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应用阿替普酶(rt-PA)溶栓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执行rt-PA溶栓的AIS患者186例,溶栓90 d后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及血清学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 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收的2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262例患者中经rt-PA治疗后再闭塞者118例,占45.0%,无再闭塞者144例,占5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连续纳入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年龄分成≥80岁组(16例)和〈80岁组(79例),并收集同一时段住院的30名年龄〉80岁未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统计分析溶栓治疗患者的并发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 MRS)对三组患者3个月预后进行分析。结果:①年龄〈80岁和年龄≥80岁溶栓治疗组比较,两组溶栓后24h颅内出血(ICH)发生率分别为13.9%和18.7%,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分别为5.1%和6.3%,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年龄〈80岁组和年龄≥80岁组患者3个月预后良好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预后极差比例明显低于后者(P〈0.05);③年龄≥80岁组的3个月预后良好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预后极差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脑梗死患者静脉使用阿替普酶溶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析病因分型、评价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和临床经验。方法根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入选病例标准选择治疗病例,按照静脉溶栓治疗规范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描述病因分型;分析溶栓后不良反应。结果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心源性栓塞为脑梗死主要病因,分别占41.4%,29.3%;临床疗效好者占37.3%;症状性颅内出血5例,占6.67%。结论脑梗死病因分型比例与CISS分型比例一致;急性脑梗死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可改善急性期脑梗死神经功能及临床预后;溶栓后影响预后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症状性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到院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延误的影响因素。方法88例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AIS患者,根据DNT是否延误分为延误组(26例)和非延误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既往史、溶栓前用药史、就诊时间、入院时血压、卒中类型、各流程段时间,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延误组患者年龄(66.42±9.86)岁、高血压病史占比53.85%、溶栓前使用抗高血压药占比42.31%高于非延误组的(59.24±9.35)岁、25.81%、11.29%,CT检查时间(32.80±11.45)min、CT结果时间(50.75±15.80)min、生化结果时间(62.75±11.00)min、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耗时(20.00±9.25)min长于非延误组的(24.55±7.05)、(35.45±8.75)、(44.70±5.55)、(10.37±5.73)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溶栓前使用抗高血压药、CT检查时间以及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耗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结论患者年龄、溶栓前使用抗高血压药、CT检查时间以及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耗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优化AIS的院内诊治流程,提高医师知情同意谈话技巧,对人民群众进行健康科普教育以提高其对AIS的认识,均有利于缩短DN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2012年1—10月采用卒中单元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h内急性脑梗死15例,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各时点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d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4.5h内给予卒中单元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0例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24h后以及随访3个月后预后情况,同时通过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和发病时临床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溶栓后出血等和患者早期好转呈现负相关性。而溶栓后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和患者早期恶化密切相关。结论:高龄、脑卒中程度严重患者、合并短暂性缺血性发作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相对较差,在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应密切监视,避免出现溶栓后出血。  相似文献   

8.
李春辉  何瑞 《沈阳部队医药》2005,18(6):426-426,428
急性缺血性卒中局部脑缺血区分为中心区和周边区,中心区很快缺血坏死,而周边区脑血流介于功能损害和形态损害缺血阈值之间,称为缺血半暗带。在卒中早期神经功能受损并非意味着缺血半暗带内的神经组织已坏死,如能迅速恢复血流灌注,则可能使神经功能恢复,遏制病变的发展;如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恢复血流灌注,则缺血半暗带内的脑组织就会向不可逆的方向发展。因此,超早期迅速恢复血流灌注对改善和恢复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处方药》2010,(6):59-59
此项研究结合近期试验资料再度评价了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时间对临床获益以及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ICU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ICU内用rt‐PA 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 h内急性脑梗死30例,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变化、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h,6h,12h,24h,7d,14d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治疗后出现非症状性颅内出血1例(3.3%),颅外出血(包括上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黏膜等)2例(6.7%)。结论在ICU严密监测下,对急性脑梗死发病4.5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出现率低,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蒋孝宗  张守成  马兰 《安徽医药》2023,27(2):370-374
目的探讨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sLOX-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S)表达及与静脉溶栓预后和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20年 6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AIS病人 104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 sLOX-1水平,比较 sLOX-1表达高低与病人临床资料的关系,分析 sLOX-1与 AIS病人静脉溶栓预后和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关系。结果相比于低 sLOX-1表达组,高 sLOX-1表达组病症更加严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显著增大,白细胞显著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 eGFR)尿酸(UA)显著降低(均 P<0.05);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 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组 sLOX-1表达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2、.18±0.71)比( 1.67±0.53)];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发现经过年龄、溶栓时间、 NHISS评分、 eGFR等校正过后, sLOX-1[OR=3.83,95%CI:(1.77,5.12)P=0.007]仍然是行 rt-PA静脉溶栓 AIS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经过年龄、 NHISS评分、溶栓时间等校正过后, sLOX-1[OR=1.84,9,5%CI:(1.12,2.54)P= 0.020]也仍然是 AIS病人发生脑出血性转化( 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 sLOX-1是行 rt-PA静脉溶栓 AIS病人预后立危险因素,也是 AIS病人发生脑 H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IVT)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IVT治疗,将年龄≥80岁接受rt-PA(0.9 mg/kg)静脉溶栓患者定义为老年IVT组,将年龄≥80岁未接受静脉溶栓患者定义为老年非IVT组;根据年龄大小将接受静脉溶栓患者分为老年IVT组(≥80岁)及年轻IVT组(<80岁)。记录患者的颅内出血情况及治疗后24 h、3个月、6个月的显效率及7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1、90、180 d,老年IVT组患者的显效率均高于老年非IVT组(P<0.05)。老年IVT组患者的7 d病死率略低于老年非IV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IVT组、年轻IVT组的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死亡病例。结论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能够有效治疗80岁以上老年患者急性缺血性中风,且不增加患者的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邵琳  朱言芳  赵国  腾继军 《安徽医药》2023,27(8):1637-1641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后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出血转化(HT)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33例AIS病人作为研究组,根据AIS病人静脉溶栓后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20例,非HT组113例;分析影响AIS病人静脉溶栓后HT发生的因素;检测并比较各组PLR、FAR大小;使用ROC曲线分析PLR、FAR对AIS病人静脉溶栓后HT发生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病人静脉溶栓后H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HT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6.20±4.35)分比(10.09±3.15)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4.55±0.89)分比(1.33±0.47)分]、空腹血糖(FPG)[(8.91±1.21)mmol/L比(7.43±1.10)mmol/L]、纤维蛋白原(FBI)[(3.56±0.14)g/L比(3.31±0.11)g/L]、中性粒细胞计数[(6.92±1.73)×109/...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对60例发病<3 h的AC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rt-PA组给予rt-PA总量0.9 mg?kg-1,最大剂量50 mg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应用达肝素钠5 000 IU皮下注射,bid,共7 d。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14 d及3个月时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溶栓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Barthal指数(BI)评分,继发性颅内出血(sICH)率及3个月时的死亡率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rt-PA组较对照组在各时间点(2 h,24 h,14 d,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有改善(P<0.05);rt-PA组较对照组在3个月后的BI指数评分有显著改善(P<0.01)。而两组在sICH率及3个月时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CI发病3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对60例发病<3 h的AC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rt-PA组给予rt-PA总量0.9 mg?kg-1,最大剂量50 mg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应用达肝素钠5 000 IU皮下注射,bid,共7 d。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14 d及3个月时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溶栓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Barthal指数(BI)评分,继发性颅内出血(sICH)率及3个月时的死亡率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rt-PA组较对照组在各时间点(2 h,24 h,14 d,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有改善(P<0.05);rt-PA组较对照组在3个月后的BI指数评分有显著改善(P<0.01)。而两组在sICH率及3个月时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CI发病3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对60例发病<3 h的AC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rt-PA组给予rt-PA总量0.9 mg?kg-1,最大剂量50 mg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应用达肝素钠5 000 IU皮下注射,bid,共7 d。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14 d及3个月时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溶栓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Barthal指数(BI)评分,继发性颅内出血(sICH)率及3个月时的死亡率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rt-PA组较对照组在各时间点(2 h,24 h,14 d,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有改善(P<0.05);rt-PA组较对照组在3个月后的BI指数评分有显著改善(P<0.01)。而两组在sICH率及3个月时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CI发病3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对60例发病<3 h的AC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rt-PA组给予rt-PA总量0.9 mg?kg-1,最大剂量50 mg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应用达肝素钠5 000 IU皮下注射,bid,共7 d。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14 d及3个月时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溶栓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Barthal指数(BI)评分,继发性颅内出血(sICH)率及3个月时的死亡率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rt-PA组较对照组在各时间点(2 h,24 h,14 d,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有改善(P<0.05);rt-PA组较对照组在3个月后的BI指数评分有显著改善(P<0.01)。而两组在sICH率及3个月时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CI发病3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对60例发病<3 h的AC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rt-PA组给予rt-PA总量0.9 mg?kg-1,最大剂量50 mg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应用达肝素钠5 000 IU皮下注射,bid,共7 d。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14 d及3个月时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溶栓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Barthal指数(BI)评分,继发性颅内出血(sICH)率及3个月时的死亡率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rt-PA组较对照组在各时间点(2 h,24 h,14 d,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有改善(P<0.05);rt-PA组较对照组在3个月后的BI指数评分有显著改善(P<0.01)。而两组在sICH率及3个月时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CI发病3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静脉溶栓患者共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分为4组(<60岁,60~69岁,70~79岁,≥ 80岁),患者发病时间均小于4.5 h,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通过χ2检验比较患者溶栓前的一般资料,根据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善情况进行有效性分析,患者出血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 (1)年龄≥ 80岁组患者房颤比例较高,Toast分型中(cardio embolism,CE)型比例较高,与其他组有显著差异。其余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2)4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无显著差异,24 h恢复良好率、NIHSS评分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3)4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非直接不良反应发生率、出院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年龄≥ 80岁组患者颅内出血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对于发病4.5 h的高龄(≥ 80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获益与<80岁患者相同,出血风险也并未增加,但是对于年龄超过80岁且伴有房颤患者,NIHSS评分较高时,选择是否溶栓要慎重。  相似文献   

20.
Ischemic stroke i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severe disability and death worldwide. It is mainly caused by a sudden reduction in cerebral blood flow due to obstruction of the supplying vessel by thrombi and subsequent initiation of a complex cascade of pathophysiological changes, which ultimately lead to brain ischemia and even irreversible infarction. Thus, timely and effective thrombolysis therapy remains a mainsta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eatme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the only thrombolytic agent approved globally, provides substantial benefits by exerting a fibrinolysis effect, recovering the blood supply in occluded vessels and, thereby, salvaging the ischemic tissue. Howeve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PA was limited because of a few unsolved issues, such as a narrow therapeutic window, hemorrhagic complications, and limited thrombolytic efficacy, especially, for large thrombi. With 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a series of targeted delivery strategies and nanocomposit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for delivering thrombolytic agents to facilitate thrombolysis treatment. Excitingly, numerous novel attempts have been reported to be effective in extending the half-life, targeting the thrombus site, and improving the thrombolytic efficacy in preclinical models.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schemic stroke, then describe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rombolysis treatment and, final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nanotechnology-based strategies for targeted delivery of thrombolytic agents. Representative studies are reviewed according to diverse strategies and nano-formulations,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integrated and up-to-date inform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thrombolysis treatment for stroke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