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龄是影响颅内动静脉畸形(an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患者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儿童患者的手术预后优于成人患者。但也有研究者提出不同观点,认为儿童患者的治愈率低,死亡率更高。原因可能与其总结病例较早(1980年)或者手术病例的选择有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儿童AVM患者的临床资料,期望对这一年龄段的AVM患儿加深认识,有助于对该类患儿的诊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高级别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高级别AVM患者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8例;平均(18±6)岁。Spetzler-Martin分级:Ⅳ级13例,Ⅴ级10例。畸形团的长径为3.5~15.0 cm,平均(7.5±2.0)cm。所有病例均接受了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例入院前1年和8年在外院接受栓塞治疗,3例近期接受术前栓塞,对18例直接实施显微外科手术。对切除后部分残留畸形团的5例行伽玛刀治疗。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疗效。结果①术前近期栓塞+手术切除的3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GOS4分的1例,5分2例;远期栓塞+手术2例和直接手术18例,在切除术后,1例昏迷及四肢瘫痪,1例死亡。GOS 5分的12例,4分5例,3分1例,2分1例,1分1例。②对17例患者术后行DSA复查,1例行MRA复查。显示11例获得全切,6例近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病死率为4%(1/23),重残率为4.5%(1/22)。③随访1~95个月,GOS 5分14例,4分6例,3分2例。结论对高级别颅内动静脉畸形行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并且疗效肯定,而适当的术前栓塞是手术成功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应用术前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AVM患者57例,经MRI及DSA确诊,显微外科术前均应用Glubran和(或)Onyx栓塞治疗。记录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7例患者中,Spetzler-Martin分级Ⅰ~Ⅱ级35例,Ⅲ级18例,Ⅳ级4例。11例患者(19.3%)出现并发症,其中Onyx 5例,Glubran 5例,Onyx+Glubran 1例;栓塞术后出血4例,术后颅内出血2例,术后颅内感染1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1例,术后全身其他系统并发症3例。按Spetzler-Martin分级Ⅰ~Ⅱ级、Ⅲ级对应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5/35)、22.2%(4/18),Spetzler-Martin分级Ⅳ级中有2例出现并发症。功能区并发症发生率为20.0%(4/20),非功能区并发症发生率为18.9%(7/37)例。死亡1例。出院前复查DSA,有4例患者存在病灶残留,治愈率93.0%。出院时平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1.6±1.0)分,mRS评分0~1分者占59.6%(34/57),7例患者出院时mRS评分高于治疗前。结论对于体积较大、位于大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的高级别AVM病灶,可考虑显微外科手术联合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静脉畸形(aneriovenous malfornation,AVM)的治疗,强调综合措施及个体化原则.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放射外科治疗以及上述两种或三种方式的联合治疗.能够快速、彻底地消除病灶的方式,首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但有部分病例因病灶体积较大、位置在功能区或结构复杂等因素,常需联合采取其他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巨大脑动静脉畸形(AVM)手术切除后的脑皮质血流变化,指导临床降压治疗及血压监测等。方法AVM直径〉6cm的患者26例,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分别记录切除AVM前、术后即刻、术后1d、术后2d、术后3d的脑血流值,比较血流变化情况,观察术后脑血流稳定和再灌注水平下降所需时间。结果巨大脑AVM切除后脑局部的皮层血流较术前立即增高(P〈0.05),术后2d与术后1d、术后即刻比较均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3d较术后2d有所降低(P〈0.05)。讨论巨大AVM切除后局部脑组织的血流明显增加,术后2d达最高,术后3d开始有明显的下降,但尚未达到术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89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患者的诊治经验,对颅内AVM的最佳治疗方案提出建议。方法 对289例颅内AVM患者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265例,其中血管内治疗19例,1刀治疗5例,取得满意效果。死亡6例。结论 根据颅内AVM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是导致青少年自发性脑出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青少年致残、致死的最主要脑血管病之一[1]。出血性AVM的预后最差,病死率最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植物生存、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等严重的后遗症。但是,目前AVM的发生和出血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圳。目前研究认为,AVM的出血与多种因素相关,可能与其自然发展史、血管构筑和血管生成相关‘。。’。为此我们从AVM出血的自然史及其出血的生物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颅内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 AVM)是儿童颅内自发性出血的最常见原因~([1]),年出血率高达2%~4%~([2]),进而导致20%~25%的并发症及病死率~([3-5])。因此对于儿童c AVM,国内外学者普遍建议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策略。目前,关于c AVM的主要治疗方式有外科治疗~([6-7])、放射治疗~([8-9])、栓塞治疗~([10-11])或以上治疗方式的联合治疗~([12-13])。总体而言,经过积极治疗后,多数患儿可获得影像学治愈,并能得到较好的功能恢复~([7,12])。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丘脑底节区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显微手术切除丘脑底节区AVM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有颅内出血,按照Spetzler~-Martin分级为Ⅲ级。术前全部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2例行术前畸形血管团部分栓塞。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神经功能缺损均无加重,复查脑血管造影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结论选择合适病例显微外科切除丘脑底节区AVM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的病因、病理、机制、发生率、临床特征、神经影像学诊断及治疗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进展及疗效评价和栓塞治疗给AVM带来的变化,综述了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脑AVM的优点和对AVM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回顾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流行病学研究文献发现 ,不少研究存在方法学问题 ,因而可能导致结果偏倚。由于颅内动静脉畸形的自身临床特点 ,很难获得准确的患病率和发病率。但根据现有资料 ,可估计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发病率范围是 0 5~ 2 1/ 10万人年 ;有的研究认为患病率低于10 3/ 10万 ,有的则认为在 16~ 2 3/ 10万之间  相似文献   

13.
脑动静脉畸形(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VM )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尽管对AVM 的治疗已有了广泛的研究,但是患者预后并没有获得明显改善。 AVM 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降低出血风险。文章就AVM 的出血风险和治疗方式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手术治疗中DS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在复合手术室内治疗的9例2~14岁儿童AVM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Spetzler-Martin分级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2例,Ⅳ级2例。9例患儿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并于术中使用DSA技术实时辅助切除AVM。分析患儿外科治疗的影像学治愈率及术中造影的并发症。术后对患儿进行1~15个月临床随访,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预后评价。结果 9例术中造影提示,完整切除8例,有残余病变1例,随后对残余病变进行了完整切除。畸形团切除后即刻造影证实,9例患儿的畸形团均被完全切除。无一例因术中造影引起并发症。术后1例出现命名性失语,6个月后逐渐恢复;2例出现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mRS评分0~1分8例,2分1例,无一例再出血。结论儿童AVM手术治疗中行DSA,初步观察安全且有效。术中造影能够实时指导对病变的完全切除,提高AVM的外科治愈率,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破裂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7例脑AVM破裂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全组37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2年,其中恢复工作21例,生活自理10例,需要他人照顾2例,死亡4例(死者均为术前脑疝时间较长患者)。结论选择适当的显微手术治疗能够改善脑AVM破裂出血的预后,血肿清除加AVM切除是该病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脑动静脉畸形手术后神经功能恶化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手术后神经功能恶化的临床因素。 方法 对140例脑AVM患者行显微外科切除手术,术前根据Spetzler-MartinAVM分级系统进行分类:Ⅰ级16例(11.4%),Ⅱ级52例(37.2%),Ⅲ级47例(33.6%),Ⅳ级16例(11.4%),Ⅴ级9例(6.4%)。在AVM术后1周和手术半年后随访情况应用Glasgow预后量表(GOS)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价。将各种临床因素与手术后早期、晚期神经功能缺失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结果术后51例患者(36.4%)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或术前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加重,其中5.7%患者重残(GOS评分≤3),30.7%患者轻残(GOS评分为4或5)。术后随访到118例患者,其中23例(18.6%)仍有神经功能缺失(2.5%重残,16.1%轻残)。神经功能缺失发生率与Spetzlel-Martin分级呈正相关。AVM深静脉引流、Spetzler-Martin分级、AVM的大小与术后早期及晚期神经功能缺失呈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Spetzler-Martin分级与术后早期及晚期神经功能缺失显著相关。 结论 Spetzler-Martin分级、AVM深静脉引流和AVM大小是与脑AVM术后神经功能恶化相关的重要临床因素,而最重要的是Spetzler-Martin分级。  相似文献   

17.
衡雪原  刘军 《山东医药》1997,37(5):21-22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诊断与手术治疗临沂市人民医院(276000)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衡雪原费昶刘永胜于建军蒋洪涛刘军朱树干1988~1996年,我们收治脑动静脉畸形血肿患者19例,均行血肿清除及畸形血管切除或夹闭术,取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男11...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是常见的脑血管畸形。由于脑动脉与静脉间缺乏毛细血管,使动脉与静脉直接相通,形成短路,产生一系列病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反复的颅内自发性出血、癫痫、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AVM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丘脑底节区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丘脑底节区AV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有颅内出血者19例,无出血者5例。按照Spetzler—Martin分级标准,Ⅲ级13例,Ⅳ级8例,Ⅴ级3例。术前全部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5例行术前畸形血管团的部分栓塞。结果①24例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其中23例AVM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1例有少量残留,进一步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②术前行栓塞的15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11±108)ml,与未行栓塞患者(9例)的(975±162)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P〈0.01)。③术前肢体无力或偏瘫的12例患者,术后肌力恢复4例,好转6例,2例无明显变化。有6例患者出现其他新增加的神经功能障碍(其中5例为术前无出血者)。有1例患者因术后术野再出血,行再次手术清除血肿。④20例患者获得6~42个月随访,术前6例癫痫患者,术后仍有3例需要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随访患者中无再出血发生。结论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丘脑底节区AVM,临床疗效较好。结合术前血管内栓塞,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20.
<正>颅内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CAVM)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复杂的疾病,其成人患病率为18/10万,年发病率为1/10万,年出血率为0.5/10万[1]。CAVM是青年人自发性脑实质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以往认为它是一种先天性血管胚胎发育异常的疾病,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还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2-3]。CAVM主要是由一支或多支供血动脉、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