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托吡酯在偏头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元放电和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头痛评分。结果:通过比较2组治疗后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头痛评分均少(短)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头痛评分,均少(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脑蛋白变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α波频率降低、δ波增多及θ波增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中中脉及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托吡酯用于偏头痛患者中有助于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改善神经元放电及脑血流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血流变化评价催眠解压疗法预防性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47例偏头痛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催眠解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偏头痛缓解期内应用催眠和中频电针疗法治疗,每次治疗60 min,隔日一次,共治疗4周。对照组23例不进行任何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偏头痛的症状评分,经颅多普勒(TCCD)血流速度等指标变化,判定近期疗效。结果 1治疗组颅内主要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峰值(Vp)、同名血管不对称差值比较P﹤0.05和P﹤0.01。两组间颅内主要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及同名血管不对称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发作程度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除持续时间评分外,治疗组其他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催眠解压疗法不仅可以改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能调节脑血管舒缩状态,改善脑血流,对于预防偏头痛的发作,改善其发作频率和程度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冥想干预对偏头痛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偏头痛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冥想干预;比较观察组干预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两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冥想干预是一种有效治疗失眠症的非药物方法,可明显改善偏头痛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  相似文献   

4.
刘艳  裴胜利  杜谢琴  刘英  黄媛 《全科护理》2021,19(21):2962-2964
目的:观察与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臭氧自血疗法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院治疗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1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rTMS联合臭氧自血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联合臭氧自血疗法与单纯药物治疗护理相比,可明显改善病人睡眠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加快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3H疗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3H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情况、血压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为90.33±6.76cm/s,对照组为103.22±8.58cm/s,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unt-Hess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3H疗法可有效改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患者大脑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血流灌注,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观察组(n=50,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结束时,观察组的偏头痛发作频次、头痛持续时间、主诉疼痛分级法(V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大脑前动脉(ACA)、后动脉(PCA)、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环氧合酶-2(COX-2)、一氧化氮(NO)水平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偏头痛特异生活质量问卷(MS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应用经颅直流电刺激+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对其上肢功能及睡眠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广东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应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经颅直流电刺激+运动想象疗法,比较2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PSQI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联合盐酸洛美利嗪治疗原发性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原发性偏头痛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实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洛美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马西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及血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偏头痛患者行卡马西平联合盐酸洛美利嗪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睡眠质量,调节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接受针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质量指数(PSQI)、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中医症状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生存质量(QOL)进行评分,观察2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SRSS评分、中医症状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QOL评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结合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中医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镇静安眠药,可作为老年脑卒中睡眠障碍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天舒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府谷县人民医院和商南县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天舒胶囊和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在天舒胶囊的基础上加以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医治,均治疗3个月。观察分析两组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治疗的效果、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ACA、PCA、VA的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舒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伴失眠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的伴失眠焦虑症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日期奇偶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重复经颅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HAMA)量表评分及睡眠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睡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治疗后的指标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指标评分更为理想,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以在改善患者睡眠情况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尼麦角林联合氟桂利嗪对偏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偏头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2组给予口服氟桂利嗪片,观察组另予口服尼麦角林片,2组均治疗1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评分;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检查双侧大脑主要动脉的平均血流速率(Vm);...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火龙罐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在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睡眠专科及中医护理门诊就诊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观察组采用火龙罐疗法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76.9%,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火龙罐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疗效显著,对患者睡眠质量和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针刀头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骨伤科收治的顽固性失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头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刀头针疗法可以有效提高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偏头痛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灿华 《临床医学》2008,28(3):84-85
目的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讨儿童偏头痛发作期及间歇期颅内动脉的功能状态.方法 对86例发作期偏头痛患者(观察组)和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行TCD检查,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脑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颅内动脉管壁紧张度增高是偏头痛发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治疗组(n=41)。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联合微波治疗,治疗组采用银质针导热联合颈椎牵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 个疗程后利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及经颅多普勒超声对两组进行检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的ESCV评分,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以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联合颈椎牵引能加快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约束带辅助下肢制动对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德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平卧24 h术侧肢体保持12 h伸直制动,其余肢体不受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下肢制动中用约束带辅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项目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下肢制动中约束带辅助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加快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经颅重复针刺法为主针刺治疗轻中度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轻中度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推拿联合经颅重复针刺法为主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并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日觉醒次数、日总睡眠时间;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睡眠质量;采用抑郁自评量(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抑郁情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5-HT、NE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日觉醒次数、日总睡眠时间、睡眠质量、SAS评分、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日觉醒次数、睡眠质量、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日总睡眠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血清5-HT、NE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1);观察组血清5-HT、N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联合经颅重复针刺法为主针刺治疗轻中度失眠临床疗效肯定,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发作间期偏头痛颅内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反应能力。方法对34例偏头痛发作间期患者进行常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和Muller呼吸抑制实验,以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的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结果(1)患者组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呈轻度增高,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下降(P<0.05);(2)约1/3患者椎基底动脉(VA、BA)有类似改变;(3)患者组MCA呼吸抑制指数(BHI)明显增高(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颅内血液动力学处于广泛、轻度的异常状态,脑血管的二氧化碳反应性存在缺陷,对其适当干预有可能预防偏头痛发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梅花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血流速度的改变.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7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尼莫地平40mg,每日3次,结合梅花针刺法;对照组仅口服尼莫地平,30天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头痛程度明显减轻(p<0.01),MCA、ACA、PCA、VA、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减慢(p<0.01).结论 梅花针治疗改善偏头痛及患者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