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通过后路腰椎管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间加横突间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加横突间植骨融合进行治疗。结果46例随访10~34个月,优37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3.2%。结论腰椎管彻底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早期牢固固定和植骨部位骨性融合是保证疗效的关键。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及椎间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滑脱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天明  蔺岗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9):613-614
目的探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7年8月—2009年8月,对32例60岁以上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双侧横突间植骨,或者椎间盘摘除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36个月,平均18个月。治疗效果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标准,本组优20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为90.63%.结论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用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双侧横突间植骨,或者椎间盘摘除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腰椎管减压、横突间或椎体间植骨脊柱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定患者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 1997年 3月~ 2 0 0 4年 2月 31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定患者经椎管减压、横突间或椎体间植骨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和X线表现。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2年 7个月 (6个月~ 5年 ) ,所有患者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临床疗效 :优 2 3例 ,良 5例 ,可 4例 ,优良率为 87.1%。 结论 :腰椎管减压、横突间或椎体间植骨脊柱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定的疗效肯定 ,且应把恢复该节段的稳定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减压与单侧椎体开槽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减压与单侧椎间开槽自体棘突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2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1±0.5)个月。优良率96.43%(27/28),融合优良率100%。结论腰椎后路减压与单侧椎体开槽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满意,是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对退变性下腰椎不稳并椎管狭窄症状节段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40例退变性下腰椎不稳症并椎管狭窄症、术前JOA评分10~15分,平均约11.6分患者,对退变性下腰椎不稳并腰椎管狭窄责任节段处行短节段钉棒固定,椎板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取减压产生骨粒进行椎体间植骨。结果全部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4~6个月后可见植骨灶骨融合征象,无螺钉断裂、松脱现象。患者腰痛、下肢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JOA评定结果:优24例,良14例,可2例,优良率为95.00%。结论对退变性下腰椎不稳并腰椎管狭窄责任节段处行短节段钉棒固定、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退变性下腰椎不稳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告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的患者行后路椎板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果86例患者随访6~48个月,所有椎体间植骨均融合,病情均获不同程度缓解,无其它远期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除能解决神经卡压、恢复椎间高度外,尚能提供椎体间永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毕群立  王少宏 《海南医学》2012,23(18):22-23
目的 分析单纯椎板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单纯椎板减压术+后外侧植骨融合术非内固定治疗(Ⅰ组)和单纯椎板减压术+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Ⅱ组).结果 Ⅰ组优良率为82.35%,Ⅱ组优良率为88.24%,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多于Ⅰ组患者,骨融合率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法对神经的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单纯椎板减压术+后外侧植骨融合术非内固定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一定要使用椎弓根固定.  相似文献   

8.
黄强  杨安礼 《上海医学》2008,31(5):362-363
腰椎管狭窄症是导致老年人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自脊柱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技术运用及发展以来,椎体固定及植骨融合均获得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并发症。现对我院2002年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46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行脊柱后路椎板减压、经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横突植骨融合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1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均行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 结果 经6~18个月的随访,优14例,良4例. 结论 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伴Ⅰ度滑脱经椎弓根钉系统及腰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退变性腰椎管单平面狭窄症伴Ⅰ度滑脱病例56例,患者平均年龄63.4岁,平均病程51个月。病变节段:L4-5,40例,L5-S1 16例。手术方式采用全椎板减压加植骨融合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功能采用北美脊柱外科协会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评定。结果本组3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4年,平均随访27个月。术后改善率为优26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8.6%。随访过程中3个月内植骨融合者29例(包括5例椎间植骨融合者),6个月内植骨融合4例,出现假关节2例,其中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结论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伴Ⅰ度滑脱,采用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短期内可保证脊柱融合,达到稳定脊柱、解除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王红旗 《中原医刊》2006,33(23):5-6
目的评价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价值及适应证选择。方法2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采用椎板广泛减压,椎体后外侧植骨融合和椎弓根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经4个月~6年(平均29个月)的随访。测算好转率(R IS),优良率84%。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占16%。评估植骨融合情况,融合22例,骨融合率88.9%。结论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和植骨融合保证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脊柱的稳定,提高了疗效。严格选择合适病例是内固定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椎弓根内固定在下腰椎失稳伴椎管狭窄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腰椎失稳伴椎管狭窄的手术要点及椎弓根内固定在手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总结2001年5月~2004年6月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关节融合、横突间植骨治疗的32例下腰椎失稳伴椎管狭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随访6个月-40个月,平均19.5个月,术后跛行改善者32例(100%),下肢肌力障碍恢复22例(68.7%),肌萎缩14例均有所恢复;28例感觉障碍者,完全恢复18例(64.3%),部分恢复6例(21.4%)。无明显恢复2例(7.1%)。结论:下腰椎失稳伴椎管狭窄可分别表现为结构性和动力性腰椎滑脱,椎弓根内固定对病人可起到使滑脱椎体复位、相邻椎体间稳定及椎间融合的作用,并可使摘除椎间盘后的相关间隙高度得到维持。充分解除神经受压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ENOR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跳跃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切开环形减压TENOR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36例。结果:术后所有病例随访1年~6年,平均16个月。损伤椎复位后椎体高度无丢失,无后凸畸形,Frankel分级获得1~3级以上的改善。结论: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严重影响腰椎的稳定性,需及时手术治疗,经后路切开环形减压TENOR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术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TENOR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腰椎跳跃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固定牢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李军  陈扬  徐勤 《广州医药》2012,43(6):29-31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减压椎弓根系统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_2011年1月,我院共行短节段减压椎弓根系统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3岁,术后随访。结果本组病人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疗效评估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腰痛评分标准评价,优22例,良9例,中5例,差0例,优良率为86.1%。结论后路短节段减压椎弓根系统固定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本文选择4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患者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其中退行性改变33例,脊柱侧弯4例,1-3度发现滑脱8例,病变节段主要为:2节节段狭窄患者共32例,其中腰4-骶1节段占21例,腰3-5节段占11例,3节节段狭窄患者13例,均为腰3骶1节段。对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定期进行术后随访。结果:在患者手术后的6-36个月对其进行随访,依据改良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来进行疗效判定(由北美脊柱外科学会制定),45例患者总的疗效优良率为88.89%。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情况。结论: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可以使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的减压比较彻底,值得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腰椎管扩大成形术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1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使用特制限深椎板骨刀后路切开椎管减压。43例单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仅行椎管扩大椎板关闭成形手术;38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减压椎板关闭成形加钉棒系统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减轻或消失,随诊73例,随访时间6月至6年,平均2年7月。回植关闭的椎板棘突愈合。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优良率87.7%。结论:该手术操作减压彻底,临床疗效满意,脊柱稳定性好,能有效地预防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脊柱侧凸(degenerativelumbarspinalstenosiswithscoliosis,DLSSS)手术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DLSSS患者15例。结果术后随访3~4年6个月(平均3年5个月),术后1年、3年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3%。结论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脊柱侧凸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张震 《西部医学》2011,23(8):1500-1501
目的观察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椎管狭窄合并双下肢全瘫或不全瘫患者进行经前路切开复位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椎管探查减压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复查X片及CT均复位满意,椎管减压彻底;随访时间最长两年,最短八个月,植骨均已融合,无断钉松动等并发症,脊髓及神经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牢固,减压彻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诊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4例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21例急诊应用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对照组23例择期应用伤椎椎弓根置钉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脊柱矢状位Cobb角度和椎管前后径,12个月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2个月时伤椎椎管前缘高度、脊柱矢状位Cobb角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椎椎管前后径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应用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可在短时间内解除脊髓和神经压迫,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确切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波  李泳 《中外医疗》2010,29(14):26-27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9年1月收治162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86例单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仅行椎管扩大椎板关闭成形手术;76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减压椎板关闭成形加钉棒系统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减轻或消失随诊146例随访时间6个月~6年平均2年7个月。回植关闭的椎板棘突愈合。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优良率87.7%。结论该手术操作减压彻底,临床疗效满意,脊柱稳定性好,能有效地预防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