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散发性不典型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2009年6月收治的10例散发性不典型EHF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者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2例以发热、腹痛为主要症状者误诊为重症胰腺炎及急腹症各1例,2例发热伴休克者误诊为感染性休克,2例以无尿症状就诊者误诊为肾衰竭,1例发热伴全身淤点误诊为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0例均经查出血热IgM阳性确诊。痊愈8例,死亡2例。结论散发性不典型EHF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予正确及时诊断,可减少误诊及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肝脓肿误诊为肝癌七例辨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细菌性肝脓肿多数病例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应医技检查结果不难确诊[1].若炎症表现不明显,则不易与肝癌鉴别,易误诊.我院2005年3月~2007年3月共收治慢性肝脓肿26例,其中7例发生误诊,误诊率为26.9%.现就其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对策报告如下,以期减少临床误诊.  相似文献   

3.
马巍  杨季红  栗建辉  马静 《临床荟萃》2008,23(5):364-36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常见病,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不典型病例容易漏误诊,尤其是老年病例.2002年6月至2007年5月,我院收治60岁以上老年甲亢86例,其中误诊23例,现将误诊病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儿童支原体感染6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应用一般抗生素效果不佳,易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等,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临床易误诊。我院2002年11月~2004年11月共收治儿童支原体感染100例,其中误诊60例,误诊率60%。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5.
探讨胰腺癌的CT不典型征象特点与漏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39例胰腺癌CT影像特点、解析漏诊误诊原因。结果 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经CT扫描并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证实和临床随访证实的39例胰腺癌中,22例位于胰头及(或)钩突部,胰颈部10例,体尾部7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准确诊断胰腺癌28例,漏误诊11例。漏误诊11例中,1例钩突部、1例体部外生肿块CT平扫及增强无明显密度差而漏诊;慢性胰腺炎并发胰腺癌误诊2例;2例胰头癌误诊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1例胰腺黏液腺癌误诊为囊腺瘤;1例胰头及另1例胰尾较大肿块,误诊为囊腺癌;误诊为壶腹癌1例;误诊为胰腺转移性肿瘤1例。结论胰腺癌的CT准确诊断依赖于检查技术的合理应用及充分认识胰腺癌的不典型CT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的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1月~2009年1月误诊的老年不典型SAH 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误诊为血管性头痛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出血、癫痫、消化道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3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误诊1 d 15例,2 d 8例,3 d 5例,另2例误诊时间长达15 d.均行头颅CT检查,15例证实SAH;余15例中,10例阴性,5例可疑SAH,后均经腰椎穿刺检查确诊SAH.26例经内科治疗后好转出院,4例死亡.结论 老年SAH首发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当临床遇及类似患者时,要及时行头颅CT检查,对阴性者应进一步行腰椎穿刺检查,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
尿石症诊断容易已被公认,误诊分析屡见报道,但误诊率并未减少。我院自1982年元月~1987年6月共收治尿石症住院病人334例,其中误诊41例,占12.27%。兹就误诊问题进行分析。临床资料41例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70岁。误诊时间6小时~14年不等。误诊病种:肾盂肾炎23例(不包括取石术后症状不消失者)、肾炎4例、腰肌劳损4例、腹膜后淋巴结钙化1例、溃疡病穿孔1例、腹膜炎1例、阑尾炎1例、前列腺增生症1例、腹部肿块3例、口腔粘膜扁平苔癣1例、尿路多发结石诊断不全1例。误诊病例中确诊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睾丸扭转误诊原因,降低睾丸缺失率。方法:回顾本院近7年首诊误诊的23例睾丸扭转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本组首诊18例误诊为附睾炎及睾丸炎,2例误诊为嵌顿疝,2例误诊为睾丸肿瘤。1例误诊为阴囊血肿。结论:对睾丸扭转的临床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对病史及体检不细致,基层医院缺乏医技检查,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不典型表现及误诊原因,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例中青年不典型AMI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年龄24~44岁。2例因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呃逆、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因咳嗽、咳痰、气促,X线胸片示肺纹理增粗误诊为支气管炎;1例因单纯胸痛误诊为肋间神经炎;1例因心悸、乏力、心电图ST段压低误诊为心脏神经症;1例因头昏、双上肢无力及腔隙性脑梗死病史误诊为脑梗死;1例因低血压、体位改变后晕厥误诊为体位性晕厥。本组平均误诊时间(4.56±1.26)d,按误诊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后行心电图检查发现动态改变,查心肌酶谱异常,确诊为AMI。确诊后予再灌注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复杂多样化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极易导致中青年AMI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中青年AMI的警惕性,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盆腔脓肿误诊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1年1月-2009年1月19例术前误诊盆腔脓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误诊率为46.24%.2例误诊为陈旧性异位妊娠,5例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7例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误诊为卵巢囊肿合并感染,2例误诊为阑尾炎,l例误诊为卵巢癌.均经手术确诊为盆腔脓肿,予相应治疗后痊愈.结论 盆腔脓肿临床表现多样,特别是患者入院前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掩盖了典型临床表现.应注意仔细询问病史,结合患者症状、体征综合分析,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1.
肝脏不典型血管瘤影像学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不典型血管瘤的影像学误诊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月术前误诊的20例肝脏不典型血管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为肝细胞癌10例(43.48%),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5例(21.74%),肝腺瘤3例(13.04%),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8.70%),其中1例误诊为巨块型肝癌达16年之久,并行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等治疗。结论:肝脏不典型血管瘤的影像学误诊率高,术前诊断较困难。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医技检查综合分析,并注意与误诊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必要时剖腹探查,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张云强 《临床医学》2013,33(10):111-112
目的探讨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确山县妇幼保健院2001年6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523例急腹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中12例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23例患者中,顺利完成阑尾切除术511例,误诊12例,其中胃穿孔、急性胆囊炎、右侧输尿管结石、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回肠憩室炎、右侧腹股沟疝、右侧输卵管积脓各1例,急性盆腔炎2例,右侧输卵管妊娠3例(其中输卵管破裂1例)。结论病史采集不完全,体检不仔细,辅助检查不完善是造成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原因;认真询问病史、系统体检、完善的辅助检查,可以有效减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相似文献   

13.
粘连性肠梗阻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五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粘连性肠梗阻由于梗阻部位、形式及轻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术前易误诊.我院1998年7月~2007年5月共收治粘连性肠梗阻153例,其中5例因症状不典型,术前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金小岩  施旖旎  李莉 《临床医学》2010,30(12):117-118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2003年至2009年我院收治的AA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中首诊误诊25例:其中误诊急性冠脉综合征14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肺梗死2例,下肢动脉栓塞2例,脊髓炎1例,胆囊炎2例,胰腺炎1例,肠梗阻1例;死亡9例;检测D-二聚体11例均有明显的升高。结论误诊原因为临床表现不典型,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D-二聚体有助于AAD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盆腔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缺乏特异性,往往容易误诊。我院2001年1月-2003年6月收治盆腔脓肿共20例,其中5例在本院或外院误诊,误诊率为25%。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绞痛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住院及门诊诊治153例心绞痛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31例,误诊率为20.2%.结论:心绞痛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易误诊,各阶段年龄组均出现,特别是老年人不典型症状心绞痛多见;上腹部疼痛及消化系统症状在不典型症状心绞痛中多见;谨慎分析病情,正确应用心电图从而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童食物不耐受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28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食物不耐受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患儿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哭闹、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腹痛、腹胀,部分患儿生长发育滞后。其中14例误诊为感染性腹泻,10例误诊为胃肠功能紊乱,4例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误诊率为15.1%。采用《食物不耐受与儿童生长发育调查表》辅助诊断,确诊后均采用食物排除治疗,其中23例临床症状消失,5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食物不耐受临床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必须熟知食物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并综合分析病史,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周涛 《华西医学》2009,(10):2712-2712
目的:了解肠镜下误诊漏诊大肠癌的原因,探讨减少误诊、漏诊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2008年经肠镜检查误诊漏诊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院同期确诊大肠癌178例,经肠镜检查误诊漏诊28例,误诊漏诊率15.7%,其原因多为肠镜检查技术不熟练、检查不仔细、检查前准备不充分,以及肠镜诊断水平不高。结论:提高医务人员肠镜操作诊断水平,检查仔细、充分肠道准备可减少肠镜下大肠癌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伤寒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33例伤寒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3例患者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 HFRS)11例,病毒性脑炎9例,败血症4例,支气管肺炎2例,风湿热2例,急性肠炎2例,恙虫病3例。结论由于伤寒患者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多样化,并发症多,对伤寒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闭孔疝引起肠梗阻的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6例老年女性闭孔疝致肠梗阻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5例有下肢、髋关节症状.6例均误诊,其中3例误诊为肠源性恶性肿瘤伴不全性肠梗阻,2例误诊粘连性不全性梗阻,5例均按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后经手术确诊.1例误诊为髋关节病变行髋部CT确诊并经手术治疗.6例均治愈.结论对老年女性肠梗阻要警惕闭孔疝引起的可能,结合临床征象及CT影像学检查争取术前及早诊断,以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