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爱萍 《抗感染药学》2019,16(8):1339-1342
目的:分析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不合理用药原因,以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9年1—6月间医院门急诊患者的处方97 749张(门诊95 865张,急诊1 884张),统计与分析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其不合理使用的原因。结果:97 749张处方中,涉及不合理用处方5 659张占5.79%,不合理处方5 659张占抗菌药物处方30.61%;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原因主要有用药适应证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以及存在配伍禁忌等现象。结论:医院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虽然有些指标达到相关部门要求,但仍然存在诸多不合理使用现象,医院应该加强行政干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该院门诊处方进行规范性点评,分析不合理处方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太原市中心医院2021年1-12月门诊处方,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药品说明书等为依据,进行处方规范性点评,分析不合理处方的类型并结合帕累托图进行讨论。结果 分析随机抽取的47 557张处方,其中合理处方46 689张,处方合理率为98.17%,不合理处方868张,处方不合理率为1.83%。在868张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681张,用药不适宜处方55张,超常处方132张。开具抗菌药物的处方3 353张,抗菌药物使用率7.05%。结论 该院处方合理率未达三甲医院评审的要求,其中处方超量、书写不规范等是当前影响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其次超说明书用药备案流程未完善是超常处方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医师培训,优化管理流程,不断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以提高处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院门急诊不合理处方用药原因与对策,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20年1月-9月门急诊处方28080张,依据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法规等要求,点评与分析其用药的合理性,对不合理处方的原因提出管理对策.结果:2808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333张,处方不合理率为4.75%;在不合理处方中,其不合理原因1406例次;其含抗菌药物处方261张(占19.58%),含中成药处方379张(占28.43%),处方平均药品数为(2.83±1.97)种;不合理处方TOP 5的科室为普通内科(18.90%)、皮肤科(9.83%)、眼科(8.10%)、耳鼻咽喉科(7.88%)和妇科(5.48%);不合理处方主要类型有:处方未写明"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413例次(占29.37%);用法、用量不适宜的206例次(占14.65%);适应证不适宜的192例次(占13.6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151例次(占10.74%);用法、用量含糊不清的114例次(占8.11%);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88例次(占6.26%).结论:医院处方质量总体较好,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有待改进,应定期开展处方用药合理性点评,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门急诊不合理处方用药原因与对策,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20年1月-9月门急诊处方28080张,依据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法规等要求,点评与分析其用药的合理性,对不合理处方的原因提出管理对策.结果:2808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333张,处方不合理率为4.75%;在不合理处方中,其不合理原因1406例次;其含抗菌药物处方261张(占19.58%),含中成药处方379张(占28.43%),处方平均药品数为(2.83±1.97)种;不合理处方TOP 5的科室为普通内科(18.90%)、皮肤科(9.83%)、眼科(8.10%)、耳鼻咽喉科(7.88%)和妇科(5.48%);不合理处方主要类型有:处方未写明"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413例次(占29.37%);用法、用量不适宜的206例次(占14.65%);适应证不适宜的192例次(占13.6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151例次(占10.74%);用法、用量含糊不清的114例次(占8.11%);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88例次(占6.26%).结论:医院处方质量总体较好,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有待改进,应定期开展处方用药合理性点评,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鱼骨图分析法与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点评中的使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5月间医院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处方894张(干预前组);另抽取2018年6—12月间实施鱼骨图分析法与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医院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处方951张;比较实施干预前后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处方不合理的原因及其不合格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处方不合理原因较干预前得到明显改善,其不合格率(4.52%)明显低于干预前(8.95%()P<0.05);且11月份、12月份不合格率分别为0.83%和0.69%均达到目标值(<1%)。结论: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中,采用鱼骨图分析法与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了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原因,降低了抗菌药物处方不合格率,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门急诊处方点评工作,探讨处方规范化管理方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北京水利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门诊处方2400张和急诊处方1200张进行合理用药处方点评。结果:不合理处方954张,不合格率26.5%,其中不规范处方30张,占不合理处方的3.14%,不适宜处方924张,占不合理处方的96.86%。结论:北京水利医院医院门急诊处方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处方。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7,(8):1484-1486
目的:分析儿童医院门急诊患儿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用药的原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7年9月1—30日间门急诊患儿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107张,分析其不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结果:分析结果发现,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超剂量用药、配伍禁忌等方面。结论:加强临床医生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药学部门应加强对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的开方医生沟通,并配合医院信息部门开发高效的合理用药软件,以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2010年我院门、急诊抗菌药处方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海霞 《中国药业》2011,20(19):53-55
目的了解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通过定期抽查门急诊处方,对2010年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526张,占抽查处方数的0.61%,占不合理处方数的13.61%;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用药方法不当、越权开方、无指征用药、溶剂不适宜、联合用药等。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刘盟 《抗感染药学》2021,18(4):557-559
目的:分析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性以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及其措施,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确保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9月-2020年8月间门急诊处方12 000张,统计与分析其不同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以及不合理使用的原因.结果:12 000张门急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1 680张(占14.00%);多数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在规定标准范围之内,而呼吸消化内科及普外科则分别超出规定指标的15.67%和7.89%;1 68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36.49%),其次为青霉素类(27.26%)、查诺酮类(19.05%)、大环内酯类(15.00%)等;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的原因以抗菌药物选择不当、用法用量不合理、使用指征不明确、联合用药不合理、书写不规范等为主.结论: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尤其是呼吸消化内科及普外科,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干预,以确保其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方子正 《中国药业》2008,17(4):46-47
目的了解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5月份门、急诊处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核处方45000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6810张,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1570张,分别在选药、给药方案、溶剂选用、药理作用、合并用药以及重复用药方面存在问题。结论抗菌药物使用仍需进一步规范,处方审核将有助于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用药状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洛阳市妇幼保健院1 286张抗菌药物处方作为研究资料,采用《处方管理方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指南共识等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合理用药点评,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发生情况及其发生特点。结果:合理用药点评结果显示,1 286张门急患者抗菌药物处方中有135张为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率为10.50%;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主要来自儿科(31张,占22.96%)和急诊科(24张,占17.78%),其次为妇科(16张,占11.85%)和耳鼻喉科(15张,占11.11%);不合理处方所涉及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46张,占34.07%),其次为喹诺酮类(32张,占23.70%)和硝基咪唑类(25张,占18.52%);135张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中,主要的不合理原因为用法用量不适宜(45张,占33.33%)和处方书写不规范(27张,占20.00%),其次则为遴选药物不适宜(19张,占14.07%)、联合用药不适宜(17张,占12.59%)和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相似文献   

12.
杨薇  戈大春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073-2075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究不合理用药类型及其原因,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8年1月—12月间门诊临床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8 109张,对其进行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结果:8 109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639张占7.88%,其中不合理用药原因主要为无感染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和抗菌药物遴选不适宜等。结论: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情况,需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知识的培训及监管,以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7,(17):2340-2342
目的:了解我院门急诊不合理处方的总体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汇总分析我院2013-2015年门急诊处方点评结果,将不合理处方归纳为3类,共涉及19个项目,应用帕累托图分析造成不合理处方的主要、次要及一般因素。结果:19项不合理处方类型中,遴选药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未按抗菌药物管理规定开具处方和处方诊断不全为主要因素;无适应证用药和处方用药量超"急三慢七"规定为次要因素;其余12项为一般因素。结论:临床药师根据主要、次要不合理用药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药学服务,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严晗  史强  李超 《中国药业》2012,21(18):55-56
目的调查医院门急诊处方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门急诊处方88 423张,对处方书写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7 286张,不合格率为8.24%,主要表现在处方格式不规范和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等。结论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规范化使用。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各季度抗菌药物处方1 800张,共计7 200张,对不合理处方分类统计,利用Excel软件做出帕累托图,找出最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因素。将各季度不合理处方进行比较,并加以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共计2 132张,占抽查处方的29.6%。其中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剂量、疗程、频次不当,用药指征不明确和超适应证用药。从各季度分别计算,我院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率在逐步下降。结论:需特别加强抗菌药物在用法与用量及诊断书写方面的督导。我院2012年对抗菌药物处方的干预切实有效,达到了进一步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院门、急诊处方的药物使用情况,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每月门、急诊处方400张,共计4800张,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点评、分析。结果:48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48张;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用法与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有配伍禁忌、溶剂使用不当等。结论:应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分析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合理干预,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药学》2017,(3):514-517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急诊科2016年1—12月份间门诊处方,每月200张,计2 400张,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其使用率、联用情况、不合理用药情况以及DDDs值。结果:抽查的2 400张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16%,其中单用处方有834张,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为11.28%,头孢菌素尤其第2代头孢菌素的使用最为频繁,联合用药以单联为主,其余大多为二联,不合理用药主要为用药无指征、药物选择不合理和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医院急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符合标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继续干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干预对提高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合理率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从2019年1月—6月医院门急诊开具的处方中抽取6285张为对照组,另从2019年7月—12月医院门急诊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中随机抽取7981张为观察组;比较干预前后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合理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门诊、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8.77%、39.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为31.35%、56.47%(P<0.05);干预后,观察组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分别为98.59%、97.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94.17%、93.60%(P<0.05)。结论:分析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结果并施行干预,有效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且提高了合理率。  相似文献   

19.
张巧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293-3294
目的 了解医院的临床用药情况,更好地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对某医院2012年的1 800张门急诊处方进行了统计点评,并分析其中的不合理处方.结果 急诊的每张处方使用药品种数、注射剂的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高于门诊,门诊平均单张处方金额、合理处方百分率高于急诊,门急诊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均为100%.经过处方点评,共排查出不合理处方172张,占门急诊处方数的9.56% (172/1 800),其中门诊103张,急诊69张.不合理处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是:诊断与用药不符,处方超量,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临床诊断不规范,适应证不适宜,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结论 该院2012年门急诊处方基本合理,但尚存在不合理处方.医院应加强用药知识宣讲,提高门急诊处方的质量,切实贯彻处方点评制度,避免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8年门急诊处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延伟  张士勇  程军 《安徽医药》2010,14(9):1087-1089
目的了解医院门急诊处方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门急诊处方1200张,使用"处方评价表"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用药品种数2.49种,注射剂应用率41%,抗菌药物应用率47%,药品通用名应用率85%,抗菌药物主要在药方案、用药指征、联合用药、溶媒选择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该院门急诊注射剂应用率和抗菌药物应用率均较高,药品通用名应用率较低,抗菌药物应用存在问题,应加强门急诊处方用药的管理,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