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健脾和胃法 慢性乙型肝炎多表现为脾胃亏虚,水谷纳运障碍,常以全身乏力,脘痞纳差,腹胀便溏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由木强侮土,土虚木乘或土瘠木萎所致,脾不健则胃不和,使食欲不振,元气难复;人以胃气为本,得谷者昌,当以实脾为要旨,正如张锡纯所云:"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通过培养中宫,调理中气,健运脾土,使脾健胃和,食欲恢复,这就是实脾求之阳明、肝病治胃的实质,健脾以四君子汤加黄芪;和胃选用黄连、蒲公英、砂仁等.腹胀者加焦三仙,炙鸡内金;脘痞纳呆、口苦泛恶、溲赤、苔黄腻选用温胆汤、夏枯草;脘胁隐痛、不饥不纳,舌偏红而干,少苔、脉细数加甘凉濡润之品,如麦冬、石斛、白扁豆以养胃阴;中阳不振、脘痛绵绵,得食则缓,多食脘腹痞胀,泛酸,呕吐清水,饮食喜热,神疲怕冷,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予温中扶阳,加桂枝、附子、干姜、吴茱萸;泄泻湿胜者用参苓白术散加生姜、防风之属或痛泻要方.  相似文献   

2.
小儿腹泻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腹泻的原因主要是脾胃功能失常。胃主受纳饮食水谷,脾主运化输布精微;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若脾胃升降失职,则受纳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而成腹泻。小儿脾胃娇嫩,功能更易受损,若喂养不当损伤脾胃,或感受外邪,热寒与湿相结合损伤脾胃,均可导致清浊停留于肠胃,升降功能失常而成为腹泻。  相似文献   

3.
梅一鸣 《康复》2021,(9):14-17
正畸故事 胃不好为啥要去口腔科 张先生是一名公司的销售人员,每天忙碌的工作让他疲惫不堪.由于经常要候着客户的时间,他吃饭也往往是狼吞虎咽、草草了事,甚至有一顿没一顿的.前段时间,张先生的胃撑不住了,时不时疼痛,一开始他自己服用了些胃药,但始终没见好转,之后消化道的症状接踵而来,便秘、黑便频繁出现,这可把他吓坏了. 到医院消化科后,医生不仅让他做了全套的胃肠镜检查,还推荐他再挂个号,请口腔正畸科医生检查.张先生很纳闷,不就是吃饭习惯不好吗?治疗胃肠疾病,怎么让我去口腔正畸科了呢?  相似文献   

4.
<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本病多属本虚标实证,病位多在脾胃,病机多为脾虚湿盛。我院名老中医何炎燊善用加味缩脾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证属脾虚湿困型,临床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1病本在脾胃,以脾虚湿困为最主要病机《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泄泻》也指出:"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可见泄泻的发病与脾胃关系密切。多数医家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  相似文献   

5.
慢性胃炎,属祖国医学的"胃脘痛"、"痞症"范畴,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类病症。其发病原因不外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忧思恼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而致肝胃不和;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而致肝胃郁热,热蕴伤阴,而致胃阴不足;  相似文献   

6.
消导药的选用消导药是指具有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消除积食、通导留滞作用的一类药物。在临床上,积食留滞引起的病症很多,如脘痞、腹胀、嗳气、吞酸、呕吐恶心、大便溏而不爽,多为实证,如同时见到气短乏力、神疲肢倦,则多为虚实夹杂证。胃主受纳饮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故积食留滞多伤脾胃。因此,在用消除积食、通导留滞的同时,如何配合健脾、补脾、益脾、和胃、养胃的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治本用药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培土生金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位于五脏中央,是脏腑之气出入升降的枢纽;脾胃像土,万物皆生化于土,人身五脏六腑皆赖脾胃生化之水谷精微.脾胃与肺具有土金相生之母子关系,脾为肺之母,肺主气而脾益气,肺所主之气来源于脾.故前人有"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之论.脾运的强弱就决定了肺气的盛衰,肺气不足亦多与脾气虚弱有关.如脾气虚导致肺气不足,而见体倦乏力,少气懒言,易于感冒.脾虚失于健运,水湿聚为痰饮,贮肺而见咳喘痰多等症.凡此皆谓"母病及子",故临床久治不愈,多求之于脾.正如陈士铎<石室秘录>所云:"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治以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反之肺在生理与病理上亦可影响脾胃.如肺气升发,可布散脾胃水谷精微于周身,肺不布津,则脾运困顿;肺病咳喘不愈,久必耗伤脾胃之气,子资母气.从临床所见脾肺两虚证的形成,不外2种途径:一为脾胃俱虚,不能生金,谓之"母病及子";一为肺脏先病耗伤气津,累及脾胃,谓之"子盗母气".两者发病原因不同,但均可按虚则补其母的原则,以培土生金法治之.下面从培土生金法的定义、适用范围及方药、临床应用、机制探讨、应用体会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新医学》1972,(6)
第七章芳香化湿药本章所指的“湿”,主要是指“湿邪”滞于中焦(脾、胃)而引起的消化系统和全身的症状。主要表现有脘腹胀闷,恶心呕吐、或吐酸水、不食不饥(食欲不振,亦不觉饿)、大便溏薄而不爽、舌苔白腻或黄腻、脉象濡缓、并有头痛或身痛等。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大多见于由病原微生物或饮食不慎而引起的急性胃  相似文献   

9.
西医诊断的“胆汁返流性胃炎”。按中医学的临床表现有两胁肋撑胀,胃腹部满闷或兼有恶心,频呃气上,呕逆作吐,肝胆脾胃间隐隐烦杂,疼痛不舒等多种症状表现。胃钡透。纤维胃镜协诊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正>脾胃气机升降运动特点脾胃居中央,是人体脏腑活动的中心,上焦心火与下焦肾水通过中焦脾胃才能相济相交;肺主肃降于右,肝主升发于左,通过中轴脾胃才能升降有序,脾胃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李东垣说:"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1]脾胃相合于中焦,一阴一阳、一升一降、通上彻下、互根互用。胃主受纳、降浊,喜阴而主降;脾主运化、升  相似文献   

11.
人到老年,各组织器官功能开始衰退,脾胃功能也不例外,腐熟与运化功能开始下降,多表现为口淡无味,纳谷不香或想吃又吃不进,脘闷腹胀,便秘或便溏。此时再加上胃疾,则更是雪上加霜,而药物治疗时好时坏,疾病缠绵难愈。故胃疾靠养——脾胃保健,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中医学理论以及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加之本人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提出温、润、降三步脾胃保健三要素。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相当丰富,中医将脾胃的发病原因,归纳为以下三点: 1.精神因素:如恼怒忧思,情志不舒,可致肝郁气滞,横逆犯胃,引起血行不畅,胃络瘀阻,不通则痛。气郁化火,火伤胃阴,故使胃痛频作。 2.饮食失调:如饥饱失常或过食辛辣生冷,均可损伤脾胃,脾失运化,胃失和降。致使食不知味,胸  相似文献   

13.
<正>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各脏腑器官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不完善的。而诸脏之中,又以"脾常不足"尤为突出。脾在五脏属土,位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小儿脾常不足,胃小且脆,容物不多,而现代生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属过度喂养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等滋补之品,加上小儿乳食不知自节,寒温不能自调,超过脾胃承  相似文献   

14.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胃痛发生的原因较多,与情志不畅、饮食失节、劳累受寒等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在脾胃功能减退、抗病能力降低时,乘虚侵入人体,正邪相争,遂发生胃痛。其中由于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或恣食生冷之物,中阳暴遏,导致脾不能运,湿从内生,津液内停,气机受阻,胃失和降所致胃痛属里实症。病在脾胃,水湿为患,因阻滞气机,故见胃脘作痛,水湿中阻,胃失和降,兼见胃脘胀闷,胃中有振水声,口不渴,食少,舌淡红、苔白滑,脉沉弦之症。  相似文献   

15.
一、脾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仓廪”,是贮藏谷米的屋子,以此比喻脾胃纳入饮食物质,经胃肠吸收变成营养物质供养全身的作用。这就说明脾胃是具有消化功能的重要脏腑,它们的具体分工是“胃纳脾运”。胃纳主降,脾运主升,胃降脾升的矛盾运动,推动着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6.
吴玲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1):19-19,18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原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缺乏特异性症状,常以胃脘胀闷、疼痛、嗳气、吞酸或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吕美农主任中医师是我院脾胃病专科学科带头人,临床工作40年,学验俱丰.笔者作为徒弟和助手,有幸侍诊3年,受益匪浅,现将老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acute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是肠系膜淋巴结非特异性炎症,为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病毒感染居多。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并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继发于肠道感染之后,易反复发作。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本病属于中医"腹痛"范畴。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小儿脾常不足,邪热外袭脾胃,中焦气机壅塞,血脉  相似文献   

18.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是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机涉及寒热、虚实、气血等多方面。暴病多寒,久病多热,新病多实,久病多虚。初病在经,痛久在络。总之,上述各种原因皆能引起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失常,气机不畅,胃失和降,不通而痛;其中肝气久郁,即可出现化火伤阴,又可致淤血内结,使胃痛加重而缠绵不愈,胃痛经久不愈,则胃之阴阳失调,而出现伪寒伪热或寒热错杂的症状。此外,脾胃互为表里,一脏一俯,故胃痛多及脾.脾病也可涉及胃.故脾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西瓜籽粪团致肠梗阻较为少见,而误诊为细菌性痢疾临床尚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1病例资料男,16岁。因腹泻4天、肛门坠胀痛2天入院。患者4天前出现腹泻,水样便,不发热。在当地医院诊为细菌性痢疾,予庆大霉素等治疗,2天后腹泻好转,但出现肛门坠胀疼痛,便意频频,但仅有少许血水滴出,无粪质。每次排便时肛门疼痛难忍,恐惧排便,无肛门排气,以急性细菌性痢疾转入我院。查血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0·81;粪常规:红细胞25个/高倍视野,白细胞3个/高倍视野。查体:体温36·5℃。腹平软,无包块,无压痛,肠鸣音弱,肛门部无突出物。急行X线腹部透视:…  相似文献   

20.
宋洁 《新医学》2003,34(10)
患者,男,60岁。因腹痛、呕吐、腹泻1日入院。患者于1日前出现腹痛,以脐周为著;恶心、呕吐3次,呕吐后症状不减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咖啡样物质;腹泻6次,为水样便。在家未服用药物,即去当地医院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7.0℃,血压18.0/10.0kPa。脐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0×1012/L,白细胞12.0×109/L。粪常规:水样便,镜检阴性。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静脉输液,应用解痉、止痛、抗炎等药物,腹泻症状减轻,但患者仍感腹痛,呈持续性加重,疼痛向腰背部放射,并逐渐出现烦躁不安、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