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将急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对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展开研究工作,工作开展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人员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其中100例作为研究人员,对其展开随机分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则给予急诊护理干预,命名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急...  相似文献   

2.
吴爱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40-14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AMI)诊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9月至2011年2月所收治的54例急性心急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急诊溶栓组(急诊组)与住院后溶栓组(院后组),急诊组在诊断为AMI后立即给予UK150万U溶于0.9%氯化钠中30min内滴完,心电监护至医院重症监护室;院后组在患者入院后再给予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溶栓时间、胸痛缓解时间、冠脉再通率、病死率、住院时间。结果急诊组溶栓时间、胸痛缓解时间、冠脉再通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院后组(P<0.05)。结论院前急性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AMI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程优质急诊护理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200例AMI患者,其中100例实施的是急诊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100例实施的是全程优质急诊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0.73±0.18)min,急救总时间(40.94±7.16)min,心电图时间(4.18±1.06)min,静脉通道时间(3.77±1.51)min,各项急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内AMI再发6例(6%),院内再PCI8例(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抢救AMI患者时应用全程优质急诊护理可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心律失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3例,均予以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效果、QTc、QTd及HR等心率指标变化。结果经过急诊介入治疗,73例患者均得到成功抢救,成功率为100%,且护理后患者QTc、QTd及HR等心率指标均优于护理前,护理干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优质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到观察组(n=57例)和对照组(n=57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急诊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急救总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急救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P <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可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按照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4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81.8%),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4.5%)明显低于对照组(18.2%),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治疗中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溶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目的是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康复工作时使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与对患者的康复状况产生的有利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一年之间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选取,这一年之间我院共治疗了108例患者,这些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都被诊断出了急性心肌梗死,将这10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两组中人的人数相同都是5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进行差异性护理,对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根据护理效果与其并发症出现的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测算得出观察组的54例患者在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手术后患并发症的现象为3.7%,而对照组的术后患并发症的概率情况为16.7%,比观察组高出了13%,这说明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病情况存在的差异较大,经过分析得出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除此之外,本次研究还对患者的疼痛感指数、Barthel指数与就诊满意程度进行了对照,经过测算分析得出观察组的效果均胜过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术后进行干预有助于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术后康复,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出现,应该在临床过程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谷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10-1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行溶栓治疗。对照组实施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溶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预后,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的11月~2016年的12月某院急诊救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依据急诊护理路径施护,对比救治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确诊时间及确诊至实施有效救治时间均更短,且住院期间心肌梗死复发率更低,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急诊护理路径施护的效果满意,能促进护理质量与治疗安全性大幅提升,保障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进行疾病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溶栓组和未溶栓组,每组30例患者。未溶栓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溶栓组患者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急症溶栓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溶栓组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疾病治疗有效率96.67%相较于未溶栓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3.33%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治疗,具有简便、快速、经济、易操作等临床优势,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1月-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以及专业的心理护理,并对护理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等状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急诊护理后,有57例患者都转入了普通病房继续治疗,2例患者被转入了重症病房接受治疗,1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急诊护理的有效率为95.0%。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专业及时的护理能够有效地加快患者恢复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急诊护理效果信度,是临床中值得推广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由家属自行将患者送至急诊室进行治疗,观察组于治疗前接受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理想,且住院、救治及溶栓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间,而且可以有效缩短救治所需时间,有效降低病死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治疗效果观察。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对68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的患者采取因人制宜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的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行之有效的。结论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有效地身心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能有效控制、预防及延缓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及促进健康长寿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将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实施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患者12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在随机原则下对其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64例患者纳入参照组,将接受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干预的64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观察两组...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将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及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及抢救时间分别为(1.0±0.6)min、(4.5±1.1)min、(42.5±4.6)min,对照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及抢救时间分别为(3.2±1.0)min、(8.2±2.1)min、(67.4±7.2)min,两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明显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急救资料。结果经过急救32例患者中29例存活、3例死亡,病死率为9.3%;其中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5.7%;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8±3.26)d。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有效急诊急救具有重要意义,及时、准确的急救能够控制心血管病情恶化,进而保证患者的存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52例)和观察组(n=52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无效8例,有效26例,显效18例,总有效率为84.62%;观察组无效2例,有效30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96.15%;经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11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1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内科护理方式,干预组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合理护理干预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出院时SAS评分、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及心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心梗并发症如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5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35例)给予急诊溶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例数(32例)、不良反应发生例数(4例)与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例数(15例)、不良反应发生例数(14例)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急诊溶栓治疗,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的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以及病死率,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其溶栓药物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