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作者以收入监护病房的连续59(男34、女2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65±2岁,均值±标准误,下同)为对象,于发病后48 h内,采用脉冲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在心尖四腔观和胸骨旁左室长轴观上探查二尖瓣返流(MR),籍以了解AMI早期MR的发生率并分析MR对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的影响。 PDE检出MR23例(39%),未检出MR 36例(61%)。MR组同无MR组相比:年龄较大(71±3对62±2岁;p<0.005);非Q波型心肌梗塞相近(10/23对14/36,NS);既往心肌梗塞史较多(8/23对4/36,p<0.05);较多闻及提示MR的收缩期杂音(10/23对6/36,p<0.01);(49例经测定)左室喷血分数<50%者较多(15/19对10/30)且左室喷血分数较低(41.4±4.2%对55.2±2.7%,p<0.005);(38例经  相似文献   

2.
对237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多中心硫氮酮治疗试验,随访观察25±8个月,以了解AMI后用硫氮酮治疗的长期疗效。在2377例中,855例(36%)既往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心肌梗塞(MI)史,而1 522例(64%)为首次MI.在首次AMI者中,409例(27%)为非Q波型,664例(44%)为Q波型下壁梗塞,449例(30%)为Q波型前壁梗塞。本文回顾性分析显示:首次AMI者的非Q波型和下壁Q波型使用硫氮酮患者,在追踪观察的过程中,其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而首次前壁Q波型和既往有MI史的患者,应用硫氮酮治疗后追踪结果与前者相反。硫氮酮-安慰剂危险比率(95%可信限):当试验终点为心性  相似文献   

3.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影响胸前导联ST段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18例首次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胸前导联ST段改变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结果表明下壁导联ST段抬高幅度与胸前导联ST段改变呈负相关(r=-0.523.P<0.01).在16例同时合并右室梗塞的患者中,胸前导联ST段改变幅度(V_2:0.63±1.82)及与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V_2/avF:0.84±1.61)均高于单纯下壁组(V_2:0.35±1.65,V_2/aVF:0.29±1.28),而38例同时合并侧后壁梗塞的患者胸前导联ST段压低幅度(V_2:-1.20±1.52)及与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V_2/aVF:-0.33±1.15)均低于单纯下壁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次,去掉右室梗塞和侧后壁梗塞的病例,可使下壁导联和胸前导联ST段的相关性显著提高(r=-0.797,P<0.01).因此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同时合并右室梗塞可使胸前导联ST段趋于抬高,而合并侧后壁梗塞则使其进一步降低,二者呈相反关系。  相似文献   

4.
非Q波型梗塞诊断标准为:1.典型症状.2.血清CK峰值大于2倍正常上限,3.特续性ST段和T渡转化,但无新的异常Q渡。共93例符合非Q波型梗塞,又分3个亚型:Ⅰ型,开始时ST段下降,Ⅱ型,开始时ST段抬高,Ⅲ型,开始时T波改变但无ST段移位。对年龄≤65岁的存活者,于急性心肌梗塞(AMI)后4周左右作冠脉造影。 AMI12小时内的心电图记录中,Ⅰ型49例,Ⅱ型35例,Ⅲ型9例。平均年龄相似,分别为63.4±10.2、58.9±9.1和83.8±9.1岁。男性分别占76%、80%和78%。Ⅰ型患者中泵衰竭人数(Killip Ⅱ-Ⅳ级43%)多于另外二型(P<0.01)。51例作了冠脉造影,结果Ⅰ型中多支(2或3支)血管病变人数多于Ⅱ型或Ⅲ型,分别为92%,68%和60%(P<0.05)。80%Ⅰ型病人为3支血管病变。CK峰值无明显差别。住院期死亡13例,其中Ⅰ型12例,Ⅱ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阐明经常规治疗的Q波型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心电异常和机械损伤后的恢复能力,作者对平均年龄57.1(36~81)岁的23(男19、女4)例首次发生的Q波型梗塞患者(根据标准12导联心电图:12例前壁梗塞,11例下壁梗塞),于发病后第5天、出院前(约第16天)和第6个月,进行120导联体表电位标测和放射性核素左室造影.除评价心电类型  相似文献   

6.
刘传木 《山东医药》2000,40(20):29-30
1996年 1 1月~ 2 0 0 0年 7月 ,我院对 44例冠心病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支架置入术 ,除 4例未置入支架外 ,其余 40例共置入支架 48枚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0例 ,女 4例 ;年龄 34~ 74岁 ,平均 55.4± 9.3岁。不稳定心绞痛 1 7例 ,心肌梗塞 2 7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 1 0例 (前壁梗塞5例 ,前间壁梗塞 1例 ,下壁梗塞 2例 ,前壁合并下壁梗塞 1例 ,前壁广泛合并高侧壁梗塞 1例 ) ,陈旧型心肌梗塞 1 7例 (前壁梗塞 7例 ,前间壁梗塞 4例 ,下壁梗塞 2例 ,前壁合并下壁梗塞 2例 ,下壁合并…  相似文献   

7.
作者选择51.4±11.2岁的79(男59、女20)例首次发生广泛前壁Q波型心肌梗塞的患者,均未经溶栓治疗并于梗塞后2.4±1.7个月进行心导管检查,回顾分析其临床、心血管造影诸变量与左室壁瘤形成之间的关系.依左前降支(LAD)闭塞或/和左室壁瘤形成与否分组:组Ⅰ25例LAD闭塞伴室壁瘤,组Ⅱ27例LAD闭塞但无室壁瘤,组Ⅲ23例LAD畅通且无室壁瘤,组Ⅳ左前降支畅通但有室壁瘤.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查心肌梗塞病人运动时室间隔(IVS)在右室功能中的作用。对象为平均60(31~76)岁的50(男45、女5)例首次急性Q波型心肌梗塞病人,发病后3周分别在静息和坐位蹬车达峰(直到按年龄的预期最大心率的70%)时进行放射性核素心脏造影。在造影前后一周内行~(201)铊闪烁扫描,据此分成两组。A组25例(22例前壁梗塞,3例下壁梗塞)室间隔内铊的摄取明显减少或缺如,提示室间隔受累。B组25例(2例前壁梗塞,23例下壁梗塞)室间隔内铊的摄取正常。放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肝素预防再次心肌梗塞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研究小剂量肝素对首次心肌梗塞(MI)患者预防再梗塞的效果。研究对象为728例首次 Q 波型心肌梗塞,年龄50~75岁;收入研究前6~18个月曾发生一次经确诊的 MI。肝素剂量为每日皮下注射肝素钙(calciparina)12 500IU。728例中,肝素组363(男326,女37)例,平均年龄60.5±7.0岁;对照组365(男320,女45)例,平均年龄60.9±7.0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似,但对照组舒张压较高(P=0.022),口服抗血小板药者稍多(P=0.02)。肝素组平均随访708±265天,对照组687±251天;失访者各占7.7%(28/363例)和6.3%(23/365例)。随访期肝素组停药者60例(16.5%),但仅23例(6.3%)因副作用而停药。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心肌梗塞后左室扩张颇为常见,发生迅速(梗塞后2周)且可自限。作者采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法追踪观察左室容量,评价透壁梗塞后左室扩张的时程以及溶栓的影响。方法:平均59(39~78)岁的36(男34、女2)例急性透壁心肌梗塞存活的病人中:17例为前壁梗塞,19例为下壁梗塞;35例存活出院。经紧急诊断性心导管术后试行溶栓,其标准为:年龄≤78岁,心绞痛持续≥30分钟,新的 ST 段抬高及有关导联相继出现 Q 波,住院三天内血清酶增高。症状开始至插管造影和溶栓治疗的时间<7小时。24例冠状动脉内注入链激酶242000±27000u,  相似文献   

11.
无 Q 波(非透壁)或有 Q 波(透壁)初发心肌梗塞病人出院后的预后问题已引起关注。作者曾报道无Q 波初发心肌梗塞病人的梗塞范围通常较小,与有Q 波心肌梗塞者相比有较低的住院期死亡率(分别为3%与11%,p=0.007)。本文报道初发梗塞者出院后的预后,指出初发梗塞的某些特征可作为梗塞后存活的预测指标。方法与结果:593例年龄≤75岁不伴持续LBBB、有典型病史、心电图或/和酶学改变的初发心肌梗塞出院患者,其中499例有 Q 波(84.2%),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下壁心肌梗塞时围梗塞期传导阻滞的存在与心室晚电位的关系。方法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和信息叠加心电图(SAECG)对70例(年龄25~77岁)经临床和心电图证实有 Q 波的下壁心肌梗塞进行分析。全部病例都至少有2个下壁导联Q 波超过30ms,不包括有束支和室内传导阻滞及其它梗塞区导联有诊断性 Q 波。将病人分为围梗塞期传导阻滞组(PERI,23例),无围梗塞期传导阻滞组(NoPERI,47例)。  相似文献   

13.
作者前瞻性地研究了1.50例连续的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入院时心电图上至少有二个相邻导联上ST段抬高1mm或以上.这些病人没有接受过溶栓治疗和冠脉成形术.在出院前(平均为梗塞后10±3天)进行了冠脉造影、核素心室造影图和~(201)铊运动试验.150例病人中依照心电图分类,77%为Q波型心肌梗塞,23%为非Q波型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4.
作者应用磁共振成象(MRI)观察心肌梗塞各阶段的演变过程,从形态及组织学方面进行评价;并应用 MRI 对左室室壁瘤的诊断及其发生机理加以探讨。对象为65±16.4(30~83)岁的41(男35、女6)例首次透壁性心肌梗塞患者:前壁梗塞25例,下壁梗塞16例;其中37例进行左室造影。根据发病后进行 MRI 检查的时  相似文献   

15.
58±15(25~80)岁的79例受检者分为三组:第一组查无心脏疾病证据者为正常组,共14例;第二组首次 Q 波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4例,其中23例为前壁梗塞,21例为下壁梗塞;第三组为21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充血性心衰、左室射血多数(LVEF)<40%而没有近期心肌梗塞的临床或心电图证据。检查方法先取右前斜位30°,~(99m)Tc-HSA(人血清白蛋白)15~20mci 于近端大静脉注入后,以心电图 R 波门控 r 照相机用首次通过法采集舒张末期(ED)和收缩末期(ES)的图帧。然后再取左前斜位进行平衡法采集,获取心动周期内16帧图帧。在右室图像上画5根线。前4根线画在右前斜位图  相似文献   

16.
对象为列入心梗后地尔硫(艹卓)多中心试验的2377例患者,随访25±8个月,以评价急性心梗后用地尔硫(艹卓)对远期转归的影响。其中855例(36%)本次急性心梗之前至少曾有一次急性心梗。另1522例(64%)初发急性心梗,包括409例(27%)非Q波型心梗,664例(44%)下壁Q波型心便和449例(30%)前壁Q波型心梗。分析表明:地尔硫(艹卓)组同安慰剂的相应亚组相比,初发非Q波型心梗亚组和初发下壁Q波型心梗亚组随访期间心脏意外较少。本试验的主要观察终点(心原性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患病一年内、经过确诊的陈旧性前壁(间隔)心肌梗塞58例(男56例,女2例。年龄33—68岁,平均52.6±8.2岁)患者的左心前导联中U波方向与左心功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U波的极性分为3组:I组 U波直立(PU组)者14例(均为男性,年龄平均50.3±8.8岁);Ⅱ组 U波平坦(FU组)者30例(男29例,女1例,平均年龄53.5±7.8岁);Ⅲ组 U波倒置(NU组)者14例(男13例,女1例,年龄平均53.1±8.6岁).58例均行心导管检查,冠脉造影、左室造影及测定左室区域面积变化率(RAC.%)与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的短缩率(RSR);并与15例无心脏病者作对照(NL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的心电图aVR导联特征。方法分析60例ARVC患者的体表心电图aVR导联的波形特征,并与71例正常人心电图作对照。结果 ARVC患者aVR导联呈QR型、rSr型及rSR型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3%vs 5.6%,26.7%vs 8.5%,6.7%vs 0,P<0.01);而呈Qr型者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3.3%vs 46.5%,P<0.01),与对照组相比ARVC患者aVR导联呈碎裂QRS波明显增多(33.3%vs 8.5%,P<0.01);ARVC患者aVR导联Q波或S波振幅减小(0.42±0.26 mV vs 0.62±0.25 mV,P<0.01);且R/S比值明显增大(0.52±0.67 vs 0.21±0.23,P<0.01)。结论 ARVC患者的体表心电图aVR导联特征性改变可作为ARVC的诊断线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右室梗塞的诊断有较多的研究,为探讨右胸导联对右室梗塞的特异性,本文对100例非梗塞性心脏病患者V_(4R)—V_(6R)导联的ST及QRS 波改变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1.冠心病ST 段下降组共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55.5±7.8岁。参照1980年第一届内科学术会议心血管专业组建议的诊断标准:无心肌梗塞病史,常规心电图无异常Q 波发现,但V_4—V_6 ST 段水平下降≥0.05mV。  相似文献   

20.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住院,急性前壁心肌梗塞者17例。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36—61岁。7例于发病后12小时内入院,其余于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其中前壁心肌梗塞包括,前间壁梗塞9例、前间壁并心尖部梗塞7例、广泛前壁梗塞5例。均以典型症状,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变化和血清酶学改变,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依据。患者住院过程中,仍作常规处理。必要使用利尿剂和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6例、苯妥英钠3例)。 胸壁R波、Q波和ST段标测方法:前壁心肌梗塞患者,采用Maroko氏35个标测点进行标测;五个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