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977年由中国中医肛肠学会组织普查的结果显示国人患痔率为46.26%.随着人们对肛管直肠解剖认识的不断提高,对痔病发生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微创理念的深入人心,痔病的治疗理念和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当今对痔病的治疗,总的趋向是采用中医与西医相结合,非手术疗法与手术疗法相结合,微创无痛的综合治疗[1].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微创医学、微创治疗的发展及痔病的微创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有关痔临床治疗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痔虽为良性疾病,但症状常令患者非常痛苦,甚至引起严重贫血。随着对有关痔解剖结构概念的更新,临床上对于诊断和治疗也有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新的方法。下面重点谈谈有关痔的几个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一、肛垫与肛垫学说肛垫与肛垫学说无疑是正确的,但它被提出后,对痔的定义、分类、分度等的理解增添了难度。是否应理解为:痔是病,没有症状的痔也是病。肛垫是肛管齿状线以上1.5~2.0cm的正常组织而不是病,当肛垫发生肥大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后才成为痔,痔不是正常组织,痔不等于肛垫。即使肛垫不下移、痔仍然是病。肛垫不下移的痔,可以没有症状,也可以…  相似文献   

3.
提高对痔的研究和治疗水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痔是一种常见病。人类对痔的认识、治疗由来已久。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 ,对痔的成因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学说 ,相应地 ,治疗方法也纷繁复杂 ,莫衷一是。 1 975年 Thomson提出的“肛垫学说”,推动了人们对痔的重新认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痔及痔病研究和治疗方面的新概念、新观点进行述评。1 肛垫学说及其内涵  传统认识中痔是指直肠下段和肛管黏膜下以及肛周皮下静脉丛的曲张血管团。前者是痔上静脉丛的曲张 ,位于齿状线上方 ,称为内痔 ,后者指痔下静脉丛的曲张 ,位于齿状线下方 ,称为外痔。 1 975年 ,Thomson在大量解剖学、胚胎学、生理学…  相似文献   

4.
痔病治疗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痔病治疗之前,首先应了解痔的本质,什么是痔病;在市场经济下,社会上不少人把治痔病看作一赚钱手段,对病人烂施治疗是不对的,只有正确认识痔,才能对痔病有正确的处理原则和方法。痔表现为痔病,国内外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有记载(Galen和Hippocrates),由于传统观念以至多数教科书都认为痔是肛管直肠交界处的静脉曲张,并认为与长期立位有关。也有人认为是脱出的包块与疝一样。也有人提出与肛管狭窄有关,并经扩肛治疗而取得较好效果。还有人提出与压力梯度有关,是因长期用力挣便造成的静脉曲张。看法最多的还是与动…  相似文献   

5.
提高对痔的认识 重视痔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痔”这一病名常被人们用来诉说众多的肛门部症状,甚至有些医生也不一定运用得十分准确。由于有关痔的概念模糊,以至有“十人九痔”的说法。长期以来,有关痔的学说层出不穷,因而痔的分类,内痔分度标准和治疗方法也相当繁杂,从此可以看出在很长的年代里人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展现出来的才华和创造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痔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解剖学的发现给予痔赋于了现代概念。为了深入理解痔的本质,制定《痔诊治暂行标准》,由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主办,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协…  相似文献   

6.
痔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解剖学、组织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对痔的本质和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在痔的治疗上已放弃逢痔必治的理念,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纠正病理生理性改变,解除症状,而非消除痔体.  相似文献   

7.
痔与盆底动力学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痔亦名肛垫,或称解剖学痔,是人人皆有的正常结构。肛垫的病理性肥大即谓痔病(haemorrhoidsdisease)。新近研究资料表明,痔与盆底无论在形态上或功能上均有密切联系;痔病的盆底动力学因素,不容忽视。1痔与盆底肌的解剖生理学联系人类肛管实质上是外层的盆底横纹肌与内层的内脏平滑肌两个肌管套叠而成的管道。二者静息时均处于张力性收缩状态,其静息压为3.92~9.8kPa。实验证明,仅仅依靠括约肌的自身收缩,难于有效地维持肛门自制;肛管要达到满意地控制气体、液体的溢出,还必须具备另一个重要条件,即…  相似文献   

8.
�̵��ִ����������״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人们对痔的认识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有关痔的学说层出不穷。从18世纪开始,痔被认为是直肠下端或肛管存在丰富的静脉丛,如果在一处或数处发生扩张或曲张,即成为痔,亦即痔是突出的静脉团,是各种原因造成的血管病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痔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的发现给予痔赋予了现代概念。1975年Thomson[1]首次提出“痔是人人皆有的正常解剖结构,在直肠下端的唇状肉赘或称肛垫(analcushions),肛垫的病理肥大即为痔病”。这一新的概念受到Alexander-williams(1982)…  相似文献   

9.
痔环切吻合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下移和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若伴有出血、脱垂等症状时称为痔病[1]。痔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其患病率高达48%[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痔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概念有所更新,尤其是1993年意大利的外科医师Antonio首先用吻合器治疗痔病,为痔病的治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我国从2000年引进痔环切吻合器(procedureforprolapseandhemorrhoids,PPH)技术以来,已治疗痔病1600例,我院应用PPH治疗135例病人,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PPH手术治疗痔病基础痔病的近代概念认为,痔是直肠下…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KapullerLL.ThulesiusO等人就对痔动脉血流和动静脉吻合在痔病的发生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而GalkinEV等人利用此理论从1994年开始陆续报道应用x线下直肠上动脉远端分支高选择性血管栓塞术治疗痔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们对痔的认识从本质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从病理生理角度不断的完善痔的本质和概念。这就给我们专业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尽可能地保护肛垫,提倡保守或者微创治疗,是对痔病治疗上的一个新的突破。尽管衬垫学说还不能完整地解释痔病的临床症状,但是该理论对痔病的治疗与预后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探索思路。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方法从微创角度来讲,无疑是一种痛苦小、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的手段。因此,值得我们专业人员进一步地研究,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痔病是临床最常见的良性疾病之一,全世界发病率为4%~55%,每年世界各国治疗痔病的花费高昂,部分病人保守治疗无效,需要采用门诊或手术治疗。横向比较分析2016—2021年11个国家的痔病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发现,在痔病的分度、诊断及治疗方法上总体原则一致,但也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保守治疗方法较丰富,而欧美国家门诊治疗的选择较多,这与各地区实际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13.
提高R0切除率是改善胰腺癌治疗效果的关键。可能切除胰腺癌是介于可切除和不可切除之间的一个概念,从2001年这个概念诞生至今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动。从单纯的解剖学定义开始,定义的内容不断丰富,对解剖学部位的描述更加具体,而后又出现了新的生物性与条件性定义,目前可能切除胰腺癌的概念已不断趋向标准化、规范化与全面化,对胰腺癌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模式的引入,胰腺癌诊疗思路也不断发生变化,从手术优先变为MDT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痔的现代概念与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有关痔的“学说”,层出不穷:什么是痔,概念混乱,因而痔的分类标准和治疗方法也相当繁杂。自20世纪70年代起,痔本质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1975年Thomson^[1]首次提出:“痔是人人皆有的正常解剖结构。”并强调:“痔不是病,不应当切除,除非它有确切的手术指征。”1977年英国痔的专题讨论会、1979年美、英、澳三国肛肠外科医师协会举办的联合学术会议以及1984年在科伦堡举行的第9届德国结肠直肠外科学术会议上,  相似文献   

15.
痔的现代概念   总被引:108,自引:3,他引:105  
长期以来,有关痔的“学说”,层出不穷;什么是痔,概念混乱;因而痔的分类标准和治疗方法也相当繁杂。自20世纪70年代起,痔本质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1975年Thomson[1]首次提出:“痔是人人皆有的正常解剖结构。”并强调:“痔不是病,不应当切除,除非它有确切的手术指征。”1977年英国痔的专题讨论会、1979年美、英、澳三国肛肠外科医师协会举办的联合学术会议以及1984年在科伦堡举行的第9届德国结肠直肠外科学术会议上,与会代表根据痔的新概念,对痔的分类标准及治疗方法,展开了热烈讨论。特别是1…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痔消颗粒洗剂治疗痔病的疗效,临床应用痔消颗粒洗剂治疗痔病320例,并与却毒汤治疗的16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该洗剂治疗痔病总有效率99.4%,总显效率84.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便血、疼痛、肿胀、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名人名言     
Donottreatsymptomsintheabsenceofphysicalfindings .Donottreatphysicalfindingsintheabsenceofsymptoms .不要治疗没有肛门症状的体征 也不要治疗没有肛门体征的症状  说明 :1979年美国痔专题座谈会结束时 ,大会主席MartinMarino总结时提出以上箴言。Mari no父子是肛肠世家 ,A .W .MartinMarino ,Sr(195 4~ 195 5 )及A .W .MartinMarino ,JS(1984~ 1985 )均为“国际大学结直肠外科医生协会主席”(ISUCRS)。根据现代痔病的概念 ,痔病的治疗原则是治疗痔病的症状而不是根治痔的本身 ,因此“见痔就治”很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痔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将其分为有症状痔和无症状痔.我国发病率为46.3%.美国40岁以上人群占58%,每年约有150万人患痔病(Hemorrhoidals disease).约有10%的Ⅲ、Ⅳ期和周期性出血的Ⅱ期痔需要手术治疗[1].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病的临床效果,将240例痔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实验组采用TST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痔脱垂、出血总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在痔脱垂、出血总疗效方面疗效相当,但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肛门疼痛、肛门水肿等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TST治疗Ⅲ、Ⅳ期痔病的疗效与PPH相当,但TST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手术安全、有效、微创,是符合肛门直肠生理特点的治疗痔病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痔病是指临床上有症状而需要治疗的痔。近年来关于痔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很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