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本文着眼于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探讨科学精神的内涵,并在临床教学实践中通过基于兴趣驱动的医疗实践和临床科研、时常介绍典型实例、正视医学职业使命、教师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恪守临床见习和实习规范等有效途径,多方位实践医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旨在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现代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
职业医学科研论文(简称论文)是职业医学工作者通过科学思维,进行科学实践中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按论点和论据所写成的论证文章。论文是把科研成果向科学界和广大实际工作者作一书面汇报,达到提高理论、指导实践利交流的目有。现将写职业医学  相似文献   

3.
医学职业精神是指医务工作者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行为方式和规范准则,是一种在职业认知、情感意志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对职业理想与信仰的追求,是医务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具有的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是职业道德的升华和最高境界[1],其实质是医学职业群体对真善美的职业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医学人文关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医学职业精神与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密切,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医药卫生政策、教育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文首次简要界定医学人文关怀和医学职业精神的七个主要研究议题,勾勒影响医学人文关怀和医学职业精神的结构性、体制性和制度化决定因素,阐明培养医学人文关怀和医学职业精神关键性制度化因素是政府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9,(3):362-365
向社会群体树立培育与宣传推广医学职业精神,是当今时代调解医患关系的重要命题。广东于2012年正式确立了该地区"广东医生"精神的医学职业精神,即"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笔者将从医学职业精神品牌化的社会需求、构建路径等方面分析如何构建广东地区医学职业精神品牌"广东医生"精神,以期对各地区培树推广医学职业精神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2006年11月,哥伦比亚大学医学职业研究所和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在上海联合召开医学职业精神的研讨会,引起了我国医学界对医学职业精神的关注。值此我国深化保健服务改革、恢复和重建医患诚信关系之时,关注医学职业精神这一问题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一、职业、专业与专业精神从概念涉及的内容方面看,职业与专业是一致的,在很大层面上它们是相同的。专业也是一种职业,但两者仍有着某些不同,职业不一定都能称之为专业,但所有的专业当然是一种职业。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对医学人才要求不断的变化和提高,现代医学人才必须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从医学生到医生转变阶段的实习阶段是这两种精神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阶段,这一阶段强化通识教育对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所需的伦理道德、职业习惯、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医学生专业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起始阶段,这一时期强化通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医学模式(Mcdical model),即医学观,是指人们对于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总看法。医学模式作为医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仅反映出医学科学的总特征,而且直接影响人们认识和处理医学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它不仅体现在医学文献,医疗实践、医学科研之中,而且体现在医学教育、医疗机构设施和卫生行政组织之中。一个医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这种或那种医学模式的影响。因而与我们职业医学和劳动保护工作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的商业化和机械化对医学职业精神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为提高医疗行业服务质量、促进医疗事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医学院校教育者在传授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医学院校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培育。该文从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职业认知、职业能力5个方面分析了职业精神的现状,并指出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面对的一系列难题,为明确我国医学职业精神理论体系,促进我国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新医科背景对临床医学生培养需求,解决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职业精神培养问题、现有教学体系职业精神容纳性与实践性不足的问题、卓越医生职业精神培育方式单一的问题,提出以卓越医生职业精神培养为核心的临床教学培养新体系,促进其职业精神与医德医风的提升。通过对国内外医学人才职业精神培养现状进行梳理、整合,发现现有医学教学模式与培养过程中的三大问题,并基于此构建以卓越医生职业精神为核心的临床教学培养新体系,即“一核心、两结合、三实施”。“一核心”是指以卓越医生职业精神为核心;“两结合”是指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传统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三实施”是指实施“三学一德”的培育新模式、实施“床旁教学”的临床教学新方法、实施“三融入”的白求恩精神融入临床教学环节的新特色。以期为我国医学人才职业精神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对医学行为的再认识--兼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医学人文在医学行为,医疗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够提升医学行为的价值并使医学科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融合是社会化医学行为的内在要求。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学人文精神在医疗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医学生早期进行系统化的人文课程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给现代医疗实践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新的社会环境,应对医疗体制改革新形势,需要唤起医生的职业责任感、以便使各级医师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文章简述了重塑医师职业精神的背景和医师职业精神内涵,阐述了重塑医师职业精神的重要意义,探讨培养医师职业精神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旨在不断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效果,培养医师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进一步促进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13.
一名好医生,不仅要考虑医学上的"技术参数",更要考虑病人的"幸福指数",这需要"人文系数"作保障。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因此,要加强医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培养医生的职业精神,与家属沟通中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用眼睛学会观察,为患者着想,把先进的医学技术和人文关怀融合在一起,让病人安心、医者仁心、社会放心。  相似文献   

14.
浅论新时期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几个切入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科技文化水平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德育工作在内容上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拓展 ,一方面仍然要抓紧关系到学生政治立场、理想信念的“主旋律”教育和关系到医德医风的职业道德教育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学生为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而必须具备的如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人本主义观念、规则意识等的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从医保管理角度谈医院医疗设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简要说明了医保工作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医保管理对医疗设备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探讨了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适应目前医疗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医疗执业观的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树立正确的执业观。正确的医疗执业观对培养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十分重要,是医务人员的立身之本。树立正确的医疗执业观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从而培育正确的价值观,确立诚信服务观,构建和谐医学伦理观,弘扬廉洁行医观,提升医疗职业的崇高风尚。  相似文献   

17.
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针对当前我国医学人才培养中仍存在的学生公共卫生观念较为薄弱、人文意识不够强、实践能力有待提升、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广州医科大学围绕“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立足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需要,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职业素养教育、深化科教协同育人、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重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等,改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满足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8.
清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是本地区的急救中心,具有较高的抢救水平,注重急诊医疗管理体系(EMSS)的发展。由于医院实施人事聘任制,“四权”下放到科室,科室管理层次分明,责、权、利关系合理,所以在医院管理体系中形成了急诊科的准军事化管理,员工尽责敬业,积极向上的局面,使科室历年来成为医院的先进集体,为穷困地区的急诊事业,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9.
医疗既是高技术、高风险、高责任的职业,也是高情感、高奉献的工作。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将道德价值认同纳入医学人文教育之中,正确处理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发扬医学人文精神,实现医学与人文的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素养的认知及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期望。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大二以上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550名作为调研对象。运用赋分值法了解医学生的职业素养认知。结果医学生对职业素养中的知识技能优秀、医德信念坚定、敬业精神较重视,而对交流沟通、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相对轻视;医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自我预期和评价较高;医学生对学校在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操作和技能方面培养措施较满意(45.3%~50.5%),但也期望增加有关医学职业素养的宣传和熏陶。结论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是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基础。为此,只有转变医学职业素养的认知、创新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式、探索新路径,才能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