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的现况。方法?在全国通过定向发送的方式对开办中西医专业的高校工作人员和学生以及中西医结合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最终有33个省市、59所高校和30个地区的医院参与调研,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实践教学效果落实不力、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安排不当等。大多数人认为中医和西医的课程应同时开设,比例5∶5 (43.00%)或6∶4 (20.89%)为佳,基础理论课和实践课课时匹配比例5∶ 5 (37.27%)或6∶4(20.89%)或4∶6(19.88%)为佳。总体较为合理的课程模块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安排为中医基础课程:西医基础课程∶ 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 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 医学综合课程和预防医学课程∶ 科研方法和能力训练课程:毕业实习=2∶2∶1∶1.5∶1∶1∶1.5。结论?现有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提升,加强新时代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根据社会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中西医临床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体系要求,制订出“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目标;加强西医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以保证学生在掌握扎实的西医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上,整合中医课程,结合编著的中医类课程创新教材,培养学生稳固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突出专业特色;同时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以培养合格的中西医临床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突破传统适应需要创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湖南中医学院1993年率先开办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创建"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一套适应新的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首编中西医结合临床主体课程系列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创建适应新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思维培养方法;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队伍."两个基础,一个临床"培养模式的实践产生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指在中西医结合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中西医教学活动基本程序和范式。实验诊断学与中医学的密切联系,以及实验诊断在中医临床的广泛应用,分别构成中西医结合实验诊断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进而形成实验诊断学教学的中西医结合思维与理念。在授课中注入中西医结合理念,在总论中增设中西医结合内容,在各论中增加中西医结合应用,在展望中介绍中西医结合科研,逐渐形成中医类专业实验诊断学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基本范式为中医类专业西医课程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西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西医院校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分析当前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如何确定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模式、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如何培养中医思维能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科学安排临床实习六个方面做了探讨。其中在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提出了优化中医基础课程、扎实西医基础课程、开设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结合实际合理选择临床课程教材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社会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中西医临床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体系要求,制订出"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目标;加强西医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以保证学生在掌握扎实的西医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上,整合中医课程,结合编著的中医类课程创新教材,培养学生稳固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突出专业特色;同时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以培养合格的中西医临床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孙云廷 《中医药学刊》2006,24(6):1111-1112
针灸学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必修课,本院开办5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已有多年,该专业的教学既不同于中医院校的中医专业,又不同于西医院校的西医专业。中西医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差别电比较大,针灸学作为中医课程的一部分,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接受、运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的课题。以前笔者缺乏此方面的教学经验,故在实践中根据本院实际情况,注重了教材教法的研究和改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针灸学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必修课,本院开办5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已有多年,该专业的教学既不同于中医院校的中医专业,又不同于西医院校的西医专业。中西医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差别也比较大,针灸学作为中医课程的一部分,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接受、运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  相似文献   

9.
郑尚雪 《中医教育》2008,27(5):33-35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中医的专业基础课。由于中医在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疾病方面有着与西医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因此在给新生的讲授中,应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突出中医特色.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为后期中医临床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入门学习的必修课和基础课,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其他各门课的基础,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课程。自2001年始,我院开办5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此专业的教学既不同于中医院校的中医专业,又不同于西医院校的西医专业。以前笔者缺乏此方面的教学经验,故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注重了教材教法的研究和改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医与西医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为建立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初步探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中西医的临床应用特点以及相辅相成关系。从理论与实践的两个方面探讨中西医结合的共同理论基础,认为正气与病邪的平衡模式是中西医共同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中西医结合———未来医学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40年前我加入了“西医学习中医”的队伍 ,成为中西医结合队伍的一员。经历了学习中医、应用中医、研究中医、发展中医的过程。迄今仍工作在中西医结合医教研的第一线 ,深深体会到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 ,各具所长、各有所短。中医重宏观、西医重微观 ;中医重整体、西医重局部 ;中医重辨证、西医重辨病。通过中国中西医结合 4 0年 ,取长补短 ,进行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治本与治标相结合的研究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成就引进到教学及国际交流中 ,在西医院校及培养学生走向世…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通报》2008,7(2):22-22
在4月20日举行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中西医结合是继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学、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该加以坚持,加以发展壮大。陈竺说,50年的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倡导的西医学习中医,与中医共同开展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研究,创造新医药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医学科学发展规律的。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是对中西医药学各自优势的互补和集成。大量的实践和科研证明,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药或单纯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具有明显的自主创新性。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发展壮大中西医结合事业。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共存,三种医学模式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虽然三种医学模式共存,但是中西医之争已经百年。这百年来,在人类医疗活动中,中医的所占份额逐渐缩小,西医所占比例逐渐加大,中西医结合在中西医相争的环境中出现。那么,这三种医学模式到底哪种更适合为人类健康服务?中西医能否结合?怎样结合?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中医、西医的哲学观、方法论、药物理论等进行思考,对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现状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5.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中的一门独立特色学科,为中医专业学生的考试课.在教学中,根据中医妇科临床实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模式,既可发扬和保持中医妇科学的中医特色,又能启迪和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思维方式,使教学更加贴近临床,以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兼通的专业人才.为了优化组合中医妇科学的课程体系,笔者对本门课程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继而构建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共存,三种医学模式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虽然三种医学模式共存,但是中西医之争已经百年。这百年来,在人类医疗活动中,中医的所占份额逐渐缩小,西医所占比例逐渐加大,中西医结合在中西医相争的环境中出现。那么,这三种医学模式到底哪种更适合为人类健康服务?中西医能否结合?怎样结合?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中医、西医的哲学观、方法论、药物理论等进行思考,对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现状重新审视。1中医理论1·1中医的哲学观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黄帝内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医理论基本形成。《黄帝内经》的哲学观代表了中医的哲学观。其中《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天  相似文献   

17.
临床实践教学作为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妇产科学》是临床教学中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妇产科学》的临床实习是医学院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本院于2002年正式成立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属于西医院校中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同中医院校相比,西医院校中医系的办学条件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适应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中医学专业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专业.从当前实际出发,提出"宽口径、大基础、复合型、应用型,前期同步,后期分化"的办学思路,着重培养中西医结合通科医师与专科医师.按照模块组合、整体优化的原则,设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西医基础理论课程、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专科方向分化课程等5个有机结合的知识模块,构成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西医往前看,是因为现代医学在发展。中医往后看是因为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理论体系造就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论至今指导着中医临床工作,但中医在繁荣传统中医药并创新时,中西医并重就成为方向,继承和创新,传统和现代不能偏废。中西医结合往哪看,中医型中西医结合、西医型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型中西医结合;西医型中西医结合不能代替中医药现代化,在中西医并重方针指引下,中医将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20.
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强调"辨证",注重整体观念,西医强调"辨病",重视局部变化,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要使中西医结合相互协调地发展,首先应保持中医的思维方式进行诊治,然后再结合西医的知识重审病情。文章主要从中医的理、法、方、药四个方便着手,分析和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模式,提高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