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1月至1997年10月期间,我们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支气管肺疾病,共检查患71例。其中对咯血和支气管扩张症患经纤支镜检查排除肺癌诊断后给予纤支镜经导管注药治疗;对64例胸部CT发现支气管肺疾病均做纤支镜检查,结果表明两的肺癌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相关性良好。纤支镜检查肺癌病理诊断阳性符合率为88.3%.及时为肺癌患治疗方法和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所有病例操作中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现将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纤支镜检查、胸水找癌细胞、肺穿刺活检、痰查脱落细胞等检查,病理确诊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纤支镜、痰检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37例中咳嗽、咳痰26例(70.3%),痰中混有血20例(54.1%),胸痛12例(32.4%),呼吸困难10例(27.0%),不规则发热30例(81.1%),骨关节肥大和杵状指(趾)8例(21.6%).纤支镜检查17例,胸水找癌细胞11例,肺穿刺活检5例,痰查脱落细胞4例.术后病理阳性率100%.结论当肺结核患者出现不寻常的症状和体征时,应行纤支镜检查、胸水找癌细胞、肺穿刺活检、痰查脱落细胞等检查并病理以确诊,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正> 肺血管瘤甚为罕见,国内资料为数极少。我院发现2例,经X 线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特报告如下。例1.邓某某,女性,18岁,农民,住院号92572。于1977年8月27日以血痰,胸痛2月加重7天主诉入院。两个月前给棉田打农药后15天出现血痰,色鲜红,量不多。当地诊为肺炎,经用青、链霉素、中药等治疗,症状减轻、咯血停止。近7天来又有咯血,随来我院  相似文献   

4.
董汉奎  刘茜 《新疆医学》2006,36(1):109-110
血痰是肺部疾病的常见症状,它是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其病因复杂。据文献报道,它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化脓症、支气管肺癌等,为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对老年血痰病因的诊断价值,现将我院1992年4月~2005年10月间对60岁以上的咯血痰患者进行了纤支镜检查。以寻找病因,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男,29岁,广东人。因反复咳嗽、咳白痰、咯血2个月,于1985年12月30日入我院内科。X线胸片见左肺门阴影,当时拟诊为:①支气管扩张?②肺结核?③肺癌待排除。入院后经止血治疗,症状缓解,于1986年1月10日出院。1月10日曾作支纤镜检查,提示左肺支气管慢性炎症改变,余未见异常。2月3日又因咯血增多(最多达300ml/日),再次入我院内科。X线检查左肺阴影较前增大(约6cm)。临床拟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对原因不明孤立性外周肺结节诊断价值。方法:对106例孤立性外周肺结节(SPN)纤支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SPN经纤支镜诊断为肺癌;SPN经纤支镜肺癌诊断率随患者的年龄和病程增加而增加,有咯血症状者SPN肺癌诊断率显著高于无咯血症状者。胸痛的有无、结节的大小及其在肺内的分布,对SPN经纤支镜肺癌诊断率无明显影响。结论:纤支镜检查对SPN的临床诊断及其分期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者自1977年8月至1983年9月底,做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下简称纤支镜)1163例次。适应征主要是排除肺癌,另有5例吸痰治疗胸部手术后肺不张和10例肺活检(TBLB)。检查结果:单独由纤支镜检查发现肺癌227例及肉瘤1例,其他病例病因多种多样。除术后血痰外,无重要并发症。作者认为术前用药和麻药都可减量使用,检查过程中吸氧应列为常规并应特别珍视贵重器械的维修。  相似文献   

8.
53例X线平片不典型支气管肺癌以片状、斑状及条索状阴影居多。其中44例经纤支镜检查,直接表现肿瘤43%,间接发现56.8%,临床症状咳嗽、血痰分别占83%、56%,误诊为肺结核、肺内炎症者84.9%。提示不典型支气管肺癌与肺结核、肺内炎症在X线平片、临床症状方面有共性而无性特异性,易误诊,故应及早行纤支镜检查及纤支镜追踪复查。  相似文献   

9.
张爱观  张菊芳 《浙江医学》2000,22(5):301-302
患者常因咯血而就诊 ,长期重度吸烟的中青年人如咯血经治不愈 ,应高度怀疑肺癌。我们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4月至1998年3月间胸片大致正常 (未发现异常或双侧肺纹理增多 )的65例咯血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检查的结果 ,并就年龄、吸烟、咯血性状、咯血时间等与肺癌检出率的关系进行分析 ,还对胸片大致正常的患者行纤支镜检查的适应证进行了探讨。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52例 ,女性13例。年龄25~78岁 ,平均48.2岁 ,其中≥45岁35例。本组患者均除外有引起咯血的全身性疾病。咯血病程2天~15…  相似文献   

10.
咯血是肺科常见的病症,也是我院肺科门诊为数较多的首先就诊症状。医务人员常首先考虑肺结核病。1995~1999年我院收治咯血患者62例,分别作了CT、疾结核菌培养等,并经纤支镜检查,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62例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32~71岁。咯血史6h~5年。小量(≤50ml/d)咯血26例,中量(50~100ml/d)18例,大量(>100ml/d)4例。14例为痰血。1.2 纤支境检查所见 62例中56例支气管内部发现血迹。确定来自总支气管13例,叶支气管31例,段支气管12例。以X线胸部平片为基础,部分结合断层与CT,全部病例均经纤支镜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纤支镜检查对咯血患者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62例咯血患者采用纤支镜(FB)检查,其中38例可疑病例行重复纤支镜检查(RFB)。分别采用活检、刷检、针吸活检(TBNA)、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或多种方法联用,根据镜下病理学诊断分析病因。结果:首次FB检查确诊501例(89.15%),RFB检查38例中确诊36例(94.74%),联合其他方法后肺癌总检出率77.58%(436/562),其中由纤支镜确诊的肺癌411例(94.27%)。结论:纤支镜检查是确诊咯血病因的重要手段,重复纤支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大咯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危重症状。对于反复大咯血,经垂体后叶素等止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常规体检及胸片不能明确出血部位者,可行纤支镜检查以明确出血部位,为治疗提供必要的资料。现将我院从1986年5月至1996年11月对大咯血患者行纤支镜检查23例的护理要点及体会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23例大咯血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27-53岁,平均41.6岁。日咯血量500-1500ml。2例曾发生休克。咯血时间≥7天,咯血间隔时间最长24小时,最短2小时。前后位胸片无异常,基础治疗及止血药应用无效。本组23例共进行49次纤支镜检查,除1例术后…  相似文献   

13.
杨伟忠  钟文熹  容少兰 《广西医学》1999,21(6):1206-1207
老年咯血患者临床上较为常见,病因复杂。老年人咯血特别要警惕肺癌,及时明确诊断对预后影响甚为重要。为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对老年咯血患者的诊断价值,现将我院68例咯血患者的纤支镜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内镜室在1989年10月~1999年2月间,年龄≥60岁老年咯血患者,接受纤支镜检查68例,男性49例,女性19例,年龄60~74岁,平均64.8岁。咯血量以24小时计算(1),小量咯血(<100ml)53例,中量咯血(100~500ml)12例,大量咯血(>500ml)3例。咯血时间1天~9个月。1.2 检查方法:采用OlympusBF-10型纤维支气管镜及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纤支镜检查、胸水找癌细胞、肺穿刺活检、痰查脱落细胞等检查,病理确诊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纤支镜、痰检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37例中咳嗽、咳痰26例(70.3%),痰中混有血20例(54.1%),胸痛12例(32.4%),呼吸困难10例(27.0%),不规则发热30例(81.1%),骨关节肥大和杵状指(趾)8例(21.6%)。纤支镜检查17例,胸水找癌细胞11例,肺穿刺活检5例,痰查脱落细胞4例。术后病理阳性率100%。结论:当肺结核患者出现不寻常的症状和体征时,应行纤支镜检查、胸水找癌细胞、肺穿刺活检、痰查脱落细胞等检查并病理以确诊,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支气管内膜结核酷似肺癌 ,极易误诊 ,而纤支镜检查是确诊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重要手段。我院近 5年来对32 7例 6 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进行了纤支镜检查 ,发现 2 0例(16 .35 % )酷似肺癌而经病理或细菌学证实的支气管的内膜结核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2 0例中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6 0~ 70岁 ,平均 6 3.8岁。结核中毒症状均不明显 ,疑诊为肺癌者 12例 ,咯血原因不明者 8例。X线胸片表现 :肿块或浸润病灶 13例 ,肺不张 5例 ,胸片大致正常 2例。2 ) 检查方法 :术前用药及麻醉均按纤支镜检查常规进行 ,采用Olympu…  相似文献   

16.
平扫CT未见异常的肺癌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胸部平扫CT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的肺癌的早期诊断,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此类病人的重视。方法 通过对3例初诊时胸部平扫CT检查未见异常,最终通过纤支镜检查、PET/CT检查诊断为中央型肺癌的患者进行分析,并比较肺癌的各种早期诊断方法。结果 3例患者均为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以咳嗽,痰血就诊,初诊时胸部平扫CT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经治疗后咳嗽痰血症状无明显好转。随后的PET/CT和纤支镜检查提示肺癌,最终通过病理学和痰细胞学确诊为中央型肺癌。2例获得手术完全切除,1例肺功能极差无法手术。结论 早期中央型肺癌的患者,平扫CT检查阳性率较低,易导致部分病人无法得到早期诊断。因此,对于反复痰血的患者,即使初诊时平扫CT未发现肺癌,仍不能放松警惕。行纤支镜检查和PET/CT检查可发现此类中央型肺癌。因此,纤支镜检查和PET/CT在胸部平扫CT未发现明显异常的早期中央型肺癌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科在1986~1991年5年间共作纤支镜检查512例次,其中,因疑为肺癌但未获病理或细胞学证据,而行纤支镜检查资料齐全的共171例。经纤支镜检查后而确诊为肺癌的共93例。检出率为54.39%(93/171),诊断率为78.81%(93/118)。纤支镜检查对提高肺癌的诊断率有重要的价值,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周边型或管外型的肺癌纤支镜的检查很可能为阴性。对肺癌的诊断除纤支镜外仍需重视其它诊断技术,如痰的脱落细胞检查、胸水查癌细胞、经胸壁的肺部病灶穿刺、选择性支气管碘水造影等。  相似文献   

18.
张明敏 《西部医学》2009,21(5):797-797
病例男,5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复发5个月,加重5天入院。胸片和CT示右肺门肿块,诊断:右肺中心型肺癌。入院后3天患者突然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明显三凹征,听诊双肺可闻及吸气性哮喘音及湿罗音。纤支镜检查发现气管内距声门下8厘米处有一结节样新生物阻塞气管腔约2/3,右主支气管线形狭窄。纤支镜下吸出大量痰液后症状缓解。经相关科室会诊后认为,由于气管切开可直接伤及肿瘤引起大出血,  相似文献   

19.
<正> 患者男,57岁,退休工人。因反复咳喘10余年,近2月来咳出大量树枝状物,咯血3天于1982年11月8日入院。患者10余年来,反复阵咳气喘,经常咳出厚痰块。1965年因痰中带血到肺科检查排除结核,矽状。2月前,病人发现痰中有粉红色痰块,嚼之作响。入院前三天,劳累后咳血,用止血剂稍见效。第二天晚,又突然大口咳血约200ml,1小时后血痰中发现粉  相似文献   

20.
周瑛  程南铭 《安徽医学》1997,18(3):55-55
<正>患者,男性,59岁。1990年6月因咳嗽在外院摄胸片发现右上肺斑片状阴影,查痰找抗酸杆菌阴性,当即诊断为“肺结核”予HRE正规抗痨治疗一年余“,1991年9月9日复查胸片“右上结核病灶”吸收而停药。停药三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刺激性呛咳、痰血。于1992年2月10日复查胸片示“右上肺节段性肺不张”,拟“结核复发”而于1992年3月10日人本院,人院后查痰找抗酸杆菌阴性,经纤支镜检查,发现右上叶管口一黄豆大小的黄白色菜花样新生物。纤支镜活检病理报告为低分化鳞癌,胸部CT检查示右上中央型肺癌伴纵膈淋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