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家蝇幼虫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家蝇幼虫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效果。方法针刺感染大肠杆菌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经研磨、离心、层析等步骤提取其抗菌肽,所提取的抗菌肽作用于肿瘤细胞K562、Daudi、109及T24,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作用效果。结果抗菌肽对4种肿瘤细胞的有效杀伤力M1均在85%以上。结论家蝇幼虫抗菌肽可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开发。  相似文献   

2.
杀毕净对家蝇成虫杀灭效果的实验室观察陕西省卫生防疫站(西安,710054)郭美丽,曹如峰,佘建军杀毕净是西安龙华制剂厂开发生产的新杀虫剂,主要由乙酞甲胺磷及适量顺式氯氰菊酯复配而成,价格低廉。为了解该药对家蝇成虫的防制效果,我们采用玻璃板药膜接触法进...  相似文献   

3.
家蝇幼虫抗菌肽对肿瘤细胞K562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K562细胞在昆虫抗菌肽作用下细胞表面的变化,探讨抗菌肽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方法用针刺对家蝇幼虫感染大肠杆菌,诱导其产生抗菌肽,然后提取该抗菌肽,作用于K562细胞。36 h后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细胞表面变化。结果K562细胞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孔洞。结论抗菌肽杀伤肿瘤细胞可以从细胞表面穿孔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家蝇抗菌肽及其基因的克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蝇抗菌肽是一类由结构基因编码的小分子肽类物质,是构成其自身防御体系的重要组分,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抑肿瘤细胞等生物活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中主要介绍家蝇抗菌肽的产生、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及其基因的克隆进展。  相似文献   

5.
家蝇抗菌肽对弓形虫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研究家蝇抗菌肽对弓形虫速殖子的抑制作用。方法对家蝇幼虫针刺感染细菌,诱导其产生抗菌肽,以离心法提取其血淋巴中所含的抗菌肽。结果家蝇血淋巴中抗菌肽有杀伤弓形虫速殖子的作用。结论提取的血淋巴中含有抑制弓形虫的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家蝇幼虫血淋巴中分离纯化具有抗弓形虫作用的抗菌肽.方法 通过损伤加感染的方法诱导家蝇幼虫大量表达抗菌肽,然后经过研磨、离心和层析等过程,将家蝇幼虫抗菌肽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和血细胞计数法筛选对弓形虫速殖子有抑制作用的抗菌肽.结果 经Resource S阳离子柱和Su-perdex G75凝胶柱层析后,筛选出2种对弓形虫速殖子有杀伤作用的抗菌肽.结论 家蝇幼虫血淋巴中存在抗弓形虫作用的抗菌肽,而且不止一种,但其效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蝇3龄幼虫抗菌肽对K562细胞膜的作用。方法通过针刺感染大肠埃希菌诱导家蝇3龄幼虫大量表达抗菌肽,然后经过研磨、离心、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家蝇3龄幼虫抗菌肽,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和光镜观察法筛选对K562有抑制作用的抗菌肽;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峰5、峰8处理K562细胞,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和生长曲线的变化;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膜形态的变化;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膜荧光素的渗漏;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损伤程度。结果低质量浓度(<50μg/ml)对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细胞整体形态变化不大,细胞荧光素渗漏较少[(18.95±0.05)~(22.49±0.68)],细胞损伤甚微;高质量浓度(≥50μg/ml)使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细胞形态变化逐渐增大,细胞荧光素渗漏较多[(62.77±4.08)~(70.81±0.18)],甚至大分子荧光素DextranFITC可以通过。结论家蝇3龄幼虫抗菌肽对K562细胞膜的作用存在质量浓度阈值,低质量浓度时可引起膜通透性增加,高质量浓度时可引起细胞膜严重损伤。家蝇幼虫抗菌肽可能通过直接杀伤作用抑制K562细胞生长,其作用机制首先是通过对膜作用,然后可能进一步对膜作用从而使膜上孔洞不断扩大或者进入细胞后经过其他途径抑制K562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8.
国果  吴建伟  付萍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0):1318-1320
目的探讨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的抗菌机制。方法利用透射电镜、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流式细胞仪等技术初步探索了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对大肠埃希菌作用机理。结果经20、40及80μg/mL抗菌肽作用后,大肠埃希菌液的A570值分别增加了0.170、0.032、-0.030,对照组增加了0.363;菌体外胞内酶含量各组分别增加0.148、0.230、0.324,对照组无变化;电镜观察显示抗菌肽可使菌体皱缩,细胞内容物外泄;SDS-PAGE检测发现,作用后菌体的某些蛋白条带浓度降低或消失,有新的条带出现;流式细胞仪显示抗菌肽作用后处于细胞周期中复制期(R期)的细菌量只占总数的11.89%,而对照组占45.25%,比实验组高33%。结论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可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菌某些蛋白的合成等发挥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国果  吴建伟  付萍  张勇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0):1288-1289
目的 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进行分子鉴定。方法 对纯化所得的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肽指纹图谱方法进行分子鉴定。结果 SDS-PAGE结果表明,纯化得到的2个抗菌组分,主要成分的分子量在14.157 kDa左右,另一组分的分子量为7.579 kDa,但蛋白含量明显低于上一组分;分别将这2个抗菌肽分子命名为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Ⅰ和抗菌肽Ⅱ,抗菌肽Ⅰ经肽指纹图谱分析,精确分子量为14.264 kDa,其与溶菌酶序列有一定同源性,序列覆盖率为20%,但两者生物学特性不同,推测为不同蛋白质。结论 从家蝇幼虫分泌物中分离得到的抗菌肽与溶菌酶有一定同源性,但生物学特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选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腹腔注射)5、10、20mg/kg组,每天1次,7d后处死小鼠,测量体重、胸腺/体重比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刀豆蛋白A诱导小鼠脾T淋巴细胞转化率、碳粒廓清能力及半数溶血值.结果 10、20mg/kg抗菌肽组小鼠脾脏指数分别为(7.41±0.93)和(7.56±1.05),胸腺指数分别为(3.80±0.69)和(3.51±1.02),巨噬细胞吞噬率为(38.81±7.88)%和(40.16±9.74)%,脾脏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为(268.60±36.64)、(270.48±54.62)U/g,脾T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为(0.31±0.11)%和(0.32±0.0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抗菌肽组小鼠体重及血清半数溶血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对小鼠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家蝇幼虫血淋巴中分离纯化出有抗弓形虫作用的抗菌肽,观察其对弓形虫速殖子DNA的损伤作用。方法通过损伤加感染的方法诱导家蝇幼虫大量表达抗菌肽,然后经过研磨、离心和层析等过程,分离纯化并筛选出抗弓形虫作用的抗菌肽,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其对弓形虫速殖子DNA含量的影响。结果通过DNA含量直方图可以看出,实验组的速殖子数少于对照组,且两组分布参数存在较明显差异。正常的弓形虫速殖子处于M1期的较M2期的少,抗菌肽组则相反,处于M1期的较M2期的多,且M1峰值明显前移。结论家蝇幼虫血淋巴中存在抗弓形虫作用的抗菌肽,其可通过抑制弓形虫DNA的合成杀伤弓形虫。  相似文献   

12.
家蝇幼虫中与抗菌功能相关的蛋白和多肽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家蝇幼虫体内与抗菌功能相关的蛋白和多肽。方法 对家蝇 3龄幼虫进行针刺、带菌针刺、热激、超声 4种处理 ,于处理后 6、16、2 4、4 8、6 5h分别收集提取耐热水溶蛋白 ,比浊法测定抗菌活性 ,经逐步回归分析确定抗菌相关蛋白和多肽。结果  4种处理均能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物质 ,其中表观分子量为 2 0kDa、2 2kDa的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均有抗菌作用 ,13kDa、16kDa、2 6kDa蛋白只对上述两种菌中的一种有作用 ,37kDa、4 4kDa的蛋白对抗菌作用具有显著负贡献。结论 家蝇幼虫经过诱导后 ,会有多种与抗菌活性相关的蛋白和多肽开始表达或加强表达 ,它们彼此合作 ,共同建立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凝胶层析法分离家蝇幼虫血淋巴中抗真菌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拟建立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血淋巴中的抗真菌肽的凝胶分离方法。方法取Ⅲ龄家蝇幼虫,以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作为诱导源,采用针刺法诱导24 h后取血淋巴,加热后分别用凝胶层析和固相萃取分离活性片段,进一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SDS-PAGE比较凝胶层析和固相萃取分离活性组分的区别和分离效果,采用平板滤纸片法检测抗真菌活力。结果免疫血淋巴经凝胶层析得到1个对真菌有抑制作用的组分,其活性比免疫血淋巴经固相萃取得到的1个抗菌组分稳定;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经凝胶层析分离后的活性组分杂蛋白较少,相对分子质量均在14.4×103以下,而经固相萃取的活性组分杂蛋白较多,泳道中有较多大于14.4×103的片段。结论家蝇幼虫经诱导后可产生抗真菌多肽,凝胶层析法能较好地分离该抗真菌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家蝇自然种群对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及其在实验室环境下抗性自然衰减的变化趋势,为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野外采集的家蝇自然种群在实验室进行正常饲养.用点滴法测定其不同世代(F1~F21代)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敌敌畏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 该家蝇种群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敌敌畏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抗性系数分别为21.52,43.33,28.42,在实验室环境条件下饲养21代,抗性系数分别为10.22,11.67,4.03,抗性水平有不同程度衰减,但仍未恢复到敏感水平.结论 该家蝇种群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敌敌畏的抗药性衰减缓慢.对不同种类杀虫剂抗性的稳定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昆虫抗菌肽对人淋巴瘤细胞杀伤作用及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对人淋巴瘤细胞Daudi有抑制或杀伤作用的昆虫抗菌肽。方法 针刺感染大肠埃希菌以诱导昆虫(家蝇幼虫、成虫、蛹)产生抗菌肽,再经研磨、离心、层析等步骤提取其血淋巴中抗菌肽。将所提取的抗菌肽作用于肿瘤细胞Daudi,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作用效果。结果 3种抗菌肽对肿瘤细胞Daudi均有杀伤力,家蝇成虫的荧光吸收率为97.86%,幼虫为85.45%。以家蝇成虫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 家蝇成虫抗菌肽可作为潜在的抗人淋巴肿瘤药物开发。  相似文献   

16.
诱导家蝇幼虫抗菌蛋白的提取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提取家蝇幼虫抗菌蛋白抑菌活性,并观察两种诱导源所诱导家蝇幼虫血淋巴中抗菌蛋白产生的动力学变化。方法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诱导家蝇幼虫,在诱导后12,24,36,48,60h收集家蝇幼虫,80℃热水处死,分别用血淋巴、组织匀浆提取抗菌蛋白后进行抗菌活性的测定。结果 用组织匀浆提取的抗菌蛋白抑菌效果明显好于血淋巴;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物质达最大活性时间分别为诱导后48,36h。结论 用组织匀浆提取家蝇幼虫抗菌蛋白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诱导后36~48h的抗菌蛋白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蝇蛆壳聚糖(HMC)对过氧化氧(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H2 O2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采用不同剂量HMC预培养,通过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法和放免法检测细胞培养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结果中、高剂量HMC组细胞存活率A值分别为(0.714 0±0.059 5)、(0.811 9±0.059 7),均高于H2O2损伤组(0.5972±0.042 2) (P <0.01);低、中、高剂量HMC组细胞SOD活性分别为(14.76±1.59)、(16.99±1.69)、( 19.22±2.31) NU/mL,明显高于H2O2损伤组(P<0.05,P<0.01);低、中、高剂量HMC组细胞MDA含量分别为(10.11 +1.91)、(8.23±1.64)、(6.74±1.26) nmol/L,明显低于H2 O2损伤组(P<0.01);各剂量HMC组细胞NO水平明显高于H2 O2损伤组,而ET含量则明显低于H2 O2损伤组(P<0.01).结论HMC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细胞NO释放、增加ET水平、维护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及增强其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四川省地震灾区家蝇抗药性水平,与非地震灾区家蝇抗药性水平和既往资料及实验室敏感品系进行比较,总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方法采集北川(安昌镇)、汶川(映秀镇)、绵竹及康定的野外家蝇带回饲养室饲养1~2代后进行点滴法抗药性水平测定。结果地震灾区家蝇对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抗药性水平均维持在高抗性,与成都、广元2007年的水平相当或略高,但明显高于非地震灾区家蝇的抗药性水平。结论家蝇抗药性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特殊情况下的大量使用杀虫剂对抗药性的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家蝇蛹抗菌肽对肿瘤细胞膜破坏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4种肿瘤细胞在家蝇蛹抗菌肽作用下细胞表面的变化,探讨抗菌肽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方法用针刺对家蝇幼虫感染大肠埃希菌,诱导其产生抗菌肽,然后至蛹期提取该抗菌肽并作用于4种肿瘤细胞(人髓样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淋巴瘤细胞株Daudi;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人膀胱癌细胞株T24)。36 h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细胞表面变化。结果4种肿瘤细胞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创伤,且大部分创伤为孔洞型。结论抗菌肽杀伤肿瘤细胞可能是从细胞表面穿孔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