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季养生与猪脾药膳谭鹏猪脾,昔人多认为食之无益。如唐代孙思邈云:“凡六畜之脾,人一生莫食之。”清人章穆《调疾饮食辨》谓其“败人中气,令人泄。”但古人用以疗疾的猪脾食治方并不少见,多用以补脾健胃。《图经本草》谓其主治“脾胃虚热。同陈桔红、人参、生姜、葱...  相似文献   

2.
梅光桥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2092-2093
归脾汤是临床上常用的著名方剂,首载于严济和<济生方>,后经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补入当归、远志而使是方更臻完备.此方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适用于各种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不足、心脾两虚之候;或脾不统血之便血、吐血、妇人崩漏、月经先期、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淋漓不止;或带下等证.笔者运用该方加减治疗相关血证每获良效,裨益颇多,现择验案三例介绍之.  相似文献   

3.
五味与五脏     
《健康大视野》2009,(24):43-43
“此以五色五味配五脏也。肺之味在辛,白色当之。心之味在苦,赤色当之。肝之味在酸,青色当之。脾之味在甘,黄色当之。肾之味在成,黑色当之。不唯是也,肺之合在皮,白色当之。心之合在脉,赤色当之。肝之合在筋.青色当之。脾之合在肉.黄色当之。肾之合在骨,黑色当之。此所谓色味当五脏也。”  相似文献   

4.
笔者综观历代医藉所载益寿延年之方,多以补脾补肾为主。而在方剂组成上,则有补有泻,有寒有通,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笔者归结为四个方面。 1.动静结合 益寿延年方,多有补益之功效,对于年老,体弱之人多有益,但补益之品,多壅滞凝重,守而不走。如补脾宜用甘,但甘味过浓,则易壅合,即所谓“甘能令人中满。;养血宜用阴柔之味,然阴柔者易粘腻凝重,如熟地、大枣之类。此即所谓药之静或,而补益之意要在补其所需,药至虚处方可得补,故药入机体,需藉气血循行方可布散,要有引经之药可补有所专。  相似文献   

5.
达美君 《大众医学》2010,(11):60-60
山药.一名薯蓣,以河南新乡古怀庆市的怀山药为佳。山药性味甘平,为“理虚之要药”.入肺、脾、肾三经.上能养肺,中能补脾,下能益肾,阴阳兼补,香而不燥,补而不腻。功能补脾养肺,益肾涩精缩尿。凡脾虚食少泄泻,消瘦乏力,肺虚久咳,肾虚遗精,小便频数.带下及消渴等症皆宜。  相似文献   

6.
中医认为,鸭肉性味甘、微寒,入脾、胃、肺、肾经,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之功效,适用于骨蒸劳热、咳嗽、咯血、遗精、盗汗、水肿等症,为夏秋季节进补佳品。现介绍几款鸭肉药膳食疗方供选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方法71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两组在糖尿病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中药健脾益气化瘀方,对照组予多潘立酮口服,四周一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症状总评分2.91±0.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71%、症状总评分4.85±1.05,(P〈0.05)。结论脾益气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脱肛,又名直肠脱垂。中医认为,脱肛多为气血亏虚,固摄无力,脏器下垂所为,当以补益气血、温肾健脾为治。补益药膳可补脾肾、益中焦,升提下陷之阳气,对脱肛有明显疗效。下面介绍几方供采用。  相似文献   

9.
1 苍术 白术 1.1单味功用苍术(见本]:1.12009年第10期第16页)。白术味甘、苦、微辛,性温。入脾、胃经。临床运用,有生、炒之别。生品入药,取其健脾之功而少燥气;炒后入药,是为增强燥湿之力。本品甘温补中,苦温燥湿。既能补脾益气,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少吐泻,体倦无力等症;又能燥湿利水,治脾不健运,水湿内停,痰饮水肿,腕腹胀满等症;还能固表止汗,治脾胃虚弱,表虚自汗等症。  相似文献   

10.
凡是采用调和的方法,以解除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肝脾功能失调、上下寒热互结者,统称和解剂,属于“八法”中“和”法的范畴。和解剂原为治疗足少阳胆经病症而设,除和解少阳之外,还有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两类。和解剂虽然比较平稳,但终究是祛除客邪、调其偏盛的方剂,切不可因其平稳而用于病症疑似之际。  相似文献   

11.
雷少逸乃清末著名医学家。博求广采,精研医术,悬壶济世,尤长于时证。《时病论》系其著作。《时病论》以法统方,专论时令之病。从书中暖培卑监法引出雷少逸先生对脾的认识及治疗脾病的特点。《时病论》中治脾的法鲜明地体现出脾喜燥恶湿,喜温,喜升,喜甘的特点。整体上《时病论》辨证精准,灵活变通,并能运用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机理。非常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1中医对肥胖症的病因认识肥胖系人体脂肪积聚过多所致,计分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单纯性肥胖最为常见。医学认为肥胖症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脾气壅实,湿痰内盛。”即金元时期大医家李东垣在其所著《脾胃论》中说:“盖脾实而邪气盛也。”邪气即痰湿。故向有“肥人多痰”、“肥人多湿”之说。痰湿乃是阴津水液所化。阴津水液之布输仰仗肺、脾、肾的斡旋及肝之疏泄,由此,痰湿之成乃是肺、脾、肾、肝之运化疏泄失司所致。《石室秘录》概言之“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化,故痰生之。”所以肥胖多是本虚标实之证。1.1肥胖与人之先…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简称DKD),是糖尿病全身性血管合并症之一,近几年对中医临床辨证选方治疗研究颇多,现将其按证型分类分别治之.从本虚(气血阴阳、脾肾),标实(毒浊、痰瘀)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临床辨证治疗的原则和方向,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为临床选药、选方提供依据,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脾为后天之本,水谷生化之源,主统血、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之功能失调,易致脏腑病变;脏腑病变,也可导致脾之功能失调,因此&#183;临床上治病,往往可调治脾之功能着手,而达治病目的。  相似文献   

15.
保健小窍门     
如何保养精血 怎样养魂 由于“脾藏营.营舍意”,所以.养意就是养营血。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只需健脾养脾即可。能够养意的食物有桂圆肉、芝麻等,药膳如代参膏,即用桂圆肉适量加白糖一同煮至稠膏状,分次用开水冲服,主治脾虚乏力,记忆力低下等。  相似文献   

16.
手足口病属中医"湿温"、"时疫"等范畴.病因为湿热疫毒,多因内蕴湿热,外受时邪,留于肺、脾、心三经而成.外邪自口鼻而入,侵袭肺、脾二经,肺主皮毛,故初期多见肺卫症状,如发热、流涕、咳嗽;脾主四肢,开窍于口,手足口受邪而为水疱,口舌生疱疹、溃疡.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主要采用辩证分型、辨病分期、专方加减三种基本方法.可达标本兼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之功效.  相似文献   

17.
脾和胃是人体重要脏器,为气血生化之源,人出生以后全靠脾和胃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来维持生命,为后天之本。中医称之的脾,相当于整个消化系统的代名词。人活着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脾,这一点与西医的脾脏不能混为一谈,比方说,血吸虫病所致的“巨脾“、脾功能亢进,需将脾切除;外伤引起脾破裂,需要紧急将脾切除以挽回生命,这些手术之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麦粒肿的中医治法。方法麦粒肿属本虚标实,本虚为正气不足,标实乃脾胃蕴热;就主证而言:眼睑红肿热痛为标,肝脾蕴热为本。肝脾蕴热,肝主疏泄而藏血,脾主运化而统血,肝有热则伤肝,肝伤则气机郁滞而血失调畅,脾伤则升降紊乱而血失统摄,故气滞、血瘀应责之肝脾;又因脾属土而能制水,为津液化生转输之枢,脾虚则不能散精,脾主肌肉,"肉轮"属脾,精不能营养"肉轮"。肝调畅气机失常,不能维持脾胃升降运化,而使气血凝滞,上壅于眼睑而发病。结果谢氏经验方治疗麦粒肿仅治其标,未治其本,疗效易反复。本文从标本同治着手,认为麦粒肿发病的病机应责之于肝脾,并按成脓与否将其分为三期:初期(风热外感),中期(热毒上攻),后期(热毒炽盛而正气未衰型、脾胃伏热型、正虚毒恋型)。结论不同时期不同证型需要加用内服不同的汤液,从而达到标本同治,最终实现治病求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量研究认为多与饮食、胃肠道感染、胃肠道动力、精神心理因素、内脏高敏性等相关.本病因临床症状多样中医病名亦不相同,而临床以肝郁脾虚型最为多见.痛泻要方选自《丹溪心法》,全方共奏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之功,现临床上用于泄泻之肝郁脾虚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施杞 《健康天地》2011,(11):44-45
<正>药膳是中国特有的养生法术,其将中药之药性和食物之食性相辅并用,达到食疗、食补、滋养摄生之目的。《内经·素问》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含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以下引录自《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药膳方谱,均出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