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目的比较钢板结合异体骨板(PWBP)固定与交锁髓内钉(IIN)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的患者按照翻修方法分为PWBP组(18例)和IIN组(2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HS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PWBP组13~18(16.8±2.7)周,IIN组10~18(14.3±3.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WBP组1例出现股四头肌粘连,行松解术后持续CPM训练,疗效满意;IIN组2例出现骨不连,均为术前存在较大骨缺损者,改行PWBP后骨折获得愈合。结论 PWBP与IIN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均能起到满意疗效。IIN固定在骨折愈合时间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对于存在较大骨缺损者有术后发生骨不连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对 1 990~ 2 0 0 3年在本院治疗的 2 8例股骨干内固定失效病例进行回顾 ,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总结出致股骨干内固定失效的多种原因 ,如钢板过短、螺钉长度不够、术中不予植骨、术后管理不当等。结论 :股骨干骨折手术当中 ,如能避免上述致内固定失效原因 ,将大大降低此类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扩髓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52例均获随访,时间3~5年。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均恢复至术前活动水平。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院自1991年1月以来,共收治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31例,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25例,女6例;年龄11~67岁,平均37.6岁。股骨干骨折原因:车祸26例,坠落伤3例,摔伤1例,重物压击伤1例。闭合性骨折26例,开放性骨折5例。内固定失效时间为10天至10.5个月,平均4.5个月。扶拐行走时摔倒者7例,其余均否认有暴力伤。原内固定术后开始不负重行走时间为1个月~3.5个月,平均2.5个月。院内手术16例,院外手术15例。骨折部位:股骨上1/3段10例,中1/3段15例,下…  相似文献   

5.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86例失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三种内固定在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目的观察股骨干骨折三种内固定的疗效。方法股骨干骨折,以外侧入路,分别予交锁髓内钉、梅花钉、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随访6~144个月,术后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率:交锁髓内钉组3.1%、梅花钉组6.0%、加压钢板螺钉组10.6%;内固定失效率:交锁髓内钉组0%、梅花钉组4.5%、加压钢板螺钉组17.0%;术后患肢关节功能优良率:交锁髓内钉组81.3%、梅花钉组70.1%、加压钢板螺钉组59.6%。结论交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近远期疗效满意,梅花钉次之,加压钢板螺钉最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新型锁钉设计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新技术的优点。方法 纳入自2010-02—2020-02采用新型锁钉设计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45例股骨干骨折,采用改良远端锁钉瞄准微调装置的髓内钉瞄准器钻孔并置入远端锁钉。先确定空心定位杆的偏移在髓内钉直径有效范围内,再固定好定位杆,通过螺母上下微调确定锁钉的钻孔位,用直径5.1 mm长钻头完成精确钻孔,如果钻孔时发生偏移,上下微调螺母后再矫正偏移即可完成钻孔过程,然后置入2枚远端锁钉。结果 本组共置入90枚远端锁钉,84枚一次锁钉成功,一次锁钉成功率为93.3%;其余6枚通过C型臂X线机定位徒手锁定。4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8~2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均未出现骨折畸形愈合、髓内钉断裂、锁钉松动等并发症。术后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5.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28例,良15例,可2例。结论 将新型锁钉设计的交锁髓内钉联合远端锁钉置入技术应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可实现精准锁钉,解决了传统交锁髓内钉固定不稳定以及远端锁钉困难的问题,使骨折断端达到微动状...  相似文献   

8.
黄家谷  王小勇  李孛  叶小东  王少杰 《骨科》2022,13(4):367-369
目的 观察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按AO/OTA分型为C型的51例股骨干骨折病人。根据骨折固定方式分为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组(IP组,19例)和交锁髓内钉固定组(IM组,32例)。记录病人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切口愈合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 病人均获得随访,两组均无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病例。IP组手术时间较IM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IP组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6.36±1.01)个月。IM组2例C2型、1例C3型骨折不愈合,不愈合率为9.4%;余IM组病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8.53±1.30)个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是C型股骨干骨折的可靠治疗方案,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骨折不愈合率,同时未明显增加术中出血量和切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总结手术治疗的经验教训并提出预联措施。方法 268侧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经过再次手术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或清创后骨折全部愈合。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全群病例均选骨性愈合,患侧髋膝关节功能均恢复到正常范围,结论 报据骨折特点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有明显骨缺损时应一期植骨,术后康复根据骨折复位、固定情况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负重以上是预防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三维远端瞄准器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术式选择。方法:对1998年6月-2002年10月使用交锁髓内钉静力固定治疗92例102股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采用闭合、小切口或有限切开复位,用瞄准器锁定骨折远、近端。结果:9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平均时间14.2个月(6-58个月)。远期疗效按马元璋^[1]评定标准:优75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4.6%,平均骨临床愈合时间6.1个月,一期骨折愈合率达到93.1%,2例感染(感染率(2.8%),2例髓内钉断裂。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应常规闭合复位、扩髓、静力固定,不强求解剖复位,三维远端瞄准器使远端锁钉达成三维定向,使静力固定方便确切。本组取得了满意疗效,认为是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股骨骨折加压钢板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葛广勇  李云 《中国骨伤》2002,15(3):178-178
我院自 1991年来收治的 5 2 6例股骨骨折加压钢板内固定失败的病例 5 8例 ,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 5 2 6例共计 5 4 2个股骨 ,其中男 336例 ,女 190例 ;年龄 8~ 82岁 ,平均 39 5岁 ;单部位骨折 4 82例 ,多部位骨折4 4例。粉碎性骨折 178例 ,非粉碎性 36 4例。复位情况 ,所有骨折复位后对位、对线良好 ,其中骨折端骨缺损 6 6个部位 ,遗有间隙 84个部位 ,骨折碎片用钢丝捆扎 12 0个部位。术后均用石膏外固定。2 治疗结果本组按陆裕朴等[1] 疗效标准。在正常时间内临床骨愈合2 16个部位 ,延迟愈合 2 5 2例 ,骨不连 74个部位。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行内固定术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4-2003年所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内固定失败发生于术后21天至11个月。分别表现为:内固定断裂、变形或松动,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结论引起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忽略生物力学原则,欠缺内固定的基本理论和经验,未正确掌握不同内固定物的适用范围,术后功能锻炼不当。严格遵循AO原则行内固定术是避免内固定失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殷林  邬波  宗丹  付东宁  关和宇 《中国骨伤》2002,15(7):421-422
股骨颈骨折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易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自1991年1月在手术中采取血运重建加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特别是近来研究设计应用植入血管对接吻合方法,更为确切地重建了股骨头颈部的血运,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DCS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股骨髁部骨折治疗方法较多,均非尽善尽美。今将我院近5年来应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髁骨折情况总结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多向锁定股骨带锁髓内钉(multi-interlocking femoral intramedullary nail, MIFIN)顺行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MIFIN治疗股骨远端骨折43例患者资料,男29例,女14例;年龄21~78岁,平均35.5岁;左侧20例,右侧23例;新鲜骨折40例,陈旧性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38例。AO分型:A1型12例,A2型11例,A3型7例,C1型6例,C2型4例,C3型3例;闭合复位10例,切开复位33例。结果43例患者中,除3例陈旧性骨折和9例髓腔较小的患者经扩髓后穿入MIFIN外,余31例均未扩髓穿钉。术后1~4周,行无痛膝关节功能锻炼。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9.3~57个月,平均33.5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为 4.3~25 个月,平均 6.2 个月。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5~97分,平均85.2分;其中优26例,良7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76.74%(33/43)。正位X线片示下肢力线外翻< 4° 8例,4°~6° 30例,>6° 5例。侧位X线片示膝关节伸直位均在0°;屈曲超过90° 38例,70°~90° 3例,45°~70° 2例。结论 顺行MIFIN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可避免两次膝关节开放手术的损伤,降低膝关节粘连、功能障碍和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分析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提出避免并发症的方法。方法1993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39例,男34例,女5例;年龄21~65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骑自行车摔伤3例,步行摔伤1例,车祸伤28例,高处坠落伤7例。骨折类型:Sein-sheimerⅡA型5例,ⅡB型2例,ⅡC型1例,ⅢA型18例,ⅢB型1例,Ⅳ型3例,Ⅴ型9例。原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钢丝捆扎固定1例,切开复位梅花钉加钢丝捆扎固定13例,闭合复位Russell-Taylor重建钉固定1例,切开复位135°动力髋螺钉固定6例,切开复位钢板固定18例。术后8周内失败2例,8周至6个月失败26例,超过6个月失败11例。内固定失败形式包括骨折内翻畸形35例、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2例、股骨干过度内移2例。内固定失败原因是术中骨折未解剖复位、内固定不坚强、过早完全负重以及拉力螺钉位置不良。结果对骨折内固定进行翻修,切开复位梅花钉固定2例,交锁髓内钉固定23例,135°动力髋螺钉固定6例,钢板固定4例,人工关节置换4例。随访19~37个月,平均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1~13个月,平均11.5个月。结论由于偏心负载,股骨转子下区可以产生很高的弯曲负荷。采用髓外内固定时,术中应重建股骨内侧皮质稳定性并植骨。  相似文献   

17.
股骨髁上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股骨髁上骨折是股骨下端距关节面 1 5cm以内的骨折 ,由于骨折部位髓腔大 ,骨皮质薄 ,尤其老年人骨质疏松 ,内固定困难 ,又因其邻近膝关节 ,容易发生骨折畸形愈合、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我们选择较有代表性的三种内固定物 :GSHN、DCS与L CCP作临床病例分析 ,认为应用GSHN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较少、骨折愈合快、肢体功能良好等优点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自 1 995年 1月~ 2 0 0 1年 3月手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1 1 5例 ,术后获随访 82例 ,随访时间平均 2 7月 ,男 49例 ,女33例 ;年龄 2 1~ 69…  相似文献   

18.
《Injury》2018,49(2):315-322
IntroductionTo investigate potential predictors of implant failure following fixation of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s with a fracture of the lateral femoral wall.Materials and methodsMedical records of 99 adult patients who had operative treatment for a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 with a fracture of the lateral femoral wall between May 2004 and April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 to determin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mplant failure. Patients underwent routine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implantation of extramedullary or intramedullary devices. Potential predictors were age, gender, body mass index, comorbidities, type of fracture, reduction method, status of greater and lesser trochanters, course of the lateral fracture line, and presence/absence of a free bone fragment at the junction of the greater trochanter and lateral femoral wall.ResultsTen (10%) implant failures were identified. Univariate analysis identified a free bone fragment at the junction of the greater trochanter and lateral femoral wall (odds ratio [OR], 21.25;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4.31–104.67; p < 0.001) and a transverse fracture line across the lateral femoral wall (primary or iatrogenic) (OR, 5.36; 95% CI, 1.29–22.30; p = 0.021) a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mplant failure. Using a multivariate model, only a free bone fragment at the junction of the greater trochanter and lateral femoral wall (OR, 16.05; 95% CI, 3.06–84.23; p = 0.001) was a risk factor for implant failure.ConclusionsA free bone fragment at the junction of the greater trochanter and lateral femoral wall and a transverse fracture line across the lateral femoral wall are predictors of implant failure in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s with a fracture of the lateral femoral wall. Integrity of the lateral femoral wall correlates with prognosis of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 Lateral femoral wall reconstruction may be required for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s with a fracture of the lateral femoral wal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在2005年-2008年收治的5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别行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和Gamma钉手术内固定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三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随访3个月~3年,57例股骨转子问骨折全部愈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0%以上。结论DHS和解剖锁定钢板及Gamma钉适用于稳定型骨折,均具有固定牢固,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对于不稳定型骨折.则Gamma钉内固定要优于DHS及解剖锁定钢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双柱理论分型指导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根据正常髋关节影像学资料将股骨转子部分为两柱,以髓腔中线为界,中线以外的大转子部作为外侧柱,中线以内的小转子部作为内侧柱;股骨转子间骨折后根据分量原理:由股骨头颈传导下来的负重应力在股骨转子间分为水平和垂直应力,内侧柱主要分担垂直应力,外侧柱主要分担水平应力。将骨折复位后,连续性恢复,且能有效传导应力的柱定义为稳定柱,反之为不稳定柱;整个转子部,如内外侧两个柱均为稳定柱,就是稳定的转子部(A型);如其中一个柱为稳定柱,另一个柱不稳定,就是部分稳定的转子部(B型),B1型为外侧柱不稳定,B2型为内侧柱不稳定。如内外侧两个柱均为不稳定柱,就是不稳定的转子部(C型)。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60岁及以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住院患者128例,根据双柱理论分为A型50例,B1型18例,B2型52例,C型8例。然后根据分型结果选择固定方式:A、B1、B2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螺钉(PFNA)固定,C型采用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TAN)固定治疗。术后1、2、3、6、12、24个月时进行门诊复诊,通过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及有无内固定失败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方法。 结果12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6.0 ± 0.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6周,平均(14.5 ± 2.0)周,无骨折不愈合病例。无内固定钉松脱,髋内翻,股骨头切割,断钉病例。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78~96分,平均(88 ± 4)分,其中优76例、良44例、可8例,优良率93.8%。 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双柱理论简单易记,有助于选择理想的内固定和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