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儿科1999—2004年本病患儿8例,男5例,女3例。年龄在3—14h,平均年龄2.12h,均为早产儿,低体重儿(胎龄30~36周)(1600—2500g)。8例均有血气分析,PH值及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以及连续动态拍片观察的资料。回顾分析临床X线表现,有利于对本病的更进一步的理解提高。  相似文献   

2.
3.
4.
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肺泡、肺泡壁和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蛋白样透明膜的病变为其特征性而命名,主要发生于早产儿,在早产儿死亡原因中占首位[1]。病例报告例1,男,生后1h,孕32周自然产道分娩,出生后哭声大,脐绕颈一周,无窒息。未用任何药物,无遗传和感染病史,未开始吮奶,亦无大便,生后20min出现呻吟,进行性呼吸困难40min后就诊。查体:低体重儿,体重2.2kg,阿氏评分不祥,T:36.5℃,P:40次/min,R:60次/min,双肺叩浊,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心率140次/min,律齐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 2 4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 :本组 2 4例中 2例肺野可显示网格及斑点状密度增高阴影 ,2 1例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 ,1例仅表现肺纹理增强。其中 16例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本组合并肺出血 6例 ,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 5例 ,并发气胸 1例。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方法。胸部照片显示肺野透光度减低、“白肺”及空气支气管征 ,结合临床 ,可作出较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特发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现收集我院近几年来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0例患儿作X线分析,以供日常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附9例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肺透明膜病的X线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又称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NRDS),是新生儿呼吸系统的重症疾病。其发病早、变化快,且易误诊、漏诊,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主要死因之一。笔者搜集2004年3月至2006年7月确诊为HMD的完整资料15例,并对患儿的临床、X线表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由于其发病早、变化快,早期容易误诊,诊断或治疗不当极易导致死亡,是新生儿的主要死因之一,其比率高达43%[1],笔者搜集2006年6月~2011年5月确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与病理对照研究,提高对该病X线征象的认识。方法:9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均摄胸部正位及水平侧位X线片,井将其表现与尸检病理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轻度2例,X线主要表现为两肺内中带有小颗粒和/或网状小结节影;中度3例,X线主要表现为细小颗粒状或网状小结节状影逐渐融合呈斑片状影;重度4例,两肺大片实变呈“白肺”状。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有其特征性,正确认识该病X线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并发症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其并发症的影像表现,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方法根据X线诊断标准及分级回顾性分析了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87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表现。结果本组87例中,Ⅰ级11例,Ⅱ级2 7例,Ⅲ级31例,Ⅳ级18例。其各种并发症如下动脉导管开放38例,肺出血2 9例,肺炎14例,气漏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6例,颅内出血5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3例。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并发症的影像表现多种多样,支气管充气征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最可靠的影像表现,结合临床大都可以作出肯定诊断。X线、B超等影像检查的常规、动态观察能及时发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分类决策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算法构建胸片鉴别新生儿透明膜病及湿肺病的诊断模型,探讨多种临床及影像因素对肺透明膜病及湿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为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经过临床及影像证实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3例、湿肺病48例。分别提取和上述两种疾病有关的6个临床指标和7个影像学指标作为CART预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湿肺病的变量。用CART建立两者鉴别诊断的分类决策模型,并通过交互验证方法计算该模型的诊断可靠性。同时比较高年资医师与CART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建立的CART诊断模型共有九条诊断路径,能够比较可靠区分新生儿肺透明病及湿肺病;模型揭示对区分两者最具价值的X线征象是:支气管气像、孕周、毛玻璃样改变和水平裂的出现。另外,统计分析显示,CART模型和高年资医师对两种疾病诊断的一致性分别是中度一致(湿肺病,Kappa值为0.553)和较高度一致(肺透明膜病,Kappa值为0.628)。结论分类决策树算法可以应用于新生儿的肺透明病及湿肺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的计算机X线摄影(CR)表现、分级与临床多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经临床证实HMD198例患儿的X线表现及临床资料,根据其X线表现将其分为不同等级,比较X线等级与临床多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98例中首次胸片正常5例,x线征象有:①肺野透亮度减低;②网粒状、结节状影,融合呈“白肺”;③支气管充气征;④心缘膈面模糊;⑤小泡状透亮影与气胸征、纵隔气肿征。按胸部X线表现最严重时分Ⅰ级91例,Ⅱ级52例,Ⅲ级37例,Ⅳ级18例。有并发症129例,其中〉12种并发症63例。死亡43例。出生体重、胎龄、宫内缺氧,出生窒息、32种并发症、死亡率各与X线分级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在现有分级中,可将首次检查为正常胸片归为0分级:胸部CR检查对HMD诊治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8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 本组80例中25例表现为肺野呈细网格状改变及弥散颗粒状阴影,40例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肺野透光度明显下降,心缘及膈面模糊;15例表现为“白肺”;其中合并肺炎20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0例,并发肺出血15例,并发气胸5例。结论 普通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可靠方法,也是可用于考虑这些病人的临床状况并需立刻做出诊断的手段之一。支气管充气征是本病具有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胸部X线表现和固尔苏治疗后X线征象的动态变化。方法对2例经临床和X线确诊并使用固尔苏治疗后痊愈的HM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均摄一系列床旁胸部X线片。首次X线显示例1为两侧“白肺”及空气支气管征;例2为弥漫性网状、细颗粒状及斑片状影,肺野透亮度低、呈磨玻璃状,两下肺有支气管充气征。使用固尔苏治疗后,例1次日一侧肺恢复正常,5日后两侧肺均恢复正常。例2次日两侧肺恢复正常。结论支气管充气征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典型的X线特征。固尔苏治疗前后系列胸部X线检查可及时观察肺内病变治疗后转归过程,对临床治疗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in an infant with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is usually a serious complication.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role of chest radiography in these infants, a double-blind study comparing patients with both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and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and matched controls was undertaken. Three pediatric radiologists acted as observers. In no instance were they more reliable than chance in predicting the presence of a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Analysis according to various clinical criteria (e.g., severity of illness, PAO2) also failed to show any subgroup in which the observers were accurate. From these data it is concluded that chest radiography does no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in infants with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总结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2004年1月~2006年6月共手术治疗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72例,男性45例,女性27例;年龄2个月~1岁,平均(7.3±2.8)月,体重3.5~9.2kg,平均(6.2±3.6)kg。术前肺动脉收缩压为47.4~89.2mmHg,平均(64.3±7.6)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81%~98%。结果:手术死亡3例(4.17%)。主要并发症有肺动脉高压危象、低心输出量综合症、肺不张、张力性气胸、呼吸机相关肺炎、血源性感染,呼吸衰竭等。死亡原因: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低心输出量综合症1例。术后SaO287%~98%。随访6个月~2年,无晚期死亡,余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低心输出量综合症是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早期手术及搞好围术期的处理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