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67例综合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7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36周系统而全面的护理干预,运用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定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同时测量肺功能,比较干预前后的呼吸问卷评分和肺功能指标.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前后症状值和影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6周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中,进行延续护理对其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住院的中、重度COPD患者50例进行延续护理,对出院后患者随访6个月,采用肺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为评价指标,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延续护理前后比较,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GRQ中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各维度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延续护理在延缓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的下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桂敏 《当代护士》2017,(12):49-51
目的探讨肺康复锻炼联合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COPD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康复锻炼联合呼吸操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的肺功能情况、血气分析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各项指标、SGRQ问卷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各项指标、SGRQ问卷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康复锻炼联合呼吸操干预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追踪式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 sease,COPD)稳定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农村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采用追踪式综合康复护理,即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运动,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自行锻炼,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George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急性加重发作例次数和住院例次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SGRQ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以及SGRQ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式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改善农村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制音乐简易呼吸操联合肺笛呼吸训练器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医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120例,按照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分级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自制音乐简易呼吸操联合肺笛呼吸训练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pred和FEV1/FV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pred和FEV1/FVC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自制音乐简易呼吸操联合肺笛呼吸训练器,可有效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医护一体化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在泰州市中医院肺病科治疗的9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干预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入院1 d及实施干预1周后,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采用慢性呼吸问卷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入院1 d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治疗可促进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视图健康教育联合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10月收治的COPD患者80例, 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 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 在对照组基础上, 应用视图健康教育联合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分级、预后综合测评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FEV1/肺活量(FVC)检测数值、呼吸困难水平(MRC)评分、预后综合测评指标(BODE)评分、COPD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CA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占预计值、FEV1/FVC检测数值均高于对照组, MRC评分、BODE评分、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应用视图健康教育联合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 可以提高患者肺功能, 降低呼吸困难等级, 提高预后综合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精细化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COPD伴高血压患者100例, 根据双色球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50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护理, 对照组实施常规呼吸训练, 试验组实施负荷深呼吸训练。对两组干预前后的肺功能和血压水平, 营养指标和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Living Scale, ADL)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肺功能、血压、营养指标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7 d后试验组患者肺功能和血压水平改善情况, 营养指标和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饮食护理, 通过呼吸训练改善肠道蠕动提升精细化护理流程, 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可加快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546-1547
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社区选取了老年COPD患者60例实施了康复护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运动能力、心理能力及生活能力变化情况。干预后患者VCmax、FEV1、PEF、FEV1/FVC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运动能力、心理能力及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服务COPD老年患者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提高运动、心理及生活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上海护理》2016,16(7)
【】目的 探讨以呼吸康复训练及气雾剂的规范使用为干预管理重点的延续护理实践对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择COPD缓解期住院患者65例,针对呼吸康复训练及气雾剂的规范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个性化出院管理计划,由专科护士及社区护士帮助患者落实护理计划,观察周期为6个月,分别用气雾剂使用评分表、肺功能相关指标(FEV1、FEV1/FVC%)、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进行干预前后效果评价。 结果 出院前1天及出院后6个月后气雾剂的规范使用干预后有改善(P<0.01),FEV1、FEV1/FVC%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呼吸康复训练及气雾剂的规范使用为干预管理重点的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延缓肺功能持续下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胡洁  薛静  佟焕卓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832-183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1~12月54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于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6个月对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干预后,54例老年COPD患者FVC、FEV1、FEV1/FVC、MMEF及PEF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生活能力、抑郁症状及焦虑症状均有所改善(P<0.05);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睡眠质量显著提高,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组合式渐进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COPD治疗的8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2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组合式渐进呼吸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开平市中心医院2016年1—12月实施优质护理后接诊的86例COPD患者纳入观察组;将2015年1—12月实施优质护理前接诊的80例COPD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记录2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掌握呼吸功能锻炼技巧、主动进行肺功能锻炼、血氧饱和度达标、脉搏达标情况以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PEER)]改善情况,并比较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掌握呼吸功能锻炼技巧、主动进行肺功能锻炼、血氧饱和度达标、脉搏达标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EV1、FVC、FEV1/FVC、PEE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情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技巧,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86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43)与精细组(n=43)。参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精细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精细组的FEV_(1)、FVC、FEV_(1)/FVC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精细组的pH、PaO_(2)高于参照组,PaCO_(2)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精细组的呼吸症状、机体活动受限程度、对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生存质量、肺功能指标及血气指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尘肺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某科住院尘肺患者78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护理,不给予非药物型康复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联合呼吸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问卷得分其疾病症状部分、疾病影响部分、日常生活部分、心理状态部分、总分与干预3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比较,心理状态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的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与干预3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尘肺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梗阻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运动护理、呼吸功能护理、咳嗽护理等干预措施,观察两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FEV1及FEV1/FVC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续性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康复及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延续性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及自护行为需求。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和自护行为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协同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自护行为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院外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2月我科出院的老年COPD患者43例为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选取40例我科同期出院的老年COPD患者为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3个月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FEV1、FEV1/FVC、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老年COPD患者院外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持院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在改善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将15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的FEV1、FEV1/FVC、MMEF、VC、6MWT、PEF水平。结果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150例老年COPD患者6 min步行实验、VC、FEV1、FEV1/FVC、MMEF、PEF指标均较干预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个案管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情绪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2-10月该院呼吸科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COPD管理,管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个案管理,干预管理均持续3个月。于干预管理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计算FEV1/FVC的百分比,采用George呼吸问卷(SGRQ)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情绪状态。记录两组患者干预管理期间急性加重次数、再住院次数。结果两组干预管理前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管理后两组FEV1、FVC、FEV1/FVC均明显升高,且管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管理前SGRQ、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管理后两组SGRQ、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管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管理期间,管理组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平均再住院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可使稳定期COPD患者出院后得到高质量的个体化延续护理,从而可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