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源CT碘定量评价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双源CT双能量成像碘含量定量分析在术前判断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的价值,以评估其恶性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双源CT皮髓期和实质期双能量增强扫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的患者共42例(低级别组25例,高级别组17例).分别比较皮髓期和实质期高低级别组肾透明细胞癌碘含量及标准化碘浓度(NIC)的差异,同时运用ROC曲线评估两项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皮髓期及实质期低级别组肾透明细胞癌碘含量和NIC均高于高级别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实质期标准化碘浓度0.715作为诊断阈值,AUC最高,判断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的敏感性可达90%,特异性达82%.结论 双源CT碘含量尤其是标准化浓度可以较准确的判断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为定量评估其分化程度提供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能谱CT多参数分析在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例病理诊断为周围型肺腺癌的患者,其中低分化组(A组)12例,中、高分化组(B组)26例,均行宝石能谱CT成像模式的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利用其多参数分析功能,分别测得3期扫描中病灶ROI的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Eff-Z),并比较各参数间差异。结果:动脉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脉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延迟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能谱CT多参数分析在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病理分级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定量评估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50例,术前均行宝石能谱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记录40~140 keV各能量点下肿瘤的CT值(间隔10 keV),应用能谱CT基物质分离技术观察碘基图上动、静脉双期肿瘤碘含量(IC)及相同层面腹主动脉IC,计算双期标准化碘浓度比(NIC)、能谱曲线斜率(Slope)及静脉期碘含量降低率(ICrr).根据术后病理有无微血管侵犯将病变分为2组:微血管侵犯组(A组)和无微血管侵犯组(B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能谱参数有无差异,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参数对微血管侵犯的诊断效能.结果 50例患者能谱CT增强扫描共检出小肝癌56个,其中A组37个病灶,B组19个病灶.A组病灶动脉期IC、NIC、能谱曲线斜率及ICrr分别为(2.48±0.70) mg/mL、0.23±0.05、3.39士1.01及0.28±0.16,B组分别为(1.65士0.47) mg/mL、0.16±0.04、2.22±0.64及0.02±0.24,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病灶动脉期40~140 keV的CT值均高于B组,但仅在40~60 keV下2组CT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A、B2组病灶在静脉期40~140 keV的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发现动脉期IC、NIC、Slope (λHU)及ICrr诊断效能最大,AUC分别为0.85、0.87、0.87及0.83.结论 能谱CT增强扫描定量研究为术前评估小肝癌微血管侵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能谱CT与MR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价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学分级的能力。方法 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根据病理学分级分为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各13例,术前均行能谱CT和MR-DWI检查,比较两组间各能谱CT参数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根据相应阈值进行诊断试验,通过一致性分析评价诊断效能。结果两组ADC值分别为(1.93±0.23)×10~(-3)mm~2/s、(1.63±0.32)×10~(-3)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变肾脏实质期的标准化碘浓度分别为(0.85±0.17)、(0.62±0.17),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4.25±1.15)、(2.87±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及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82、0.75,一致性检验结果诊断效能Kappa值分别为0.61、0.53、0.46。结论在评估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学分级方面,能谱CT成像优于MR-DWI。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应用能谱CT的能谱曲线及碘浓度值鉴别肾透明细胞癌(ccRCC)病理Fuhrman级别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经病理证实的ccRCC 64个病灶的常规CT表现及增强皮髓质期(CMP)能谱CT表现,能谱CT主要参数包括能谱曲线斜率、标准化能谱曲线、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NIC),其中Fuhrman分级低级别(Ⅰ~Ⅱ级)35例,病灶37个,高级别(Ⅲ~Ⅳ级)27例,病灶27个,依据不同病理Fuhrman级别对肿物常规CT表现及能谱CT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单独使用能谱CT或联合常规CT特征鉴别高级别和低级别ccRCC的能力. 结果 CMP高级别ccRCC的碘浓度值和NIC值显著低于低级别ccRCC(碘浓度36.57±9.62 mg/ml和49.65±11.42 mg/ml,P<0.001;NIC 0.61 ±0.13和0.92±0.16,P<0.001).碘浓度和NIC诊断高级别ccRCC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1、0.935.最佳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碘浓度0.811 mg/ml、81.1%、77.8%;NIC 0.745、86.5%、92.6%.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大小(P=0.011)和肾周脂肪浸润(P =0.002)等常规CT影像学特征能作为鉴别高级别ccRCC的独立危险因素,将NIC列入Logistic回归模型可显著提高诊断高级别ccRCC的准确率(P =0.001).结论 高级别ccRCC的碘浓度值和NIC值显著低于低级别ccRCC,结合常规CT表现,可以提高鉴别高级别和低级别ccRCC的准确率,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制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对所获图像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对比,探讨其在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经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且有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病例,病灶平均直径在1~2cm,将其分为炎性结节组(11例)及腺癌结节组(30例)。对薄层单能量重建图像进行后处理,从结节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结节与邻近肺组织碘浓度差及能谱曲线斜率这四个方面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动脉期结节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及静脉期结节与邻近肺组织碘浓度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动脉期结节与邻近肺组织碘浓度差及静脉期结节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对于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率提高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CT能谱成像术前评估肾透明细胞癌核分级,以评估术前肾透明细胞癌的恶性程度,指导手术治疗。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肾透明细胞癌肿块的能谱特征,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64层CT能谱的能谱扫描模式进行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髓质期的能谱系列图像。比较不同分级肾透明细胞癌的能谱特征参数及能谱曲线,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40例患者中,I、II、III级分别有13例、15例、12例。肾透明血细胞癌I、II、III级动脉期70 keV CT值比值分别为1.17±0.25、0.84±0.85、0.64±0.19(F=23.697, P<0.05),髓质期分别为0.83±0.12、0.64±0.07、0.54±0.08(F=30.975, P<0.05);动脉期碘浓度比值分别为1.19±0.40、0.60±0.10、0.25±0.94(F=32.932, P<0.05),髓质期分别为0.69±0.18、0.43±0.94、0.26±0.51(F=28.673, P<0.05)。肾透明血细胞癌I、II、III级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4.00±1.24、2.16±0.95、0.92±0.64(F=23.392, P<0.05),髓质期分别为3.54±1.20、2.70±0.71、1.20±0.44(F=24.272, P<0.05)。各级肾透明细胞癌间动脉期和髓质期水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能谱成像扫描参数单能量CT值、能谱曲线斜率、碘基值在肾透明细胞癌不同核分级间有显著差异,有望为术前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对肺腺癌和肺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上怀疑肺占位性病变需要增强CT扫描进一步确诊的病例,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41例(腺癌组)及肺鳞癌30例(鳞癌组)。在能谱CT上用肺部GSI序列扫描,测得两组的有效原子序数及动静脉期的能谱衰减曲线的斜率K、碘浓度、水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NI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的差异。结果:肺腺癌与鳞癌的有效原子序数eff-Z(分别为9.39±0.77与7.22±0.76)、动脉期碘含量(分别为7.17±0.71与6.25±1.65)、 动脉期NIC(分别为0.088±0.007与0.654±0.120)、静脉期水含量(分别为1032.54±3.41与1022.72±35.31)及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K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静脉期碘含量(P=0.851)、NIC(P=0.104)及动脉期水含量(P=0.3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能谱CT的多项定量分析对于鉴别肺腺癌和鳞癌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分析鉴别诊断肾透明细胞癌(ccRCC)和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临床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肾脏平扫+能谱CT双期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ccRCC与9例乏脂肪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能谱分析软件,测量并计算皮、髓质期病灶实性部分的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及40~140 keV下的CT值,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病变各参数值进行比较,绘制ROC曲线,分析IC、NIC、能谱曲线斜率的诊断效能。结果 ccRCC皮质期IC(62.20±19.50)μg/ml、NIC(0.48±0.13)μg/ml分别高于乏脂肪RAML皮质期IC(35.82±18.40)μg/ml、NIC(0.26±0.12)μg/ml(P<0.05)。ccRCC皮质期曲线斜率(8.66±2.53)、髓质期曲线斜率(4.86±1.17)分别大于乏脂肪RAML皮质期曲线斜率(4.87±2.50)、髓质期曲线斜率(3.32±1.30)(P<0.05)。ccRCC皮质期40~100 keV、髓质期40~60 keV下的CT值分别高于乏脂肪RAML皮质期40~100 keV、髓质期40~60 keV下的CT值(P<0.05)。以皮质期与髓质期IC分别>52.14μg/ml与27.76μg/ml、NIC分别>0.39与0.69、曲线斜率分别>6.35与3.76为阈值诊断,ccRCC的敏感度分别为70.6%与85.3%、73.5%与91.2%、85.3%与85.3%,特异度分别为87.5%与75.0%、100.0%与75.0%、75.0%与75.0%。结论能谱CT成像及多参数定量分析对ccRCC与乏脂肪RAML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有望为术前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壶腹周围癌能谱CT参数特征,探讨能谱成像在判断不同组织来源壶腹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行能谱CT检查并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壶腹周围88例分成3组,其中胰头腺癌39例,胆总管末端腺癌22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27例。分别测量增强各期病灶的能谱曲线斜率、水浓度、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NIC),采用单因方差分析和Scheffe检验比较各能谱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三期增强扫描中,3组之间水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碘浓度:胆总管末端腺癌组分别为动脉期23.34mg/mL,门脉期25.79mg/mL,延迟期25.52mg/mL;十二指肠乳头腺癌组分别为动脉期14.35mg/mL,门脉期18.15mg/mL,延迟期19.47mg/mL;胰头腺癌组分别为:动脉期10.10mg/mL,门脉期13.01mg/mL,延迟期12.88mg/mL。标准化碘浓度:胆总管末端腺癌动脉期0.22,门脉期0.59,延迟期0.85;十二指肠乳头腺癌组动脉期为0.16,门脉期为0.39,延迟期0.59;胰头腺癌组动脉期0.09,门脉期0.30,延迟期0.46。斜率:胆总管末端腺癌组动脉期2.51,门脉期3.07,延迟期2.83;十二指肠乳头腺癌组动脉期斜率为1.64,门脉期斜率为2.11,延迟期斜率为2.21;胰头腺癌组动脉期斜率为1.08,门脉期斜率为1.30,延迟期斜率为1.37;各值均为胆总管末端腺癌组最高,胰腺癌组最低,且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能谱成像多参数联合诊断有助于鉴别壶腹周围癌的起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脏透明细胞癌CT特征与Fuhrman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肾脏透明细胞癌患者60例,根据病理分级分为低级别组(Ⅰ级+Ⅱ级)46例和高级别组(Ⅲ级+Ⅳ级)14例,分析肿瘤CT影像学特征与病理核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肿瘤比较,CT值在平扫、皮质期、髓质期及排泄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别肾癌组肿瘤长径大于低级别肾癌组,易于坏死,且假包膜不完整,静脉癌栓和肿瘤累及肾盂的发生率高于低等级肾癌组(P0.05)。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包膜最厚处、包膜最薄处、包膜厚度差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肾脏透明细胞癌各期CT值与Fuhrman核分级无关联,但假包膜特征,静脉癌栓和累及肾盂与核分级有密切关联,可用于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值在鼻咽淋巴瘤、鼻咽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能谱CT对30例鼻咽淋巴瘤、2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GSI双期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鼻咽部肿瘤组织内动脉期(AP)、静脉期(VP)的碘浓度(IC)、标准碘浓度(NIC)及碘浓度差(ICD)及3组不同能量范围的能谱衰减曲线斜率K,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能谱CT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4例,采用能谱CT,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动脉期),测量并比较结节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碘浓度值、碘浓度比及有效原子序数,计算能谱曲线斜率,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2组碘密度值、碘浓度比及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能谱CT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能谱CT探讨TACE在HCC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4例HCC患者进行能谱CT扫描,利用能谱分析软件(GSI)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用混合能量和单能量图像观察病灶,在病灶最大层面测得首次发现未经介入治疗患者的HCC病灶(A组)、TACE术后无碘油沉积的部分病灶(B组)、术后远处新发病灶(C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的碘含量并计算其标准化碘浓度(NIC)、肝癌碘浓度比率(ICratio).结果 TACE术后B组ICratio值明显低于A组和C组ICratio值,分别为(0.43±0.09)、(0.66±0.06)、(0.63±0.04),B组和A、C组ICratio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ICrati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次以上TACE术B组部分病灶ICratio值小于1~4次TACE术后部分病灶ICratio值,分别为(0.38±0.07)、(0.46±0.0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病灶术前ICratio值在碘油沉积区(0.65±0.05)与无碘油沉积区(0.61 ±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术后无碘油沉积HCC病灶部分同样具有一定疗效,且疗效与介入次数有关,而对远处新发病灶并无影响.同时能谱CT可以很好地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GSI)在评估胃腺癌分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腺癌患者,术前均行宝石CT能谱成像双期增强扫描,通过GSI Viewer分析软件获得病灶的能谱曲线,分别计算40~70、70~140及40~140keV各能量区间的能谱曲线斜率。同时测量病灶的碘浓度,并计算标准化碘浓度(病灶碘浓度与同层腹主动脉碘浓度的比值)。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将患者分为中高分化组(36例)和低分化组(51例),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能谱参数的差异。结果:动脉期:低分化腺癌和中高分化腺癌在40~70、70~140及40~140keV能量区间的斜率分别为2.89±0.74和2.04±0.41(P=0.001);0.41±0.12和0.28±0.08(P=0.004);1.15±0.30和0.81±0.17(P=0.001)。静脉期:2组病变在3个能量区间的斜率分别为5.28±1.23和3.73±0.65(P=0.000);0.79±0.20和0.53±0.12(P=0.001);2.13±0.51和1.49±0.28(P=0.000)。低分化腺癌的能谱曲线斜率均大于中高分化腺癌。以静脉期40~70keV能量区间的能谱曲线斜率的AUC(0.887)最大,以曲线斜率k=4.60作为阈值时,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91.7%。动脉期和静脉期时低分化腺癌的碘浓度和标准化碘浓度比均高于中高分化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比的AUC(0.889)最大,以0.458作为诊断阈值时,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78.3%。结论:胃腺癌病灶的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比以及能谱曲线与其组织学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CT能谱成像能为术前评估胃腺癌的分化程度提供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肺癌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3月间行能谱增强扫描并经病理确诊的肺鳞癌20例,肺腺癌26例,小细胞肺癌15例。将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肺癌分为3组,选择动脉期能谱成像对各组进行能谱物质定量分析,测得其动脉期碘浓度值、NIC、水浓度值、NIW、有效原子序数,计算其40~90keV的能谱曲线斜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原发灶间各能谱定量指标差异显著性,P 0. 05为有统计学意义。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定量指标进行ROC分析,计算其诊断效能。结果肺腺癌组、肺鳞癌组及小细胞肺癌各组间动脉期碘浓度值、NIC、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斜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 670、4. 546、7. 386、3. 844,P值均0. 05),各组间动脉期水浓度值及NI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进行LSD-t两两比较发现肺鳞癌组与肺腺癌组的动脉期碘浓度值、NIC、水浓度值、NIW、有效原子序数及40~90keV能谱曲线斜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肺腺癌组与小细胞肺癌组、肺鳞癌组与小细胞肺癌组的水浓度值及NIW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碘浓度值、NIC值、有效原子序数及40~90keV能谱曲线斜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NIC值鉴别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9. 0%)和特异度(88. 9%),且曲线下面积0. 833。结论能谱CT定量指标对鳞癌与腺癌无鉴别意义; NIC(标准化碘浓度值)对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癌预判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源CT碘图与能谱曲线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并行双能量模式(DECT)增强扫描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Liver VNC""Monoenergytic"软件处理得到碘图与能谱曲线,对甲状腺结节碘图和能谱曲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良性结节的碘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高于恶性结节,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内实性成分之间的碘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所有结节单能谱成像病变实性成分呈下降型曲线,与正常甲状腺组织能谱走行一致,恶性组呈上升型曲线,少部分表现下降型曲线。良性组曲线斜率在三个期相均大于恶性组,在平扫和动脉期,两组间的曲线斜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能CT检查的灵敏度为88.5%,特异性为92.9%,准确率为96.2%。结论碘图定量分析和能谱曲线技术可提高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甲状腺疾病临床诊疗提供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能谱CT碘基值与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进行比较,探讨能谱CT碘基值能否评估EV程度及出血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方法 42例肝硬化患者分别进行能谱CT扫描及胃镜检查,分别记录动脉期、静脉期肝左叶、肝右叶、尾状叶、腹主动脉、门静脉、胃左静脉碘基值及胃镜下EV程度.胃镜下无、轻度EV为曲张非严重组,中、重度EV为曲张严重组.比较肝硬化组不同肝功能分级之间及胃镜下EV不同组别之间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A/VNIC)、胃左静脉指数(LGI)差异.绘制ROC曲线.结果 肝硬化Child-C级的ANIC较Child-A、B级高,分别为(0.09±0.04)、(0.05土0.02).胃镜下EV严重组较非严重组VNIC低,分别为(0.36±0.04)、(0.42±0.07);LGI高,分别为(1.04±0.16)、(0.76±0.31).胃镜下严重胃底静脉曲张(GV)组较非严重曲张组LGI高,分别为(1.04±0.10)、(0.89±0.29).出血组较未出血组VNIC低,分别为(0.36±0.04)、(0.42±0.08);LGI高,分别为(1.02±0.17)、(0.76 ±0.32).LGI临界值为0.86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4,诊断严重EV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80%.LGI临界值为0.95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73,诊断严重GV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62%.结论 能谱CT胃左静脉指数可以用来评估EV程度及出血风险,进而减少频繁地胃镜随访,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能谱CT表现,探讨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能谱CT特征,并进一步讨论其价值以及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能谱成像原理。方法:收集18例病灶内发生出血新鲜甲状腺结节手术标本以及12例在体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患者进行能谱CT扫描。通过GSI-viewer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分析的参数包括:①在碘和水基物质图像上同时测量出血、病灶实性成分及周围甲状腺组织的碘和水的密度数据;②在能谱图像上(40keV到140keV)获得出血、病灶实性成分及周围甲状腺组织的CT能谱曲线,并计算各个感兴趣区的CT能谱曲线的斜率,斜率计算方法为:取40keV及100keV两点连线,与横坐标轴的角度计算,即斜率=(HU40keV-HU100keV)/60;③在有效原子序数图像上测量并分析出血、病灶实性成分及周围甲状腺组织的有效原子序数;④在65keV图像上测量并分析出血、病灶实性成分及周围甲状腺组织的CT值。结果:①病理结果:本组离体及在体的病灶中,离体组标本中其中14个结节为腺瘤伴出血,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出血,而在体组甲状腺结节中8例为腺瘤伴出血,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出血。②统计分析:经检验在体组和离体组结节内出血、病灶实性成分及周围甲状腺组织(背景)的碘浓度、水浓度、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及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组和离体组病灶内出血与背景、出血与病灶实性成分的碘浓度、水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而在CT值的比较中,在体组及标本组的出血与实性、出血与背景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将两组合并分析,出血与病灶实性成分的CT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结节内的出血在能谱CT上具有特征性表现,表现为低碘含量、高水含量、低有效原子序数及低CT能谱曲线斜率。  相似文献   

20.
_目的:探讨能谱 CT 诊断肺结节、肿块的价值。方法:选取33例 X 线发现肺结节、肿块的患者,进行宝石能谱成像(GSI)模式三期增强扫描,利用 GSI 后处理功能,分别测量动脉期(30 s)、静脉期(60 s)及延迟期(90 s)病灶的能谱曲线斜率以及标准化碘浓度(NIC),测定各病灶区混合能量 CT 值,比较各参数间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恶性病变17例(恶性组),炎性病变8例(炎性组),除炎性病变外的良性病变8例(良性组)。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三组病变混合能量 CT 值、能谱曲线斜率(40~80 keV)以及 NIC 值均为炎性病变最高,良性病变最低。良性组与其他两组进行比较,病灶在动脉早期及延迟期扫描中混合能量下的 CT 值、能谱曲线斜率及 NIC 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组与恶性组比较,仅能谱曲线斜率及 NIC 值在动脉早期及延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 CT 有助于鉴别诊断肺结节、肿块,尤其是动脉早期及延迟期的能谱曲线斜率及 NIC 值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