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免疫调理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治疗,而治疗组(1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疗程为7d。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Marshall标准的MODS评分(Marshall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统计患者ICU住院天数以及28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与Marshal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7d后,治疗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arshall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7d后,治疗组血清TNF-α与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7d后,治疗组CD14^+单核细胞HIA—DR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上升(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d病死率对照组为40%,治疗组为37.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能够一定程度改善MODS患者的免疫机能,缩短ICU的住院时间,但研究结果显示未能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及TNF—α的动态变化,探讨AOPP引发MODS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2例AOPP伴MODS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OPP患者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OPP可导致细胞因子失调,细胞因子参与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MOD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玉梅 《新医学》2010,41(9):616-618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佐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重症AOPP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干预组(乌司他丁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规范肟类复能剂、抗胆碱能药物、改善机体器官功能的常规药物及血液灌流、机械通气等治疗;乌司他丁组在此基础上,予乌司他丁20万U加入生理盐水250ml,2h内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为7~10d。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TNF-α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病死率、痊愈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乌司他丁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NF-α和ICAM-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前后(P〈0.05),而对照组TNF-α和ICAM-1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佐治AOPP患者,可提高患者痊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心肺复苏后(CPR)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发生,探讨乌司他丁对炎症介质的干预作用。方法将CPR后存活〉48h的40名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于48h抽取外周血测定核因子kB(NF-kB)的活性,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进行罹患SIRS的评估,检测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PR后两组患者外周血NF-kB的活性,IL-6、TNF-α的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组患者NF-KB的活性,IL-6、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SIRS的发生率仅20%,对照组SIRS的发生率为65%。治疗组患者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肌肝(C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抑制CPR后机体炎症反应并保护患者重要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5.
三七总皂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PN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甙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选择发病7d内的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PNS干预组(常规药物治疗加三七总皂甙)32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含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活性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法分别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PNS组和对照组血清TNF-α,IL-6活性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周后,PNS组血清TNF-α,IL-6活性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NIHSS评分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Barthel指数评分则明显比对照组高(P〈0.01)。PNS组的血清TNF-α,IL-6活性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分别为r=-0.741,P〈0.05;r=0.732,P〈0.05),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767,P〈0.05:r=-0.809,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可能通过抑制脑梗死后TNF-α,IL-6介导的炎症反应,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110例CHF患者(CHF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CHF组治疗后上述3种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并与治疗前相比较。结果CHF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心功能分级增加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血清IL-6(r=0.585,P〈0.01)、TNF-α(r=0.312,P〈0.01)和CRP(r=0.458,P〈0.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CHF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12.144,9.835,7.847,4.616)。结论血清炎性反应因子IL-6、TNF-α和CRP检测有助于CHF患者的病情评估、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07例AP患者中,重症AP(SAP)41例,轻症AP(MAP)66例。分别检测血清TNF-α、IL-6、PAF水平,并与对照组65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结果MAP组、SAP组患者血清TNF-α、IL-6、PA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O.01);SAP组患者血清TNF—α、IL-6、PAF水平均高于MAP组(P〈0.01);MAP组、SAP组血清TNF-α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66,P〈0.01;r=0.69,P〈0.01);两组血清TNF-α与PAP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1:r=0.58,P〈0.01);两组血清IL-6与PAF亦呈显著正相关(r=O.56,P〈0.01;r=0.55,P〈0.01)。结论检测AP患者血清TNF—α、IL-6、PAF水平对患者疾病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乌司他丁干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干预在防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引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降低其病死率方面的作用。方法 45例重症AOPP患者随机分为鸟司他丁干预组(n=23)和非乌司他丁干预组(n=2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全血胆碱酯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肺及肺外器官功能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ICU病死率度其死亡的原因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全血胆碱酯酶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干预组对重症AOPP患者的全血胆碱酯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均优于对照组,肺及肺外器官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均明显下降;乌司他丁干预组因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ICU病死率为4.35%,明显优于对照组(27.27%,P〈0.05),使重症AOPP患者ICU救治的痊愈率从72.73%提高到95.65%(P〈0.05)。结论 乌司他丁干预能改善重症AOPP患者全血胆碱酯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降低VAP、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防治AOPP引发的MODS及降低其病死率方面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在肺挫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鸟司他丁(UTI)对肺挫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68例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UTI治疗组(n=34)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4),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UTI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0万U,8h 1次,连用6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厦治疗第4天、第7天的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UTI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TNF-α、IL-6水平无差异。治疗后UTI治疗组的TNF-α、IL-6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UTI治疗组中AR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抑制机体炎症介质的产生,阻断肺挫伤向ARDS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及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5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别在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检测血清TNF-α、IL-10及IL-18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18的水平明显升高,而IL-10的水平显著下降,同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血浆置换组治疗后血清TNF-α及IL-18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IL-10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浆置换可降低血清TNF-α、IL-18的水平,并且升高IL-10的水平,通过调整细胞因子的平衡,保护肝细胞,促进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动态变化及其关系,探讨AOPP引发MODS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2例AOPP伴MODS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及MMP-9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MMP-9与TNF—α、IL-6、IL-10的相关关系。结果AOPP患者血清TNF-α、IL-6、IL-10含量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血清MMP-9水平与TNF-α、IL-6、IL-10的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AOPP可导致炎症递质失调。MMP-9通过调控炎症递质参与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MODS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DM )合并严重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入住开滦总医院赵各庄医院内分泌科和开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的DM 合并严重感染的患者共210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10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对原发病的治疗以及充分的抗感染、营养、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T组患者在入选当晚即给予辛伐他汀40 mg ,口服或鼻饲,连续14 d。测定和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T1)、用药后4 d(T2)、7 d(T3)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浓度、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结果】T组患者T2和T3时的IL-6、TNF-α、CRP水平都比前时间点及C组同时间点低( P <0.05),IL-10水平比前一时间及C组同时间点高( P <0.05);C组患者 T3时的IL-6、TNF-α、CRP水平都比T1时低( P <0.05),IL-10水平比 T1时高( P <0.05),T 组 T3后患者MODS发生率(8.57%)明显小于C组患者(35.23%,P<0.01);28 d病死率(3.81%)小于C组患者(17.14%,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对DM合并严重感染患者,能够减轻炎性反应,能降低MODS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患者免疫调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72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88例,采用SSC经典治疗;治疗组84例,在SSC经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联合治疗。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TNF-α,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观察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28d病死率、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感染病程和ICU住院天数及治疗前后上述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①2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组治疗后外周静脉血HLA-DR表达率明显升高,血清IL-6、IL-10、TNF-α含量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d病死率、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感染病程及ICU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的免疫调节治疗能显著改善脓毒症患者免疫失衡状态,明显改善APACHEⅡ评分,并降低28d病死率、MODS发生率及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但对感染病程及ICU住院天数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胸腹重症创伤后凝血功能紊乱发生的相关性与其作用。方法:收集2009-01-2011-12在我院就诊的62例胸腹联合重症创伤患者,对创伤指数≥17分的患者,在就诊同时抽血检查血小板计数(PLT)、血浆D-二聚体(D-D)、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PT)、凝血酶原时间(P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检验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监测结果相关性分析:D-D与TNF-α之间比较:r=-0.8590,P<0.01;D-D与IL-6之间比较:r=-0.8031,P<0.01;D-D与PAF之间比较:r=-0.8970,P<0.01。PT与TNF-α之间比较:r=0.8852,P<0.01;PT与IL-6之间比较:r=0.8612,P<0.01;PT与PAF之间比较:r=0.9054,P<0.01。TNF-α与IL-6之间比较:r=0.9012,P<0.01;TNF-α与PAF之间比较:r=0.9137,P<0.01。IL-6与PAF之间比较:r=0.9162,P<0.01。结论: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血小板活化因子均参与了重症胸腹创伤后凝血机制障碍的发生,肿瘤坏死因子可能通过白细胞介素-6促进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释放与活化,进而导致血小板的激活、释放、聚集与大量消耗,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针对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血小板活化因子进行早期干预,有可能改善重症胸腹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高渝峰  史晶  刘青  黄澎  曾润生 《新医学》2010,41(6):369-371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血清TNF-α与IL-6的影响。方法:3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及对照组(15例)。所有患者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溴索20mg/(kg·d)静脉滴注,每12h 1次,连续治疗3d。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d后外周血血清TNF—α与IL-6水平,同时行肺损伤评分(LIS)评价损伤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及LIS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可抑制TNF—α、IL-6的表达,减轻急性百草枯中毒导致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及其对SAP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将4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0d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并评价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前及治疗后1d,两组患者TNF-α、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3、6、10d,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下降(P〈O.01),而IL-10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TNF-α分泌,上调IL-10水平,对SAP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东伟  杨长青 《临床荟萃》2012,27(19):1657-1659,1662
目的 观察乌司他汀联合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方法 重症急性胰腺炎5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乌司他汀+生大黄)2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26例,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血淀粉酶、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组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3.9±1.3)h vs(5.0±2.5)h(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4.4±1.8)h vs(6.8±2.5)h(P<0.05)、排便恢复时间(4.8±1.6) hvs(7.2±2.2)h(P <0.05)、腹部压痛消失时间比较(5.5±0.8)h vs(7.3±0.9)h(P<0.05);②治疗组在应用乌司他汀+生大黄后第3天、6天、10天测定血淀粉酶和血白细胞值呈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常规治疗后第3天、6天、10天血淀粉酶和血白细胞值也有下降,但下降速度较治疗组缓慢.两组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③治疗组在第3天、6天、10天测定血清TNF-α、IL-6、IL-8值均有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常规治疗后第3天、6天、10天测定血清TNF-α、IL-6、IL-8也有下降,但下降速度较治疗组缓慢,两组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乌司他汀联合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更有效抑制胰酶释放,阻止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奇志 《临床医学》2009,29(8):25-26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乌司他丁(UTI)和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UTI+奥曲肽)和对照组(奥曲肽),每组28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尿淀粉酶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可显著改善SAP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血尿淀粉酶及血清IL-6、TNF—α水平,提高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UTI和奥曲肽联合治疗可降低SAP患者的炎症性细胞因子,明显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手术病人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46例胃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n=23,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和常规治疗组(n=23,血糖控制在10.0~11.1mmoL/L),动态监测围手术期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定量(FINS)、IL-6、TNF-α及CRP水平,并根据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对其与TNF-α、IL-6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均无低糖血症发生,TNF—α、IL-6与HOMA—IR存在显著正相关(r=0.333~0.480,P〈0.05);强化治疗组术后1、3d血清InHOMA-IR、IL-6、TNF—α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t=2.069~3.098,P〈0.05),术后1、3、7d的CRP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t=2.482~3.131,P〈0.05)。结论TNF—α、IL-6与外科胰岛素抵抗相关,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拮抗术后机体的高炎状态,抗炎效应可能是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病人预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