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33例,应用经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3例患者均手术顷利,术后无切口感染、局部血肿形成,术后随访1~2年未见内固定材料松动、断裂现象。结论应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肯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2月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2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伤椎楔变指数、后凸Cobb角及椎管内占位情况。结果 262例患者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后,神经功能、椎体高度、Cobb角及椎管内占位情况均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脊柱胸腰椎骨折30例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折.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患者椎体高度恢复状况良好,均未发生螺钉断裂、松动和感染等现象.行后路椎板减压以及植骨内固定的患者均骨性融合.结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操作简便、固定良好,可获得满意的椎体高度恢复效果,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伤椎置钉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伤椎置钉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矫正率以及椎管面积改善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远期丢失率以及内固定失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置钉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固定牢靠,可有效矫正后凸畸形并长期维持矫正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合并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优越性。方法将58例不合并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随机均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传统开放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6个月VAS评分、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合并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创伤小、恢复快,优于开放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55例单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术,对有神经损伤者行椎管减压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以Cobb角及伤椎与下位邻椎中心高度比为指标评价复位效果。结果 55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伤椎高度基本恢复,随访期间无后凸畸形发生。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能更直接牢固的复位和固定骨折,改善固定强度和应力分布,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施行后路切开,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撑开、复位、固定。比较术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无断钉、断棒、伤椎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角度(Cobbs)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定,A级4例,B级3例,C级2例,D级10例,余患者全部恢复正常。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可使伤椎复位满意,重建脊柱稳定性,固定可靠,并能达到有效的脊髓减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性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收治的老年性胸腰椎骨折患者38例,均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术后随访6-36个月。结果平均Cobb角:术前24.5°,术后7.3°;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平均50.2%,术后恢复平均85.2%,后凸矫正满意;神经功能:绝大部分患者有Frankel分级1级以上恢复。结论对于老年性胸腰椎骨折,伴有神经损伤或不稳定者应及早手术,早期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有利于脊柱稳定、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注入人工骨椎体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胸腰椎骨折给予后路减压,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一侧置钉,另一侧注入人工骨椎体植骨治疗。观察术后、随访时伤椎高度及Cobb’s角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6~18个月随访,术后伤椎高度无丢失,Cobb’s角无改变,后凸角度消失。结论应用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一侧置钉(5钉)内固定,另一侧注入人工骨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椎体前路、后路椎管环形减压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与我院就诊的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以上患者采用经前路(21例)、后路(25例)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对其椎体Cobb角的改善程度进行观察以判断其远期疗效。结果术后46例患者,21例前路术后胸腰椎骨折X线片均示骨折获骨性愈合,椎体Cobb角平均改善4.5度,椎间矫正高度无丢失,25例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术后Cobb角减少9.5度左右。结论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集复位、减压、固定、矫正畸形、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于一次手术的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方法8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对照组采用经正中切口入路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随访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的Coob角矫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并且观察组恢复效果更理想。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仅创伤小,而且更有利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高翔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22-2123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术前、术后及随访时X线检查,测量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情况发生.结果 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12 ~36个月,平均(23.8±9.3)个月.术后1年将内固定取出,均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植骨块融合较好,未见骨吸收且脊柱生理弧度维持良好.患者术后及36个月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椎体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1周与术后36个月随访时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地维持伤椎前缘高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及分析应用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后路手术应用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86例。结果:采用术后随访3~24个月,椎体高度及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椎间融合好、Cobb角无明显改变。结论: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易于维持椎体高度及避免侧方移位的优点,使病人能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物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棒、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小切口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置入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入路方法。方法对12例胸腰椎骨折的病例采用小切口微创后路椎弓根钉棒置入复位固定技术。结果12例骨折患者随访8个月至2年,平均13个月,骨折复位满意,椎弓根钉棒位置良好,无高度丢失、无松动、失效、断钉。结论胸腰椎骨折可选择后路小切口术式行椎弓根钉棒撑开复位内固定,重建生理前突,手术切口小、美观、出血少、创伤反应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推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推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椎弓根钉治疗50例腰椎骨折,随访、总结、分析手术疗效。结果 50例患者术后随访6~40个月,X线片显示在受伤的椎体内植骨已经融合,脊柱生理弯曲恢复良好,椎体前缘被压缩大部分恢复。术后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及感染,术后伤口全部愈合良好,术后1年去除内固定时未出现断钉、断棒及椎弓根钉拔出,疗效满意。结论 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回顾34例胸腰椎骨折经后路减压椎弓根固定治疗临床病例,分析手术适应证、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术后复查X线椎体高度基本恢复,随访12~24月,均达到骨洼愈合。神经功能恢复:A级1例双下肢肌力无明显恢复;B级2例1例恢复至C级,1例恢复至D级;余肌力恢复正常。椎弓根钉偏出椎体1例,断钉3例,椎体后凸畸形愈合2例。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创伤小、减压彻底、固定可靠的优点,但由于椎体中轴破坏远期可发生后凸畸形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张挺 《中国医药科学》2011,(20):184+186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特点,探讨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13例患者术中手术均获成功。影像学检查表明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复位良好,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现象,未见骨折内固定节段不稳征象。结论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后路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刮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优化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后路伤椎置钉组30例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30例,分别进行后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及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治疗前及随访末期进行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随访期间比较术后矫正率、后凸Cobb角、术后椎管面积改善值、远期丢失率、椎管占位情况、内因定失败率。结果后路伤椎置钉内固定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术中出血量、凸Cobb角、术后矫正率、术后椎管面积改善值、远期丢失率、内固定失败率、椎管占位分别为(1245±221)ml比(873±145)ml,(10.4±6.7)°比(20.8±8.3)°,(97.6±1.8)%比(82.5±5.4)%,(44.3±2.3)%比(28.5±2.2)%.(1.4±1.1)%比(9.6±2.8)%,(4.1±1.1)%比(11.7±2.6)%,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伤椎置钉较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同定能提高胸腰椎骨折复位质址,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并利于矫正后凸畸形和维持矫正效果,且可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牢,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及脱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所收治的86例胸腰椎骨折及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路行椎管减压后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4~18个月,Frankel分级均有明显提高,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椎管狭窄程度及Cobb角均得到纠正。结论采用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脱位内固定牢靠,复位满意、融合率高,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46例.结果 3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个月,术后椎间隙高度及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提高1~3级.结论 经后路短节段的椎弓根钉系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