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噪声作业工人368例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噪声对相关作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轴承制造企业接触噪声作业工人368名和对照组298名进行健康检查,测定计算每组的语频、高频听力损伤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噪声接触组高频听力操作,神经衰弱,语频听损、心电图异常和高血压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对听觉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和观察噪声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卫生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五金厂噪声作业人员205人为观察组,选择同厂非噪声作业人员214人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血压和听力检查,同时测量工作场所噪声强度。结果噪声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率、高血压患病率、听力异常率分别为11.2%、13.6%、15.6%,与对照组3.7%、2.3%、0%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长期接触噪声不仅损伤听力,同时还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纺织行业噪声对该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25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接触组)与225名非噪声作业人员(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可有类神经症,其中耳鸣(P〈0.01)和记忆力下降(P〈0.05)主诉率较对照组高。(2)接触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5)。(3)接触组高频、语频听损的检出率也较对照组高(P〈0.01)。而且在接触组中1年~工龄组与5年~工龄组的高频听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1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的高频听损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纺织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觉、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产性噪声对不同工龄从业者听力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接触噪声工人414人,对接触者进行常规检查,听力损失测定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工龄〈5年组、5年-组,〉15年组听力中度损伤和听力重度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4.8%1、0.2%、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年组、5年-组,〉15年组,血压高的发生率分别为10%1、6.7%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5组心电图异常率28.7%,5组〈和〉15组分别是19.6%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触噪声对听力和心血管系统有不良影响,工龄越长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的动态变化,为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单位对某企业接触噪声作业且工作岗位相对固定的工人2008—2012年的纯音听力检查结果,并对听力损害与工龄、年份、工种(车间)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效调查1929人次,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1.51%(222)显著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8.09%(156)有统计学意义(χ^2=12.78,P〈0.01);2008年与2012年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份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组在6年与9年比较时,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种(车间)不同听力损失有差异,综合车间、工艺车间LAeq8h(8h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暴露水平高的岗位,听力损伤程度大于噪声暴露水平低的岗位。结论噪声暴露时间越长、暴露水平(剂量)越高,听力损伤率越高,且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语频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某五金厂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某厂噪声作业工人391人及对照组215人进行血压测定,心电图检查。结果 噪声组高血压的总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随着接噪工龄的延长逐渐增加,接噪工龄≥5年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噪声组的心电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主要改变是窦性心动过缓、ST及T段改变、束支传导阻滞。结论 接触噪声对心血管产生不良影响,危害程度与接触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噪声对锻造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厂锻造车间接触噪声强度≥90dB(A)的322例锻造工人为观察组,非接触锻造噪声人员195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听力、心电图及血压等的差异。结果长期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其听力损伤、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过缓及血压增高等异常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长期接触高强噪声可引起听觉系统损伤及心血管系统的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温和噪声混合作业对工人血压与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同时接触高温和噪声的作业工人138人作为复合组,单独接触高温153人作为高温组,单独接触噪声175人作为噪声组,不接触高温与噪声的作业工人156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复合组血压及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其他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及高温组以窦性心律不齐为主,噪声组及对照组以T波改变为主。随着接害工龄的增长,各组间的血压异常率也增加,但只有10年~14年接害工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心电图异常率在相同接害工龄段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温和噪声混合作用对工人血压与心电图影响程度不同,但有协同加重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性心梗(NSTEMI)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及首诊误诊原因。方法对比分析我院近10来误诊的45例NSTEMI和50例冠脉供血不足冠心病病人的心电图资料,并对两组病人的首诊误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首诊ECG均以ST、T缺血性改变为主要表现,与对照组相比,NSTEMI组病人同时出现ST、T改变、单纯ST段下移、单纯T波低平或倒置、ST—T正常以及心律失常的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ST段下移多≤0.1mV),NSTEMI组ST段下移多≥0.2m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病人出现误诊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内科专业医生的误诊率低于其他内科专业医生(P〈0.05),而对照组内误诊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TEMI的心电图有ST、T动态改变的特点,但表现常不典型,临床误诊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应用实时远程心电图会诊系统后心电图医师诊断能力的变化。方法将13家社区医院入选的42位心电图医师平均分成A、B两组,会诊中心应用会诊系统仅对A组校正后的诊断结果给予复核,B组在复核的基础上再给予理论和阅图技巧的指导,比较组间和同组间1年内每月心电图漏、误诊率的变化。结果前5个月两组心电图漏、误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3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最后4个月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A组同组第6,7,8,10和12个月与首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同组第2个月与首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且漏、误诊率呈逐月下降趋势。结论应用实时远程心电图会诊系统,社区心电图医师得到上级医院的理论和阅图技巧的指导后,诊断能力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拟诊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与静息心电图改变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关系。方法从发作性胸部闷痛为主诉和(或)伴静息心电图改变的患者中,筛选出符合或者疑似心绞痛,经心脏超声、胸片等辅助检查排除了其他心脏病患者300例。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即1组为临床症状表现为非典型性心绞痛患者,心电图表现有非特异性ST—T改变;2组为临床症状表现为典型性心绞痛患者,静息心电图表现为正常:3组为临床症状表现为典型性心绞痛患者,静息心电图表现为缺血性ST—T改变。分别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300例患者造影阳性204例,1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28例(28%),2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76例(76%),3组冠状动脉造影全部为阳性(100%),1组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中2支或3支血管病变共16例(16%),2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中2支或3支血管病变共51例(51%),3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中2支或3支血管病变共92例(92%),1组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相关性高,而非典型性胸痛或者心电图仅有非特异性ST—T改变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低,而且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2支或3支病变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飞机噪声对飞行人员听力的影响。方法以208名不同机种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分为歼(强)击机组(A组),运(轰)机组(B组),民航组(C组),以同一年龄段的非噪声接触人群41人为对照组(D组),进行飞机噪声测定及纯音听阈测定,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3组飞行人员言语频率平均听阈及高频平均听阈与D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或0.05),A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及高频平均听阈与B,C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B组与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机种的噪声对飞行人员听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噪声性耳聋的预防重点在于加强航卫保障质量,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及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自我效能改变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疾病控制和行为转变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某社区葡萄糖调节受损(IGR)者140人,按2:1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95)和对照组(n=45)。干预组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实施为期6个月的以提高自我效能为目标的干预计划;对照组不实施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血糖、血脂水平检测。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自我效能总分为(27.52±6.45)和(27.16±7.63)分,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干预组的自我效能总分为(30.34±4.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3±7.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检测结果显示: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FPC)和餐后2h血糖(PG2H)浓度均较基线值显著下降,且干预组的FPG浓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糖耐量异常(IGT)者的PG2H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干预前后的运动频率无明显变化;但干预后运动时间≥30min者的比例(70.5%)较干预前(57.9%)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干预组在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态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水平的改变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指标的控制及运动行为的改变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镁对豚鼠噪声性听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8只豚鼠随机分为稳态噪声组和脉冲噪声组各14只(28耳)。两组再随机各分为镁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小组各7只(14耳)。镁实验组的豚鼠自暴露噪声前20天起予25%硫酸镁按每天500mg/kg分2次肌注,直至暴露噪声结束后6天。所有豚鼠每天定时暴露于噪声4小时,连续暴露6天,观察噪声暴露前后所有豚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变化。结果:(1)噪声暴露后在稳态噪声组与脉冲噪声组中,镁实验组与对照组耳均出现脑干诱发电位Ⅲ波潜伏期的延长、反应阈的上升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的降低,与暴露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镁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镁条件下,脉冲噪声对脑干诱发电位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较稳态噪声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脱离噪声暴露6天后,稳态噪声组与脉冲噪声组中,镁实验组耳的脑干诱发电位Ⅲ波潜伏期和反应阈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均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没有恢复正常,较暴露前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镁条件下,稳态噪声组和脉冲噪声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镁可减轻豚鼠对噪声的敏感性,使其在接触噪声后听觉受损较轻且恢复较快。增加镁的摄入对噪声性听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心室假腱索与室性期前收缩(PVS)、左心室高电压、T波倒置的关系。方法:选择心电图异常患者115例,随机法选择健康人97例(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检测其是否存在左室假腱索,并对左室假腱索的发生率,数目构成比,左室假腱索的长度、宽度及位置分型(横型与纵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VS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假腱索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心室高电压组、T波倒置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假腱索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左室假腱索的数目病例数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VS组、T波倒置组与对照组相比,长度、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电压组与对照组相比,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宽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心电图异常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假腱索的位置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横型左室假腱索者在心电图异常组中所占比例约60%,对照组仅35%。结论:左室假腱索与心电图异常相关。左室假腱索是健康人PVS的独立危险因素,假腱索位置及与室间隔的夹角是导致上述几种心电图异常的主要因素。除位置分型外,左室高电压的发生还受假腱索宽度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职业噪声暴露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 对6854人生产作业工人进行听力检查,并根据听力损伤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2140人(31.22%)出现高频听力损伤,其中新发病例819例,旧病例1321例,按接触工龄分析,发病率随着工龄增加而逐年减少(P<0.001),累积患病率随工龄增加而逐年增高,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P1.5<0.05,P2.5<0.05)。结论 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高频听阈听力有影响,应采取积极的综合预防性措施来控制噪声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TETs评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提供依据,并尽早发现患者潜在心功能障碍。方法选择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服用利培酮片、喹硫平片、奥氮平片、阿立哌唑片及齐拉西酮胶囊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20例,于患者服药前及服药1周、2周、3周后采用Bruce方案进行TETs,测定其达到亚极量心率所用时间或自感筋疲力尽所需时间,并记录服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服药前及服药1周后,各组患者达到亚极量心率时间及终止试验时自我疲劳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2周及3周后各组患者达到亚极量心率时间显著降低,终止试验时自我疲劳等级显著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培酮组较之其他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利培酮组患者2周及3周后TETs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其他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奥氮平组血糖、血脂升高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血性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ETs可有效评估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尽早发现潜在心功能障碍,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50例,其中A组应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B组应用全身麻醉。观察2组手术前、气腹前、气腹后30min、手术放气后患者的血气分析、血液动力学以及术后唤醒时间、躁动发生例数。结果2组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of02,PaO2)麻醉前与其他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气腹前、气腹30m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二氧化碳分压(pressure of CO2 in artery,PaCO2)气腹前、气腹30min较麻醉前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在麻醉后30min、90min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只有麻醉后30min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90min后2组高、低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浆黏度在麻醉后30min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纤维蛋白原在麻醉后30min时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在麻醉后90min时高于麻醉前,且与同时期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唤醒时间与术后躁动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呼吸、血液循环影响比单纯应用全身麻醉小,且术后唤醒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减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结合Gensini积分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2例,人院后测定血BNP浓度,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计算Gensini积分,术后第2天测BNP,随访患者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AMI患者急诊PCI术后第2EtBN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500ng/L组的患者6个月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高于〈500ng/L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265,P〈0.05)。随访6个月,82例患者中13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者BNP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高于未发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前BNP水平显著高于术后,且与Gensini积分及近期预后有关。BNP可作为AMI患者急诊PCI术后近期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分析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和听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233人为为噪声组,非噪声作业工人233人为对照组,进行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纯音气导听阈测试。结果噪声作业工人血压偏高检出率9.4%、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5.9%、听力损失检出率3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累积噪声接触量的增加异常检出率也升高。结论长期接触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和听力均有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