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分析常熟市中医院2014年度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查医院2014年1—12月份Ⅰ类切口手术患者331例,分析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用药时机和用药疗程、用药品种、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情况和用药的合理性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331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6.53%(154/331);术前0.5~2.0 h给药的为57.14%,疗程不超过48 h的占35.06%;品种选择以头孢菌素为主,其次为头霉素类。结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用药存在使用率偏高、用药时机不当、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82例病历资料,按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干预前组和干预组,每组41例;统计与分析其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抗菌药物不同使用品种、给药时机和用药疗程的占比及其用药的合理性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与措施.结果:干预前组28例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29%;干预组25例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用药率为60.97%;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明显低于干预前组(4.00% vs 14.29%,P<0.05),给药时机不合理率也明显低于干预前组(8.00% vs 17.86%,P< 0.05),用药疗程不合理率也明显低于干预前组(4.00% vs 10.71%,P<0.05).结论: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情况在临床药师的干预下得到显著改善,预防感染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疗程、给药时机等均明显趋于合理,药学干预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夏乔芳 《中国药业》2013,(23):49-50
目的 了解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医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327例,对围术期用药指征、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用药时间和药物利用指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327例中使用抗菌药物320例,使用率达97.86%,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排序前3位的为五水头孢唑林、头孢替安、头孢尼西.结论 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主要有用药品种档次高、选用时机不当、用药时间过长及过度用药等,有待进一步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4.
李姣姣 《抗感染药学》2023,(12):1262-1265
目的:分析医院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与合理用药状况,为临床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91例Ⅰ类、Ⅱ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用法用量等信息,分析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与合理用药状况。结果:391例手术患者中,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患者332例(占84.91%),其中Ⅰ类切口手术138例(占35.29%),其中79例(占57.25%)患者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且抗菌药物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拉氧头孢和头孢噻肟-舒巴坦钠为主)、Ⅱ类切口手术253例(占64.71%,患者均在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以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和拉氧头孢为主;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79例患者中,45例患者于术前30~120 min或麻醉开始用药,给药时机合理性为56.96%;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253例患者中,167例患者于术前30~120 min或麻醉开始用药,给药时机合理性为66.01%;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7...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7,(1):52-56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2011年—2013年间3种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围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整治前后的相关因素,供合理用药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1年—2013年间3种Ⅰ类切口手术患者489例,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药品种类等指标,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结果:经干预后3种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药物的选择、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等因素较专项整治活动前均明显得到改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的预防使用率由干预前的41.94%降至2.63%,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经专项整治,提高了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但仍存在较不规范现象,亟待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和分析我院Ⅰ类切口同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下半年67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78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7%,头孢菌素类是使用最广泛的抗菌药物,其次为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不合理用药表现主要为围手术期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及药物选择不当等。结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围手术期用药的管理,限制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的抗菌药物使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张勇 《抗感染药学》2020,17(4):517-520
目的:分析医院2018年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抽取2018年1月—12月间医院骨科收治的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531例资料,分析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预防使用率、药物品种的选择、用药的时机以及联合用药)的合理性。结果:531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421例(占79.28%);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较为合理,但仍有4.28%品种选择不合理(如指征性不强);预防性给药时间术前1 h内有394例(占93.59%),仍有6.41%预防性给药时间不合理;有17例患者术后追加使用抗菌药物;84.47%患者抗菌药物预防给药时间不超过24 h;单一使用抗菌药物者占95.72%,二联用药者占3.33%,三联用药占0.71%。结论:医院2018年骨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恰当、用药时机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过长、抗菌药物联用不合理等问题,尚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7,(4):755-757
目的:评价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3 336份病例资料,分析其预防用药率,以及品种选择的合理率和疗程合理率。结果:医院2015年—2016年度两年度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例数这1 151例,其预防用药率为34.50%;2016年5月开始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较前4月明显提高,但2016年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合理率偏低,且波动幅度较大。结论: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尚好,但用药疗程的合理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赵强 《中国药业》2012,21(11):38-39
目的 了解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茵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为医院抗茵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129例Ⅰ类、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作合理性评价.结果 71例Ⅰ类、58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95.77%和100%,平均使用时间分别为4.01 d和5.64d.部分病例存在初次预防用药时机不当(20.63%)及联合用药指征不明确(62.50%)等问题.术后抗茵药物使用超过48 h者占74.60%.结论 抗茵药物预防性应用存在不合理,需加强管理、规范用药.  相似文献   

10.
王欣 《安徽医药》2018,22(10):2022-2025
目的 调查分析某三线城市三级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方法 利用医院药品信息系统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13—2016年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汇总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现状,评价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结果 948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共计220例,使用率为23.21%;其中不合理用药共计80例,合理率为91.56%。预防用药存在问题以给药时机不适宜为显著,在不合理病例中占比47.50%,其中尤以术后给药居多。 结论 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较合理,但仍存在少数给药时机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等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象。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应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加强用药干预,进一步规范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高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以及其合理性,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642例病历资料,按"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内容",分析其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结果:642例Ⅰ类切口患者中,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患者349例(占54.36%),其中使用单种抗菌药物预防感染349例(100.00%);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格率为100.00%,主要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2例(43.55%)、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135例(38.68%)、注射用头孢孟多酯38例(10.89%)和其他24例(占6.88%);给药时机合理的344例(占98.57%);手术时间超3h有27例,其中术中未追加用药12例(占44.44%);总预防时间<24 h的292例(占83.67%)、≥24~72 h的48例(占13.75%)、>72 h的9例(占2.58%);术前溶媒选择不合理的103例(占29.51%).结论: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总体是合理的,但也存在无指征用药、预防用药时间过长、术前溶媒剂量过大等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和督促,使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趋于合理与规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以及其合理性,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642例病历资料,按"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内容",分析其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结果:642例Ⅰ类切口患者中,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患者349例(占54.36%),其中使用单种抗菌药物预防感染349例(100.00%);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格率为100.00%,主要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2例(43.55%)、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135例(38.68%)、注射用头孢孟多酯38例(10.89%)和其他24例(占6.88%);给药时机合理的344例(占98.57%);手术时间超3h有27例,其中术中未追加用药12例(占44.44%);总预防时间<24 h的292例(占83.67%)、≥24~72 h的48例(占13.75%)、>72 h的9例(占2.58%);术前溶媒选择不合理的103例(占29.51%).结论: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总体是合理的,但也存在无指征用药、预防用药时间过长、术前溶媒剂量过大等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和督促,使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趋于合理与规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回顾性调查分析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92%,使用最多的是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抗菌药物的669病例中,术前0.5~2 h给药的146例(21.82%),术后用药时间不大于2 d的230例(34.38%),联合用药比例达21.15%。存在用药指征不明确、药物选择不合适、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9,(1):16-19
目的:分析某院Ⅰ~Ⅱ类切口围术期患者点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7月31日期间医院Ⅰ~Ⅱ类切口手术患者2 101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3月1日—7月31日期间Ⅰ~Ⅱ类切口手术患者2 503例资料作为点评组,比较两组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抗菌药物品种、用药时机、给药频次和疗程合理率的差异。结果:点评组患者I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26.98%低于对照组为69.99%(P<0.05),合理率为80.98%低于对照组为55.42%(P<0.05);点评组患者II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率为87.65%低于对照组为74.80%(P<0.05)。结论:通过药师点评及干预,有效遏制了医院Ⅰ~Ⅱ类切口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极大提高了医院Ⅰ~Ⅱ类切口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一步降低了医院的药占比率,规范了医院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8年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现状,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为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管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抽取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2018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共872份,从适应症、品种选择、用法用量、用药时机、术中追加以及用药疗程等内容进行评价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应用抗菌药物288例,使用率为33.03%;使用品种有14个,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第2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构成比为50.68%;术前0.5~1 h给药的患者263例,合理率为91.32%;用药疗程≤24 h的患者55例,合理率为19.1%;联合用抗菌药物6例,均无联合用药指证。结论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证把握不严、药物选择不合理、用药疗程过长等问题,需加强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莉  曾文谊 《中国药业》2012,21(11):50-51
目的 探讨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2010年1月至9月,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病历428份,对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 428份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达92.52%;给药时机不规范;术后用药时间过长;药物选择起点过高;不符合用药经济学原则.结论 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抗茵药物使用,仍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期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抽取我院骨科2019年9月-2020年9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综合分析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我院骨科593例Ⅰ类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达74.54 %(442/593)。手术切口感染率为8.6 % (51/593)。442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中,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为99.77 %(441/442);术前30min-1h给药率99.55 % (440/442);预防用药疗程≤24h者217例,占51.79 % (217/419);预防用药中不合理95例,用药合理率为78.51% (347/442)。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主要包括:无指征预防用药、药物选择不恰当、给药时机不合理、用药疗程偏长及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较高,用药疗程偏长,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与分析影响县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因素,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在本院进行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2131例,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与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2018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分别为40.5%、33.73%;2019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分别为24.0%、25.0%。在2131例患者中,合理用药892例,合理率为41.9%;不合理用药1239例,不合格率为58.1%。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础疾病、手术时机、年龄、支付费用方式均为影响合理用药的重要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手术时机、年龄、支付费用方式为影响县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县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比例较高,多为使用时机、使用疗程不当,基础疾病、手术时机、年龄、支付费用方式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吴强  罗小英 《抗感染药学》2020,17(3):354-356
目的:探究医院2018年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间骨科收治的接受Ι类切口手术患者60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预防用抗菌药物监控与否将其分为管理后组(31例,2018年7月-12月间)和管理前组(29例,2018年1月-6月间),管理后组患者术后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实施监控,而管理前组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未实施监控;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诊疗情况。结果:管理后组患者管理后药物品种选择合理性、给药时机合理性、联合用药合理性均显著高于管理前组(P<0.05);而切口感染率、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2018年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提高了用药的合理性,改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专项整治前后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10月与专项整治后2012年同期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使用率、抗菌药使用合格率、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预防用药时间合理率、平均预防用药时间(d)。结果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合格率、预防用药时机、平均预防用药时间均达到控制标准。结论我院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的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