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54例。在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10%氯化钾7.0ml+25%硫酸镁液10ml+肌苷注射液0.4g静脉滴注的基础上,治疗组并用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并用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u=2.6481,P<0.01)。结论: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血栓通治疗冠心病患者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血栓通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一般治疗给予黄芪注射液30ml、丹参20m1,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住,1次/d,并调整血压、血糖等,14d为1疗程。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冻干粉针剂)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滴14d。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无不良反应。结论:血栓通治疗冠心病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该药物安全有效,能促使冠心病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3.
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30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中的30例用参麦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另3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55.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16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共14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于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共14 d。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9%,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率53%,总有效率79%。2组显效率和与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丹红注射液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合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丹红注射液20ml和血栓通注射液525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钠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5天。对照组40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维脑路通注射液30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共15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5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SS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瓜蒌皮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以瓜蒌皮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或0.9%氯化钠)静脉滴注;对照组以灯盏花素注射液5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或0.9%氯化钠)静脉滴注。两组均每日1次,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生情况和心电图变化以及血流变学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为84%、心电图改变率为80%,均优于对照组的54%和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及P〈0.05。结论: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7.
李惠民 《光明中医》2012,27(1):83-84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及持续时间、心电图及活动平板试验结果的变化。结果红花组总有效率为90%,丹红组为87.5%,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与丹红注射液疗效近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AC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5天;对照组(30例)用维脑路通注射液0.6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5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245,明显高于对照组79.40%(P<0.05);SSS及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M0.01或P<0.01或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全血黏度及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浆黏度较治疗前也有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ACL,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杏叶治疗中老年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一般治疗,给予黄芪注射液30 mL、香丹注射液20 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并调整血压、血糖等,14 d为1个疗程。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17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滴14 d。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无不良反应。银杏叶治疗中老年冠心病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此种药物安全、有效,能促使冠心病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联合肌氨肽苷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肌氨肽苷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卧床休息、抗病毒、营养心肌、极化液静脉滴注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30ml和肌氨肽苷注射液10m1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4w。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65%;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肌氨肽苷对AVM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益气养阴中药为主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中药为主加小剂量他巴唑联合用药对Graves病的疗效及机理研究。方法:将84例Graves病患者分为联合用药(治疗组42例)及单用西药(对照组42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及红细胞钠泵活性变化。结果:两组治疗0.5年、1年和2年后血清T3、T4浓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Graves病患者的红细胞钠泵活性明显高于健康人组,治疗1年和2年后,患者的红细胞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4.5克,每12小时一次;疗程8-12天.对照组静脉滴注氨苄西林钠4.0克,每12小时一次,疗程8-12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92.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5%和9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和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和氨苄西林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均有效。  相似文献   

13.
大鼠红细胞膜钠泵活性与造模实热证、虚热证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实热证”、“虚热证”造模大鼠红细胞膜钠泵活性与机体能量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红细胞溶血液细胞膜钠泵活性试剂盒测定法测定“实热证”、“虚热证”造模组大鼠及实热、虚热治疗组大鼠钠泵活性。结果:“虚热证”大鼠红细胞膜钠泵活性与正常大鼠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实热证”大鼠相比活性显著下降(P<0001);而“实热证”大鼠钠泵活性与正常大鼠相比不仅显著增高(P<0001),且经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后有下降趋势(P<005)。结论:大鼠红细胞钠泵在中医热证不同证型造模中活性有所不同,其中实热证与机体能量代谢变化趋势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给以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和对照组相同针灸基础上,每日于患侧面部穴位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 ml。观察指标选用Hous-Brackmann ( H-B )面神经分级量表,于疗前、疗后两次评价,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 -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经卡方检验,治疗前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疗前、疗后H-B分级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疗前、疗后H-B分级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B面神经功能分级疗效比较:观察组愈显率为70%,对照组为50%,经卡方检验,疗后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用(86)~Rb~ 摄入法测定了70例健康人红细胞钠泵活性和大黄浸液对其抑制作用。结果:70例健康人红细胞钠泵活性为0.449±0.007mmol/L RBC·h。大黄浸液浓度lO~(-1)mg/ml 时。表现出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1%;浓度10~2mg/ml 时,抑制率达100%。还对大黄抑制钠泵与其药性作用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阿魏酸钠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魏酸钠组各40例,另选40名健康人作健康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给予糖尿病饮食、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阿魏酸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300mg/d静脉滴注,治疗期时间4周。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Ⅳ型胶原(CⅣ)、平均动脉压(MAP)、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治疗后阿魏酸钠组和常规治疗组FBG和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TG、TC、MAP、SCr、BUN、UAER、CIV、ET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魏酸钠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魏酸钠可能有益于改善临床糖尿病肾病脂质代谢紊乱,降低血压、UAER和CⅣ,改善肾功能。阿魏酸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少ET的生成或拮抗ET与其受体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17.
葛根素干预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冠心病(CHD)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与其存在密切相关性的血脂、纤溶活性异常的影响。方法:76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和葛根素治疗组(40例)。葛根素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纤溶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行静脉闭塞试验(VOT)。选择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血浆胰岛素(FINS)浓度增高,ISI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VOT前及VOT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升高。FINS、ISI与血脂、纤溶指标存在高度线性相关意义。(2)葛根素治疗组治疗后FINS、TC、TG、LDL-C、PAI-1明显下降(P<0.05,P<0.01),ISI、HDL-C、VOT前及VOT时tPA明显增高(P<0.05,P<0.01)。葛根素治疗组治疗后FINS与TC、TG、LDL-C、PAI-1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VOT前及VOT时tPA呈显著负相关;ISI与TC、TG、LDL-C、PAI-1呈显著负相关,与HDL-C、VOT时tP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葛根素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IR及与IR密切相关的血脂、纤溶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葡萄糖液联合倍他司丁+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3例住院患者按收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倍他司丁注射液500mL+利多卡因100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38例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利多卡因100mg+生理盐水100mL,1次/d。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压、心率状况、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痊愈21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状况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葡萄糖液联合倍他司丁+利多卡因治疗眩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58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9例头孢呋辛钠80~100mg/(kg·d),1次/d,静滴。治疗组129例痰热清注射液,0.5~0.8mL/(kg·d)+100~250mL葡萄糖注射液,1次/d,静滴。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82例,有效3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治愈64例,有效34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75.9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4、25、37 ℃下研究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和七叶皂苷钠粉针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将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七叶皂苷钠粉针按照临床用药浓度分别溶解于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比较配制溶液后0、1、2、4、8、12 h时地塞米松磷酸钠、七叶皂苷A和七叶皂苷B的含量变化、pH值、不溶性微粒数、外观。结果 在4、25 ℃条件下,12 h内,两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良好,在37 ℃时两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较差。结论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和七叶皂苷钠粉针溶液可以配伍使用,配伍后应于阴凉处储存,并于12 h内输注完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