、B、C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与A、B组比较,C组的呕吐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昂丹司琼和甲氧氯普胺单独应用均能有效防治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的恶心呕吐,两药联合应用能进一步减少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全麻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可行性,以及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全麻手术患者136例,术后行PCIA治疗,随机分为3组。A组:地佐辛15mg,酮咯酸氨丁三醇180mg,雷莫司琼0.6mg;B组:酮咯酸氨丁三醇180mg,舒芬太尼50μg,雷莫司琼0.6mg;C组:舒芬太尼100μg,雷莫司琼0.6mg。三组均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术毕接PCIA泵,持续给药量2mL.h-1,自控量0.5mL/15min,并由患者完成对疼痛的评分。观察用药后循环、呼吸的变化,并进行VAS、BCS及Ramsay评分,观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通过VAS和BCS评分及镇痛效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都能提供有效的镇痛。A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及瘙痒发生率明显比B、C组少;呼吸抑制发生率与B相当,但明显低于C组,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 3组不同组方药物行PCIA治疗都能提供安全而有效的镇痛效果,A组选用地佐辛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相配伍行PCIA治疗,其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镇静分数低,安全性高,比B、C组更能体现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