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内科》2016,(5)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的现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安全给药水平提供指导。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5年1~12月实名或匿名报告系统上报的71宗临床护理用药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护理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的给药方式、不良事件发生的环节、护士年龄与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护士职称与用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不良事件发生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相关因素以及不良事件伤害情况等。结果在给药方式方面,护理用药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静脉输注、口服用药过程,分别占52.1%和28.2%;在医嘱处理、用药配置、给药执行三个环节中,不良事件发生最多的环节为给药执行,占67.6%;18~25岁年龄组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为13.3%;低职称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为15.7%;一天之内,以早上8点至下午4点,用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最多,占63.4%;引起护理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护士未严格查对或查对项目不全,占71.8%;在71例次的不良事件中,患者伤害Ⅰ级0例,Ⅱ级0例,Ⅲ级45例,Ⅳ级26例。发生不良事件后,由其他医护人员发现43例,由患者或家属发现22例,护士本人发现6例。结论临床护理用药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复杂,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低年资、低职称护士进行培训、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对保障用药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典清  黄翠 《内科》2013,8(3):329-330
目的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回顾2008年至2011年临床科室上报的127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及原因分析。结果 127例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依次为给药错误、管路护理失误、采集血标本失误、跌倒、烫伤、压疮等;原因主要是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护士技术水平低,管理、培训不到位。结论坚持非处罚性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改进工作制度、流程和管理,提高护士整体风险防范意识和综合素质,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陈良肖 《内科》2013,8(3):328-328,323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用错药,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法制观念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要求越来越高。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是每一位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护理活动中的基本要求,也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办法。为进一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笔者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各临床科室发生的154例次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加替沙星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特点、发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集的有关加替沙星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报告4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加替沙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均有一定的关系,其临床表现以心悸、胸闷最为多见;做好用药前评估、合理选择剂型和剂量可有效预防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临床使用加替沙星时,应注意合理用药,避免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医院发生的21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护理人员有章不循或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医疗器械管理不善、产品质量问题、器械及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存在缺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机制未健全等是引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评估及认识,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是保障病人安全,预防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典型实例的临床诊断、处方点评分析,以期提高医院的处方质量,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拦截登记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分析、点评其不合理应用原因,并对其进行分类。结果抗菌药物常见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表现有无用药指征、未注明皮试结果、遴选药物不合理、给药频次或途径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等方面培训,不断规范医(药)师的处方行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1年于本院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观察组术前即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维持至术后6个月。将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用药前、用药后6h、12h、24h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用药后6h、12h、24h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水平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的疗效更具优势,且其在控制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水平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产腺苷和维拉帕米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对比研究经静脉注射腺苷与维拉帕米在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PSVT病人随机分为腺苷组 (6 0例 )和维拉帕米组 (6 2例 ) ,分别经静脉腺苷和维拉帕米推注。记录给药前后和给药期间临床和心电图状况。结果 两组病人临床及电生理特性差异无显著性。腺苷组转复成功率为 86 0 % ,与维拉帕米组 (87 1% )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腺苷组从用药到PSVT终止的时间 (34 2± 19 5 )s显著短于维拉帕米组 [(4 14 4± 191 2 )s,P <0 0 0 0 1]。腺苷组共发生不良事件 11例 ,18例次 ;维拉帕米组为 16例2 2例次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腺苷组发生与心脏相关的不良事件 9例 ,维拉帕米组发生与心脏相关的不良事件 17例 ,差异无显著性。整个试验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国产腺苷注射液是治疗PSVT的有效、安全药物。  相似文献   

9.
<正>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血栓性事件是高血压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预防心脑血管的血栓性事件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用于预防血栓事件的抗血小板及抗凝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副作用,血栓与出血是高血压面临的两难。因此,对高血压血栓事件的预防必须权衡用药带来的获益和出血风  相似文献   

10.
雷宇  万瑞融  梁宁生 《内科》2009,4(6):905-906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促进医师合理用药,加强药师对处方的审核。方法从2008年1~12月,每月随机抽出200张处方,将不合理用药处方选出来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查出不合理用药处方229张,主要包括有诊断与适应证不符、用量不合理、剂量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用法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占抽查处方数的9.54%。结论医院门诊仍存在相当比例的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要医生和药师的共同努力,确保门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康复医院住院患者鼻饲给药情况,分析其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HIS系统,抽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中鼻饲给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鼻饲给药的患者共90例,鼻饲给药医嘱数4526条,共涉及172种药品。其中不合理用药涉及的药物剂型包括缓释片、缓释胶囊、肠溶片、肠溶胶囊、控释片、软胶囊、注射液,共437例次,不合理用药率为9.66%。90例患者中,鼻饲肠内营养制剂的患者有63例,占比70%,药物与肠内营养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应引起重视。结论 康复医院鼻饲给药存在一些不合理情况,临床药师应根据本院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不合理鼻饲给药的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内科》2015,(4)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投诉纠纷产生的原因,探讨儿科护理安全对策。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发生的129起医疗投诉事件(门诊42起,住院部87起)进行分析,查找主要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结果儿科门诊、住院部发生医疗投诉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护患沟通不良(34.88%),其次为护理差错(25.58%)。结论强化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提高护理技术,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落实护理核心制度,营造安全医疗环境,减少护理差错是降低医疗投诉纠纷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雷宇  万瑞融  朱子辉  曾尙勇 《内科》2011,6(1):40-42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情况。方法从2009年5月~2010年5月抽取12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对抗菌药物适应证、品种选择、用药剂量和途径、用药时间、给药间隔、联合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共48例占40.0%,其中,无明确指征使用抗菌药物5例占4.2%,品种的选择不合理4例占3.3%,给药剂量不合理8例占6.7%,给药次数不合理2例占1.7%,给药途径不合理2例占1.7%,疗程不合理13例占10.8%,联合用药不合理5例占4.2%,药物不良反应6例占5.0%,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3例2.5%。结论医院仍存在相当比例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需要医生和药师的共同努力,确保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内科》2015,(1)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该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 6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5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患者58例,发生率为3.5%。不良事件上报率为62.0%,级别为警告事件占1.72%,不良后果事件占20.6%,未造成后果事件占77.68%。结论对心血管内科的护理管理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阿司匹林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用药,但长期服用仍有可能发生动脉血栓形成事件,此即阿司匹林抵抗(asprin resistance,AR)现象.目前尚缺乏诊断AR的金标准,通常理解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生物学效应和预防脑血栓形成事件作用的丧失.一旦发生AR,应及时换用其他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药.文章对AR的概念、流行病学、发生机制、检测方法和临床干预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疗效分析。方法将行介入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使用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用药前血栓素B2水平值、术后凝血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术后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药后血栓素B2水平值均更低(P0.05)。结论:氯吡格雷可有效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不同给药方案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8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依据给药方案差异分组,其中78例给予氢氯噻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余80例在此基础上添加辛伐他汀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用药后两组血压水平均有平稳下降,但两组用药前后血压水平差异不大(P〉0.05);两组用药12个月后 TG、TC、LDL-C 以及 HDL-C 水平存在较大差异(P〈0.05);两组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依次为11.25%与26.25%,观察组效果明显更理想(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氢氯噻嗪、卡托普利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其血压与血脂水平,且对其远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降低均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通心络胶囊用药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和PubMed。手工检索中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检索时间为2003年1月至2013年5月。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资料。临床试验文献采用MetaAnalyst 3.13进行Meta分析,其余文献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144篇临床试验研究,共有6254人使用通心络胶囊,6006人未使用。与其它化学药或中药相比,单独使用通心络胶囊的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单独使用化学药,同时,通心络胶囊组与对照组的各类型不良事件发生率均相当。在15个病例系列研究中,共701人使用通心络胶囊,其中发生胃肠道反应不良事件52例,皮炎或皮疹不良事件1例。2个病例报告报道1例皮炎或皮疹不良事件。结论通心络胶囊的总体安全性可接受,今后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力度,为通心络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高质量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艾滋病住院病房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事件特征,了解其危险因素,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性统计本院2017-2018 年艾滋病专科病房上报的不良事件,计算发生率;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类别,分析各类不良事件发生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132例(除外医院感染事件),其中8例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124例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采用中药治疗时患者不良情况及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期间实施中药治疗的患者132例,将患者以随机方式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用药指导,对照组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用药干预后治疗时间、患者用药依从性、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其发生原因.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