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其合并症的鉴别诊断。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在我室用高频超声检查发现,后经临床抗炎治疗复查,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30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其合并症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单纯肠系膜淋巴结炎205例,肠炎或阑尾炎伴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56例,肠套叠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39例。结论小儿腹壁较薄,高频彩超可直观清晰地显示小儿腹腔内部层次结构,大血管、肠管的蠕动及肠系膜上肿大的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回声、分布情况,并能同时发现阑尾炎、肠套叠等病变,为临床治疗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腹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探头对400例小儿腹痛患者进行检查并诊断,动态随访至痊愈。结果:375例肠系膜淋巴结炎中,高频超声全部显示:19例急性阑尾炎中,高频超声显示率为84.2%(16/19);6例肠套叠中,高频超声显示率为83.3%(5/6)。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优势明显;在超声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肠套叠方面,其较高的显示率及清晰的显像,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对小儿腹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极为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22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点,均经临床诊疗或病理确诊。结果:60例淋巴结炎超声均可探及3枚以上肿大淋巴结,22例急性阑尾炎超声探及18例肿大阑尾,诊断符合率81.8%(18/22),漏、误诊4例。结论: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频彩超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追踪随访我院2004年1月~2006年5月高频彩超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85例患者,经临床抗炎治疗证实80例、手术证实2例.阑尾炎4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符合率达94.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需要注意与阑尾炎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10月超声检查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且有随访结果的52例患儿.结果 高频超声检查均发现肿大淋巴结,50例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阑尾炎症状.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时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10月超声检查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且有随访结果的52例患儿。结果高频超声检查均发现肿大淋巴结,50例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阑尾炎症状。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9例因不明原因腹痛来院就诊行超声扫查发现伴有腹腔淋巴结肿大患儿和50例正常儿童进行腹腔高频超声探查。结果主诉腹痛来院就诊患儿中,伴有腹腔淋巴结肿大者69人,原发肠炎患儿11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49例,其中并腹腔积液者6人,阑尾炎患儿8例,其中合并腹腔积液者2人,结核性腹膜炎1例并伴有腹腔积液,急性肠炎及肠系膜淋巴结炎经血、粪化验及抗炎治疗确诊,阑尾炎经手术确诊,结核性腹膜炎经腹水化验及X线钡餐确诊。结论因不明原因腹痛就诊患儿通过高频超声的检查,肿大淋巴结的检出,及其数量、外观、分布情况的观察,对临床诊断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有很大指导意义,此检查方法应该作为对小儿不明原因腹痛诊断的重要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应用高频超声对86例临床可疑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进行检查。结果: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62例,肠套叠1例,急性阑尾炎4例,超声无异常19例。62例均经抗菌药物后治愈。1例肠套叠及4例急性阑尾炎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诊断无异常的19例患儿中2例脑电图证实为癫痫,余17例临床考虑功能性腹痛,多由单存胃肠痉挛引起,解痉治疗后症状缓解。超声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结论:本研究证实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准确性高,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直观,且安全方便,重复性好,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以腹痛为主诉的门诊患儿及40例健康幼儿行高频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腹痛为主诉的患儿中92%出现多个肠系膜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CDFI示血流信号增多;正常组幼儿仅5%出现3个以下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超声能快速明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有腹痛且临床初步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100例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并与同等人数无腹痛小儿的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后发现约91.0%(91/100)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增大,经临床抗炎抗病毒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超声复查淋巴结显著缩小(短径〈7mm)或消失,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83例,占腹痛儿的91.70%。结论 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高频超声检查可作为首选方法,且将肠系膜淋巴结短径≥7mm,长/短径之比≥2作为诊断标准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以腹痛为主诉的门诊患儿及40例健康幼儿行高频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腹痛为主诉的患儿中92%出现多个肠系膜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CDFI示血流信号增多;正常组幼儿仅5%出现3个以下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超声能快速明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儿童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疑诊急性阑尾炎患儿进行腹部高频超声检查,通过测量阑尾外径,观察阑尾形态及阑尾腔内容物,阑尾壁有无充血,以及阑尾周围情况等来判断是否存在阑尾炎。结果 76例急性腹痛患儿中,63例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其中54例经急诊手术及病理证实,9例阑尾脓肿予非手术治疗,经随访证实阑尾炎;4例高频超声检查阴性,临床高度疑诊经剖腹探查证实阑尾炎;5例超声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为肠套叠,1例为嵌顿疝。结论超声诊断操作简便、价廉、可重复、可床边。小儿腹壁较薄,高频超声检查为各型急性阑尾炎及阑尾脓肿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还可了解病变位置、范围及并发症,为外科诊疗提供较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Alvarado评分和超声检查在小儿急性阑尾炎和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8月因腹痛来我院就诊的患儿202例,均在初诊时进行Alvarado评分及高频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诊断金标准为病理检查结果;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以及疗效随访确诊.比较急性阑尾炎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指标,并将Alvarado评分、超声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比较,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急性阑尾炎患儿主诉恶心/呕吐、转移性右下腹痛者比例,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腹部肌紧张者比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均高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varado评分>6分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9.3%、66.1%、71.8%、63.9%、80.9%、2.3、0.3,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上述指标分别为90.7%、89.8%、90.3%、92.9%、86.9%、8.9、0.1.Alvarado评分≤6分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准确度为64.4%,高频超声诊断的准确度为90.3%.结论 Alvarado评分结合超声检查能够较准确地诊断、鉴别小儿急性阑尾炎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方法,并总结心得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5例急性腹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腹部超声检查,检查过程中对患儿肠系膜淋巴结和阑尾进行仔细观察。结果本组患儿中,40例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均可见淋巴结肿大;15例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患儿,超声显示阑尾肿大者13例,误诊、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86.67%。结论超声诊断小儿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是临床鉴别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2例肠系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肠系膜淋巴结炎在小儿多见,年龄段在4-13岁;②高频超声检查显示肿大的淋巴结常沿肠系膜分布,多位于脐周围,以回盲段肠系膜根部多见;③绝大数肿大的淋巴结在治疗后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④肠系膜淋巴结炎与阑尾炎、肠套叠等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能避免不必要的手术。结论:高频超声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峰 《吉林医学》2012,(5):1020-102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高频(7~10 MHz)探头,常规对小儿腹部进行多方位扫查,观察腹腔有无肿大淋巴结及腹腔积液情况,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58例不明原因腹痛患儿,患有腹腔淋巴结肿大者49例,输尿管结石3例,阑尾炎4例,无阳性发现2例。结论:常规超声检查配合高频探头扫查腹腔淋巴结对小儿腹痛原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费用低,重复性强,诊断价值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杨芳  程印蓉  马晓娟 《西部医学》2012,24(1):137-139,14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腹痛小儿超声检查结果。采用高频探头超声检查,记录内容包括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回声强度及类型,并测量其长短轴比值(L/S),病变的变化结果均经临床和随访证实。结果 77例患儿均显示腹腔淋巴结肿大,脐周及右下腹均见肿大淋巴结者72例,最大者24×12mm,其中19例血流丰富;仅右下腹见肿大淋巴结者4例,最大者14×5mm,1例血流丰富;左上腹及脐周均见肿大淋巴结者1例,大小11×5mm,血流较丰富。治疗后肿大的淋巴结逐渐回缩,但肿大淋巴结的回缩比腹痛消失明显滞后。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济简便,重复性强,准确率高(〉95%),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随访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常见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高频探头选择合适的扫查方法,对1-14岁患儿临床考虑肠套叠(16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170例),急性阑尾炎(108例)进行检查.结果 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及急性阑尾炎均有典型声像图特征.结论 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腹症中是首选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高频探头5.0MHz,经腹壁对不同程度的腹痛患儿61例进行超声检查。结果56例(占91.8%)腹痛患儿超声检查显示了肿大淋巴结,以右下腹多见,皆为多发。结论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主要病因,使用高频超声能为临床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常见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高频探头选择合适的扫查方法,对1-14岁患儿临床考虑肠套叠(16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170例),急性阑尾炎(108例)进行检查.结果 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及急性阑尾炎均有典型声像图特征.结论 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腹症中是首选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