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2例外部性脑积水临床与CT分析附属医院儿科侯文敏廉道三吴惠兰李肇兰附属医院CT科董威王胜林关键词外部性脑积水;婴儿;CT检查;蛛网膜下腔外部性脑积水(EH)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婴儿脑发育异常的一种表现,CT检查有其特征性改变。多见于囟门未闭的婴儿,预...  相似文献   

2.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外部性脑积水(EH)的CT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抖与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66例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及测量脑室颅腔横径(VT/ST)率。结果 特发性者34例(51.52%),32例继发性主要原因为缺氧缺血性脑病,为18例(占56.25%)。EH的CT特征为:大脑半球叶间裂前部增宽(≥6mm),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5mm),可伴顿顶区脑沟回增宽加深,严重者可伴双侧侧裂池增宽及鞍上池增大,脑室不扩大或仅轻度扩大,VT/ST率小于15%。结论 根椐患儿短期内有头围异常增大,前囱膨隆,抽搐以及特有的CT表现,对EH的诊断并不困难,CT检查对EH的临床诊断、病程观察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68岁,退休干部。于2002年9月13日以头痛、呕吐4天就诊,查脑膜刺激征阳性,脑CT表现不明显而又行脑脊液检查见均匀血性,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以止血芳酸、甘露醇、尼莫地平等治疗25天,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出院。出院时叮嘱患者及家人,一周后去上级医院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决定是否手术。但患者回家后的第七天,即10月14日傍晚,由家人扶之去室外小便过程中又突然发病,  相似文献   

4.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其涛  王成胜 《当代医学》2009,15(24):89-89
目的对50例外部性脑积水患儿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方法全部病例均作CT轴位平扫,层厚层距5mm。结果患儿主要CT表现为:双侧额叶蛛网膜下腔对称或不对称增宽,范围5 mm~14m m,平均95mm;同时伴有大脑纵裂前部增宽、额叶脑沟增宽增深,部分外侧裂池增宽、基底池扩大,部分环池、鞍上池扩大,伴或不伴脑室轻度扩大。结论CT检查对外部性脑积水可以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报告21例外部性脑积水。其主要临床症状为:癫痫,头围增大,部分病例临床无明确症状;CT表现为:双侧额顶区对称性蛛网膜下腔扩大,前部半球间裂增宽和基底池扩大,部分有额顶叶脑沟增宽及轻度脑室扩大。  相似文献   

6.
盘志强 《医学文选》2003,22(6):885-885
外部性脑积水又称蛛网膜下腔积液 ,是发生在婴儿期的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 ,是非梗阻性脑积水的一种特殊类型。本文对 9例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的 CT征象进行分析 ,以提高对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9例外部性脑积水中 ,男性 6例 ,女性 3例 ;年龄 1个月至 2岁。平均 6.5个月。 4例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3例为早产儿 ,2例有外伤史 ,2例有颅内感染 ,3例有抽搐史 ,2例原因不明。1 .2  CT扫描方法 以听眦线为基线 ,从其上方1 cm开始向上扫描直至颅顶 ,层厚 5~ 1 0 mm,层距 5~ 1 0 mm,一般扫描 8~ 1 1层。…  相似文献   

7.
笔者报告27例婴儿感染性外部性脑积水,其典型CT表现为:纵裂前部及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脑底池扩大。通过对10例复查CT动态观察发现,这是一种暂时性交通性脑积水(室外型),随病情变化可在短期内增多、减少或消失。笔者认为这对于颅内感染(特别是脑膜炎)的诊断是一个有意义的CT征像。结合文献对本病的发生机制、动态变化、CT表现与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CT分析(附12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23例TSAH,分析了其主要原因,发生机制,好发部位、CT表现,临床特点和并发症及其产生的原因,认为CT检查是该病的首选和必查项目。  相似文献   

9.
外部性脑积水是婴儿期特殊类型的交通性脑积水,现亦称良性蛛网膜下腔增宽。我院自1999~2002年共积累30例,对本病临床表现及CT诊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婴儿外部性脑积水病因及预后探讨(附6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儿外部性脑积水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 60例外部性脑积水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治疗及有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特发性、同时有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症状、体征者 34例 ,占 56% ,给予相应的治疗且预后好。继发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感染者预后差。 2 5例随访至 1~ 3岁 ,1 5例痊愈 ,占 60 % ,6例好转 ,4例无改变。结论  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与外部性脑积水的发病因素密切相关。治疗除针对病因及对症治疗外 ,应注意患儿全身营养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肺炎是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本文对32例放射性肺炎的X线征像进行分析,阐述了放射性肺炎的病理演变过程及X线征像与病理的相应关系。同时,提出了放射性肺炎的诊断与X-CT检查及临床表现的关系,从影像学角度为放射性肺炎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2例自然恢复的急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其起病方式及血象,骨髓象酷似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对这种“自限性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征”是否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或是急性骨髓造血停滞的某个阶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心肌梗塞是威胁老年人的严重疾病,本文就268例老年人心肌梗塞(其中急性心肌梗塞17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96例)进行分析。结果:60~69岁是心肌梗塞发病高峰,无痛性心肌梗塞明显增多,心肌塞梗的并发症随年龄的增加而俱增,成为老年人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胃镜病理证实为GIST患者的CT资料。行CT平扫者3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者28例。结果肿块多数向腔外生长(22/31),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瘤;发生于食管1例、胃21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4例、回肠2例及肠系膜1例。31例GIST中,良性8例,肿块直径多〈5cm,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均匀强化;恶性23例,肿块直径≥5cm,密度多不均匀,边界可清楚或不清楚,强化明显且不甚均匀;23例肿块内均有坏死,7例出现转移。31例均手术后或胃镜钳取组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查,31例CD117均为阳性,27例CD34阳性。结论CT检查对于GIST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但CT表现仍欠缺特异性,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52例垂体瘤CT检查结果与眼部表现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垂体瘤CT结果与眼部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 5 2例垂体瘤患者进行视力、眼底和视野检查并与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结果显示 :肿瘤直径≤ 10mm 6例 ,11~ 2 0mm 13例 ,2 1~ 30mm 15例 ,31~4 0mm 11例 ,>4 0mm 7例。视力 <1.0的 72眼 (6 9.2 % ) ,眼底异常的 5 9眼 (5 6 .7% ) ,36例 6 6眼 (6 7.3% )出现视野缺损 ,其中 18例 (36 .7% )表现为典型的双颞侧偏盲 ,眼球运动障碍 2例 (1.9% )。 11例 (2 1.2 % )以眼部症状为首诊 ,4 0例 (76 .9% )有眼部异常表现 ,其中肿瘤直径≤ 10mm 2例 ,11~ 2 0mm 7例 ,2 1~ 30mm 13例 ,31~ 4 0mm 11例 ,>4 0mm 7例。结论 :垂体瘤可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和眼球运动障碍 ,视力、视野损害的程度与肿瘤大小相对应。对不明原因视力下降者 ,应进行详细的眼底和视野检查 ,并结合CT扫描 ,防止垂体肿瘤误诊。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47例梗阻性与交通性脑积水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CT图像显示第三脑室、双侧脑室扩大而第四脑室正常或不显示为导水管狭窄的征像;四脑室亦明显扩大而蛛网膜下腔消失或极度狭窄为第四脑室正中孔闭锁的特征;脑室系统均匀扩大且蛛网膜下腔增宽时为交通性脑积水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对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的包括发热等26项的临床表现及包括ANA等13项实验检查指标(急性期和缓解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疾病急性期,其ANA( )高滴度(31:160)几乎占1/2,缓解期即下降到近1/10;6例狼疮带( )患者中1/2为低补体血症,并有5/6表现为狼疮性肾炎;与一般资料相反,没有发现抗SmAb( )者雷诺氏现象也( );抗SSA Ab( )中有口眼干燥者只占25%,大大低于某些文献报道的80%;并报道了本Ab与光过敏、皮肤红斑等临床表现的关系。同时,本文的病理活检证实了:SLE患者通常是Ⅲ型变态反应,又可以是同时兼有Ⅱ型和Ⅳ型“复合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群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aroli‘s病的CT表现特征和病理基础。方法:通过对临床、US、PTC和ERCP综合检查的5例Caroli’s病CT表现和病内因进行分析。结果:该为少见的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CT表现为肝内多发的大小不等的囊状低密度影、其特征性征象为肝内胆管或同时伴有肝外胆管的囊状扩张,以及囊骨索条和囊内中心点征。结论:CT结合US及灌注胆管造影法能对Caroli‘s病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