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融是一种非手术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经导管的消融方法免除了治疗某些心律失常疾病长期对手术的依赖。本文首先阐明了消融方法病理解剖基础 ,并从能量守恒的观点对消融过程中的热传输和能量转换进行了分析 ,然后 ,详细介绍了最新的几种消融方法即射频消融、微波消融、超声消融 ,最后 ,展望了消融在临床应用和研究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快速治疗心律失常的X线图像引导射频消融系统。方法通过X射线图像来引导消融导管,确定导管顶端的电极位置,在病灶处放出交电流,实现病灶的消融。并结合了多道电生理记录的功能,在进行消融手术的同时,可以观察和监控病人的电生理状况,保障病人的手术安全。结果一例隐性左侧旁道患者通过系统治疗,经过图像引导的消融后,A波与V波分开,获得了心脏消融的成功。结论通过X线图像的引导并结合多到电生理记录系统的射频消融系统,能有效快速的治疗简单的快速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的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5例特发性频发室早伴发或不伴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长期服药且要求手术的患者,在CARTO系统指导下以单一专用导管行心室电解剖重建,激动顺序标测、起搏标测后,实施射频消融,观察结果。结果射频消融的15例患者中12例即刻消融成功,术后随访3~6个月均未见复发;3例不成功,改为药物治疗后室早有所减少。15例患者均未见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室性心律失常的治愈率,减少长期服药所带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又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导管消融被认为是治疗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手段,常见的消融技术包括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等。但现有导管消融技术存在"零和效应",临床上难以控制最优剂量。本研究中,提出了脉冲电场消融治疗房颤的新方法,有效解决了温度消融的"零和效应"问题。临床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5.
背景: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微波消融是治疗房颤的一种新技术,在国内外临床应用时间短,经验不足。 目的:对国内外微波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温度场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EI、SCI数据库中关于微波消融温度场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消融,心房颤动,微波,温度场”或“ablation,atrial fibrillation,microwave, thermal field”为检索词进行检索。 结果与结论:微波导管消融术对引起心律失常的关键部位(即靶点)进行精细标测,使靶点及邻近的心肌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以破坏心动过速的病灶及折返途径,从而消除心律失常。在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伤害的同时,保证消融切割线的连续性,对于房颤消融至关重要。实现温度场的计算机模拟能够全面反映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医护人员可以在热疗手术进行之前对治疗过程有比较直观的认识,提出比较详细的手术规划,并且可以在术中根据部分参数修正模拟结果和加热的时间与强度,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开展消除局部致心律失常病灶的实验研究,我们建立了心室局部心外膜给予乌头碱滤纸片,诱发出严重的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观察了心律失常特点和激光的消融作用,并探讨了本法的优点和乌头碱的作用机理。12只犬心共进行了36次乌头碱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和激光消融实验,每次均诱发出单一形态室速,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封闭式激光——电极导管及其物理基础实验和离体动物心脏实验的结果。结果表明,间接激光辐射心肌组织损伤小,没有产生组织穿孔。用眼镜蛇毒诱发10只家兔的心律失常模型,以4~12J能量的Nd:YAG激光消融,结果是治疗组与对照组心律恢复正常时间有显著差异(P相似文献   

8.
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对左心房行肺静脉隔离是治疗房颤的有效手段。脉冲电场消融(PFA)是一种采用高电压短持续时间的脉冲电场,以不可逆电穿孔机制对组织造成损伤的新消融技术。针对PFA在房颤治疗领域的应用,首先介绍了PFA的原理,然后根据临床实验的结果,阐述了PFA的优势,如:非热效应;在实现心肌组织有效损伤的同时,降低对心肌邻近组织(如肺静脉、食道、膈神经、血管等)的损伤风险;消融速度快;低接触依赖性等。介绍目前主流的PFA系统及临床应用,以及这些系统对应的消融导管的特点。最后,针对目前PFA应用于房颤治疗尚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展望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微循环》2009,(4):283-283
心律失常是心脏病学进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治疗手段不断涌现。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与植入装置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地位正在受到挑战。随着多中心、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的不断公布及以此为依据的相应”指南”的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心房颤动,且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增高…。目前由于三维标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使得房颤导管射频消融的方法学得以改进,大量的试验结果提示该术式对于房颤的治疗可获得很高的成功率。自2005年10月至2011年2月,我科采用Carto标测系统对300例房颤患者进行消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实现了用细胞自动机式并行计算构造全心脏的电生理模型,并介绍这种电生理模型的仿真设施与应用。仿真应用首先是求解心电图正问题,尤其是仿真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准确说明各种不规则波形所蕴含的电生理意义。其次,是在通道层次对心电活动动力学性质特别是对心律失常形成与维持的机制进行研究,第三,是模拟对心电活动的各种调制与干预,研究起搏,除颤,消融,通道阻滞剂对心电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逆钟向低位环折返不典型心房扑动的特点,评价CARTO标测系统对其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一57岁男性患者,因长期反复的心房扑动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常规放置右心房内导管、希氏束导管、冠状窦导管和标测消融导管。在心动过速中进行激动标测、电-解剖标测及三尖瓣环至峡部的连续性线性消融。以宽分离的双电位为射频消融的终点。结果 体表心电图和心内激动顺序提示为典型心房扑动。多部位拖带标测发现右心房侧壁远离折返环,低位右心房后壁在折返环上,峡部隐匿性拖带。进一步CARTO标测提示折返环沿下腔静脉逆钟向折返(尾头方向观)。进行峡部至三尖瓣环的连续性线性消融终止心动过速,并出现宽分离的双电位。随访6个月,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心房扑动复发。结论 逆钟向低位环折返不典型心房扑动可与典型心房扑动共用三尖瓣环与下腔静脉间的峡部作为缓慢传导区。峡部消融可以终止并消除心动过速。传统的标测方法容易漏诊,CARTO标测系统对折返环部位的判定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房室旁路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快速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动过速发作越来越频繁,同时伴有头晕、出汗、低血压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往只能用药物控制心动过速的发生,往往效果不好,副作用大,近年来射频消融术(RFCA)的开展,对于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起到了彻底根治的效果。我院从1999年8月开展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旁路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共96例(均为左侧旁路),现将治疗结果和标测消融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衰等疾病的机会明显增加,其致残、致死率极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房颤的高发性和诸多严重的并发症,使其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使部分房颤转复,然而,与控制心室率相比,房颤转复并不能降低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最近,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房颤的治疗出现了新的转机,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有效性及根治率仍存在争议.针对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基质因素来预防房颤发作及复发也成为近年房颤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房颤的上游治疗等.本文就房颤的并发症防治如抗凝治疗,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以及房颤的上游治疗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经胸心脏超声引导心内射频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1例持续/永久性房颤/房扑拟行房室结消融加VVI起搏的患者,男性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6岁.在经胸心脏彩超引导下,采取"多切面观察"、"导管运动中观察",密切结合心内电生理定位,尝试左锁骨下静脉永久起搏导管和右股静脉消融导管的心内定位和靶点消融.以出现稳定的房室分离判为消融成功.结果11例患者的房室结消融及VVI起搏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100%,随访期内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经胸切面超声引导某些房室结消融和VVI起搏安全、简便、可行、经济,有可能成为常规X线透视下心律失常介入术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6.
屈光性近视远视矫正的角膜消融深度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分子激光脉冲消融技术在眼科领域中广泛地用于重塑角膜光学表面及矫正屈光不正,本研究旨在计算屈光性近视和远视矫正的角膜消融深度,提出一种简单的数学模型。采用理想的几何球面假设,在分析近视及远视的屈光状态和角膜曲率变化对屈光力影响的基础上,精确计算出在激光消融光学区域内组织消融深度的变化,根据公式描述了屈光程度与手术光学区直径及角膜消融程度的曲线关系图,并以此算法植人准分子激光眼科治疗机。临床结果表明,根据该数学模型和曲线关系图指导的屈光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临床上除口服药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外,还采用心脏电复律治疗房颤、历经30多年对于心脏电复律治疗房颤的摸索,由体外高能量除颤复律到体内经静脉低能量心内除颤方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8.
何愿强    赵璐露  杜映荣  赵玲 《医学信息》2018,(21):37-40
心房纤颤在临床心律失常上很常见,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其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寿命。射频导管消融术是最常用的肺静脉隔离治疗方法,而最新出现的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有取而代之的优势。本文着重于论述这两种最常用导管消融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两种能源治疗房颤的损伤机制,二者之间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比,以及最新出现的联合消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观察27例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高频心电图变化,结果显示:消融前后十二导联高频切迹数及高频心电图异常率无变化。表明,尽管射频消融术为一有创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法,但对心肌损伤的范围有限,不产生明显的电生理学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临床上心律失常常见发生部位及射频消融治疗靶点部位--房室交界区和邻近区域的形态学特点及连接蛋白(Cx)43和40的表达,为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及可能的有效治疗部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10例正常成人心脏,选取房室交界区及其邻近部位,常规石蜡包埋,HE、Masson染色,选定目标部位行Cx43、Cx40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