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急性肺栓塞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与CT肺动脉造影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双能CT扫描肺灌注缺损类型与CT肺动脉造影(CTPA)中肺动脉充盈缺损类型的关系.方法 2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应用双源CT先行CTPA,然后用双能扫描模式行肺灌注扫描,将CTPA上所示段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形态与CT肺灌注图像的肺灌注缺损相对照.结果 当段、亚段肺动脉肺栓塞充盈缺损为完全型时,相应的肺灌注图像主要是肺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分别占83%、62%.而当充盈缺损为部分或中央型充盈缺损时,肺灌注图像以部分型灌注缺损或无灌注缺损为主,3个肺段区肺灌注图像显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异常.结论 CT肺灌注缺损与CTPA上肺动脉充盈缺损不能一一对应,两者联合起来将会为急性肺栓塞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成像在肺动脉栓塞(PE)中的定性定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7月至11月临床怀疑肺栓塞的29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描,重建得到常规及光谱图像(最佳单能量图、碘密度图及有效原子序数图),基于临床最终确诊结果,比较各个图像中肺动脉栓子分布的差异,同时分析肺灌注缺损区域与相应正常肺实质区域的碘浓度值差异以及有效原子序数值差异。结果分析经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PE阳性的63例患者图像,发现光谱CT图像的诊断效能较常规CTPA图像要高,碘密度图及有效原子序数图的检出率也较常规CTPA图有优势(P<0.05)。从碘浓度值及有效原子序数值来看,灌注缺损区域与相应正常肺实质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并分别以0.66mg/mL、8.91为阈值来区分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1和0.992。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成像能够提高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尤其是亚段及其以下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3.
Zhang L  Lü L  Wu HW  Zhang H  Zhang JW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5):3201-3204
目的 观察急性肺栓塞(PE)患者抗凝治疗前后肺动脉充盈缺损形态和肺实质灌注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上海仁济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3例急性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应用宝石CT(GE Discovery 750 HD CT)动态观察动脉血栓形成部位、范围、形态,通过冠状位、矢状位、轴位观察灌注缺损,并和肺动脉期成像对照.原始数据采用能量成像系统和CT增强软件处理.结果 23例VTE患者中,14例经宝石CT证实PE,抗凝治疗前,相应肺实质灌注缺损区域的碘含量值(-1.09±2.95)mg/ml,灌注正常区碘含量值(1.67±0.93)mg/ml,两者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P<0.05).抗凝治疗3个月后CT复查原肺实质灌注缺损区域的碘含量值(1.21±0.34)mg/ml,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t=1.34,P<0.05);PE患者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区的碘含量值与肺栓塞临床可能性评分值呈负相关(r =0.78,P<0.05),肺实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肺栓塞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宝石CT能量成像技术可以分析分离的造影剂碘物质在肺实质的分布,有助于定量评价肺动脉栓塞后肺实质血流灌注的变化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应用GE宝石能谱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12月我院临床疑似PE并行能谱CT检查的患者120例,以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PE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处理获取CTPA图像及肺组织碘基物质图像。根据CTPA图像观察栓子分布情况并进行类型,于碘基图中测定栓塞区与与对侧正常区相比碘含量值。结果 120例临床可疑PE患者,经能谱CTPA证实为阳性57例,共发现289个栓子,其中完全型栓子172个,不完全型117个(包括中心型17个、偏心型86个、附壁型14个)。完全型栓子、中心型及偏心型栓子栓塞区碘基值均明显低于对照区(P<0.05);附壁型栓子碘基值在栓塞区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完全型栓子灌注减低区检出率明显高于不完全型栓子(P<0.05)。结论宝石能谱CT能够显示肺组织血流灌注异常改变,对PE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能谱CT的能谱成像和分析功能对肺部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其中肺鳞状细胞癌13例,肺腺癌9例,肺类癌1例,结核球6例,炎性假瘤1例,肺动静脉瘘1例(具有典型的CT表现),均采用宝石能谱CT的能谱成像模式扫描,获得动脉期、静脉期的70keV单能量图像和碘基图像,利用单能量图像的能谱分析功能,观察不同肺部占位性病变在单能量图像获得的能谱衰减曲线异同以及不同物质的含量,并比较不同占位性病灶间碘基值、水基值及病灶在不同keV下的CT值及斜率的差异,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应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别对比良恶性肺占位病变组间不同单能量下CT值、能谱曲线斜率、碘含量与水含量的差异。在动脉期、静脉期两期中良性肺占位病变与恶性肺占位病变组间不同单能量下CT值比较显示,单能量越低时CT值差别越大,在40keV时,其CT值差别最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动脉期和静脉期两期碘基图像上良性肺占位病变组的碘浓度均低于恶性肺占位病变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水基值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动脉期及静脉期中良性肺占位能谱曲线斜率明显低于恶性肺占位的斜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组与肺腺癌组CT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动脉期及静脉期肺鳞癌组能谱曲线的斜率均高于肺腺癌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通过CT能谱成像的单能量图像、碘基图像和碘物质定量分析,可以反映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血供特点及增强幅度,有助于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肺栓塞的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影像学特点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患者行CTPA检查,并对确诊存在肺栓塞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析,测定每例患者的Mastora肺动脉栓塞指数及栓塞肺组织灌注缺损指数,比较不同证候患者Mastora肺动脉栓塞指数及栓塞肺组织缺损分数的差异。结果:(1)碘基物质图可显示栓塞肺组织的灌注减低程度,具有与CTPA相当的诊断肺栓塞能力,二者相互结合可提高肺栓塞诊断的准确性;(2)气虚痰瘀阻络证和气虚痰热瘀阻证肺栓塞患者的栓塞肺动脉数量较少,栓塞肺组织灌注减低程度较轻。气虚血瘀证患者栓塞肺动脉数量较多,栓塞肺组织灌注程度较重。阳气暴脱证患者栓塞肺动脉数量最多,栓塞肺组织灌注程度最重,临床症状以右心功能不全为主,病情危急。结论:碘基物质图与CTPA在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上具有高度一致性;肺栓塞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的肺动脉栓塞指数和灌注缺损指数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使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检查的2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DEPI)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肺叶基础上,DEPI与CTPA检出血管栓塞的符合率为96.30%;在肺段的基础上,DEPI与CTPA检出血管栓塞的符合率为90.57%。当段、亚段肺动脉栓塞充盈缺损完全时,DEPI表现为肺段或亚段分布灌注缺损,当部分充盈缺损时,DEPI以灌注降低为主,少数表现为无灌注缺损;利用DEPI诊断PE的敏感性96.30%(52/54),特异性100%。结论 DEPI表现与CTPA肺动脉栓塞程度、部位有关,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肺动脉栓塞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640层宽体CT肺血管减影成像(DSCTPA)碘灌注分布图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朝阳市中心医院临床怀疑肺栓塞的患者共64例,所有患者均先进行CT平扫,后立即行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检查,并将所得的平扫图像和CTPA图像加载到Sure-Subtraction Lung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到两组视图模式图像:Tissue模式:碘分布融合肺动脉血管像(CTPA+碘图),Vessels模式:减影后肺动脉血管图像(CTPA+血管像)。由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2组模式图像和CTPA图像进行诊断分析。肺动脉血管按肺动脉主干、叶、段、亚段及以下进行分类,分别记录各患者栓子的位置与数目。研究图像显示方法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 64例患者中,经CTPA检查后诊断有30例患者存在肺动脉栓塞,按标准测得的栓子共计223个,其中栓塞位于主干28个,叶肺动脉76个,段肺动脉83个,亚段及以下36个。CTPA图像、CTPA+碘图、CTPA+血管像3组显示肺动脉栓塞栓子总数的灵敏度为83.9%/91.9%/87....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DEPI)与CT肺动脉造影(CTPA)这两种方法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和实际应用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3例,应用双源CT先行CT肺动脉造影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再行双能扫描模式,行肺灌注影像扫描,将CT肺动脉造影上所示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形态及类型与CT肺灌注图像的肺灌注缺损形态与类型相对比研究.结果 该研究共计28个肺叶,62个段肺内栓子存在.在左右肺动脉栓塞中,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在部分栓塞和完全栓塞中检出率100.00%;在叶肺动脉栓塞中,检出率分别为90.00%和100.00%;在段肺动脉栓塞中,检出率分别为90.24%和95.24%;亚段肺栓塞中,检出率分别为69.23%和81.82%.可见当部分充盈缺损时,肺灌注图像以不均匀灌注缺损为主,相反CT肺动脉造影未见异常,而4个肺段区显示灌注缺损.结论 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与CT肺动脉造影上部位、肺动脉栓塞程度有关,两者相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应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程度及右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双源CT检查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比较CTPA和DEPI诊断急性肺栓塞的诊断符合率及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肺栓塞的栓塞分数、灌注缺损分数、右、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RV/LV)。结果 60例患者中,纳入分析的肺段及肺段动脉共有602个。CTPA和DEPI对496个肺段的栓塞程度诊断一致,42个部分栓塞无灌注损伤;非严重组的栓塞分数、灌注缺损分数、RV/LV显著低于严重的栓塞分数、灌注缺损分数、RV/LV(P0.05)。结论 DSCT检查可清楚显示急性肺栓塞的影像学特点,DEPI可很好地反映肺血管灌注状态,在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程度及右心功能有一定的可行性,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双源计算机体层摄影(DS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PE),探讨栓塞部位及形态与双能量肺灌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怀疑PE,行DSCT 双能量肺灌注成像患者120 例。①分析PE部位及分型;②分析PE 部位及分型与双能量肺灌注灌注缺损类型的比较;③分析纵隔窗肺动脉增强图像与肺灌注图像诊断PE的吻合性,以及肺灌注图像与肺窗图像诊断PE 肺内灌注改变的吻合性。结果①从PE 发生部位分析,右侧PE 的比例高于左侧肺动脉,肺叶动脉较左、右肺动脉干多,双下肺动脉较双上肺动脉多;从形态上分析,以中心型和完全闭塞型居多,附壁型次之,不规则型及马鞍型较少;②在不同类型的肺动脉干PE中,完全型易发生于全肺或肺叶灌注缺损,附壁型或中心型常出现肺叶或段灌注缺损;若PE 发生在肺叶或肺段,则完全型多出现肺叶或段灌注缺损,而附壁型或中心型多出现肺段或亚段灌注缺损或无灌注缺损;若PE发生在亚段,则多见亚段灌注缺损或无灌注缺损;③纵隔窗肺动脉增强图像与肺灌注图像诊断PE 的吻合性好,肺灌注图像与肺窗图像诊断PE肺内灌注改变的吻合性差。结论肺灌注成像与PE 部位及形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DSCT 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能协助诊断P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怀疑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行双源CT进行双能量扫描,所得数据采用Dua1Energy软件处理得到肺灌注图像,同时得到肺动脉cTA图像,将肺组织灌注状态按肺叶、肺段、肺亚段与cTA上所示肺动脉栓塞进行记录,对比分析肺灌注与肺动脉栓塞之间的关系。结果CTA共检出21个肺叶、47个肺段、37个亚段内有血栓存在。DEPI检出肺叶灌注稀疏或缺失20个,符合率为95.2%;肺段灌注稀疏或缺失42个,符合率为89.4%:亚段灌注稀疏或缺失33个,符合率89.2%。当肺段、亚段动脉栓塞完全栓塞时,相应DEPI的灌注缺失主要是以肺段或亚段分布:当肺动脉部分栓塞时,DEPI以灌注稀疏为主,少数表现为无灌注缺失;7个肺段区显示灌注缺失,而CTPA未见到血栓。结论DEPI能够显示肺动脉栓塞导致肺血流改变的肺灌注异常,与CTPA联合起来有助于提高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张杰  任奎 《中原医刊》2011,(18):39-4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诊断肺栓塞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6例MSCTPA检查的肺栓塞患者分别行1.25mm层厚横断面及MPR重建,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记录显示清楚的叶、段、亚段及第5级肺动脉内有无栓子。结果右肺动脉干单发栓子1例,肺动脉干、叶、段多发栓子9例,肺动脉干、叶、段、亚段多发栓子4例,叶、段肺动脉多发栓子11例,叶、段、亚段肺动脉多发栓予4例,仅肺段动脉多发栓子2例,段、亚段肺动脉多发栓子3例,段、亚段、5级肺动脉多发栓子1例,仅亚段肺动脉多发栓子1例。结论16层螺旋CT明显地提高了肺小血管和血管内栓子的显示率,特别是对下肺动脉较粗亚段及第5级肺动脉栓子的显示更确切,但在诊断中应注意与原发性肺动脉肿瘤等其他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第2代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Flash模式)肺动脉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行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肺动脉成像并诊断肺栓塞患者的影像资料,总结肺栓塞的直接、间接征象及分型。结果19例肺栓塞共显示肺动脉1614支,发现栓子381支,栓塞发生率为23.6%。381支栓子中累及肺动脉主干1支,左右肺动脉干7支,叶肺动脉16支,段肺动脉83支,亚段肺动脉274支。直接征象为肺动脉管腔内的充盈缺损,其中中心型113支(占29.7%),偏心型24支(占6.3%),混合型8支(占2.1%),闭塞型236支(占61.9%)。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1例,肺梗死2例,肺动脉高压1例,胸腔积液7例。结论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肺动脉成像简单、快捷、安全、无创,可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子,对诊断肺栓塞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双源双能CT在周围型肺阻塞(P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01~2018.01间收治94的疑似PE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其均行flash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扫描图像在后处理工作站中进行LungPBV及LungVessels处理,观察CTPA、CTPA+LungPBV、CTPA+LungVessels对全部栓子的检出效果,并计算LungPBV、LungVessels与CTPA在周围型PE诊断中的一致性。结果分析94例研究对象CTPA、LunPBV、LungVessels图像,并结合其临床症状共确诊32例患者为周围型PE,检出率为34.04%,分析32例周围型PE患者1920支血管,发现172支栓塞肺动脉,其中55支为段动脉、89支为亚段动脉,28支为亚段以下动脉;单纯CTPA共检出152支(88.37%)栓塞肺动脉,CTPA+LungPBV共检出162支(94.19%),CTPA+LungVessels共检出167支(97.09%);LungPBV检查与CTPA在诊断PE中的一致性为84.74%;LungVessels检查与CTPA在诊断PE中的一致性为80.23%。结论LungPBV能有效显示肺组织血流灌注情况,LungVessels可通过碘含量有效显示肺动脉栓子,LungPBV与Lung Vessels软件结合CTPA均能有效提高周围型肺栓塞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结缔组织病(CTD)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杭州邵逸夫医院及宁波市第一医院CTD合并肺栓塞1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 结果 13例CTD患者中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干燥综合征3例;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抗磷脂综合征1例;风湿性多肌痛1例。13例患者中出现呼吸困难9例,胸痛6例,咯血与发热均为4例。5例患者有下肢浮肿,其中2例为单侧下肢浮肿。11例患者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其中1例为肺动脉主干充盈缺损,2例为叶及以下肺动脉充盈缺损,其他8例患者为段及以下肺动脉充盈缺损。5例患者行放射性核素肺通气/血流灌注(V/Q)检查,均表现为段及以下放射性稀疏缺损区与肺通气显像不匹配。除肺血管病变,13例患者中有12例存在其他肺部影像学改变,其中渗出表现5例,纤维条索灶4例,支气管扩张4例,间质性改变2例,胸腔积液或胸膜增厚6例。13例患者均进行了经胸心脏彩超检查,其中6例出现轻到重度肺动脉高压。12例患者进行了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发现5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存在浅静脉血栓形成。13例患者均接受了抗凝治疗,30天全因死亡率为0。 结论 CTD患者出现新发呼吸困难等症状或胸部影像改变需警惕肺栓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MSCTPA)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MSCTPA检查,采用VR、MIP、MPR等多种后处理方法,分析所获得的影像资料,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经临床随访确诊肺栓塞26例;运用MSCTPA检出26例累及195支肺动脉,其中肺动脉主干0支,左、右肺动脉主干15支,叶肺动脉52支,肺段动脉82支,亚肺段动脉46支。195支肺动脉病变中表现为中心性充盈缺损为68支,占34.87%;偏心性充盈缺损为49支,占25.13%;混合型37支,占18.97%;完全梗阻性充盈缺损为41支,占21.03%。漏诊0例,误诊0例,诊断准确率达到100%。MSCTPA能全面地显示栓子的形态、位置、范围。结论:MSCTPA能准确的显示肺动脉栓塞及相关病变的影像表现,可成为肺动脉栓塞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评价肺动脉栓塞CTA表现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动脉栓塞36例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或e-Speed电子束CT行常规扫描及CTA,横轴位图像和多种后处理技术观察肺动脉改变及相关征象.结果 36例共2 070支肺动脉纳入分析,748支显示了栓塞,占36.1%.216支肺叶动脉中,75支显示了栓塞(34.7%),720支肺段动脉中,319支显示了栓塞(44.3%),1 134支亚段肺动脉中,354支显示了栓塞(31.2%).根据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危重组和非危重组.危重组15例,肺动脉栓塞指数为(56.7 4±11.3)%,中央肺动脉受累39支(43.3%),右心室最大短轴和左心室最大短轴比(RV:LV比)为(1.46±0.62).非危重组21例,肺动脉栓塞指数为(27.4±9.6)%,中央肺动脉受累36支(28.6%),RV:LV比为(1.06±0.35),两组指标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直观地显示有无肺动脉栓塞、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肺动脉栓塞指数>40%可作为诊断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