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妊娠哺乳期乳腺溢液多属于乳腺导管病理改变症状,此症状虽然常见于良性病变,但较为常见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已被认为系癌前病变。乳头溢液病例中,乳腺癌发生率平均为14.3%,乳腺癌患者中乳头溢液发生率平均为4.0%。手术是乳头溢液的主要治疗方法,要求精确定位切除涵盖病变导管的病变腺体和肿块,经过病理发现诊断早期乳腺癌,而精确定位是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已成为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首。早期发现乳腺癌,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综合治疗后的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提高生存期。早期乳腺癌的表现之一就是乳腺隐匿性钙化。乳腺隐匿性钙化是乳腺隐匿性病变的一种,即常规钼靶X线检查显示乳腺内成簇钙化灶,而临床症状体征阴性的乳腺隐匿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erbB-2癌基因蛋白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70例不同乳腺病变的c-erbB-2表达水平,结果:c-erbB-2癌基因的表达与液淋巴结转移(P<0.01)和乳腺癌组织学类型有,特别是它在癌前病变中有表达,结论: 0-erbB-2癌基因蛋白既可做乳腺癌早期诊断指标,也可作为预后因素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 erbB 2癌基因蛋白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170例不同乳腺病变的c erbB 2表达水平。结果 :c erbB 2癌基因的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 (P <0 .0 1)和乳腺癌组织学类型有关 ,特别是它在癌前病变中有表达。结论 :c erbB 2癌基因蛋白既可做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指标 ,也可作为预后因素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不同类型病变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核DNA指数(DI)、S期细胞比率(SPF)和细胞增殖指数(PI),对120例乳腺不同类型病变进行分析。结果:DI、SPF及PI均随正常上皮→轻度增生→中度增生→重度增生→非浸润癌→浸润而信次增加,重芳增生是与乳腺癌最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结论:对癌前病变特别是重度增生进行FCM分析,有利于发现早期乳腺癌。  相似文献   

6.
男性乳腺恶性肿瘤罕见。我院1981年至1995年共收治15例男件乳腺癌和2例乳腺肉瘤。首发症状多为乳晕下肿块,易侵犯皮肤、胸肌、内乳淋巴结,出现胶淋巴结转移常较女性乳腺癌为早;乳腺肉瘤则多呈局限性生长,肿块一般偏大,多血性转移。本组浸润性导管瘤及单纯癌占2/3,无小叶原位癌。2例乳腺肉瘤为间质肉瘤、平滑肌肉瘤(平滑肌瘤恶变)。治疗上与女性患者一样,笔者建议在男子中也开展“乳腺自我检查”,以发现早期癌,从而提高男性乳腺恶性肿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测定乳头溢液中C EA诊断早期乳腺癌及癌前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致乳腺癌死亡的因素很多,而与乳腺癌较早较多发生血行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治疗难以彻底控制不无密切关系。因此,除治疗外应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水平,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乳腺癌来降低其死亡率,并争取提高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及时对其进行治疗,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1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自1994年6月至2000年1月间共计93例有乳头溢液的住院患者,其中乳腺癌39例,癌前病变10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1.7岁;均为女性。全部患者均行导管造影检查,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及溢液中CEA测定、血清CEA测定,并…  相似文献   

8.
非妊娠哺乳期乳腺溢液多属于乳腺导管病理改变症状,此症状虽然常见于良性病变,但较为常见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已被认为系癌前病变.乳头溢液病例中,乳腺癌发生率平均为14.3%,乳腺癌患者中乳头溢液发生率平均为4.0%[1].手术是乳头溢液的主要治疗方法,要求精确定位切除涵盖病变导管的病变腺体和肿块,经过病理发现诊断早期乳腺癌,而精确定位是关键,尤其病变位于乳晕外区,病变隐蔽,临床诊断、定位手术困难[2].2001年9月1日~2003年8月31日,我们应用C臂X-线造影立体定位小叶切除乳腺溢液18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人乳腺珠蛋白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赛平  邹学森 《实用癌症杂志》2010,25(3):321-322,32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乳腺癌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在当前所有的医学手段中,对于无症状的肿瘤患者,肿瘤标志物常常是最早期发现肿瘤的方法之一。人乳腺珠蛋白(human mamrnaglobin,hMAM)是特异地表达于乳腺上皮细胞、原发性乳腺癌组织的分泌性球蛋白,目前被认为是1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乳腺癌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前期病变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国内外乳腺癌前病变的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和小叶瘤病变的形态学特点、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ubMed期刊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乳腺癌前病变、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小叶瘤变和乳腺癌"等为关键词,检索1978-06-2009-10的相关文献175篇.纳入标准:1)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形态学特点、分子生物学特征;2)小叶瘤变的形态学特点、分子生物学特征;3)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和小叶瘤变与乳腺癌的关系.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25篇.结果:乳腺癌癌前病变涵盖了从普通型导管增生、非典型导管增生和导管原位癌、非典型小叶增生和小叶原位癌病理类型的病变,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临床特点都非常的多变,综合病理形态学、分子病理学、乳腺癌家族史、年龄和辅助检查等因素来评定其乳腺癌风险,行其个体化治疗.结论:乳腺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有些上皮内瘤变是能在其基因变化、演进的早期就已经转移,而不是在当肿瘤细胞演进到非常高的水平、侵袭性克隆出现时才转移,所以对于乳腺癌癌前病变的跟踪随访及进一步分子生物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男性乳腺恶性肿瘤(附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雷秋模 《浙江肿瘤》1996,2(4):230-231
男性乳腺恶性肿瘤罕见。我院1981年至1995年共收治15例男性乳腺癌和2例乳腺肉瘤。首发症状多为乳晕下肿块,易侵犯皮肤、胸肌、内乳淋巴结,出现腋淋巴结转移常较女性乳腺癌为早;乳腺肉瘤则多呈局限性生长,肿块一般偏大,多血性转移。本组浸润性导管癌及单纯癌占2/3,无小叶原位癌。2例乳腺肉瘤为间质肉瘤、平滑肌肉瘤(平滑肌瘤恶变)。治疗上与女性患者一样,笔者建议在男子中也开展“乳腺自我检查”,以发现早期  相似文献   

12.
妇女发生乳癌是很常见的。在美国,每十三个妇女就有一个人患乳腺癌,每年发病约有106,000人,死亡35,000人,平均每15分钟有一人死于乳腺癌。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各地不相同,以上海为例,此病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富颈癌。据调查,广东省每天都有2名妇女死于乳腺癌。可见,乳腺癌是危害广大妇女健康的严重疾病。 怎样才能做到早期发现乳腺癌呢?最好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防癌普查。早期发现的乳腺癌,90%以上都能治愈;普查还能发现一些乳腺癌前病变,如乳  相似文献   

13.
MRI与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每年增加约120万妇女乳腺癌患者,死亡50万人,近年来乳腺癌有迅速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在欧美发达国家多居女性肿瘤的首位。据有关文献报道,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目前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方法。随着低场强MRI设备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大大地提高了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妇女肿瘤的31%,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乳腺组织的癌变过程由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参与,包括遗传、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以及由此产生的乳腺导管细胞基因与激素水平的变化.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其癌前病变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说明乳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病因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5.
X 线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方面的应用已经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因而临床上看到那些乳腺癌病变小而且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其五年生存率远比那些病变大,且有腋淋巴结转移的病人要高的多。业已证明,乳腺 X 线相能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已跃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首位,通常即使病灶很小,仍有可能发生远处转移。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寻找一些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指标已成为广大临床工作者的目标。自发现人乳腺上皮小黏蛋白(small breast epithelial mucin,SBEM)和基因后,研究者探索SBEM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取得一定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与癌前病变和早期乳腺癌的关系.方法自1992年1月至2001年6月共对148例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者施行切检,并对其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8例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患者中乳头状瘤病和/或导管上皮增生活跃(癌前病变)17例,占11.5%,T0期乳腺癌14例,占9.46%.随访1日至9年,除1例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加放疗)于术后1年半复发伴全身广泛转移而死亡外,余均无复发、转移发生.结论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既是癌前病变,又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体征之一,对不随月经周期改变的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观察半年以上不见好转者均应切检,绝经后患者宜尽早切检.肿瘤防治杂志,2001,8(特)269-271  相似文献   

18.
司婧  吴炅 《中国肿瘤临床》2016,43(20):879-88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精准医疗的背景下,通过回顾近期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若干热点问题,对外科治疗策略制定、保乳手术范围、区域淋巴结处理、乳房重建时机抉择及乳腺微创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多学科合作,实施早期乳腺癌精准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9.
1987年以来通过联合诊断发现T0乳腺癌23例,多有一定易感因素,且乳房出现不同程度的细微变化,甚至腋窝淋巴结肿大。均手术治疗,1例乳腺内未发现癌灶,腋窝淋巴结转移30%。提出T0乳腺癌多为早期癌,但又不完全是早期癌。强调应重视乳腺癌的易感因素及乳房的细微变化,对乳腺组织切检宜放宽指征,提倡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20.
1987年以来通过联合诊断发现T0乳腺癌23例,多有一定易感因素,且乳房出现不同程度的细微变化,甚至腋窝淋巴结肿大,均手术治疗,1例乳腺内未发现癌灶,腋窝淋巴结转移30%。提出T0乳腺癌多为早期癌,但又不完全是早期癌,强调应重视乳腺癌的易感因素及乳房的细微变化,对乳腺组织切检宜放宽指征,提倡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