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由于能改善结肠局部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而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口服给药系统设计方法的不断发展显著提高了药物在结肠部位的生物利用度,然而,要使药物在发病期能够发挥治疗效果,还须关注到结肠炎症时胃肠道出现生理条件变化的影响。纳米技术已经作为提高药物在结肠炎症病灶区摄取的新策略而应用于口服剂型设计中,本文主要介绍该纳米给药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在药物转运和治疗结肠局部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近年来的研究概况,并对结肠靶向药物制剂的体内、外评价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4.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oral colon target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OCTDDS))将治疗结肠疾病的药物靶向输送至结肠,不仅降低常规的口服或直肠给药的毒副作用,且能将药物输送至病灶处,减少给药剂量,提高患者的顺应性;还能提高多肽、蛋白等类药物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笔者将近年有关口服结肠给药系统的研究综述如下。1口服结肠释药系统的应用1.1时控给药根据时辰药理学原理,应用药剂手段使药物在一定的时滞后释放,使之与人的生理周期相匹配,可用于治疗哮喘、高血压、心绞痛、消化道溃疡及风湿性关节炎等具有节律性的疾病。结肠靶向给药… 相似文献
5.
结肠靶向给药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型释药技术,它可按时间节律释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不良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几种类型及其所使用的材料.介绍并结肠的特殊结构和功能.阐明药物在结肠的吸收和作用机理作一综述。1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系统近十年来受到药学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它不但可用于治疗结肠炎、结肠癌等局部性肠道疾病,还可通过延迟释药方法用于生理节律疾病的治疗.而且在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口服吸收上有广阔的前景。短短几年来中,即形成了多种给药类型.并开发了多种靶向性材料。这一给药系统的迅速发展主要基于下列原因: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年前 ,人们对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吡柳磺胺 (Sulf_asalazine)的作用方式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 ,并且发现口服轻泻剂只有到达大肠后才发挥作用。因此 ,人们对结肠靶向给药产生了兴趣 ,并且不断地开发各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1]。升结肠和大部分横结肠只有口服途径能接触到 ,直肠给药很少能把药物运送到结肠 ,所以发展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中的药物在上消化道中不释放 ,只有当药物到达人体回盲部后 ,才能使给药系统把药物释放出来 ,并且在结肠部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1结肠靶向给… 相似文献
11.
偶氮聚合物作为结肠靶向给药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偶氮聚合物中的偶氮键可被结肠菌丛产生的偶氮还原酶催化还原,可用作高定位性的结肠靶向给药药物载体。偶氮聚合物药物释放体系可分为水凝胶骨架制剂、包衣制剂和聚合物前药体系。本文综述了这几方面的偶氮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前药--一种可靠的口服结肠靶向释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前药的发展状况,并评价了各类前药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前药技术作为一种可靠的口服结肠靶向释药系统,不仅能减少药物的口服剂量,降低副作用并且增加了药效。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酸树脂 和乙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 ,采用锅包衣法制得盐酸地尔硫口服结肠释药片。通过正交设计和体外释放度实验 ,考察处方和工艺对结肠定位释药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片子释药时滞的主要因素是包衣液处方中丙烯酸树脂 与乙基纤维素的比例 ,比例越小 ,时滞效应越强。通过调整处方和工艺 ,可制得在酸性条件下不释药 ,在模拟胃肠液 p H条件下经 5~ 6 h时滞后形成爆破释药的结肠释药片。 相似文献
14.
16.
17.
目的 对甘草酸磷脂复合物自乳化制剂(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EDDS)进行处方筛选及制备。方法 用溶解性实验,处方配伍实验和伪三元相图等方法进行甘草酸磷脂复合物SEDDS制备研究,优选乳化剂,油相和助乳化剂;确定处方组分比例,考察处方自乳化效率。结果 最佳甘草酸磷脂复合物SEDDS处方为Labrafil 1944 cs∶Cremophor EL35∶Transcutol HP =45∶40∶15,处方载药量为27.3%;该处方能形成具有乳光透明乳液,粒度分布均匀。结论 该方法可成功制备甘草酸磷脂复合物自乳化制剂。 相似文献
18.
口服脉冲释药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定时定量释药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本文将口服脉冲释药系统分为渗透泵脉冲系统、包衣脉冲系统、和脉冲塞胶囊三部分,并对其制备特点、用料和调节机制进行了综述,同时展望了口服脉冲释药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微载体药物递送系统在姜黄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综述微载体药物递送系统在姜黄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一步了解姜黄素的研究概况。方法分别介绍姜黄素的纳米粒、微球、微乳、微囊、胶束、脂质体、磷脂复合物、环糊精包合物等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结果微载体药物递送系统被广泛的应用于提高姜黄素的溶解度和稳定性,进而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结论微载体药物递送系统在姜黄素中的应用研究为姜黄素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