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目的:探讨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影像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超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CT、MRI检查诊断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31例。其中超声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20例。超声与CT7例,超声与MRI4例。结果:B超及CT显示半圆形密度均等肿块,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为斑点状渗漏并扩大,MRI示T1加权像中到高信号,T2加权像为低信号。结论:B超检查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或与CT、MRI的联合应用能充分显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特征,对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海德堡HRA2共焦激光扫描血管造影系统对21例21只眼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进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2例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9例行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同步检查,分析比较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2种检查的影像学特征。结果FFA检查动脉前期或动脉早期血管丛状或斑状强荧光,静脉期强荧光灶明显渗漏融合,晚期瘤体呈弥漫性强荧光。6例瘤体表面有明显的不规则点片状弱荧光,13例瘤体表面及周围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10例可见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带状萎缩相应的透见荧光。ICGA检查影像特征为早期瘤体由不规则网状血管团样强荧光,中期瘤体呈强荧光团,晚期所有病例均有特征性的“冲洗现象”。FFA和ICGA同步检查同屏显示,成像清晰,有可比性,ICGA比FFA更清晰显示瘤体范围。结论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ICGA影像比FFA更具有特征性,并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边界;FFA则可清晰显示视网膜血管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继发性损伤。激光扫描FFA和ICGA同步检查可为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诊断、治疗及疗效监测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 相似文献
3.
4.
1病例报告患者男,47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物模糊8月余就诊。无头晕、头痛、恶心及呕吐等症状。查体:右眼视力下降,视野变小缺损,视物模糊变形,眼底检查发现后极部灰褐色肿块。行双眼磁共振检查,诊断为右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行右眼球摘除术,取仰卧位,肥皂水洗右眼3遍,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应用2%利多卡因、布比卡因、肾上腺素麻醉后,在角膜做360°的结膜切口,剪断直肌,并缝合其断端。用斜视钩钩出上斜肌,剪断,再钩出并剪断下斜肌。弯剪钝性分离筋膜与眼球,用视神经剪伸到眼球后极部,剪断并切取一段较长的视神经,将眼球完整摘出。眶内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眼球脉络膜血管瘤与黑色素瘤的常规及动态增强MRI特征,以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脉络膜血管瘤9例,脉络膜黑色素瘤12例,均经术后病理或临床证实,所有病例均行常规和动态增强MRI检查,观察各个序列MRI表现,并通过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计算最大强化时间(Tmax)、最大强化率(ER)、上升斜率(Slope)及流出率(WR),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脉络膜血管瘤与黑色素瘤无论在发病部位、病灶大小、信号特征、强化方式,还是在ER、Slope及WR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后者可以提供定量信息。结论 MRI常规序列结合动态增强检查在脉络膜血管瘤和黑色素瘤的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为鉴别眼球内其他病变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眼球脉络膜黑色素瘤的CT和MRI表现,并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眼球脉络膜黑色素瘤,其中CT扫描13例,MRI检查7例,CT加MRI检查5例.结果:本组仅1例肿瘤侵及球外,其余均局限于眼球内.3例为梭形,21例为蘑菇形.CT平扫密度较均匀,接近眼环密度;增强后12例呈明显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1例伴有斑片状钙化.14例显示肿瘤的一侧或两侧周边区半月形视网膜剥离.与玻璃体比较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10例显示视网膜剥离,渗液在T1WI、T2WI上均呈中高信号.增强后T1WI示瘤体中等至明显强化,周边积液未见强化,仅1例周边积液显示中等强化.结论:CT与MRI均能显示眼球内的病灶,MRI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优于CT且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7.
赵璐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14,(4)
正目的 MR成像与实时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融合成像能够提高眼科学的检查水平。本研究是为了评价眼眶超高场MR与实时彩色多普勒成像融合与导航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8.
氪激光诱发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评估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脉络膜血管铺片和PECAM-1免疫组化标记血管内皮细胞3种方法对于评价大鼠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优缺点.方法氪激光光凝BN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建立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后2周,分别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脉络膜血管铺片检测和PECAM-1免疫组化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光凝后2周,FFA显示光凝区出现大片圆盘状荧光素渗漏;脉络膜血管铺片在低倍镜下可见分布在视神经周围的激光斑处弥漫的高荧光,高倍镜下表现为圆形网状结构;PECAM-1免疫组化标记的内皮细胞分布在瘢痕的中心和周围.环状的内皮细胞增生活跃形成了管腔,光斑内PECAM-1强阳性表达.结论3种方法结合可以细致描述激光光凝后新生血管的发生过程,更为准确地定性定量评价脉络膜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9.
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比分析9例眼内期脉络膜黑色素瘤的CT表现和病理学改变。CT图像上脉络膜黑色素瘤表现为突向玻璃体腔的高密度肿块或眼环局限性梭形增厚。肿块较小,未破坏Bruch膜时,呈扁平梭形。破坏Bruch膜后,CT上表现为半圆形、圆形病灶。肿瘤密度接近眼环,多有中度强化。文中还对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材料方法2002年至2004年间,笔者共收集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15例,患者平均年龄49岁,男女比例8:7均为单侧发病,本组病例均经手术或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外孕的影像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外孕影像学特征.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03例宫外孕患者附件区包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二维图像表现:子宫饱满或轻度增大,宫腔内未见胎囊,子宫内膜回声增强、增厚,增厚的内膜周围无明显的血流信号,附件区可见类圆形包块.其中胎囊性28例,占27.2%,包块型75例,占72.8%.(2)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103例中67例在附件区包块内/或包块周边处记录到较丰富的滋养动脉血流,宫外孕滋养动脉血流检出率为65%.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为频谱增宽的高速低阻力的血流频谱,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为20~36 cm/s,舒张期峰值流速为11~18 cm/s,阻力指数(RI)为0.33~0.50,平均0.42±0.03.结论掌握宫外孕彩色多普勒影像学特征及血流分布的特异性,为临床医生及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评估宫外孕的预后,可提供有价值的参照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面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解剖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54例,共102条面动脉,根据面动脉的走行进行解剖分型,并测量面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速度及阻力指数等.结果 ①103条面动脉中,其中101条面动脉起自颈外动脉,2例起源于颈总动脉;②左侧面动脉主干管径宽约(2.83±0.77)mm,右侧面动脉管径宽约(2.93±0.79)mm,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③面动脉频谱为高阻的双相频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无创方便的评价面动脉,有利于外科皮瓣设计和显微血管外科手术的术前评价. 相似文献
13.
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对小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小肾癌的灰阶超声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评价二者联合应用对小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和病理证实的42例直径≤3cm的肾脏占位性病变的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了分析,对每类病灶的边界、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征象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小肾癌(SRC)与肾错构瘤(AML)、肾高密度囊肿(HDRC)分别对比,周边低回声声晕及内部混合回声有显著特异性(P<0.001,P<0.05);小肾癌与肾高密度囊肿对比,内部无血流信号有显著特异性(P<0.001);周边粗大血流虽无显著特异性,亦可提示小肾癌的诊断。结论:周边低回声声晕、内部混合回声以及周边粗大血流信号是提示小肾癌诊断的主要征象;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二者联合应用对小肾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龚赞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6)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包括不同病理类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1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声像图的分析。结果110例急性阑尾炎中,超声确诊100例,漏诊10例,总符合率91.1%,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符合率88.7%(55/62),化脓性阑尾炎符合率93.7%(30/32),坏疽性阑尾炎符合率92.6%(11/12),阑尾周围脓肿符合率100%(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分型,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阑尾炎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及多普勒能量图(color doppler energy,CDE)对不全流产的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早孕流产伴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均经二维超声、CDFI及CDE检查,脉冲多普勒(pulsedwave,PW)测量宫内残留物的血流频谱及参数。患者均行清宫术,刮出物送病理检查。结果 71例患者宫腔残留物CDFI显示血流信号,89例病灶CDE显示血流信号,病理证实均可见残留的绒毛组织;31例宫腔残留物CDFI、CDE未探及明确血流信号,刮出物为组织碎片及陈旧性血块。结论 CDFI、CDE具有无创、经济的优点,是诊断不全流产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雪梅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13,(12):53-5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5例经手术证实的睾丸扭转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睾丸扭转声像图表现与扭转时间及扭转程度密切相关,早期睾丸扭转的敏感指标是患侧睾丸血流减少伴阻力指数增高,手术复位成功率高。患侧睾丸血流消失是睾丸扭转的可靠性指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判断睾丸扭转程度,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是睾丸扭转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在其引导下压迫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35例动脉穿刺术后穿刺部位发现肿块,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假性动脉瘤,随后在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结果35例假性动脉瘤中31例在超声引导下压迫20~60min,修复成功;4例压迫40min,仍可见分流,放弃治疗。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是医源性假性动脉瘤诊断准确实用的方法;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假性动脉瘤操作简便、安全高效,是治疗方法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包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探头对85例各种原因引起的乳腺包块进行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并与超声诊断对照分析。结果85例乳腺包块经病理证实良性者32例,二维+多普勒超声准确诊断30例,诊断符合率为93.8%;恶性者53例,二维+多普勒超声准确诊断50例,诊断符合率为94.3%,且无论良性或恶性,二维+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均较单纯二维声像图诊断率高。结论二维声像图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可大大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对乳腺疾病的早期发现及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分析和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分析15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四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形成前期的图像特点及临床治疗经过与疗效复查情况。结果:彩超检查下肢深静脉血管可了解血管的形态结构、管腔血栓形成的程度及彩色血流动力学等改变。及早发现血液高凝状态即血栓前期,并在血栓形成之前及时采用药物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结论:彩超检查对四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可靠的诊断依据,对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内小动脉血流频谱和放免测定血、尿中β2-微球蛋白在妊高征者中的变化,为妊高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评估预后提供敏感可靠的指标。材料与方法99例孕产妇分成正常妊娠组46例、妊高征组53例,分别于产前检测血和尿β-微球蛋白,重度妊高征同时产前彩超监测肾小动脉多普勒血流频谱变化。结果产前重度妊高征彩超肾小动脉S/D为2.38,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血、尿β2-G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结论RIAβ2-MG和彩超检测肾小动脉血流频谱可早期发现妊高征轻度肾脏损害,并估价妊高征预后,对于减少孕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