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替罗非班用于治疗中国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双盲分配为受试组 (替罗非班 +肝素 )和对照组(安慰剂 +肝素 ) ,疗程 2~ 4 .5d。终点事件是 4 .5d和 30d的复合缺血事件 (死亡、新的心梗、顽固性心肌缺血 )。结果 :4 .5d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受试组低于对照组 (0 %vs 5 .2 6 % ,P =0 .117)。30d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受试组亦明显低于对照组 (0 %vs 2 1.0 5 % ,P =0 .0 83)。出血并发症在受试组比对照组有增多趋势 (2 0 .5 %vs 5 .13% ,P =2 .86 8)。结论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缺血事件发生率 ,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冠脉内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合并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介入治疗前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并继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36h,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率、术后左室射血分数、术后30d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替罗非班可减少并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减少术后血栓形成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且接受直接PCI治疗的6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346例)及替罗非班低剂量组(31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出血事件、缺血事件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与常规剂量组相比,替罗非班低剂量组不增加患者出血事件(P=0.274),缺血事件(P=0.324)及MACE事件(P=0.208)发生风险。结论 ACS患者PCI围手术期应用低剂量替罗非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65例急诊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疗程术后24h~36h。结果替罗非班组30d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7%/20.5%,P0.001)。替罗非班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14h峰值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压迫止血时间试验组较对照组延长,但不增加穿刺点的出血和血肿。两组均无大出血事件发生,均未见有血小板减少的病例。结论替罗非班在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并能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且安全性好,不增加大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基础上,观察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研究。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入选标准患者62例,按就诊顺序双盲随机分为受试组(替罗非班,n=32)和对照组(n=30)。在均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替罗非班(负荷量10μg/kg,在3min内推注),继以0.15μg/(kg.min)由微量泵持续泵入24~36h;对照组病例直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结果试验组3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顽固性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9.3%比20.0%,P<0.05),心电图ST段下移程度和缺血导联数明显减少(P<0.05)。围术期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心功能(射血分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安全性好,但其长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魏述军  葛利军  吴源 《山东医药》2010,50(48):67-68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7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和肝素,治疗组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48 h、30 d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比例。结果治疗组心脏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与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ACS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4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受试组(替罗非班 常规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73例),疗程24h。结果替罗非班组24h及30d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h2.7%比15.1%;30d5.4%比24.7%,P<0.001)。替罗非班组肌钙蛋白T(cTnT)峰值水平(1.47±0.58μg/L)及24h平均水平(1.19±0.54μg/L)均明显较对照组(2.42±0.49μg/L和1.82±0.42μg/L)低(P均<0.01)。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均未见大出血或小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0.4%和18.9%,二组之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ACS的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并能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国际多项临床研究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静脉使用糖蛋白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tirofiban)进行抗栓治疗,能明显降低ACS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2].本研究分析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与进口盐酸替罗非班(艾卡特)治疗ACS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异同,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国产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已确诊的ACS患者PCI术前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替罗非班组PCI术前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观察2组30d发生的复合终点事件、术后出血事件及血小板情况。结果:给药后30d内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血运再重建等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死率替罗非班组有下降趋势(3.85%∶11.54%)。血小板减少、出血事件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出血。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可安全用于ACS的介入治疗中,且可能降低30d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6例非ST段抬高性ACS患者,观察替罗非班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改善程度及出血事件、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 替罗非班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肌缺血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小板计数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在非ST段抬高性ACS患者的治疗中不但能显著控制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供血,近而可改善其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刘庆  张新金  李建美 《山东医药》2012,52(16):77-79
目的评估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防治无复流现象的作用以及安全性。方法 11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级别、24 h肌钙蛋白T(CTnT)水平、24 h及30 d复合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出血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发生率分别为96.8%和88.9%,TIMI 0~2级血流发生率分别为3.2%和11.1%,P均<0.05。替罗非班组24 h CTnT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主要复合终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能明显降低ACS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并改善无复流现象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18例糖尿病合并ACS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07例,采用标准术式PCI治疗)和替罗非班组(111例,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冠脉替罗非班注射)。观察两组手术指标,以及住院期间出血事件、术后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门球时间、支架置入数、支架置入长度等PCI手术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患者TIMI3级血流(75.70%比91.89%)、MBG2~3级(69.16%比85.56%)、术后90minST段回落50%(77.57%比92.79%)比例均显著增加,校正TIMI帧数[(33.05±8.37)帧比(26.54±5.47)帧]显著减少(P均0.01)。两组住院期间出血性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375)。替罗非班组6个月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01)。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常规PCI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术后心肌灌注水平,降低术后近期MACE的发生率,且未增加出血性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老年ACS患者按入院顺序分层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负荷量0.3 μg·kg-1·min-1×30 min,然后0.075μg·kg-1·min-1微量泵静脉泵人),疗程2.0~4.5 d.结果 治疗组30 d内复合终点事件及顽固性缺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明显好转,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5 d内治疗组死亡、新的心肌梗死、顽固性缺血和30 d内治疗组死亡、新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发生率(11.8%)与对照组(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辅助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安全性及近期预后。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2年6月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468例,根据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n=351)和对照组(n=117)。采用Kaplan-Meier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安全性指标(严重出血、轻微出血、血小板减少症)、术后30天和90天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再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住院期间安全性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替罗非班组30天(7.98%vs.16.24%,P=0.01)及90天(8.55%vs.19.66%,P=0.001)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替罗非班组术后30天(Log Rank=7.977,P=0.005)及90天(Log Rank=12.371,P0.001)无MACE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替罗非班使用可以减少术后30天(HR=0.443,95%CI:0.247~0793,P=0.006)MACE发生和90天(HR=0.391,95%CI:0.227~0.674,P=0.001)MACE发生的风险。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经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短期临床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冠脉内注射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TIMI血流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ACS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判定无复流者4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10 μg/kg)26例,硝酸甘油组(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200 μg)20例。观察给药后30 min TIMI血流分级及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2 d后安全性的终点及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替罗非班组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TIMI Ⅲ级血流获得率显著高于硝酸甘油组(65% vs 30%,P<0.05);校正的TIMI计帧数显示替罗非班组血流快于硝酸甘油组[(72±19) vs (93±22),P<0.01],两组患者30 d的MACE发生率替罗非班组低于硝酸甘油组(4% vs 20%),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替罗非班组出血不良反应较硝酸甘油组略高(12% vs 10%),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血小板减少。结论 冠脉内注射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治疗ACS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行急诊PCI后,取消负荷量而直接静脉小剂量维持应用替罗非班与常规应用是否具有相同的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的作用,且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行急诊PCI术且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分为常规剂量与小剂量组;病人术后按常规剂量泵入替罗非班(首先以10μg/kg静脉1-3 min内推注,继之以0.15μg/(kg·min)维持静脉泵入36 h);小剂量组未给予负荷剂量直接静脉小剂量替罗非班泵入,以0.15μg/(kg·min)维持静脉泵入36 h;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率、出血率。结果两组院内心源性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492);院内再发梗死率无显著差异(P=0.721)。小剂量组轻度出血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01),重度出血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3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行急诊PCI术,不给予负荷量而直接静脉小剂量维持应用替罗非班与常规应用替罗非班对病人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效果相当,且明显降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脉内注射高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体表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f QRS)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50例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成冠脉内注射高剂量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组,n=75)和常规治疗组(n=75),观察住院48 h内体表心电图f QRS的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两组临床基本特征无显著差别。替罗非班组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较常规组少[(23±7)帧vs.(30±10)帧,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245±162)U/L vs.(311±180)U/L,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则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51±6)%vs.(47±7)%,P0.05],同时,术后替罗非班组和常规治疗组f QRS发生率分别41%(30/75)和57%(43/7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住院期间MACE事件有差异,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5%vs.12%)。结论冠脉注射高剂量替罗非班能改善心肌灌注,降低术后体表心电图f QRS发生率,提高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血管内皮功能与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3-2017-03本院收治的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替罗非班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心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冠状动脉(冠脉)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不良反应及不良心脏事件。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ET)与血小板聚集率(PA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替罗非班组治疗后血浆ET与PAR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与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治疗前,替罗非班组治疗后血浆NO水平与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出血事件;随访6个月期间,替罗非班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心血管内皮功能与血小板活化状态,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冠脉血流和减少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静脉使用替罗非班的基础上,加用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高血栓负荷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影响。方法 126例ACS患者,急诊行PCI术前30 min静注国产替罗非班。冠脉造影观察,126例患者的罪犯血管仍有残余血栓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3 min),随后行PCI治疗,对照组直接行PCI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即刻罪犯血管血流分级(TIMI)、1周及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CI术后TIMI具有更好的优势(P=0.008),1周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P=0.025)。术后1周出血和血小板下降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诊行PCI的ACS高血栓负荷患者,在静脉使用替罗非班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冠脉内治疗,对患者PCI术后冠脉血流改善、短期临床疗效方面起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及临床安全性。方法:77例接受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A组(予以冠脉替罗非班治疗,38例)、B组(予以静脉替罗非班治疗,39例);测定PCI时病变血管TIMI血流、校正TIMI计帧数(cTFC)以及术后30d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观察PCI术前及术后冠状窦血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变化。结果:术后A、B两组PCI后即刻TIMI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cTFC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PCI术后30d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PCI术后即刻冠状窦血清vWF及GMP-140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ACS患者PCI时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较静脉注射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