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联合镇静镇痛药物救治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重症胰腺炎ARDS患者14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配合咪达唑仑及芬太尼治疗,观察2组心率、呼吸、pH、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通气后24h及撤机后各指标情况均优于通气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镇痛药物,密切观察、评估及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实施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7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和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频率(21.24±4.21)次/min、心率(90.75±7.53)次/min、二氧化碳分压(57.10±8.91)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33.41±5.10)次/min、(124.71±8.75)次/min、(62.69±7.40)mm Hg,血氧分压(78.34±7.20)mm Hg、血氧饱和度(0.84±0.01)均高于对照组的(64.21±4.20)mm Hg、(0.80±0.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无患者死亡,死亡率为0;对照组治疗后有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2.82%。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病情较重,常规治疗常常不能迅速改善症状,挽救患者生命,通过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够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在重症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探讨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使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经验。方法对60例重症哮喘患者临床进行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观察并分析60例患者的气道峰压(PIP),动脉血气(ABG),血压(BP)及心率(HR)值,然后比较60例重症哮喘患者通气治疗前后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通气治疗后4h,60例患者的血pH值及PaO2二者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患者的PaCO2逐步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撤机后,患者血pH值及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结论尽早选择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有效改善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状况,有效配合综合治疗,尽早拔管,尽快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呋塞米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机撤离失败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ICU)44例ARDS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干预组患者耐受3minT管试验,给予呋塞米20mg静脉滴注,耐受T管试验2h,给予拔管。对照组不给予呋塞米。比较2组呼吸机撤离前后,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尿量、呼吸机撤离失败再插管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撤机后血氧饱和度(98.0±1.5)%与对照组撤机后(92.0±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撤机后平均动脉压(70±3)mmHg比对照组撤机后(83±7)mmH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撤机后(48h内)再插管的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呋塞米可以降低ARDS患者呼吸机撤离失败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急诊抢救重症哮喘结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重症哮喘患者52例,按照就诊顺序奇偶数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参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急救结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安静心率、血样饱和度等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安静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和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抢救中对重症哮喘患者结合小剂量肾上腺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于临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辽宁省抚顺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通气和住院所需时间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APACHEⅡ评分、动脉压、心率均低于治疗前,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通气和住院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应用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其病情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研究组采用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呼气峰流量、呼吸频率、脉率、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客观指标及呼吸通畅、酸碱平衡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后的呼气峰流量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呼气峰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干预前,呼吸频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的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脉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儿,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对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气分析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4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儿,经过机械通气及相关处理后,成功救治39例,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抢救成功率达到97.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心、呼吸频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儿,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2011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NRDS患儿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吸氧与盐酸氨溴索联用治疗;试验组患儿则采用持续正压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病死率,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呼吸频率。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7.1%、9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儿病死率分别为18.6%、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心率及呼吸频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心率及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正压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NRDS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生命体征,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联合镇静镇痛药物救治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症胰腺炎ARDS患者14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配合咪达唑仑及芬太尼治疗,观察2组心率、呼吸、pH、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 通气后24h及撤机后各指标情况均优于通气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胰腺炎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镇痛药物,密切观察、评估及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赵静 《北方药学》2015,(1):180-181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急救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急诊收治的40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急救时,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等治疗,并严密监护心率、呼吸、血压、心电、经皮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加强基础护理及呼吸机管理等。结果:40例患者均救治成功并治愈出院,其中28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10例患者使用无创通气,2例行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结论:合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治愈率,确保医疗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聂增新 《江西医药》2007,42(9):803-804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联合镇静剂救治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0月因急性左心衰竭造成严重肺水肿患者18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正压通气,同时用异丙酚镇静治疗,比较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前后各项监测指标变化.结果 机械通气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及心率(HR)值明显改善,与通气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收缩压(SBP)及pH值较机械通气前改善(P<0.05).本组18例均得到有效救治.结论 合并严重肺水肿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 无效时,可行有创机械通气联合镇静剂救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呼吸对撤机困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间ICU机械通气撤机困难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30例撤机困难患者予以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以及使用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撤机困难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心率、p H、Pa O_2、Pa CO_2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再次插管率、插管时间、VAP发病率、住院费用、病死等主要观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Pa O_2、Pa CO_2等血气指标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Pa O_2、Pa CO_2等血气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次插管率、插管时间、VAP发病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机械通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辅助呼吸对ICU机械通气撤机困难患者有明显作用,且安全、有效,可以协助尽快撤机,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更加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值得在临床治疗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治疗用于重症哮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在重症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总结临床使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经验。方法对18例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气道峰压(PIP)、动脉血气(ABG)、血压(BP)及心率(HR)值,然后比较通气治疗前后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通气治疗4h后,患者的血PH值及PaO2二者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aCO2逐步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而撤机后,患者血pH值及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结论在治疗重症哮喘时,尽早选择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是有效配合综合治疗,尽快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无痛胃镜对慢性胃炎并发高血压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420例慢性胃炎并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1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胃镜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无痛胃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查前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16.19%的不良反应相比,观察组患者6.67%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 <0.05)。两组患者检查前,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检查后,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与心率基本维持不变,而对照组患者与检查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波动较大。结论慢性胃炎并发高血压患者接受无痛胃镜检查对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无影响,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60例临床急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急救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面罩连接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果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PaO2、PaCO2分别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中,53例患者治疗有效好转出院,其余7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88.3%。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救治过程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生命体征,改善血气指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手提呼吸机的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7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仅用手动气囊辅助通气;另一组为观察组,应用手提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辅助呼吸前,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呼吸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及心率逐渐趋于平稳,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及抢救成功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危重患者展开院前急救过程中,通过应用手提呼吸机,可有效改善其呼吸困难的情况,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机械通气在重症哮喘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于我院进行救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36例为本次研究的通气组,选取2007年2月-2008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通气组36例患者中32例患者抢救成功,1例患者由于多项器官出现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对照组30例患者中25例患者抢救成功,但各项指标稳定性不强,5例死亡.治疗后,通气组呼吸频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技术在治疗重症哮喘过程中效果良好,能及时缓解呼吸肌疲劳,降低呼吸分泌物对患者呼吸的负面影响,从而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ICU收治的30例需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除ICU常规治疗外加用咪达唑仑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血压(BP)、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及血氧饱和度(SPO2)及镇静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给药治疗后较治疗前PaO2、PaCO2、SPO2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心率减慢,均存在自主呼吸,血压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对于ICU中行机械通气患者有着良好的镇静效果,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可作为临床上优选镇静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