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 6(IL 6)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46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 2周后血T淋巴细胞亚群、IL 6、TNF α水平并与 5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急性期CD3、CD4、CD4/CD8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 0 1) ,IL 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 (P <0 0 5 ) ,TNF 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2周后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IL 6水平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 ,TNF α仍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存在显著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IL 6对神经元损伤修复作用减弱 ,TNF α含量增高 ,促进了免疫功能改变及在脑梗死中的致病作用 ,提示改善人体免疫功能 ,阻断TNF α的表达 ,增强IL 6的抗损伤促修复作用 ,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尿毒症非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对脂蛋白(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测定尿毒症非透析患者慢性炎症指标并分析其与脂蛋白 (a) [Lp(a) ]的关系 ,探讨非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及其影响心血管系统的途径。方法 测定 5 5例尿毒症患者慢性炎症指标血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 (IL 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及Lp(a) ,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与 3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尿毒症组血CRP、IL 6、TNF α及Lp(a)分别为 (4 .0 6± 4 .0 2 )mg/L、(10 8.3± 88.3)ng/L、(1.4 1± 0 .5 3) μg/L和 (5 5 0± 4 31)mg/L ,均高于对照组 ,其中CRP、TNF α及Lp(a)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尿毒症患者血Lp(a)与CRP、TNF α、IL 6呈明显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6 32、0 .4 2 5、0 .4 0 5 ,均P <0 .0 1)。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 ;炎症可能通过引起Lp(a)代谢紊乱 ,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时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sTNFRⅡ )的变化及其与CHF的关系。方法 CHF患者 4 5例和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 17例 ,根据NY HA分级 ,将CHF患者分成Ⅱ、Ⅲ、Ⅳ级 3组 ;根据体重分成恶病质组及非恶病质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sTNFRⅡ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NF α。结果 CHF患者血清TNF α和sTNFRⅡ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TNF α在Ⅲ、Ⅳ级时显著升高 ,sTNFRⅡ在心功能Ⅱ、Ⅲ、Ⅳ级时均显著升高。不同病因的CHF之间TNF α和sTNFRⅡ无显著差异 ,恶病质组及非恶病质组之间无明显变化。血清TNF α与sTNFRⅡ呈正相关 (r =0 .5 14 1,P <0 .0 1)。结论 血清TNF α和sTNFRⅡ水平与CHF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可作为判断CHF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内毒素 (ET)、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TNF α ,基质偶氮显色法测定ET ,Griess法测定NO。结果 :急性肝炎患者NO ,TNF α有明显升高 (P <0 0 5 ) ;ET只有慢肝重度、慢性重型肝炎有显著性升高 (P <0 0 5 ) ;慢性肝炎各组NO ,TNF α均显著增高(P <0 0 5 ) ,并且随慢性肝炎各组病情进展呈升高趋势。乙型肝炎患者中NO与TNF α呈正相关 (P <0 0 1) ;在慢肝重度、慢重肝患者中 ,NO与ET ,TNF α与ET均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NO ,TNF α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抗HBV免疫和病情恢复 ,过量则导致慢性肝炎病情进展 ,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 ;内毒素血症是重症肝炎的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 (ACI)中医辨证分型与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对 6 0例 ACI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介素 2受体 (IL 2 R)、白介素 6(IL 6 )水平进行检测并作对照分析。结果 :ACI患者治疗前后 TNFα、IL 2 R、IL 6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 <0 .0 1) ,治疗后 TNFα、IL 2 R、IL 6均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中脏腑患者 TNFα、IL 2 R和 IL 6水平均明显高于中经络组 (P均 <0 .0 5 ) ;风痰瘀阻、痰热痹阻、肝阳上亢型患者 TNFα、IL 2 R、IL 6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阴虚风动和气虚血瘀型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结论 :中风病的致病因素、病情轻重和辨证分型与 TNFα、IL 2 R、IL 6介导的炎性反应、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网络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IL 2R(CD2 5 )、TNF α和IFN γ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 118例肺癌患者外周血表达IL 2R、TNF α和IFN γ有核细胞的检出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IL 2R、TNF α和IFN γ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但其中未化疗者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化疗者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未化疗者 (P <0 .0 1) ;在未化疗的患者中 ,伴转移者外周血有核细胞的IL 2R、TNF α和IFN γ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未转移者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的IL 2R、TNF α和IFN γ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化疗机制的解释和病人预后的判定  相似文献   

7.
肺炎衣原体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意义及其致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 (Cpn)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中的意义及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对 86例冠心病 (CHD)患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A组 ,55例 )和症状稳定患者 (B组 ,31例 )与非CHD患者 (对照组 ,2 6例 )进行外周血Cpn特异性抗体IgG、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C 反应蛋白 (CRP)水平检测及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 结果 3组Cpn特异性IgG抗体 ,阳性率分别为78.1 8%、54 .84%和 42 .30 % ;Cpn IgG阳性率、CRP、TNF α、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计数 ,A组均高于B组和对照组 (P <0 .0 1 ) ,但B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A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RP、TNF的均值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P <0 .0 5)。结论Cpn的感染与激活在ACS的发展中具有一定意义 ,其致病机制与急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鼻咽癌患者鼻咽分泌物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2 0例健康对照者和 43例鼻咽癌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和血清样本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NF α含量。结果 对照组鼻咽分泌物含量 12 .95± 4.62fmol/ml、血清为 15 .43± 4.2 5fmol/ml;鼻咽癌组鼻咽分泌物含量为 3 4.68± 14 .0 3fmol/ml ,血清为 49.0 3± 15 .3 0fmol/ml。鼻咽癌组鼻咽分泌物和血清中TNF 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鼻咽癌患者鼻咽分泌物和血清中TNF α含量高于正常人 ,其含量呈同步升高 ,同时进行二种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 α,TNF 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NF γ)、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 6 ,IL 6 )在慢性病贫血 (anemiaofchronicdiseases ,AC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31例ACD患者的铁代谢指标 (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骨髓铁 ) ,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ACD患者血清中TNF α、INF γ、IL 6。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ACD组血清中TNF α、INF γ、IL 6均显著增高 (P <0 0 1)。TNF α、IL 6与血清铁、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免疫及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细胞因子INF γ、TNF α、IL 6等可能通过干扰铁代谢和抑制EPO(erythropoietin)生成、钝化对EPO的反应等途径介导了慢性病贫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姜广建  马立人  王润田  赵黔鲁 《临床荟萃》2002,17(21):1246-1246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gravis,MG)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含量与疾病关系。方法 MTT法检测血清TNF α含量 ,SAP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MG组血清TNF 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 (对照组 ) (P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 ,MG组外周血CD3+ 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 ,CD4 + 细胞百分率显著性增高 ,CD8+ 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结论 MG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CD4 + 和CD8+ 细胞数量有较显著变化 ,血清中TNF α含量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水平变化 ,分析二者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及稳定性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10 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及 5 6例无冠心病者 ,检测其血浆TNF α及ox LDL水平。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病变稳定性分组 ,观察其与血浆TNF α及ox LDL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TNF α及ox 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冠状动脉重度狭窄 ,多支血管病变及病变不稳定组血浆TNF α及ox L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TNF α及ox LDL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稳定性相关 ,可以作为临床判断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和稳定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和TNF-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彬  扈友庄  刘东彪 《中国康复》2004,19(6):363-364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影响。方法 :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及常规组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sICAM 1及TNF α水平的变化 ,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 :治疗前血清sICAM 1和TNF α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P <0 .0 1) ,治疗后明显降低 (P <0 .0 1) ,但仍高于正常组 (均P <0 .0 1) ,其中葛根素组下降幅度较常规组大 (P <0 .0 5 )。结论 :TNF α、sICAM 1可能参与脑梗死的发病过程 ,葛根素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 1、TNF 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 )在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设立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组 ,检测 3组患者血清中TNF α和IL 6的含量。结果  3组的TNF α(pg/ml)和IL 6 (pg/ml)测定结果分别为 :正常对照组 2 .6 18± 0 .92 1,2 7.6 5 3± 19.939;哮喘组2 1.2 86± 12 .4 16 ,937.4 97± 170 .732 ;COPD组 2 0 .5 2 4± 10 .35 4 ,975 .0 35± 2 5 3.913。哮喘组和COPD组血清中TNF α和IL 6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组内TNF α和IL 6的含量呈正相关 ;哮喘组与COPD组比较TNF α和IL 6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TNF α和IL 6参与哮喘和COPD的气道炎症 ,在哮喘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白介素 1β(IL 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及一氧化氮 (NO)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组织内的表达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收集 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患病组 )行颈椎前路手术中切除的椎间盘组织 ,另取 6例无颈椎病史的颈椎外伤患者 (对照组 )术中切取的颈椎间盘作为对照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测定椎间盘组织中IL 1β和TNF α的含量 ,以光密度法测定NO的含量。结果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组织内IL 1β ,TNF α及NO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颈椎间盘组织可自发产生IL 1β ,TNF α及NO ,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盘组织内上述物质的含量明显增高 ,它们可能在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尹正  崔连东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0):1181-1182
目的 :探讨急性时相蛋白 (α1 AG、CP)及细胞因子 (IL 6、TNF α)在 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 91例糖尿病 (DM )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急性时相蛋白α1酸性糖蛋白 (α1 AG)、铜兰蛋白 (CP)的含量 ,并用 3 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DM患者血清中IL 6、TNF α水平及α1 AG、C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DM并发症组其含量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细胞因子IL 6、TNF α及急性时相蛋白α1 AG、CP对DM及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抗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 12 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40只 )、缺血再灌注组 (B组 ,40只 )和TNF α抗体处理组 (C组 ,40只 ) ,于肝脏缺血 60分钟 (再灌注开始 )及再灌注1h、3h、6h、12h后 ,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丙二醛 (MDA)含量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 ,肝脏瘀血明显 ,B组血清ALT和MDA含量均较A组明显增高 (P <0 0 1) ;与B组相比 ,C组肝组织瘀血减轻 ,血清ALT和MDA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TNF α抗体可以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炎症反应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浆N 乙酰 β D氨基葡萄糖甘酶 (NAG)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活性变化与 2型糖尿病(DM)患者视网膜病变 (DR)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ELISA法和生物化学法检测 2 2例 2型DM患者 ,其中 12例伴DR ,10例不伴视网膜病变 (NDR)和 2 0例正常对照者 (NC)血浆TNF α、NAG变化。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浆NAG活性、TNF 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DR组与NDR组NAG活性差异无显著意义 ,而DR组TNF α水平明显高于NDR组 (P <0 .0 1)。血浆NAG活性变化与TNF α成正相关 (r =0 .66,P <0 .0 5 ) ,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成正相关 (r =0 .2 2 ,P <0 .0 5 )。TNF α水平与血浆空腹胰岛素 (FINS)成正相关 (r =0 .72 ,P <0 .0 5 ) ,与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成负相关 (r =- 0 .5 4,P <0 .0 5 )。结论 TNF α和NAG共同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NAG活性变化与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及TNF α水平密切相关 ,动态监测其活性变化对DR早期诊断和检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TNF α则对监测DR的发生、发展及疗效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干扰素- γ(IFN-γ)的水平与免疫抑制剂环胞菌素A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4例再障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骨髓上清TNF- α、IFN -γ进行检测比较,再障患者均给予环胞菌素A治疗至少3个月。结果 再障患者骨髓上清TNF- α、IFN- γ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 05、P<0. 01),TNF -α、IFN -γ水平高者对环胞菌素A治疗的反应好。结论 再障患者骨髓上清TNF- α、IFN -γ水平较正常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对环胞菌素A治疗的反应可能与骨髓上清TNF -α、IFN-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前后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41例冠心病心衰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治疗组 ,予以药物干预 4周 ,检测治疗前后血浆TNF α水平 ,健康对照组 3 0例 ,同时检测血浆TNF α水平。结果 :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TNF 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与临床心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1)。心衰患者经卡维地洛治疗后血浆TNF 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5 ) ,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TNF α升高 ,且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说明TNF α参与了冠心病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卡维地洛能显著降低血浆TNF α水平 ,可能是其治疗心衰有益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 4 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及 3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进行检测。 4 0例患儿中重症肺炎 8例、轻症肺炎 32例。结果 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感染期时血清中IL 6、IL 8和TNF 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 ,差异显著 (P <0 .0 1) ,而恢复期时血清IL 6、IL 8和TNF α含量和健康儿童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细胞因子IL 6、IL 8和TNF α在支原体肺炎患儿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水平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