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伴有肥胖病人的效果对比,确定手术原则。方法:对87例伴有肥胖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切除术病人,统计术中、术后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分为LC组和OC组进行对比。结果:LC组术中、术后一般情况中大部分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都优于OC组。结论: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丰富的手术经验前提下,对一般肥胖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首选LC。  相似文献   

2.
陈刚 《中外医疗》2012,31(24):22-23
目的旨在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手术(OC)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104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分为LC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4例和OC组(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7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LC组病人的手术所用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及住院时间均少或短于OC组。LC组有1例发生切口感染,OC组5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切口局部血肿,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C组。结论 LC与OC相比较,降低了病人损伤程度、加快了术后恢复速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LC是治疗良性胆囊疾病较好的手术方式,临床应该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经验。方法分析63例65岁以上LC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顺利完成LC,中转开腹6例。术后胆瘘1例,肺部感染4例。全组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2个月,无胆管狭窄、残余小胆囊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充分术前准备、严格选择病例、规范手术操作、加强术中监测和术后监护,老年人胆囊良性疾病也可以施行LC。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胆囊切除中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109例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5例MC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组)和54例LC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观察两组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L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恢复日常活动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MC组,P〈0.01;MC组并发症发生率12.96%,明显高于LC组,P〈0.05。结论LC术具有手术创伤小、镜下腹腔显露充分、内脏稳定破坏低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更适应于胆囊切除手术,但对于急危重和复杂胆囊疾病应科学选择手术方式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82年,Langenbuch首次完成了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此后100余年,它一直是治疗胆囊疾病的标准术式.近十几年它受到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强有力的挑战.LC是近年来胆道外科的最重要进展之一.LC成功开展在外科学上引发了一场革命,开创了微创外科的新纪元,是胆囊切除手术的"金标准".L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诸多优点[1].我国也于1991年开始了LC.虽然LC已经成为外科胆囊切除的标准术式,大约90 %以上的胆囊切除病人可LC完成.但由于LC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缺陷对一部分困难病例,如对胆囊萎缩、Calot三角广泛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使解剖不清的病例,胆囊肠内瘘、坏疽性胆囊炎的病人,实施LC易出现胆管及动脉损伤的并发症,不过随着医师对LC手术技术的熟练,对解剖变异的了解,出现此种并发症的机会逐渐下降.LC术后腹痛是LC术后常见并发症,已被人们所重视,现就LC术后腹痛的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进行的534例胆囊切除术,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组27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组25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OC组(P〈0.05)。LC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2.9%,OC组13例,发生率为5.1%,LC组低于OC组(P〈0.05)。结论:LC较传统的OC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腹腔镜与剖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老年人胆囊良性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与剖腹胆囊切除术 (OC)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992年 5月~ 2 0 0 2年 5月我科收治的 6 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行LC112例与同期行OC4 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病人均无手术死亡及发生严重并发症 ,但LC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均较OC组低 (P <0 0 5 )。结论 :LC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 ,疗效明显优于OC ,应作为老年人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6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LC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C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分析比较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996例(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903例(M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1例(LC)的术后并发症及腹腔引流管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胆管损伤、腹腔内出血、胆瘘,OC为1.4%,LC为2.2%,MC为1.7%.提示术后并发症以LC为最高,但从减轻术后疼痛、肺功能障碍、住院天数、功能恢复等方面比较,以LC为最优,但费用最贵.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创伤小,恢复快等诸多优点日益受到许多专家的肯定和广大患者的欢迎,LC术后早期并发症中腹腔内出血、腹膜炎等是严重的并发症。故术后对病人进行严密的监护和精心的护理是保证病人顺利康复的重要措施。我院自2000年10月~2002年11月共进行LC121例,现将有关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田少华 《九江医学》2001,16(4):219-2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对病人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我国自1991年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LC在我国就得以迅猛发展,但一旦发生并发症就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尽量降低LC并发症几乎成了LC成败的关键.现对我院1 200例LC病人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医学》2017,(7):642-643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SC)临床疗效。方法 2013-01—2017-01间在鹤山市人民医院外科一区住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240例,随机分为LC组和SC组,每组各12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短、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禁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与SC组比较,LC组在手术时间长短、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禁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都具有显著性优势,但并不增加手术费用。结论 LC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SC组。  相似文献   

13.
陈存琴 《吉林医学》2012,33(20):4420-442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行LC术患者的手术前及手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C术患者痛苦小、出血少、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讨论: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对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5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67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LC组(n=35)和MC组(n=32),LC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MC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MC组相比,LC组手术时间及费用均明显增加(P<0.05),而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则明显降低(P<0.05);LC组1例中转开腹,MC组术后切口感染1例,均无其他明显并发症。结论 MC和LC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LC具有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控制和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cctomy,LC)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一年来开展的95例LC中产生的并发症及其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LC并发症的发生与病人的选择,术者操作技术及术中的判断和处理密切相关。结论预防LC并发症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操作精细、果断中转开腹,从而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LC的1 86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导致LC并发症发生的9个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人年龄、性别、结石数量、手术方式与LC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相关性(P>0.05),而术前血浆清蛋白水平、胆囊三角的解剖、胆囊萎缩、胆囊壁厚度以及术者的经验5个因素与LC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关(χ2=4.664~18.55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不清、胆囊壁厚度、术者的经验对LC手术并发症发生有影响(OR=1.440~3.064,P<0.05)。结论严格的术前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中规范的手术操作程序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一旦发生,应尽早处理,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可达到传统开腹切除胆囊的效果,具有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切除胆囊手术的重要方法。随着LC病例的增多,人们已认识到开腹胆囊切除术所发生的并发症均可发生于LC中,且LC并发症对生命更具潜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80年代后期法国人P.Mouret首次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功以来,由于LC具有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粘连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且腹部不留蚯蚓状瘢痕,有美容的效果,现已被绝大多数病人所接受。与传统手术比较,LC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是LC术后可能会发生某些严重并发症[1]。因此,术后护理要严密观察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配合医师完成治疗过程。我科自2006a以来,每年都做200多例LC,效果满意,现将LC术前及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TOC)临床疗效差异,旨在找出临床效果更好的术式。方法:选取胆囊疾病需行胆囊切除术患者356例,随机分为LC组200例和TOC组156例,对手术中2组患者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后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功,LC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均低于TOC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2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2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等.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胆管损伤等术后严重并发症.MC组的住院费用(4521.7±845.8)元低于LC组(6535.2±1434.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对于设备和技术不具备条件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医疗机构以及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的患者适宜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