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应用MR弥散张量成像(DTI)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方法:健康老年志愿者为对照组(NC)组、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组、AD组和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组各20例,行常规MRI和DTI扫描后,测定相同感兴趣区(ROI)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比较。结果:与NC组比较, AD组前额叶、颞叶、海马等部位FA值降低,颞叶、海马等部位ADC值升高(P〈0.05);aMCI组仅扣带束FA值降低,与AD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VD组下额枕束等部位FA值下降,ADC值升高,与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可以用来评估白质纤维束完整性,AD组白质损害甚于aMCI患者;扣带束FA值可以作为aMCI患者筛查的指标;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对SIVD与AD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全脑白质纤维受损状况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 24 例抑郁症患者及 30 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临床测评、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神经心理学检查.结果:抑郁症组在左额中回、左额上回、右额内侧回、左楔前叶、左颞上回、右扣带回等区域各向异性(FA)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01).抑郁症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的分类数、总错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或 P<0.05).两组持续注意操作测试(CPT)差异无显著性;抑郁症组 CPT 与 WCST 部分结果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DTI 与 WCST 结果的相互印证反映重性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白质区域神经功能的异常,DTI 技术有助于发现影响认知改变的脑微细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脑白质损伤情况。方法:对21例AD患者、15例MCI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脑部DTI扫描后,测量双脑区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值(FA)且进行比较。结果:AD患者额叶、顶叶、颞叶和胼胝体的FA值与MCI组和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MCI患者仅颞叶和胼胝体的FA值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AD患者与MCI患者存在脑白质结构的差异,DTI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MCI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查精神发育迟滞(MR)患者脑白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来了解该病患者脑白质发育情况,以寻找MR患者新的诊断手段,并探讨发病机制中脑白质纤维束发育障碍的根据.方法:用DTI扫描技术对45例MR患者作了皮质脊髓束、枕额束、扣带束、胼胝体束的检查.结果:45例患者中仅4例未发现异常,枕额束有异常为27例,皮...  相似文献   

5.
弥散张量成像在精神分裂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目前在活体直视脑白质主要纤维柬三维结构的唯一方法。国内外已将其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本文就DTI在精神分裂症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人认知功能与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年龄〉60岁的老年人43例,按其认知功能量表评分[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总体衰退量表(G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阿尔茨海默病3组,比较各组间头颅MRI部分各向异性(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是否具有差异,寻找与认知功能相关的颅内结构。结果:左侧颞叶、胼胝体膝部、压部的FA和ADC值,以及右侧额叶、双侧半卵圆中心的ADC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随认知功能减退而降低;而ADC值随认知功能减退而增高。额叶、颞叶、半卵圆中心和胼胝体等部位的DTI参数与常用的MMSE、CDR、GDS、ADL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MRIDTI参数与老年人认知功能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全脑白质纤维弥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能够提示白质纤维(white matter,WM)完整性的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全脑白质纤维是否受到损害。方法对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21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全脑DTI扫描,用SPM2(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s,SPM)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采用以像素为基础的分析方法(voxel-based analysis,VBA)对两组的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患者组下列脑区的F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左侧额眶区和右侧额中回的白质、双侧颞下回白质、双侧顶叶内侧白质、右侧前扣带、双侧海马、双侧大脑脚、双侧岛叶、右侧放射冠和右侧小脑上脚。结论精神分裂症多个部位脑白质纤维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8.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早期具有可逆性。近年来弥散张量成像(DTI)以其定量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表明,MCI患者海马、穹隆、扣带回和胼胝体的DTI指标变化明显,可用于MCI的早期识别和病情评估及预测,且多个指标联用可能增加其准确性。MCI患者DTI表现与认知功能的下降程度具有相关性,尤其与记忆功能的相关性较为确定。MCI亚型中,遗忘型MCI (aMCI)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风险更高,其部分各向异性(FA)值越低、平均弥散度(ADC)值越高预示着转化为AD的可能性越大;DTI技术对AD与MCI患者脑白质的差异较为灵敏,AD的脑白质病变范围更广、程度更重。但目前关于DTI在MCI中的应用尚存在诸多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弥散张量成像是tNRI中常见的一种,本文综述其在测量认知功能中的应用,并指出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磁共振弥散张量在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中正逐步地开展。它能检测出联系大脑功能分区间的纤维变化,从而反映正常人脑白质随年龄改变的情况。此外对于多发性硬化、缺血性脑白质病、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研究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MS)患者看似正常白质(NAWM)纤维束微结构变化。方法 17例MS患者与年龄、性别匹配健康志愿者参与研究。使用TrackVIS软件持续纤维跟踪成像方法重建白质纤维束,记录白质纤维束的部分各向异性(FA)、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纤维束容积值,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MS及健康对照组各男8例,女9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S患者通过胼胝体压部和整个胼胝体神经纤维束的容积下降,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通过胼胝体膝部、压部及整个胼胝体纤维束的FA值下降(P0.05)。与病灶对侧NAWM相比,通过MS患者病灶的纤维束容积更小,FA值降低,ADC值升高(P0.05)。较之健康对照组,通过患者病灶对侧NAWM的纤维束FA值降低(P0.05)。结论弥散张量纤维成像技术可用于早期NAWM微小损伤的评估,FA值可作为NAWM纤维束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向老年性痴呆(AD)转化的预测作用。方法:41例aMCI患者(aMCI组)常规予核磁共振(MRI)和DTI扫描,测定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以20名老年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正常对照组)并随访1~3年。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CI组41例患者中有22例扣带束FA基线值偏低(P0.05),随访1~3年后,其中有19例转化为AD;另外19例扣带束FA值正常的aMCI患者只有2例转化为AD。与非转化AD者比较,AD转化者前额叶、颞叶、海马、下额枕束、胼胝体膝部和扣带束等部位FA值降低(P均0.01),颞叶、海马等部位ADC值升高(P均0.05)。结论:DTI技术具有预测aMCI向AD转化的作用,aMCI患者扣带束FA值低可能是aMCI向AD转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不同区域脑白质损害与轻度认知功能(MCI)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我院的住院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MCI组34例,认知功能正常组22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一般情况检查,完成神经心理学量表检测。通过头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对不同脑区白质纤维进行部分各向异性(FA)值测量。结果 MCI组患者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右侧额叶FA值(0.335±0.068)、左侧颞叶白质FA值(0.391±0.032)及胼胝体膝部FA值(0.658±0.053)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FA值和MMSE、Mo CA量表中各认知域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右侧额叶白质FA值与注意与计算力呈正相关,左侧颞叶白质和胼胝体膝部FA值与记忆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 MCI患者注意与计算力的障碍可能与右侧额叶白质损害有关,而左侧颞叶白质及胼胝体膝部白质的损害可能导致早期的记忆障碍。DTI可能成为超早期识别与诊断MCI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多个脑区白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特点,以期为精神分裂症"脑内连接异常的假说"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例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DTI扫描,检测脑内21个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白质纤维的微细结构,并与20名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比较。结果患者组额叶、内囊前肢、外囊的左右两侧FA值和左侧颞叶、左侧内囊膝部、胼胝体膝部FA值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额叶左右侧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左侧大于右侧(P0.05);患者组内囊膝部和后肢FA值右侧大于左侧(P0.05),而对照组左侧大于右侧(P0.05)。患者组双侧外囊FA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未用药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内多个白质区部分各向异性降低,尤其是额叶皮层下环路更加显著,数个白质区部分各向异性的正常"左右"的偏侧性缺失或倒置,支持精神分裂症脑内连接异常的神经病理假说。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是近年来在常规MRI技术和弥散加权(DWI)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MRI技术,是一种能在活体显示脑白质纤维束走向的无创成像方法[1~3]。1DTI的基本原理弥散是指水分子的随机运动,即布朗运动。在这一运动模式中,水分子在各个方面所受的弥散阻力相等,称为各向同性弥散。在脑组织中,由于神经纤维束的限制,水分子更倾向于沿着脑白质走行的方向进行弥散,称为各向异性弥散。由于各向异性的存在,弥散需要用张量描述。在DWI中,仅在1个或3个方向上施加弥散梯度磁场,因此只有表观弥散系数(ADC)1个标量值用于描述弥散…  相似文献   

16.
弥散张量成像在情感障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往大量神经解剖学、脑代谢、影像学研究等结果证实:双相障碍皮层-皮层下网状系统和边缘系统调节区域(杏仁核,小脑中部)的中枢功能异常可能是情感失调的原因[1];抑郁症存在“边缘-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病理神经环路,其中前额皮层、海马、前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的MRI弥散张量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用MRI弥散张昼成像(DTI)分析腩梗死的弥散张量改变,探讨脑梗死的DT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肓法分析临床及常规MRI和(或)CT确诊的69例脑梗死患者的DTI图像.分析脑梗死的DTI信号改变,测量病变区域的各向同性(ADCiso)值和各向异性(FA)值,并与健侧相应正常解剖区域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ADCiso图和FA图上病变区的信号改变和定量测量,总结归纳出69例脑梗死病例分以下4种类型:I型(8例):病变区ADCiso值降低,FA值升高:ADCiso图表现为低信号,FA图表现为高信号.Ⅱ型(23例):病变区ADCiso值和FA值均降低,但病变周围区域ADCiso值降低.FA值升高;ADCiso图为低信号,FA图呈中央低信号,周围高信号改变.Ⅲ型(7例):病变区ADCiso值和FA值均降低;ADCiso图和FA图上均为低、等信号.Ⅳ型(31例):病变区ADCiso值升高,FA值降低;ADCiso图表现为高信号,FA图表现为低信号.以上病变区弥散张量参数与健侧镜像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l定性、定量分析有可能更好地揭示脑梗死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有望为临床提供更精确的影像学分期,成为指导临床诊疗、监测病情进展和评定预后等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轻度脑外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 TBI)患者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6例m TBI患者(患者组)36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进行全脑DTI扫描和认知功能测查,采用基于体素的全脑分析法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全脑白质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像;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FA值的差异;提取患者组差异脑区FA值,与P300波幅、潜伏期,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DRS)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y scale,HAMA)评分,年龄及受教育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FA降低的脑区分布在右额内侧回,双侧中央后回、左楔前叶,左后扣带回和右颞上回(P<0.01,FDR校正);未发现有FA增高的脑区。Pearson相关分析未发现各异常脑区FA值与患者各临床特征因子存在相关(P>0.05)。结论 m TBI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和多个脑区白质微细结构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MR弥散张量成像的改变以及与认知功能障碍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检查的小脑血管疾病患者70例,根据有无认知障碍分为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VCIND)组39例和认知功能正常(NCI)组31例。对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及MRI检查,并对弥散张力成像(DTI)进行处理,显示表观弥散系数图(ADC)以及各向异性分数图(FA),分析MoCA与DTI的相关性。结果 VCIND组MoCA量表评分(17.54±4.31)分,NCI组为(24.01±2.02)分;VCIND组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额叶、双侧丘脑以及左侧尾状核 FA 值明显低于 NCI组,VCIND 组左侧尾状核ADC值明显高于N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额叶以及左侧尾状核FA值与MoCA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小血管疾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DTI的FA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情感障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是近年来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的一种新技术。它可以对活体脑组织进行水分子扩散测量和成像,无创跟踪脑内纤维束,描绘白质的结构,探测白质纤维微观结构的异常改变。本文主要就DTI在情感障碍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