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和方法: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对临床药学服务、用药安全、药品使用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指出在医院推广建立PIVAS对提高医院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有重大意义.结果:医院建立PIVAS,实行静脉药物集中配置管理,消除了以往工作模式的弊端,提高了患者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系数,同时也降低了医疗成本.结论:建立临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聂亚敏 《当代医学》2014,(35):13-14
目的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安全用药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抽取九江市妇幼保健院2010-2012年开出的处方2460份,这些处方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配置,由专业药师对这些处方进行审核、严格核对以及条形码管理等,并且对处方在实施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前后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这2460份处方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配置后可以发现,这些处方在实施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后的处方安全用药程度要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配置后处方的安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有效减少了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因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设立对于临床中合理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的安全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又称PIVAS,指的是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经过执业药师审核的处方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技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药物的配置,为临床提供优质产品和药学服务的机构.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后的处方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有效减少差错率并同时防止不合理用药发生的高频发生,在临床安全用药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建立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对我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前后各个科室的配液时间、处方缺陷、药物管理质量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PIVAS建立前1年的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将PIVAS建立后1年的相关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的护理输液所需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0.98%)也明显低于对比组(4.33%)发生率(P<0.05)。结论:建立PIVAS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而且还起到了规范护理管理、提高输液安全性等效果,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合理的批次决策能有效保障临床静脉输液合理用药。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临床药师根据合理用药原则,制定静脉输液批次规则,在特殊情况下进行人工干预,使临床输液配送批次更加科学合理。临床药师在批次决策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价值,以为药剂人员的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以来本院药剂人员统计的静脉配置中心和病区输液中心收治的5326例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管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663例.对对照组所有患者行静脉药物配置常规管理,对观察组所有患者行静脉药物配置质量管理,临床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药物配置总正确率为94.93%(2528/2663)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配置总正确率73.04%(1945/266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剂人员依据医院配置中心工作流程对用药实施质量管理,管理前后有效减少了药物配置环节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配置正确率,确保了各项药物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对患者的合理救治.  相似文献   

7.
以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为例,阐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信息化设计方法和操作流程,重点对PIVAS功能模块进行介绍,指出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静脉药物配置的基础,制订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我院以院内电子网络作支撑,建起了从摆药区到细胞毒性药物、抗感染药物、普通药物、全肠外营养药物等四个配药区,及从配药区到送药区全系统传输的脉药物配置中心。本文通过对本单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运作以后的体会,结合我国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药学人员现有条件,认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并通过对医嘱的审核,使药学人员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也增强了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与联系、加深了了解,对临床药师下临床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临床药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PDCA循环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博士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是英文Plan(计划)、Do(执行)、Ckeck(检查)、Action(处理)四个词的缩写[1]。PDCA循环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对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质量非常有效,被管理界公认为是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自成立以来,负责全院住院患者长期医嘱的配置工作,标志着药学服务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DCA管理循环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提高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静配中心药师人员及护理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分为PDCA循环实施前(2016年2月-2017年2月)和PDCA循环实施后(2017年3月-2018年3月)2个时间段。PDCA循环实施前予以常规药物配置质量管理,PDCA循环实施后采用PDCA循环进行药物配置质量管理,对比2组间抗肿瘤药物配置不合理的发生率及配置不合理类型的分布情况。 结果 实施前抗肿瘤药物配置不合理率为0.88%,实施后为0.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实施前后在溶剂选择、药物剂量、存在配伍禁忌、药物容器选择这4种类型的药物不合理配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溶剂剂量配置不合理及药物存放条件不合理中,实施后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实施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用于静脉配置中心效果理想,能降低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置不合理的发生几率,减少抗肿瘤药物溶剂剂量配置不合理及药物存放条件不合理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抗肿瘤药物的配置质量,值得应用于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PDA在医疗行业的应用,结合医院静脉输液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别从物理要求、功能要求、通讯要求以及操作系统几方面对PDA的选择作出考虑,并进一步阐述了PDA开发工具选择,PDA软件的设计原则,包括软件架构、功能描述等。通过对PDA在静脉输液自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静脉输液管理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优化了工作流程,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也推动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23例小儿静脉输液反应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3例小儿静脉输液反应的护理。方法:对23例小儿静脉输液的反应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23例小儿静脉输液反应经过及时处理均未发生意外。结论:在输液过程中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工作,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巡视能有效地减少在输液中出现反应。  相似文献   

13.
刘莲琴  史珂慧 《中外医疗》2011,30(9):144-145
目的总结分析输液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及术后护理,为经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路提供一个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西安北车医院24例经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穿刺部位选择、穿刺要点、术后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24例患者均成功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术后输液通畅;(2)1例患者发生血肿,发生率为4.1%,2例患者发生置管处皮肤轻微感染,发生率为8.3%。未发生其他并发症。(3)导管平均留置时间(20±9)d。结论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安全可靠,是经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路的一个途径,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4.
肖洁  彭涛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205-207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分析总结临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强化教学管理模式,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提升教师带教示范水平,改革教学内容、模式及评价体系等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探索新形势下输血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为保证实习质量,培养高素质的输血医学后备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传统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临床实践,采用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由微处理器、光电传感器与STR-30无线通信模块结合无线网络、PDA、RFID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实现静脉输液的全过程实时自动监控、管理,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及工作效率,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推动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临床输血安全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临床输血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建立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的临床输血系统的各项安全措施难以遏制输血传播疾病和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杜绝输血安全事故是消除输血安全隐患的惟一出路,是构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临床输血安全体系,首先要做好的工作是建立临床输血的伦理规范、培育安全的献血员队伍、完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临床血液管理使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的探讨,通过列举传统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静脉调配中心的优势。体现了静脉调配中心,能有效地避免护士对临床静脉用药的调配不当所造成患者的损害,同时有效遏制环境污染和对调配者损害,提高了静脉输注质量,为医院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温度下输液对手术病人体温及热量的影响。方法 将 5 6例结肠癌根治病人随机分为温液体组和室温液体组 ,分别于麻醉前及麻醉后 15、30、6 0、12 0min和术终记录肛温、热量和寒战反应 ,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硬膜外阻滞麻醉后 30min两组病人肛温升高 0 .5℃ ,其后渐降 ,温液体组病人肛温较室温组降低幅度小 ,无热量丢失、寒战反应发生率低 (P <0 .0 1)。寒战病人肛温较非寒战病人者低 (P <0 .0 1) ,热量丢失多。结论 预热液体不仅可避免因输注液体温度低而引起肢体发凉、发麻、胀疼、寒战 ,还可以防止术中体温降低和热量丢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及其临床实践程序,在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p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in,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简介循证医学概念、起源和发展、核心内容及比较与传统医学的优缺点,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引入肺栓塞的影像学诊断实践。结果: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有因果关系,避免肺栓塞的高漏误诊率对预防致死性肺栓塞非常重要,肺栓塞的早期确诊需要多学科合作。循证医学通过系统分析确定患者关键临床问题,有针对性检索系统文献,掌握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把最佳证据用以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诊断。结论:循证医学以证据为核心,致力于提高医疗水平,促使医师终生学习。能很好应用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诊断。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过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前后血液质量的变化及其对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率降低的程度。方法:将200ml/袋全血用白细胞过滤除白细胞。结果:检测过滤的白细胞平均滤过率为99.80%(P<0.05),红细胞平均回收率为93.54%(P>0.05)。结论:白细胞过滤器能高效地、有选择地滤除白细胞,能显著降低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