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层级全责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患者对层级全责护理的满意度.方法 实施护士分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的科室为研究对象,对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有利于提供连续性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于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给基础护理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2012年10月,在我院病区随机选取6个病区,并随机分成两个组,其中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3个病区,设为观察组;实施常规的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3个病区,设为比对组。观察组内的每个病区,每3名护士为一组,包括全责护士、辅助护士和助理护士。每组护士负责护理患者(13±2)例,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观察组在病房的环境、三短五送六洁、掌握病情、健康教育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比对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层级全责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科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实施层级全责护理的住院患者300例为层级全责组;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实施常规整体护理的住院患者300例为非层级组,应用相同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观察效果显示,护理质量的各项指标(病区管理、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落实、护理文件书写、责任护士“八知道”)及患者满意度,层级全责组均显著优于非层级组(P〈0.05或P〈0.01)。结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层级全责一体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普通外科应用层级全责一体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前护理的37例患者及16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以普外应用后护理的49例患者及16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对比护理人员在应用前后的职业状态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人员职业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层级全责一体化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更好地开展整体护理工作,极大地改善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提升了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骨科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实施护士长-贵任护士-执行护士-辅助护士层级管理,充分应用现有护理人力资源的潜力,使整体护理的各项程序得以落实.结果 病房实施前后,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率、医生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的推行,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增强医疗安全,促进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4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进行护理干预前后SCL-90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CL-90评分各因子和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层级全责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能有效使用护理人力资源,使层级全责护理持续、有效、健康地发展,根据病房工作过程的变化,运用组织系统内运动的原理,对人力进行科学的配置与调控.方法 首先在8个非手术科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病房进行护理人力与服务现状进行调查,然后根据工作量计算实际所需的护理人力,应用网络进行合理排班,最后由护理部根据病人的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统一有效的调控.1年半后再次对护理服务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研究前后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护士自我评价满意度在α为0.05水平下,χ^2分别为8.14与28.86,P值分别小于0.005和0.01,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层级全责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调控,能缓解护理专业发展与人力资源的矛盾,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保障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中的效果,提高服务效能和护理人员素质.方法 选定科室采用历史对照法分两组.对照组科内人员实行不分职称、统一轮转周班制排班;实验组采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排班.分别每月一次分别对科室的整体护理工作:临床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专科护理)合格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进行考评,每月一次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每季度一次对护理人员进行"三基"及专科知识考核,年底统计年度差错事故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将两组考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考核合格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差错事故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绝对值减少.结论 采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次使用,是深化整体护理工作的有力措施,能提高护理服务效能,降低护理风险,增强医疗安全,促进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中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中的效果,提高服务效能和护理人员素质.方法 选定科室采用历史对照法分两组.对照组科内人员实行不分职称、统一轮转周班制排班;实验组采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排班.分别每月一次分别对科室的整体护理工作:临床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专科护理)合格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进行考评,每月一次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每季度一次对护理人员进行"三基"及专科知识考核,年底统计年度差错事故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将两组考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考核合格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差错事故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绝对值减少.结论 采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次使用,是深化整体护理工作的有力措施,能提高护理服务效能,降低护理风险,增强医疗安全,促进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2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SCL-90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忧郁、躯体症状、敌对情绪以及强迫症状等SCL-90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以及不良的情绪,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20例妇产科孕产妇,分为对照组140例和观察组180例,对照组孕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孕产妇采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合格率、文书合格率、专科知识考试合格率、孕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投诉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合格率、文书合格率、专科知识考试合格率、孕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投诉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妇产科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强化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作好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的护理是延长其生命的重要一环。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自 1995年以来 ,本组患者共 14例 ,男性 10例、女性 4例 ;年龄 30~ 6 8岁。至 1999年底 ,4例死亡 ,5例因经济原因停止透析 ,5例在继续血透中。透析时间超过 3年 ,每周透析 2次 ,透析次数最多的已达 342次 ,病情稳定。2 护理体会2 .1 透析中监护2 .1.1 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中的症状多于非糖尿病患者 ,如高血压、低血压、头痛、恶心呕吐、低血糖、发热和失衡综合征等。因此在患者进行透析时必须密切观察。每小时测量血压、脉搏 ,随时注意有无其他不… 相似文献
18.
19.
谭彩虹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1):69-70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应用于行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为该病的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3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选取加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开展优质护理。两组患者在干预前1d和干预后第7d末均接受SAS量表测评,并记录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前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7%,对照组为75.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行血透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不仅能降低其负性情绪,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长期透析治疗中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门诊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例,干预前后共透析400例次,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发生低血糖反应94次,干预后发生低血糖29次,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对糖尿病肾病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易发生低血糖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透析时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