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顽固性高血压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和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部诊治的38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生活方式不良29例(76.3%),其中高盐饮食22例(57.9%),嗜酒者17例(44.7%),肥胖BMI≥28kg/m者13例(34.2%),焦虑失眠16例(42.1%);伴肾脏损害6例(占15.8%),左心室肥厚16例(占42.1%);合并糖尿病11例(占28.9%),高脂血症16例(占42.1%),内风湿性关节炎1例(占2.6%);治疗不当23例(占60.5%);继发性高血压1例(占2.6%)。经个体化治疗并随访6个月以上血压最终达标者23例(达标率60.5%),血压未达标者14例,死亡1例。结论顽固性高血压原因较多,注意患者的优化、个体化治疗,可提高控制率。  相似文献   

2.
腔隙性脑梗死150例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福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2):155-156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方法对150例患者进行CT扫描,从中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结果发现糖尿病、高血压是重要的发病原因,并针对发病原因进行有效的治疗,治愈96例(64%),好转38例(25.3%),未愈16例(10.6%),总有效率89%。结论通过对15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高血压、糖尿病是腔隙性脑梗死重要的致病因素,因此对腔隙性脑梗死进行提前预防与控制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顽固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3%~5%,由于临床处理棘手,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1998年6月~2002年8月,我院收治顽固性高血压患者56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分析15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死亡原因,结果提示:急性期患者直接死亡原因为海马回疝(50%),小脑扁桃体疝(29.2%),其次为肺感染(26.6%),促进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MOF)(31.8%)。早期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各器官功能监护。减少MOF的发生率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93例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患病人数估计超过1.6亿,而高血压控制率约为6.1%,与美国高血压控制率34%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其原因较多,顽固性高血压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2006年5月--2008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西院病区共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93例,经分析病因后综合干预治疗,血压得到理想控制,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城镇青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为城镇青年人高血压控制达标采取适合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10~2008-05在我院体检的青年人(18—44岁)高血压患者306例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估,并与同期老年人(年龄≥60岁)300例进行对照,分析城镇青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以便针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干预。结果平均舒张压、高血压家族史、超重、吸烟、酗酒、空腹血糖调节受损、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城镇青年人组均高于老年人对照组。城镇青年人高血压检出率11.67%%,知晓率11.44%,治疗率7.19%,控制率3.92%,均较老年人组低。结论对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并早期发现和早期防治才能提高青年高血压病知晓率、服药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7.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顽固性高血压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江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0):145-14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顽固性高血压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将2006年10月-2008年5月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8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进行治疗后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6%,对照组总有效率75.6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通过本组病例比较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血管紧张素受体拈抗剂(ARB)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8.
周晓斌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6):131-132
目的本文通过对5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研究,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共选5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分析顽固性高血压的降压失败原因,停用使血压升高的药物,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合理治疗合并症及并发症,并针对原因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制定合理降压方案,提高服药依从性。结果顽固性高血压经治疗后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顽固性高血压病因复杂,但患者依从性差为主要原因,其次为不健康生活方式及医师治疗方案不当,治疗要合理,重视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社区原发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用药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社区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特点和趋势,对其合理性进行科学分析,进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进而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常用的抗高血压药从药物利用、联合用药情况及其使用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3例高血压患者中约55.4%有2~3种以上的危险因素,可控制危险因素肥胖、吸烟、饮酒和高血脂合并率分别为50.1%、30.2%、29.1%、33.7%。在服高血压药物患者中252例(46.4%)单用非复方制剂治疗,167例(30.8%)单用复方制剂,两种药物联用的110例(20.3%),三种药物联用的14例(2.6%)。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钙离子拮抗剂(CCB ),其次是复方制剂,分别占服药人数的45.7%、33.3%。结论:联合用药比例低于单一用药,三联治疗中遵循高血压防治指南较少。建议增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高血压防治指南,切实提高对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10.
2006~2008年住院高血压患者病因构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6—2008年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专科高血压住院患者的病因构成特点,为高血压病因的正确诊断提供病因学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3年间3878例高血压专科高血压住院患者的病因分布情况。结果:(1)3878例高血压专科住院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2579例,占66.5%,继发性高血压1299例,占33.5%。(2)1299例继发性高血压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55.0%(714/1299)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13.6%(176/1299)、肾实质性高血压7.6%(99/1299)、焦虑症7.O%(91/1299),肾血管性高血压4.9%(64/1299)、PA合并OS—AS4.8%(62/1299),而其他病因所占比例较小。结论:2006至2008年高血压住院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仍然占绝大多数,在继发性高血压中OSAS、PA所占的比例最高,同时应注意OSAS与PA两种继发性因素可能并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03—2009-06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56例,对其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进行回顾性的比较分析。结果56例患者术后血压恢复正常者51例(91.07%),降低者3例(5.36%),无明显改变者2例(3.57%)。与手术前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结果表明,子宫肌瘤并发高血压者在行子宫肌瘤切除后血压可得到有效控制,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周艳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855-4856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降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0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高血压患者中服用降压药物依从性好53例(51.96%),依从性差49例(48.04%)。依从性差组的年龄[(63.87±13.34)岁]、缺少高血压疾病知识(48.98%)、不良心理反应(40.82%)、存在降压药物副作用(5102%)高于依从性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是影响口服降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年龄、缺少高血压疾病知识、降压药物存在副作用等是影响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应通过更多关注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注重心理护理、进行用药指导等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刘金敏   《中国医学工程》2014,(7):140-140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有效82例(85.42%),无效14例(14.58%),需行剖宫产或引产终止妊娠,孕34周之前与孕34周之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8743,P〈0.01)。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早期积极治疗,并定期对孕产妇进行身体和胎儿检查,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临床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省级综合性医院高血压专科住院患者中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状况,从而为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提供流行病学支持。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病例数超过30的分别计算检出率及95%可信区间(95%CI),不足30的以绝对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行×列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回顾性分析1997年-2005年间在高血压专科住院诊断明确的4514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住院高血压患者中肾血管性高血压构成以及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人群间的分布特征。结果(1)4514例高血压住院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3783例,检出率为83.81%;肾血管性高血压85例,检出率1.93%。(2)大动脉炎所致肾动脉狭窄占肾血管性高血压的51.77%,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动脉狭窄占。肾血管性高血压的36.47%,先天性所致肾动脉狭窄占肾血管性高血压的11.76%。结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检出率为1.93%,其患病年龄低于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7例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世才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1):1433-143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病中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患者皆属原发性高血压病症的临床治疗。全部使用纯中药治疗。结杲:治愈47例(34.3%)、显效52例(38.0%)、有效32例(23.33%),总有效率为95.6%。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病中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芳丽 《中外医疗》2011,30(7):114-114
目的探讨顽固性高血压发生的原因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经积极寻找原因并予以纠正,同时注意去除其他诱因,辅以正规化治疗。结果 32例患者住院18~42d,平均26.5d,所有患者血压控制理想,其中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结论顽固性高血压的原因较多,应对患者认真分析,进行了个体化治疗,可使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理想。  相似文献   

17.
刘福双 《吉林医学》2012,33(24):5262-5263
目的:探讨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56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方法和治疗疗效。结果:对156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后,优63例,良79例,差14例,优良率为91.03%;治疗前后,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海口市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科学的控费政策或改进现有的控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0家医院463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数据。结果不同性质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构成存在差异,综合医院药品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中位数比例为42.13%;30.02%(139/463)患者认为“新技术新药品和新设备”的使用是医疗费用上涨的首要原因,51.19%(237/463)患者看病考虑的首要因素是“治愈”,24.84%(115/463)的患者不知道医保政策变动,46.00%(213/463)认为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主要责任主体是政府,28.51%(132/463)的患者认为是医院。结论加大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推进各个环节的控费积极性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增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的原因、防治方法。方法回顾463例经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结果 4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再出血48例,占10.37%。凝血功能异常、血肿形状不规则、出血量大、血压骤然波动大、超早期手术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术前有凝血功能异常者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如病情允许,高血压脑出血首次手术时间应选择在7~24 h;术中清除血肿70%~80%即可,避免对血肿壁的损伤操作;术后加强血压监控。  相似文献   

20.
妊娠高血压疾病220例眼底变化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美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143-144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眼底变化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及眼底检查临床资料。结果22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发生眼底病变共200例,发生率90.91%;眼底变化Ⅰ级发生率40.00%、Ⅱ级45.00%、Ⅲ级15.00%;妊娠高血压疾病轻度发生眼底变化81.25%、中度94.44%、重度100.00%;病程≤10d发生率77.69%、11~29d82.10%、≥30d95.00%;出现蛋白尿(+)发生率78.89%、(++)88.57%、(+++)92.86%、〉(++++)100.00%;围产儿死亡24例,眼底变化I级死亡发生率5.00%、Ⅱ级11.11%、Ⅱ级33.33%;未发生产妇死亡。分娩结束眼底变化恢复正常。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视网膜病变与疾病严重程度、病程、蛋白尿密切相关,眼底检查对早期诊断、治疗有指导意义,应作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