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HIV阴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免疫干预意义和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213例肺结核患者,根据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为CD4+T淋巴细胞减少组(计数<410个/μl)和对照组(计数≥410个/μl);将CD4+T淋巴细胞减少患者根据是否行免疫干预治疗分为免疫干预组和非免疫干预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吸烟、饮酒、症状数目、治疗分类、合并疾病、耐药情况、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疗效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IV阴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影响因素。 结果: 213例肺结核患者中,61例发生CD4+T淋巴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8.6%。疗效分析显示治疗2~4个月,免疫干预组痰涂片阴性率为93.9%,高于非免疫干预组的75.0%(χ2=4.320,P<0.05)。治疗5~7个月,免疫干预组病灶吸收率为51.5%,高于非免疫干预组的25.0%(χ2=4.462,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D4+T淋巴细胞减少组男性、年龄≥60岁、农民职业、文盲文化、症状数目≥4个、并发肺外结核、累及肺野4~6个、肺部空洞、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125×109/L、白蛋白<35g/L、CD8+T淋巴细胞计数<190个/μl的构成比(77.0%、44.3%、36.1%、26.2%、36.1%、34.4%、77.0%、55.7%、45.9%、18.0%、68.9%、29.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5%、11.2%、19.7%、10.5%、19.7%、21.1%、38.2%、40.8%、25.7%、5.3%、44.7%、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42、29.060、10.095、13.650、6.290、4.165、26.342、3.929、8.274、8.738、10.137、16.805,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OR=4.816,95%CI:1.650~14.052)、病变累及肺野4~6个(OR=3.669,95%CI:1.548~8.696)、血小板<125×109/L(OR=3.753,95%CI:1.069~13.173)、CD8+T淋巴细胞计数<190个/μl(OR=3.908,95%CI:1.394~10.954)。 结论: HIV阴性肺结核患者较易发生CD4+T淋巴细胞减少,免疫干预治疗对提高患者疗效具有积极意义。高龄、肺部病变累及范围大、血小板减少和CD8+T淋巴细胞减少是肺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结核患者并发肠穿孔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腹腔结核并发肠穿孔患者37例(肠穿孔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期腹腔结核未并发肠穿孔患者39例(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结核患者并发肠穿孔的危险因素。结果: 肠穿孔组有2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未接受手术治疗,35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肠穿孔组8例患者死亡,病亡率为21.6%(8/37)。对照组39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肠穿孔组结核病病史≤3个月者占54.1%(20/37),并发艾滋病者占29.7%(11/37),并发贫血者占64.9%(24/37),并发低蛋白血症者占86.5%(32/37),CD4+ T淋巴细胞计数<150个/μl者占51.4%(19/37),并发肠梗阻者占45.9%(17/37),腹部症状为首发症状者占73.0%(27/37);对照组结核病病史≤3个月者占79.5%(31/39),并发艾滋病者占5.1%(2/39),并发贫血者占33.3%(13/39),并发低蛋白血症者占43.6%(17/39),CD4+ T淋巴细胞计数<150个/μl者占7.7%(3/39),并发肠梗阻者占20.5%(8/39),腹部症状为首发症者占46.2%(18/3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564、8.104、6.541、15.263、17.565、5.564、5.650,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部症状为首发症状(OR=23.828,95%CI:2.946~192.744)、并发肠梗阻(OR=10.292,95%CI:1.607~65.899)、低蛋白血症(OR=43.455,95%CI:3.697~510.796)和CD4+ T淋巴细胞计数<150个/μl(OR=25.706,95%CI:2.231~296.223)是肠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结核病病史≤3个月(OR=0.026,95%CI:0.003~0.247)为保护因素。结论: 肠梗阻、低蛋白血症、CD4+T淋巴细胞计数<150个/μl、腹部症状为首发症状是腹腔结核患者并发肠穿孔的危险因素,当腹腔结核患者出现上述危险因素时要警惕发生肠穿孔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湖南省肺结核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耐药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6年湖南省胸科医院住院诊疗的所有肺结核患者病历信息,以菌型鉴定证实为结核分枝杆菌且进行了一线4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敏感度测试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肺结核的耐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2-2016年共有11 48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 081例(70.4%),女性3 405(29.6%);平均年龄(44.6±14.5)岁;户籍以农村患者为主,共7 816例(68.0%),城市3 670例(32.0%);职业以农民为主,7 183例(62.5%)。肺结核总耐药率为30.6%,其中单耐药率为7.0%、耐多药率(MDR-TB)16.4%和多耐药率为7.2%;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的总耐药率分别为22.3%、20.8%、8.5%和15.8%;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单耐药率分别为1.9%、1.9%、1.4%和1.8%。湘西、湘北、湘中等地区的耐药率及耐多药率高于其他地区(χ2=36.295,P=0.000 1;χ2=50.970,P=0.000 1)。2012-2016年各年份耐药率分别为35.2%、32.0%、34.4%、27.7%、24.7%,总体呈下降趋势(χ2=91.792,P=0.000 1),耐多药率分别为18.9%、17.1%、18,5%、13.8%、14.3,总体呈下降趋势(χ2=60.933,P=0.000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结核病耐药及耐多药产生的因素包括男性、21~60岁、农村、复治、职业为农民、湘西、湘北、湘中等。最主要的因素是治疗分类,复治患者发生耐药和耐多药的危险性是初治的4.231倍(95%CI: 3.855-4.643)和5.608倍(95%CI: 5.040-6.240)。结论 加强对农村地区、男性、职业为农民、年龄在21~60岁之间、复治的患者的治疗与管理,是预防和控制耐药及耐多药结核病产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湖南省湘潭农村居民结核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居民结核病防控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湘潭县中路铺镇6个自然村为研究现场,以这6个村5岁及以上常住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研究方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应检人数5 440人,实检4 913人,受检率为90.3%。 受检人群潜伏感染率为26.0%(1 276/4 913),其中男性为29.8%(660/2 216),女性22.8%(616/2 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02,P<0.001);不同年龄组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 (QFT)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7.531,P<0.001),年龄越大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越高。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人群(OR=1.684,95%CI=1.462~1.939)、年龄46~60岁(OR=2.076,95%CI=1.748~2.465)、年龄>60岁(OR=3.152,95%CI=2.655~3.741);BMI<18.5 kg/m2:(OR=1.792,95%CI=1.397~2.300)、BMI 24~27.9 kg/m2:(OR=2.037,95%CI=1.563~2.656)、BMI≥28 kg/m2:(OR=2.597,95%CI=1.899~3.551)、有结核密切接触史(OR=1.214,95%CI=1.021~1.442)是结核潜伏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湘潭农村居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较高,感染的重点人群为老年人、吸烟人群、BMI异常人群以及有结核密切接触史的人群,需对以上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计划妊娠妇女弓形虫感染现况,为本区域出生缺陷一级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按比例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1 953例计划妊娠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弓形虫特异性抗体。结果 11 953例妇女中,弓形虫IgM阳性71例,阳性率0.59%;IgG阳性771例,阳性率6.45%。一圈地区弓形虫IgM阳性率、IgG阳性率均高于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 χ2=35.28,P<0.000 1;χ2=82.65,P<0.000 1)。弓形虫IgM阳性率随文化程度升高而升高(χ2趋势=3.25,P=0.0011)。不同职业妇女弓形虫IgM阳性率、IgG阳性率不同(χ2=13.93,P=0.016 0;χ2=15.58,P=0.008 1),IgM阳性率和IgG阳性率均公职人员最高。既往有不良妊娠结局史的计划妊娠妇女,弓形虫IgM阳性率、Ig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χ2=6.85,P=0.008 9;χ2=59.25,P<0.000 1)。密切接触猫的计划妊娠妇女弓形虫IgM阳性率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23,P=0.628 6),Ig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χ2=9.95,P=0.001 6)。结论 重庆地区计划妊娠妇女弓形虫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不良妊娠结局与弓形虫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上海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筛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顺序纳入2019年9—12月在上海市徐汇区和长宁区参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体格检查且符合入组标准的60岁及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885例(长宁区430例,徐汇区455例),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其LTBI状况。采用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信息、行为生活方式、既往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病史及肺结核患者接触史,以及体格检查情况等信息。采用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LTBI的影响因素。结果: 885例研究对象检出LTBI阳性者130例,阳性率为14.7%;其中,长宁区研究对象LTBI阳性率(17.4%,75/430)高于徐汇区研究对象(12.1%,5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7,P=0.025);吸烟者LTBI阳性率(22.5%,20/89)明显高于不吸烟者(13.8%,110/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3,P=0.03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LTBI的危险因素[OR(95%CI)=1.891(1.031~3.468)]。结论: 上海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LTBI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可对检测阳性患者采取增加随访频次及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并对有吸烟史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LTBI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犬钩端螺旋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快速实时荧光快速聚合酶链式反应(Rapid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对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从宠物医院、犬舍、流浪动物基地收集到的1 600份血液和尿液样本进行分子学检测,以及风险因素分析。并对qPCR阳性病例样本进行血清学和PCR鉴定。结果 qPCR检出阳性样本17份,检出率为1.01%(95%CI 0.6- 1.7)。其中尿液阳性检出率2.00%(16/800)显著高于血液检出率0.13%(1/800)(χ2=11.653,P<0.01)。地区(χ2=17.828,P<0.05)、季节(χ2=10.916,P<0.05)、样本来源(χ2=9.432,P<0.01)是犬钩体感染的风险因素,但不同年龄(χ2=1.103, P=0.613)、性别(χ2=1.124, P=0.223)、品种(χ2=0.427, P=0.448)的犬感染钩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微凝集试验显示12份qPCR阳性病犬血清样本存在澳洲群和拜伦群抗体;菌株经PCR鉴定均为问号钩端螺旋体。结论 北京部分地区存在犬钩体病的流行,应加强疾病监测和宠物犬定期疫苗接种以降低其向人类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海南省省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收治的肺结核患者耐药特征及相关因素,为海南省结核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5—2019年海南省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所有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经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试验确证为结核分枝杆菌,并且对主要抗结核药品(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肺结核患者,共纳入1229例。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结核患者出现耐多药的影响因素。 结果 1229例肺结核患者耐药率为41.66%(512/1229),初治患者和复治患者耐药率分别为21.01%(137/652)和64.99%(375/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600,P<0.001)。4种抗结核药品耐药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利福平(32.06%,394/1229)、异烟肼(31.49%,387/1229)、链霉素(21.24%,261/1229)和乙胺丁醇(9.93%,122/1229)。2015—2019年肺结核患者耐药率年平均下降5.10%[(0.391/0.482)1/4-1],耐多药率年平均下降4.07%[(0.249/0.294)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趋势 2=8.837,P=0.003; χ 趋势 2=4.802,P=0.028)。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治患者耐多药发生风险是初治患者的12.305(6.778~22.337)倍,合并高尿酸血症者耐多药发生风险是非高尿酸血症者的2.720(1.064~6.951)倍,肺部有空洞者耐多药发生风险是无空洞者的2.017(1.143~3.560)倍。 结论 海南省肺结核患者耐药水平较高。肺结核患者中复治、并发高尿酸血症及肺部有空洞患者是耐多药的高危人群,应对其进行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IF-1α、VEGFA在沙鼠肝泡状棘球蚴组织的表达及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26只沙鼠随机分成空白组(6只)、假手术组(60只)、模型组(60只),采用开腹直视肝脏穿刺法建立泡状棘球蚴动物模型,假手术组接种同体积的PBS,术后第3 d、7 d、14 d、28 d、42 d、56 d、70 d、84 d、98 d、112 d随机取6只沙鼠,取临近病变的边缘区组织及正常肝组织。采用HE观察病理改变;qRT-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检测HIF-1α、VEGFA表达,CD34标记微血管进行MVD计数。结果 HE染色根据病理特点将病程分为早期(14 d内)、中期(14 d~56 d)、晚期(56 d后)。模型组泡状棘球蚴组织随感染时间不同,其HIF-1αmRNA随感染时间呈动态改变,术后第14 d其表达量高于空白组、低于假手术组(F=82.732,P< 0.001);术后第42 d、112 d其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与假手术组(χ2=11.536,χ2=15.189,P< 0.01);模型组术后第14 d VEGFA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χ2=15.174,P< 0.01);术后第42 d、112 d,VEGFA mRNA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与假手术组(χ2=15.158,χ2=15.158,P< 0.01)。模型组术后第14 d、42 d、112 d HIF-1α表达均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χ2=8.627,χ2=9.000,F=15.690,P< 0.01);模型组术后第14 d、42 d VEGFA表达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F=11.250, F=70.059,P< 0.001);模型组术后第14 d、42 d、112 d,其MVD-CD34均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χ2=12.517,P< 0.01,χ2=13.157,P< 0.01;χ2=13.220,P< 0.01)。结论 沙鼠感染肝泡状棘球蚴中期,病变边缘区HIF-1α、VEGFA表达均升高,同时伴有大量微血管生成,可能存在HIF-1α转录因子激活并上调VEGFA的表达,促进肝泡状棘球蚴组织边缘区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常规化疗方案联合中成药“抗痨合剂”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丽水中医院结核科诊治的30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等分成3组,即常规西药抗结核治疗组(A组)、常规西药抗结核治疗联合中成药抗痨合剂组(B组)、常规西药抗结核治疗联合中成药抗痨合剂及中医适宜技术组(C组)。剔除24例因诊断变更、中断治疗、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后最终纳入276例患者,其中A组97例、B组93例、C组86例。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疗程末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肺部病灶吸收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B组和C组中医证状改善有效率[92.5%(86/93)和94.2%(81/86)]、肺部病灶吸收有效率[92.5%(86/93)和94.2%(81/86)]、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65.76±5.42)%和(67.06±5.95)%]、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44.97±5.35)%和(46.51±5.26)%]、治疗成功率[94.6%(88/93)和97.7%(84/86)]均明显优于A组[分别为82.5%(80/97)、76.3%(74/97)、(63.80±4.57)%、(42.72±4.82)%、80.4%(78/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00,P=0.046;χ2=2.999,P=0.003;χ2=2.427,P=0.015;χ2=2.886,P=0.004;t=2.699,P=0.008;t=4.186,P=0.005;t=3.048,P=0.003;t=6.428,P<0.001;χ2=2.069,P=0.039;χ2=2.192,P=0.028)。而B组和C组治疗后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27.12±2.32)%和(26.35±3.17)%]均明显低于A组[(29.12±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1,P<0.001;t=9.231,P<0.001)。结论:中西药联合抗结核治疗可明显减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肺部病灶吸收,提高肺结核患者免疫力,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但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效果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肺结核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湖南省湘潭县农村地区人群72859名随访观察1年,队列中80例新发肺结核患者作为病例组;从该队列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对有关暴露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农村地区肺结核发病率为109.80/10万(80/72 859),男性、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68.11/10万(63/37 476)、48.05/10万(17/35 383)。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Wald χ2=22251,P<0.001,OR=1.759)、性别(Wald χ2=16.145,P<0.001,OR=0.310)、文化程度(Wald χ2=21.937,P<0.001,OR=0.468)、婚姻状况(Wald χ2=8.320,P=0.004,OR=0.358)、职业(Wald χ2=10.297,P=0.001,OR=0.377)、结核病患者接触史(Wald χ2=7.535,P=0.006,OR=4.166)、结核病病史(Wald χ2=14.637,P<0.001,OR=57.000)、吸烟史(Wald χ2=4.525,P=0.033,OR=1.730)、可疑症状(Wald χ2=46.630,P<0.001,OR=12.758)人群的肺结核发病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性别(β=-1.142,Wald χ2=12.904,OR=0.319、95%CI=0.171~0.595)、文化程度(β=-0.743,Wald χ2=14.355,OR=0.476、95%CI=0.324~0.699)、婚姻状况(β=-1.138,Wald χ2=7.537,OR=0.320、95%CI=0.142~0.722)、结核病病史(β=2.852,Wald χ2=5.563,OR=17.329、95%CI=1.619~185.441)、可疑症状(β=1.728,Wald χ2=16.333,OR=5.630、95%CI=2.435~13.016)。 结论 女性、文化程度高和无配偶是肺结核发病的保护因素,有结核病病史和可疑症状是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影响颈部淋巴结结核自然破溃和淋巴结切开术后伤口愈合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经伤口分泌物培养及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且符合入选标准,并于结核科门诊因自然破溃和淋巴结切开术后行伤口换药的189例患者。189例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62~166d,平均(90.3±12.1)d。以伤口愈合平均时间90d作为界限值,47例(24.9%)伤口愈合时间≥90d (≥90d组),142例(75.1%)<90d (<90d组)。采用SPSS 17.0软件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体质量指数(BMI)、病灶最大直径、受累淋巴结数量、是否并发糖尿病、是否并发肺结核、是否规律换药等12项相关因素进行对颈部淋巴结结核伤口愈合时间影响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数资料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90d组和≥90d组患者在BMI<18.4[58.5%(83/142)和85.1%(40/47)]、受累淋巴结≥2枚[22.5%(32/142)和38.3%(18/47)]、病灶最大直径≥2.0cm[61.3%(87/142)和80.9%(38/47)]、并发糖尿病[36.6%(52/142)和57.4%(27/47)]、不规律换药[13.4% (19/142) 和72.3% (34/47))]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040、4.509、6.047、6.296、61.835,P值分别为0.001、0.034、0.014、0.012、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18.4[Wald χ2=3.553,P=0.019,OR(95%CI)=4.062(0.117~7.981)]、受累淋巴结≥2枚[Wald χ2=4.223,P=0.040,OR(95%CI)=2.134(1.172~19.119)]、病灶最大直径≥2.0cm[Wald χ2=8.573,P=0.003,OR(95%CI)=2.669(1.169~10.815)]、并发糖尿病[Wald χ2=5.021,P=0.025,OR(95%CI)=2.337(1.776~4.442)]、不规律换药[Wald χ2=26.346,P=0.000,OR(95%CI)=16.900(14.061~32.786)]是影响颈部淋巴结结核伤口愈合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重视BMI<18.4、受累淋巴结≥2枚、并发糖尿病、病灶最大直径≥2.0cm、不规律换药的颈部淋巴结结核换药患者,避免淋巴结结核伤口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处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状态的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对12周预防性治疗方案的服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8月30日至2020年7月30日“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潜伏感染干预技术研究)中,经知情同意纳入的989例,年龄5~64周岁应该完成服药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人口学资料、服药记录、不良反应及提前终止服药等信息。采用χ 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密切接触者服药情况的因素。结果 989例密切接触者中,有905例完成服药,服药完成率为91.51%。在未完成服药的密切接触者中,中断服药的主要原因是“拒绝继续服药”(41例,48.81%)和“不良反应”(31例,36.90%),中断服药主要发生在服药后的前2个月 (72例,85.7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50~64岁者(OR=3.71;95%CI:1.72~8.02)、吸烟者(OR=1.79;95%CI:1.02~3.13)和所在县(区)负责预防性服药的机构为定点医院者(OR=4.51;95%CI:1.91~10.65)更容易发生中断服药。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对12周预防性治疗方案的服药完成情况整体较好,但是密切接触者在服药早期易发生中断服药和不良反应,其服药完成率受年龄、吸烟和所在县(区)负责预防性服药的机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微卡(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免疫干预辅助治疗涂阴肺结核4个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随访1年和2年复发情况,为缩短涂阴肺结核患者的疗程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在湖南省邵东县和岳阳县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诊断为初治涂阴肺结核的连续病例为研究对象,按纳入顺序在“德派(DAP)流行病学研究系统”进行登记录入,由系统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微卡免疫辅助方案组)和对照组(标准方案组),其中观察组184例,采用2H-R-Z-E/2H-R联用微卡治疗方案,对照组180例,采用2H-R-Z-E/4H-R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强化期末、疗程末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和2年的复发情况。 结果: 共纳入患者364例,其中男性292例(80.2%),女性72例(19.8%),平均年龄(54±17)岁;在强化期末和疗程末,观察组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6.1%(130/151)和96.0%(145/151);对照组分别为86.5%(128/148)和95.3%(141/148),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10,0.103;P值分别为0.921,0.749)。观察组的胸部X线摄片病灶吸收率分别为19.0%(35/184)和41.3%(76/184),对照组分别为18.9%(34/180)和41.7%(75/18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100,0.005;P值分别为0.920,0.944)。观察组强化期末和疗程末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643.3±207.1)个/μl和(698.5±208.9)个/μl;对照组分别为(600.5±183.2)个/μl和(625.2±177.9)个/μl,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23,1.766;P值分别为0.309,0.081)。疗程末两组的成功治疗率均为100.0%(184/184,180/180)。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病例随访1年累计复发率0.6%(1/174),两年累计复发率1.2%(2/167);对照组随访1年累计复发率1.2%(2/172),两年累计复发率1.8%(3/1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值分别为0.621和0.683)。疗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6%(36/184)和28.3%(51/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6,P<0.05)。 结论: 微卡免疫干预辅助治疗初治涂阴肺结核4个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不劣于6个月标准治疗方案,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并同时完成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287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SLE合并活动性结核病者30例(结核病组),SLE 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16例(LTBI组)。按 SLE合并活动性结核病组1∶2的比例,选取同时期性别、年龄匹配的未合并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他病原体感染的SLE患者60例,作为未感染组。同时,从本院体检中心纳入性别、年龄与SLE合并活动性结核病组相匹配,并完成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健康成年人4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及临床治疗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结核病组的结核病病程为4.0(1.0,8.0)周,以合并单纯肺结核为主[17例(56.7%)]。结核病组的 SLE病程为54.0(7.5,96.0)月,明显短于 LTBI组[96.0(72...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分析病原学阳性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湖南省胸科医院2016年住院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诊疗信息,共纳入2532例。描述其肺外结核的并发率、并发部位及分布特征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治疗史、痰涂片结果、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糖尿病、利福平耐药等因素对并发肺外结核的影响。 结果 2532例患者中,574例并发肺外结核,并发率为22.7%。114例(19.9%,114/574)患者的肺外结核同时发生于≥2个组织或器官;肺外结核前五位好发部位和并发率分别为颈部淋巴结(12.1%,306/2532)、咽喉(3.9%,98/2532)、腹部(2.6%,65/2532)、心包(2.4%,62/2532)和肠(1.3%,33/2532)。6~19岁、20~39岁、40~59岁、60~90岁组肺外结核并发率分别为32.6%(42/129)、31.1%(216/695)、20.3%(201/991)、16.0%(115/717),随年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 χ 趋势 2=51.731,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以60~90岁组为参考,6~19岁组(OR=2.64,95%CI:1.46~4.78)、20~39岁组(OR=2.32,95%CI:1.73~3.12)、40~59岁组(OR=1.42,95%CI:1.10~1.85)肺外结核并发率较高;痰涂片阳性患者(以痰涂片阴性或未查痰为参考,OR=1.29,95%CI:1.05~1.58)、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以无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为参考,OR=5.91,95%CI:2.94~11.86)、未并发糖尿病患者(以并发糖尿病为参考,OR=1.64,95%CI:1.20~2.22)肺外结核并发率较高。 结论 病原学阳性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比例较高,并发淋巴结结核的比例高于其他部位。肺结核患者中年龄越小肺外结核并发率越高,应重视对痰涂片阳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无糖尿病患者肺外结核的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江苏省徐州市两县(丰县、沛县)和新疆乌鲁木齐市涂阳肺结核患者诊治过程中是否完成全程痰涂片检查和治疗转归,分析人口学、社会学和疾病临床进展对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徐州市丰县、沛县和乌鲁木齐市2014—2016年确诊的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随访,收集患者治疗过程信息和治疗结局。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以P值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共有57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纳入分析,平均年龄(46±20.8)岁,男性420例(73.2%),其中徐州市两县患者265例(46.2%),乌鲁木齐市患者309例(53.8%)。结果 57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88.2%(506/574),包括391例治愈和115例完成治疗。徐州市丰县、沛县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乌鲁木齐市(徐州丰县、沛县:92.8%,246/265,乌鲁木齐:84.1%,260/309,χ 2=10.310,P=0.001)。治疗随访期间,有48例(8.4%,48/574)涂阳肺结核患者未完成全程痰涂片检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χ 2=4.342,P=0.037)、外地户籍(χ 2=5.646,P=0.017)及治疗第2个月末痰涂片未阴转(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000)的涂阳患者中,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比率明显高于女性、本地户籍及治疗第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治疗第2个月末痰涂片未阴转(OR=6.892,95%CI=3.218~14.762,P=0.000)的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不成功的风险明显高于女性(OR=0.329,95%CI=0.121~0.898,P=0.030)和治疗第2个月末痰涂片阴转患者。 结论 徐州市丰县、沛县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高于乌鲁木齐市;男性和治疗第2个月末痰涂片未阴转将增加不良结局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