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学生学习不良问题一直是重点关注的问题,这影响基础教育的开展和学生身心的发展。目前,对于这类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学业技能的发展及矫治方面,对其社会性和情绪、情感方面的研究重视不够。在解决此问题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给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人本主义视角,介绍了中学生学习不良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改进对策:相信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重视其情感、意愿、需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学习心理辅导和学习策略指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感情融洽的学习情景。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卫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市10070名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人生观、价值观及情感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市中学生以稳定、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积极、乐观的心理特征占主导地位;同时也出现追求实际效益,重视自我价值实现;学习压力增大.个性发展受压抑;性发育提前,性观念改变的新特点。提醒我们应加强青春期健康教育,正确引导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使用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很多调查和中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退缩、学习不良、考试焦虑、吸烟饮酒等心理行为问题[1],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有大量心理学家及教育工作者从事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而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使用在这些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文旨在通过回顾近10 a的研究文献,分析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编制及使用方面的成就及不足,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1概述为全面系统地了解近10 a来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1245名中学生应激源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城市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应激源,为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杭州市l245名中学生进行中学生应激源量表调查。结果 城市中学生的主要应激源是学习、教师、同学朋友和自我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学习问题是最主要的应激源,与个体的焦虑、抑郁反应密切相关。结论 维护和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学习优良和不良中学生的记忆特点,为学习不良学生的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北京大学PES心理实验系统中的内隐记忆实验对学习优良和学习不良中学生各16名进行测试。结果学习优良和学习不良中学生的启动效应值均值分别为0.29和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优良与不良中学生的再认保持量均值分别为30.00和2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学习优良和不良中学生的内隐记忆无差异,学习优良中学生外显记忆优于学习不良中学生。提高学习不良学生的学习成绩应从外显记忆着手,同时兼顾内隐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宜宾市3所中学10 118名高中学生视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视力不良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因此,预防学生视力不良是我们卫生医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能够及时掌握中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及发展规律,控制与降低患病率,为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以及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于2003年9~10月对我市2所重点高中及1所普通职业中学共10118名中学生进行了视力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学习优良和不良中学生的记忆特点,为学习不良学生的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北、京大学PES心理实验系统中的内隐记忆实验对学习优良和学习不良中学生各16名进行测试。结果学习优良和学习不良中学生的启动效应值均值分别为0.29和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优良与不良中学生的再认保持量均值分别为30.00和2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学习优良和不良中学生的内隐记忆无差异,学习优良中学生外显记忆优于学习不良中学生。提高学习不良学生的学习成绩应从外显记忆着手,同时兼顾内隐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理自我保健教育对中学生不良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自我保健教育干预中学生不良心理的效果。方法:对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110名进行系统心理自我保健教育课实验,应用SCL-90量表进行心理测试,并对实验前后结果比较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较不开设心理教育对照组学生在降低强迫、抑郁、恐怖等不良因子均分和总均分以及≥3分百分比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较开设一般内容心理教育对照组学生在降低强迫、人际敏感、抑郁、们执等不良因子均分,总均分和阳性均分以及≥3分百分比方面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中学生实施系统心理自我保健教育干预措施,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或减少不良心理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学习投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对学习的一种持续的、充满积极情感的状态~([1]),是学业成就的重要预测指标,也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2])。以往研究表明,西部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学业不良问题~([3]),如何有效提升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水平是当前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需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往研究发现,感恩与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存在相关~([4]),而感恩还与青少年的心理韧性间存在相关~([5]);此外,心理韧性对中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心理卫生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影响中学生心理卫生健康的主要精神压力,为开展中学生心理卫生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本地区442名中学生调查。结果:中学生SCL-90因子分前三位的排序分别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性;43.21%的中学生有各种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18.1%的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卫生健康问题。结论:中学生应加强心理卫生教育与辅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农村中学生的忽视现状,分析中学生的忽视影响因素。方法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的原则,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选定的中学抽取9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中国农村中学生忽视状况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忽视率与忽视度评价忽视状况,并分析忽视的有关影响因素。结果1)本资料忽视率为35.29%,忽视度为47.75%,其忽视率显著高于本国城市中学生(χ2=7.200,P0.01),而忽视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大部分学生仅在单个层面受到忽视,极少部分学生是多个层面同时受到忽视;3)学生在情感和教育层面受忽视较重,如父母关心子女的情感问题、帮助子女树立自信心、学校注重子女的全面发展等项目中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4)中学生受忽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子女与父亲关系及子女的性别。结论农村中学生较城市中学生更易受到忽视,并以教育、情感层面受忽视严重,家庭、学校及社会应积极预防学生忽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城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情况,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及策略调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分别于2010、2013两年在本市城区中学校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比分析其艾滋病知识知晓及歧视态度情况。结果:2010、2013年共调查中学生910人,初中学校的知识知晓率高于职业高中及普通高中;高年级学生知识知晓率高于低年级;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级学生的正确态度持有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χ2=28.904,P0.001;χ2=7.706,P0.05);日常生活接触知识与性传播知识知晓情况影响态度改变。结论:攀枝花市开展的学校艾滋病防治干预措施总体有效促进了学生减少歧视,但正确态度持有率仍低于80%,需加强学生专题健康教育,注重艾滋病日常生活防治知识及性知识教育;打破年级界限,全面均衡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初中生及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态度,为确定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调查问卷,调查了372名初中生和80名初中教师。结果教师和学生一致认为学习指导、人际交往指导是初中生最需要帮助的内容;在情绪控制和升学择业方面,二者观点不完全一致。结论学校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人际交往技能、异性交往方法、乐观态度养成、升学择业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梅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梅州市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为视力不良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案》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学生视力状况。结果2008年梅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34.29%,城市学生视力低下率为57.01%,农村学生视力低下率为30.10%;重度视力不良为46.70%,中度为29.50%,轻度为23.80%;高中生视力低下率高于初中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结论梅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随着学习阶段的增高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宣传教育,积极防治近视,降低学生视力低下率,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海珠区中小学生近视防治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中小学生近视知信行情况,为全区近视防治干预项目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选择1所中学和1所小学,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初中生95人和小学生144人,对全部学生进行近视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近视核心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2.1%,且初中生的知晓率高于小学生;学生主要的不良行为是长时间看电视和学习;58.8%的学生通过戴眼镜矫正视力;36.8%的学生在上一周学习中出现了眼酸眼痛症状。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知晓率和预防意识,开展行为干预,纠正不良行为,以降低近视患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在校中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现状、影响因素及获得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宝安区内5所中学1 9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干预后学生结核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5.5%,女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比男生高,高中生比初中生高,普通高中生比职业高中生高,性别、年级、学校类型是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目前电视广播是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最希望通过健康教育课来获取结核病相关知识。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提升了学生群体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干预效果较好,今后结核病健康教育应进一步针对学生自身特点采取更适宜的方式进行宣传,加强学生对结核病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010-2012年岳阳市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开展学生防病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方法收集2010-2012年岳阳市区在校中小学生155 761名健康体检资料,对学生龋齿、肥胖和近视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岳阳市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肥胖患病率3年间呈上升趋势,而小学、初中、高中3学段呈明显下降趋势;近视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学生龋齿、肥胖和近视等方面防治工作,并针对性地提出健康干预措施和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e two studies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was for master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at the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levels to identify content, skills, and experiences that are important for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in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were identified by health education directors in state departments of education. The Delphi technique was used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for both studies. Teachers completed three rounds of questionnaires gradually coming to consensus on content, skills,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nine areas related to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Fifty high school teachers representing 29 states and 46 middle school teachers representing 32 states provided input.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priorities were identified for both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levels. Four responses--awareness/use of a variety of instructional techniques; skill in working with parents; knowledge of health content; and awareness of, and ability to work with community agencies/organizations--were ranked as priorities at both levels.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activitie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合肥市1656名住校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合肥市某中学住校学生的膳食结构及存在的问题,为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对合肥市1656名住校中学生进行连续3d的膳食调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作出评价。结果合肥市1656名住校中学生平均每人每日能量摄入量为:男生8331J、女生7247J,三餐的能量构成比约为2∶5∶3;三大营养素的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脂肪、蛋白质过量;而男、女学生优质蛋白质摄取分别为49.9%和52.2%;营养素摄入量:钙和维生素A严重不足;食物种类:果蔬类、鱼虾类、奶类和大豆类摄入不足,畜禽肉类和油脂摄入量偏高。结论合肥市1656名住校中学生平均每人每日能量摄入量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应加强营养教育,指导学生合理膳食。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精神,充分发挥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在学生健康促进中的作用,以教育为主线、以学校为阵地,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建立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家庭和公益性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组成的多层次学校学生近视综合防控体系与服务网络,融合多学科,针对全体学生构建全过程的视力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并运用互联网+云智能监测,建立智慧化学校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平台,全面高效实施学校学生视力健康教育、监测、监控、监管工作的近视防控新路径,以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作为突破口,全面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武汉市2019与2018年标准近视率对比,不同学习阶段标准化近视率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下降了3.31,2.50,2.26百分点,小学阶段近视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疫情后调查显示,武汉市中小学生家庭视觉环境及视觉行为的达标率和知晓率达到80%以上,新生近视或视力下降人群为30%,低于国家平均水平。“武汉模式”对于完善当前的学校学生、公共卫生工作不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