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扭转及左心扭转与左心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获取31例DCM患者与30例正常人的标准短轴左心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图像,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短轴各个水平收缩期整体峰值圆周应变,并测量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心室的旋转角度.比较DCM组及正常组的收缩期整体峰值圆周应变和旋转角度、达到旋转角度峰值时间百分比,以及最大圆周应变、扭转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DCM患者收缩期短轴左心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整体最大圆周应变及旋转角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心尖部达峰值角度时间较正常人提前.且左心室短轴各水平总体收缩期圆周应变峰值均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左心室扭转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结论 DCM患者的左心旋转收缩功能显著受损,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对DCM左心收缩功能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超声心动图中早期识别FHCM无症状突变基因携带者(G+P-)的有效参数。方法 纳入FHCM患者一级亲属56例,依据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其中病例组(G+P-) 22例,对照组(G-P-) 34例。应用Philips iE33超声诊断仪及TomTec脱机分析软件获取相关超声心动图参数。使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将超声心动图参数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设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 在众多超声心动图参数中,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LVOT-VTI)与整体纵向应变(GLS)是识别G+P-与G-P-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此建立的回归方程为:Logistic (P)= 1.851+0.462X1+0.503X2(X1:LVOT-VTI;X2:GLS)。回归模型预测G+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0.830-0.983),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44,当截点值为Logistic (P)=0.247时,其预测灵敏度0.909,特异度0.735,准确度0.804。结论 Logistic回归分析在鉴别G+P-和G-P-中有良好的诊断效能,超声心动图参数LVOT-VTI与GLS可作为鉴别G+P-与G-P-的可靠指标,为G+P-者应用超声心动图精准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联合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MALAT1)对脓毒症心肌病(SCM)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86例脓毒症患者分成SCM组(LVEF<50%,37例)及脓毒症无心肌损伤组(LVEF ≥ 50%,4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血清lncRNA-MALAT1表达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C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LS、血清lncRNA-MALAT1对SCM的早期诊断价值。 结果SCM组与脓毒症无心肌损伤组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2 389 ± 2 240)ng/L vs.(1 156 ± 716)ng/L,t = 3.620,P = 0.001]、心肌肌钙蛋白I(cTnI)[(0.60 ± 0.41)μg/L vs.(0.35 ± 0.29)μg/L,t = 3.301,P = 0.001]、GLS[(-18.6 ± 1.6)% vs.(-20.5 ± 2.0)%,t = 4.735,P = 0.001]及lncRNA-MALAT1[(2.4 ± 0.5)vs.(2.0 ± 0.4),t = 4.219,P = 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比值比(OR)= 0.999,95%置信区间(CI)(0.999,1.000),P = 0.033]、cTnI[OR = 0.143,95%CI(0.024,0.839),P = 0.031]、GLS[OR = 0.543,95%CI(0.361,0.817),P = 0.003]和lncRNA-MALAT1[OR = 0.059,95%CI(0.011,0.309),P = 0.001]均为SCM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曲线下面积(AUC)= 0.697,95%CI(0.588,0.791),P = 0.001]、cTnI[AUC = 0.681,95%CI(0.572,0.778),P = 0.003]、GLS[AUC = 0.766,95%CI(0.667,0.866),P < 0.001]、lncRNA-MALAT1[AUC = 0.735,95%CI(0.630,0.840),P < 0.001]及GLS联合lncRNA-MALAT1[AUC = 0.845,95%CI(0.764,0.926),P < 0.001]均对SCM具有诊断价值,且GLS联合lncRNA-MALAT1的诊断价值更高。 结论2D-STE联合lncRNA-MALAT1对脓毒症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正常人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方法 选取27例DCM患者(DCM组)与29名正常人(对照组)的标准心尖位左室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及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得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Q波起始点距离16节段和12节段最小容积点时间间隔的标准差(Tmsv16-SD、Tmsv12-SD)及其最大差(Tmsv16-Dif、Tmsv-12Dif).用STI分别测量其左心室心肌各节段心电图Q波起始点到组织速率收缩峰值(Ts-SD)、应变率收缩峰值时间的标准差(Tsr-SD).结果 DCM组左心室心肌的组织速率、应变率及RT-3DE的容积-时间曲线交错紊乱,同步性差;DCM组Tmsv16-SD、Tmsv12-SD、Tmsv16-Dif、Tmsv-12Dif、Ts-SD、Tsr-S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T-3DE 和 STI两种方法 均能够评价左心室心肌收缩同步性.STI是通过检测多个心动周期,而RT-3DE则是在同一心动周期检测,更加快速、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定量评价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杂交血运重建术(HCR)术前、术后左室心肌功能变化,探讨HCR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多支病变且成功行HCR术的冠心病患者30例,另外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量常规及2D-STE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整体长轴应变改善的影响因素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HCR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左室长轴应变及圆周应变均减低(P<0.05)。(2)HCR术后8周,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改变较术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长轴应变及圆周应变较术前有所改善,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YNTAX评分、术前左室整体长轴应变是术后左室整体长轴应变改善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冠心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左室心肌功能减低,HCR术后8周左室心肌功能明显改善,HCR短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评价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早期左心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共70例,其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纳入T2DM伴高脂血症组(n=35例),不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纳入T2DM组(n = 35例),另外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者作为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3D-STE)与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对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右室(RV)心肌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21年3月来我院就诊并行心脏移植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63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3D-STE、2D-STE及右心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心脏移植后取每个患者组织病理学标本检测RV心肌纤维化严重程度。按心肌纤维化严重程度的三分位数分为3组,分别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估心肌纤维化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确定各参数的最佳截断值,以检测心肌纤维化严重程度。结果 轻度组心肌纤维化平均值为(6.32±1.74)%,中度组心肌纤维化平均值为(13.08±2.01)%,重度组心肌纤维化平均值为(22.81±4.6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三组患者右心室长径、三尖瓣环收缩峰值偏移(TAPSE)、右心室面积改变分数(RVFAC)、三尖瓣侧环收缩峰值速度(s")、左心室质量、RV每搏容积(RVSV)、RV射血分数(RVEF)、二维RV游离壁的纵向应变(2D-RVFWLS)和三维RV游离壁的纵向应变(3D-RVFWLS)均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纤维化与3D-RVFWLS呈强负相关(r=-0.834,P=0.000),与2D-RVFWLS呈中度负相关(r=-0.651,P=0.000),与RVFAC(r=-0.465,P=0.000)、TAPSE(r=-0.473,P=0.000)、RVEF(r=-0.407,P=0.000)、右心室长径(r=-0.353,P=0.000)、s"(r=-0.252,P=0.000)、RV舒张末期容积(RVEDV)(r=-0.248,P=0.000)、RVSV (r=-0.364,P=0.000)、左心室质量(r=-0.305,P=0.000)呈弱负相关,与其余超声心动图参数无显著相关性。3D-RVFWLS检测重度RV心肌纤维化的最佳截断值为10.05%,灵敏度为85.33%,特异性为99.27%,AUC值为0.91;2D-RVFWLS检测重度RV心肌纤维化的最佳截断值为10.31%,灵敏度为72.65%,特异性为80.46%,AUC值为0.82;其余超声心动图参数对重度RV心肌纤维化无诊断价值(AUC值为0.21-0.42)。结论 3D-RVFWLS在评估终末期心衰患者的RV心肌纤维化方面优于2D-RVFWLS和常规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功能指标,3D-RVFWLS可能是预测终末期心衰患者RV心肌纤维化严重程度最可靠的超声心动图参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3D-STE)在评价高尿酸血症患者左心室功能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40例健康对照者和8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采集并分析3D-STE检查。比较高尿酸血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3D-STE参数,包括卒中容积(stroke volume,SV)、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和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 ,GCS)。结果 高尿酸血症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在体质指数(24.70?±?2.9 vs. 21.83?±?2.4 kg/m2, P?=?0.001)、C反应蛋白 (5.82?±?9.4 vs. 1.12?±?1.8, P?=?0.012)、谷丙转氨酶 (34.26?±?26.6 vs. 17.60?±?13.0, P?=?0.011)、谷草转氨酶(24.90?±?11.3 vs. 17.70?±?4.1, P?=?0.001)、尿素氮(5.11±1.6,vs. 4.18±0.6 mmol/L,P=0.046)、肌酐(90.25±14.6)vs 77.93±10.8μmol/L,P=0.006)和肾小球滤过率(87.87±0.006比α±mL/min /1.73m2,P=0.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高尿酸血症患者3D-STE检查中SV (54.71?±?9.6 vs. 61.92?±?14.4 mL, P=?0.024), GLS (??20.51?±?4.0 vs. ??23.20?±?4.0%, P?=?0.019), and GCS (??31.30?±?5.0 vs. ??35.65?±?2.5%, P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脓毒症患者左心室纵向运动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脓毒症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68名作为对照组,应用STI测量两组研究对象的3个长轴总体纵向应变值及左心室各个节段的纵向应变值。结果 脓毒症组和对照组在左心室长轴切面的总体应变值分别为-17.34±4.34和-18.43±2.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脓毒症组总体应变偏低。后室间隔心尖段、前室间隔中间段、侧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左心室各个节段在纵向应变上脓毒症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后室间隔基底段纵向应变值为-14.11±3.21和-18.23±2.34(P=0.018);后室间隔中间段纵向应变值为-20.38±2.78和-17.30±3.42(P=0.024);前室间隔基底段纵向应变值为-16.98±3.51和-17.32±2.35(P=0.012);前室间隔心尖段纵向应变值为-13.11±5.21和-22.43±1.64(P=0.044);前壁纵向应变值为-16.22±5.93和-19.72±4.81(P=0.030);下壁纵向应变值为-18.54±4.97和-20.01±3.26(P=0.002);后壁纵向应变值为-17.82±2.31和-19.57±3.11(P=0.021)。结论 脓毒症患者在早期即存在心肌损害,STI能发现普通心脏超声不能发现的心肌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有创心导管检查(CC)结果,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对肥厚型心肌病(HCM)限制性病理生理(RPP)的预测能力。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88例HCM患者,48 h内完成二维标准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心动图和CC 3项检查。根据CC测量的左心室充盈压(LVFP)将全部病例分为3组(LVFP<25 mmHg, 25 mmHg≤LVFP<32 mmHg, LVFP≥32 mmHg),分析三维整体纵向应变(3D-GLS)、周向应变(3D-GCS)和径向应变(3D-GRS)对LVFP的评估能力。结果 所有3D-STE参数均与LVFP相关(3D-GRS,r=-0.643,P<0.001;3D-GLS,r=0.545,P<0.001;3D-GCS,r=0.511,P<0.001)。传统2D超声心动图参数与LVFP呈弱相关或不相关。3组HCM中的3D-STE参数存在显著差异(所有P<0.05)。3D-GRS预测LVFP≥32 mmHg能力最高,AUC=0.841(截断值为28.85%,灵敏度为82.8%,特异度为79.7%,P<0.001)。在...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48-1750
超声心动图检查是临床评估患者心功能常用手段之一。心功能的有效评价直接影响患者临床治疗的进行和选择,早期、客观、有效的评价患者心功能对其治疗与预后十分重要。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在心功能的评价中摒弃了传统组织多普勒角度依赖的限制,克服了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局限于二维平面的弊端,从全新的角度对心脏各种运动形式进行定量分析。本文从3D-STI在正常成人左室心肌三维应变中的初步研究,论述了其在心功能评价中的可行性。并对3D-STI在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功能评价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对18例慢性酒精性心肌病(CACM)患者进行观察、回顾分析。结果表明:心肌随着饮酒时间延长而由厚变薄。6例间隔5—7年复查,室间隔平均变薄4mm,左室后壁变薄2.7mm。这些变化过程与饮酒史、摄入量呈正相关。结合慢性饮酒史,依据心肌异常声学特征,可对CACM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的进展会导致左心室功能减低,因此,早期正确评估左心室功能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左心室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常规超声技术通常很难准确的评估左心室功能的变化,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是在实时3D超声和斑点追踪技术(ST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对心脏功能的评估不受整个心脏运动方向和运动幅度的限制,能够直观的对心肌各个方向的运动进行追踪。本文首先论述3D-STI 在左心室功能评价中的可行性,再对其在DC左心室功能评价中的研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o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4例AHCM患者与21名健康志愿者行二维超声检查.获取左心室短轴二尖瓣环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应用STI软件测定左心室短轴心底水平、心尖水平心肌旋转角度峰值及达峰时间、旋转速度峰值;测定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tw)、达峰时间、左心室舒张期解旋减半时间(HTU);计算舒张期解旋率(Untw R);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差异.HTU分别与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E)、舒张晚期峰值(A)及E/A值行相关分析.结果 AHCM组左心室短轴心尖水平心肌收缩期旋转角度峰值和旋转速度峰值均较对照组增加,达峰时间延长(P均<0.05);AHCM组左心室整体Ptw及扭转速度峰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均<0.05);AHCM组舒张期HTU较对照组延迟,Untw R降低,解旋速度峰值减低(P均<0.05).AHCM组HTU与E/A值呈负相关.结论 AHCM患者在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时,心尖部旋转及左心室扭转运动增强,Untw R降低.STI可敏感地反映出AHCM患者的心肌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5.
超声心动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中的作用.方法 12例AHCM患者和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AHCM患者中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3例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AHCM组心尖部心肌肥厚,与高心病组有显著差异[(19.3±4.8) mmvs( 9.2±3.1)mm,P<0.05],心尖部心腔狭窄;心电图表现为巨大倒置T波 ,R波振幅高;冠脉造影为阴性.结论超声心动图在诊断AHCM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RT-3DE)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中的对象均来自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临床门诊收治,其中心力衰竭患者共86名,在研究的过程中为确保研究的客观性,纳入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4名,心力衰竭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均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进行诊断,分析其诊断的价值。结果: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高于RT-3DE、二维斑点追踪单独使用的结果,检验结果分析,(P<0.05),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采用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人员诊断的满意度更高,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诊断方式,对心力衰竭患者诊断的准确性更高,其实验室诊断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联合诊断方式的使用价值更高,临床在对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建议使用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是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斑点追踪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可从三维空间上追踪回声斑点的运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综述阐述了3D-STI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局限性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对脓毒症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81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期的8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期末左心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每搏输出量(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二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E波速度下降时间(DT)等常规超声心电图参数,左心室收缩期峰值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及整体径向应变(GRS),左室收缩期长轴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sl-SD)、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sr-SD)、圆周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sc-SD)、左室收缩期长轴向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sl-Dif)、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sr-Dif)以及圆周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sc-Dif)等2D-STI指标,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二维应变参数与LVEF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VEF [(62 ± 5)% vs.(68 ± 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 = 5.109,P < 0.001)。观察组患者的GLS [(-18.4 ± 3.1)% vs.(-20.3 ± 2.1)%]、GRS [(28.3 ± 2.1)% vs.(26.6 ± 4.2)%]、GCS [(-23.8 ± 1.2)% vs.(-24.4 ± 2.4)%]、Tssl-SD [(45.3 ± 3.2)ms vs.(19.3 ± 1.3)ms]、Tssr-SD[(32.1 ± 2.9)ms vs.(21.3 ± 1.8)ms]、Tssl-Dif [(103 ± 13)ms vs.(30 ± 25)ms]、Tssr-Dif [(281 ± 23)ms vs.(160 ± 11)ms]以及Tssc-Dif [(242 ± 12)ms vs.(169 ± 13)m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 = 4.828、4.983、2.165、77.772、31.516、0.753、35.843、27.645,P均< 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LS(r=-0.644,P= 0.005)、Tssl-SD(r=-3.553,P < 0.001)、Tssr-SD(r=-3.715,P < 0.001)、Tssl-Dif(r=-2.944,P < 0.001)、Tssr-Dif(r=-0.842,P= 0.003)以及Tssc-Dif(r=-0.811,P= 0.003)均与LVEF呈明显的负相关;而GCS(r=-0.085,P= 0.513)及GRS(r=-0.054,P= 0.517)与LVEF均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2D-STI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价脓毒症患者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异常以及同步性情况,对其心脏情况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庞云龙 《临床荟萃》1993,8(12):575-576
近年来,二维超声心动图已广泛应用于心脏血管疾病的超声临床诊断。由于它能清楚地显示心脏内部解剖结构,形态大小、动态变化以及异常组织,我们利用它来协助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本文仅对1986年来先后检查的扩张型心肌病12例,就其临床价值和超声分型进行探讨。 1 对象和方法 本组共12例。男性4例,女8例。发病年龄18~62岁,发病时间2月~4年。全部病例均经过临床详细查问病史,检查心电图、胸片、体检,必要的辅助检查,在基本上排除了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予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心肌功能的改变.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查30例HCM患者(HCM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获取二维灰阶动态图像.采用STI技术分析受检者纵向(LS)、径向(RS)、环向(CS)应变及左心室短轴水平的旋转角度峰值.结果:HCM组心肌整体LS、RS、CS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CM患者左室心肌应变和扭转能力降低.STI技术可有效评估HCM患者的左室心肌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